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大全
-
句 其十五
朱熹 宋代
海阔从鱼跃,天空任鸟飞。
-
百丈山记
朱熹 宋代
登百丈山三里许,右俯绝壑,左控垂崖,垒石为磴,十余级乃得度。山之胜,盖自此始。
循磴而东,即得小涧。石梁跨于其上。皆苍藤古木,虽盛夏亭午无暑气。水皆清澈,自高淙下,其声溅溅然。度石梁,循两崖曲折而上,得山门。小屋三间,不能容十许人,然前瞰涧水,后临石池,风来两峡间,终日不绝。门内跨池又为石梁。度而北,蹑石梯,数级入庵。庵才老屋数间,卑庳迫隘,无足观。独其西阁为胜。水自西谷中循石罅奔射出阁下,南与东谷水并注池中。自池而出,乃为前所谓小涧者。阁据其上流,当水石峻激相搏处,最为可玩。乃壁其后,无所睹。独夜卧其上,则枕席之下,终夕潺潺。久而益悲,为可爱耳。
出山门而东十许步,得石台。下临峭岸,深昧险绝。于林薄间东南望,见瀑布自前岩穴瀵涌而出,投空下数十尺。其沫乃如散珠喷雾,目光烛之,璀璨夺目,不可正视。台当山西南缺,前揖芦山,一峰独秀出,而数百里间峰峦高下亦皆历历在眼。日薄西山,余光横照,紫翠重迭,不可殚数。旦起下视,白云满川,如海波起伏。而远近诸山出其中者,皆若飞浮来往。或涌或没,顷刻万变。台东径断,乡人凿石容磴以度,而作神祠于其东,水旱祷焉。畏险者或不敢度。然山之可观者,至是则亦穷矣。
余与刘充父、平父、吕叔敬、表弟徐周宾游之。既皆赋诗以纪其胜,余又叙次其详如此。而其最可观者,石磴、小涧、山门、石台、西阁、瀑布也。因各别为小诗以识其处,呈同游诸君。又以告夫欲往而未能者。
-
奉同张敬夫城南二十咏
朱熹 宋代
纳湖
诗筒连画卷,坐看复行吟。想像南湖水,秋来几许深。东渚
小山幽桂丛,岁暮霭佳色。花落洞庭波,秋风渺何极!咏归桥
绿涨平湖水,朱栏跨小桥。舞雩千载事,历历在今朝。船斋
考盘虽在陆,滉漾水云深。正尔沧洲趣,难忘魏阙心。丽泽堂
堂后林阴密,堂前湖水深。感君怀我意,千里梦相寻。兰涧
光风浮碧涧,兰杜日猗猗。竟岁无人采,含薰祗自知。书楼
君家一编书,不自圯上得。石室寄林端,时来玩幽赜。山斋
藏书楼上头,读书楼下屋。怀哉千载心,俯仰数椽足。蒙轩
先生湖海姿,蒙养今自閟。铭坐仰先贤,点画存彖系。石
疏此竹下渠,漱彼涧中石。暮馆绕寒声,秋空动澄碧。卷云亭
西山云气深,徙倚一舒 。浩荡忽搴开,为君展遐眺。柳堤
渚华初出水,堤树亦成行。吟罢天津句, 风拂面凉。月榭
月色三秋白,湖光四面平。与君凌倒景,上下极空明。濯清
涉江采芙蓉,十反心无斁。不遇无极翁,深衷竟谁识?西屿
朝吟东渚风,夕弄西屿月。人境谅非遥,湖山自幽绝。淙琤谷
湖光湛不流,嵌窦亦潜注。倚杖忽琮琤,竹深无觅处。听雨舫
彩舟停画桨,容与得欹眠。梦破蓬窗雨,寒声动一川。梅堤
仙人冰雪姿,贞秀绝伦拟。驿使讵知闻,寻香问烟水。采菱舟
湖平秋水碧,桂棹木兰舟。一曲菱歌晚,惊飞欲下鸥。南阜
高丘复层观,何日去登临?一目长空尽,寒江列暮岑。 -
五禽言和王仲衡尚书 其二
朱熹 宋代
不如归去,孤城越绝三春暮。故山只在白云间,望极云深不知处。
不如归去不如归,千仞冈头一振衣。
-
咏红白莲
朱熹 宋代
红白莲花共一塘,两般颜色一般香。宫娥梳洗争先后,半是浓妆半淡妆。
-
念奴娇·用傅安道和朱希真梅词韵
朱熹 宋代
临风一笑,问群芳谁是,真香纯白。独立无朋,算只有、姑射山头仙客。绝艳谁怜,真心自保,邈与尘缘隔。天然殊胜,不关风露冰雪。
应笑俗李粗桃,无言翻引得,狂蜂轻蝶。争似黄昏闲弄影,清浅一溪霜月。画角吹残,瑶台梦断,直下成休歇。绿阴青子,莫教容易披折。 -
水调歌头
朱熹 宋代
不见严夫子,寂寞富春山。空馀千太危石,高插暮云端。想象羊裘披了,一笑两忘身世,来把钓鱼竿。不似林间翮,飞倦始知还。
中兴主,功业就,鬓毛斑。驰驱一世豪杰,相与济时艰。独委狂奴心事,不羡痴儿鼎足,放去任疏顽。爽气动心斗,千古照林峦。 -
南乡子·落日照楼船
朱熹 宋代
落日照楼船,稳过澄江一片天。珍重使君留客意,依然,风月从今别一川。
离绪悄危弦,永夜清霜透幕毡。明日回头江树远,怀贤,目断晴空雁字连。 -
白鹿洞书院学规
朱熹 宋代
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右五教之目。尧舜使契为司徒,敬敷五教,即此是也。学者学此而已,而其所以学之之序,亦有五焉,其别如左: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右为学之序。学、问、思、辨,四者所以穷理也。若夫笃行之事,则自修身以至于处事接物,亦各有要,其别如左:
言忠信,行笃敬,惩忿窒欲,迁善改过。
右修身之要。
正其义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
右处事之要。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行有不得,反求诸己。
右接物之要。
熹窃观古昔圣贤所以教人为学之意,莫非使之讲明义理,以修其身,然后推以及人,非徒欲其务记览、为词章,以钓声名、取利禄而已也。今人之为学者,则既反是矣。然圣贤所以教人之法,具存于经。有志之士,固当熟读深思而问辨之。苟知其理之当然,而责其身以必然,则夫规矩禁防之具,岂待他人设之而后有所持循哉!近世于学有规,其待学者为已浅矣,而其为法又未必古人之意也。故今不复以施于此堂,而特取凡圣贤所以教人为学之大端,条列如右而揭之楣间。诸君其相与讲明遵守而责之于身焉,则夫思虑云为之际,其所以戒谨而恐惧者,必有严于彼者矣。其有不然,而或出于此言之所弃,则彼所谓规者,必将取之,固不得而略也。诸君其亦念之哉!
-
宿梅溪胡氏客馆观壁间题诗自警二绝 其二
朱熹 宋代
十年湖海一身轻,归对黎涡却有情。世路无如人欲险,几人到此误平生。
-
鹧鸪天(叔怀尝梦飞仙,为之赋此。归日以呈茂献待郎,当发一笑)
朱熹 宋代
脱却儒冠着羽衣。青山绿水浩然归。看成鼎内真龙虎,管甚人间闲是非。
生羽翼,上烟霏。回头只见冢累累。未寻跨凤吹箫侣,且伴孤云独鹤飞。 -
九曲棹歌
朱熹 宋代
武夷山上有仙灵,山下寒流曲曲清。
欲识个中奇绝处,棹歌闲听两三声。
一曲溪边上钓船,幔亭峰影蘸晴川。
虹桥一断无消息,万壑千岩锁翠烟。
二曲亭亭玉女峰,插花临水为谁容。
道人不作阳台梦,兴入前山翠几重。
三曲君看驾壑船,不知停棹几何年。
桑田海水兮如许,泡沫风灯敢自怜。
四曲东西两石岩,岩花垂露碧槛毵。
金鸡叫罢无人见,月满空山水满潭。
五曲山高云气深,长时烟雨暗平林。
林间有客无人识,矣乃声中万古心。
六曲苍屏绕碧湾,茆茨终日掩柴关。
客来倚棹岩花落,猿鸟不惊春意闲。
七曲移舟上碧滩,隐屏仙掌更回看。
却怜昨夜峰头雨,添得飞泉几道寒。
八曲风烟势欲开,鼓楼岩下水萦回。
莫言此地无佳景,自是游人不上来。
九曲将穷眼豁然,桑麻雨露见平川。
渔郎更觅桃源路,除是人间别有天。 -
梅花两绝句 其一
朱熹 宋代
溪上寒梅应已开,故人不寄一枝来。天涯岂是无芳物,为尔无心向酒杯。
-
晚霞
朱熹 宋代
日落西南第几峰,断霞千里抹残红。上方杰阁凭栏处,欲尽馀晖怯晚风。
-
墨梅
朱熹 宋代
梦里清江醉墨香,蕊寒枝瘦凛冰霜。如今白黑浑休问,且作人间时世装。
-
水调歌头
朱熹 宋代
富贵有馀乐,贫贱不堪忧。谁知天路幽险,倚伏互相酬。请看东门黄犬,更听华亭清唳,千古恨难收。何似鸱夷子,散发弄扁舟。
鸱夷子,成霸业,有馀谋。致身千乘卿相,归把钓渔钩。春昼五湖烟浪,秋夜一天云月,此外尽悠悠。永弃人间事,吾道付沧洲。 -
水调歌头(次袁仲机韵)
朱熹 宋代
长记与君别,丹凤九重城。归来故里,愁思怅望渺难平。今夕不知何夕,得共寒潭烟艇,一笑俯空明。有酒径须醉,无事莫关情。
寻梅去,疏竹外,一枝横。与君吟弄风月,端不负平生。何处车尘不到,有个江天如许,争肯换浮名。只恐买山隐,却要练丹成。 -
菩萨蛮(次圭父回文韵)
朱熹 宋代
暮江寒碧萦长路。路长萦碧寒江暮。花坞夕阳斜。斜阳夕坞花。
客愁无胜集。集胜无愁客。醒似醉多情。情多醉似醒。 -
鹅湖寺和陆子寿
朱熹 宋代
德义风流夙所钦,别离三载更关心。
偶扶藜杖出寒谷,又枉篮舆度远岑。
旧学商量加邃密,新知培养转深沉。
却愁说到无言处,不信人间有古今。 -
岱山岩访陈世德光同年
朱熹 宋代
一钱一剑出新州,五柳凭谁添酒筹。岱壑何嫌松共老,碧波偏向桂招游。
不为身后百年计,自是人间第一流。我欲门前张雀网,先将车辙到山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