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大全
-
下第
贾岛 唐代
下第只空囊,如何住帝乡。杏园啼百舌,谁醉在花傍。
泪落故山远,病来春草长。知音逢岂易,孤棹负三湘。 -
二月晦日留别鄠中友人
贾岛 唐代
立马柳花里,别君当酒酣。
春风渐向北,云雁不飞南。
明晓日初一,今年月又三。
鞭羸去暮色,远岳起烟岚。 -
喜李馀自蜀至
贾岛 唐代
迢递岷峨外,西南驿路高。
几程寻嶮栈,独宿听寒涛。
白鸟飞还立,青猿断更号。
往来从此过,词体近风骚。 -
送褚山人归日本
贾岛 唐代
悬帆待秋水,去入杳冥间。东海几年别,中华此日还。
岸遥生白发,波尽露青山。隔水相思在,无书也是闲。 -
元日女道士受箓
贾岛 唐代
元日更新夜,斋身称净衣。数星连斗出,万里断云飞。
霜下磬声在,月高坛影微。立听师语了,左肘系符归。 -
题朱庆馀所居
贾岛 唐代
天寒吟竟晓,古屋瓦生松。寄信船一只,隔乡山万重。
树来沙岸鸟,窗度雪楼钟。每忆江中屿,更看城上峰。 -
春日
朱熹 宋代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
观书有感·其一
朱熹 宋代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那 通:哪) -
劝学诗
朱熹 宋代
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
未觉池塘春草梦,阶前梧叶已秋声。 -
观书有感·其二
朱熹 宋代
昨夜江边春水生,蒙冲巨舰一毛轻。(蒙冲 一作:艨艟)
向来枉费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 -
读书要三到
朱熹 宋代
凡读书......须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牵强暗记,只是要多诵数遍,自然上口,久远不忘。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谓读得熟,则不待解说,自晓其义也。余尝谓,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则眼不看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浪诵读,决不能记,记亦不能久也。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 -
古人谈读书
朱熹 宋代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论语》
余尝谓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则眼不看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浪诵读,决不能记,记亦不能久也。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来自朱熹)
盖士人读书,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有志则断不甘为下流;有识则知学问无尽,不敢以一得自足,如河伯之观海,如井蛙之窥天,皆无识者也;有恒则断无不成之事。此三者缺一不可。(来自曾国藩)
-
水调歌头·隐括杜牧之齐山诗
朱熹 宋代
江水浸云影,鸿雁欲南飞。携壶结客何处?空翠渺烟霏。尘世难逢一笑,况有紫萸黄菊,堪插满头归。风景今朝是,身世昔人非。
酬佳节,须酩酊,莫相违。人生如寄,何事辛苦怨斜晖。无尽今来古往,多少春花秋月,那更有危机。与问牛山客,何必独沾衣。 -
秋月
朱熹 宋代
清溪流过碧山头,空水澄鲜一色秋。
隔断红尘三十里,白云红叶两悠悠。 -
水口行舟二首
朱熹 宋代
昨夜扁舟雨一蓑,满江风浪夜如何?
今朝试卷孤篷看,依旧青山绿树多。郁郁层峦夹岸青,春山绿水去无声。
烟波一棹知何许?鶗鴃两山相对鸣。 -
司马光好学
朱熹 宋代
司马温公幼时,患记问不若人。群居讲习,众兄弟既成诵,游息矣;独下帷绝编,迨能倍诵乃止。用力多者收功远,其所精诵,乃终身不忘也。温公尝言:“书不可不成诵。或在马上,或中夜不寝时,咏其文,思其义,所得多矣。”(选自朱熹编辑的《三朝名臣言行录》) -
偶题三首
朱熹 宋代
门外青山翠紫堆,幅巾终日面崔嵬。
只看云断成飞雨,不道云从底处来。擘开苍峡吼奔雷,万斛飞泉涌出来。
断梗枯槎无泊处,一川寒碧自萦回。步随流水觅溪源,行到源头却惘然。
始信真源行不到,倚筇随处弄潺湲。 -
次韵雪后书事二首
朱熹 宋代
惆怅江头几树梅,杖藜行绕去还来。
前时雪压无寻处,昨夜月明依旧开。
折寄遥怜人似玉,相思应恨劫成灰。
沉吟日落寒鸦起,却望柴荆独自回。满山残雪对虚堂,想似当年辋口庄。
门掩不须垂铁锁,客来聊复共藜床。
故人闻道歌围暖,妙语空传醉墨香。
莫为姬姜厌憔悴,把酒论文话偏长。 -
奉酬九日东峰道人溥公见赠之作
朱熹 宋代
几年回首梦云关,此日重来两鬓斑。
点检梁间新岁月,招呼台上旧溪山。
三生漫说终无据,万法由来本自闲。
一笑支郎又相恼,新诗不落语言间。 -
菩萨蛮·呈秀野
朱熹 宋代
晚红飞尽春寒浅,浅寒春尽飞红晚。尊酒绿阴繁,繁阴绿酒尊。
老仙诗句好,好句诗仙老。长恨送年芳,芳年送恨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