安徽省有哪些地名
安徽省的地名有合肥、宿州、淮北、亳州、阜阳、蚌埠、淮南、滁州、六安、马鞍山、安庆、芜湖、铜陵、宣城、池州、黄山、瑶海区,庐阳区,蜀山区,包河区,肥东县、屯溪区,黄山区,徽州区,歙县,休宁县,黟县,祁门县等。具体介绍以下几个地区:
1、合肥
合肥,简称庐或合,古称庐州、庐阳,是安徽省省会,长三角城市群副中心,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战略双节点城市,合肥市地处中国华东地区、江淮之间,环抱巢湖,总面积11445.1平方公里(含巢湖水面770平方公里)。
2、阜阳
阜阳,简称阜,古称汝阴、顺昌、颍州,位于安徽省西北部,华北平原南端。西北部与河南省周口市,西与河南省新蔡县相邻,西南部与河南省信阳市相接,北部、东北部与亳州市毗邻,东部与淮南市相连,南部与六安市隔淮河相望。
3、瑶海区
瑶海区,隶属于安徽省合肥市,位于合肥市主城区东部,东接肥东县,西、南滨南淝河,北邻长丰县、新站区。合徐、合宁、合芜等高速公路贴境而过,安徽汽车客运枢纽站、安徽邮政枢纽和合肥火车站等座落区内,南淝河水运通道通江达海,区内路网四通八达。
4、屯溪区
屯溪区,是安徽省黄山市一个市辖区,位于安徽省南部。地处白际—天目山、黄山之间的休屯盆地,扼横江、率水与新安江汇合处。东北、东南分别与徽州区、歙县毗邻,其余均与休宁县接壤。
5、祁门县
祁门县,隶属于安徽省黄山市。地处黄山西麓,与江西毗邻,是安徽的南大门,属古徽州“一府六县”之一,建县于唐永泰二年(公元766年),因城东北有祁山,西南有阊门而得名,是一个“九山半水半分田”的山区县。
安徽的毫州在古代是那个国家,叫什么名字
1、商时,亳州境内建有嵇方国。
2、西周,周武王封神农之后建立的姜姓焦国,由河南陕县迁都于此,并修筑焦城。
3、春秋初期,焦国被陈国所灭,焦城属陈国。鲁僖公二十三年(公元前637年),楚国伐陈国,夺取境内的焦城、夷邑(今城父镇)。
4、秦时,置谯县、城父县,属泗水郡。谯县后隶属砀郡。
5、西汉时,属沛郡。
6、汉时,东汉建武十八年,(公元42)在谯县治豫州刺史部。
7、三国时期,魏皇初二年(221年),封谯郡为“陪都”
8、西晋时,在此置谯国,后又为谯郡,治谯县。
9、北魏正始四年(507年),为南兖州治所。
10、北周建德六年(577年),北周灭北齐,南兖州属于北周。鉴于谯城为军政重镇,北周在谯县设置总管府,统辖数州。北周大象元年(579年),周静帝将南兖州改称亳州。
11、隋大业三年(607年),又改亳州为谯郡。
唐武德四年(621年),谯郡更名为亳州,下辖谯县(今谯城区)、山桑县(今蒙城县)、城父县12、(今谯城区城父镇)
临涣县(今安徽濉溪临涣镇)、酂县(今河南永城酂城镇)、鹿邑县(今河南鹿邑县西南)、永城县(今河南永城)、真源县(今鹿邑县)8县。
13、宋时,亳州属淮南路,宋真宗升亳州为集庆军,置节度使,统县七。
14、金时,属南京路,下辖6县5镇。
15、元时,亳州属汴梁路,下辖6县。元至正十五年(1355年),刘福通起兵反元,拥韩林儿于亳州称帝,建“韩宋”政权,以亳州为都城三年。
16、明朝初年,亳州一度为县,属南直隶凤阳府。弘治九年(1496年),又升县为州,境内设义门巡检司。
17、清初,亳州属安徽布政使司直辖。雍正二年,亳州辖谯县、太和县、蒙城县(今蒙城、涡阳和利辛部分地区)
扩展资料:
地形地貌:
亳州市全境呈东南西北向斜长形,整个亳州地势西北高而东南低,以1/9000地面自然坡降向东南微倾。西北部谯城区詹楼地势最高,海拔42.5米;东南以利辛县展沟南部最低,海拔22米,相对落差20.5米。
由于受河流蜿蜒切割变迁和黄河历次南泛的影响,形成平原中岗、坡、碟形洼地相间分布,具有“大平小不平”的地貌特征。
亳州市辖境与黄河决口扇形地相连,属平原地带,地势平坦,仅东部有龙山、石弓山、齐山、狼山、双锁山等10余处石灰岩残丘分布。
除蒙城和涡阳零星分布的剥蚀残丘以外总体为典型的黄淮堆积型地貌,为近代黄河泛滥沉积区域,微地貌分为河漫滩、泛滥微高地、泛滥坡平地、决口扇形地、河间洼地、河间平地、低丘7种类型。
土壤:
亳州市土壤类型主要有砂礓黑土、潮土、棕壤土和石灰土。其中砂礓黑土(又叫青黑土)是一种具有腐泥状黑土层和浅育性砂礓层的暗色土壤,是古老的农业区耕作土壤之一,分布面积最大,约占全区总面积的71.6%;潮土系黄泛沉积物发育而成,约占总面积的23.2%。
棕壤土系老的黄土性冲击母质所形成,分布于河流中游沿岸,呈带状分布,占土地总面积的1.5%。石灰土系以石灰岩为主的风化积物发育而成,均集中在小山丘周围,约占土地面积的3.7%。
气候:
亳州市气候处在暖温带南缘,属于暖温带半湿润气候区,有明显的过渡性特征,主要表现为季风明显,气候温和,光照充足,雨量适中,无霜期长,四季分明,春温多变,夏雨集中,秋高气爽,冬长且干。
因气候的过渡性,造成冷暖气团交锋频繁,天气多变,年际降水变化大,全市历年平均气温14.9℃,平均日照2184小时,平均无霜期213天,平均年降水量831毫米。
安徽省亳州市蒙城县十一小改名为什么
安徽省亳州市蒙城县十一小改名蒙城附小周元东路校区。因为在2021年蒙城县十一小搬迁了,然后就改名为蒙城附小周元东路校区。蒙城县,隶属安徽省亳州市,地处淮北平原中部,位于安徽省西北部,亳州市东部,东邻蚌埠市怀远县,西靠亳州市利辛县、涡阳县,南接淮南市凤台县,北接淮北市濉溪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