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肖从什么时候开始算
问题一:生肖应该从哪天开始算?这个问题提得好
根据周易预测命理,一个人的出生年和出生月份,都是依据立节而定。每个月有两个节气,总计24节气。第一个为节,第二个为气。比如正月里有立春,雨水。立春为节,雨水为气。立节就是只论节,不说气。不进入立春不以正月论。同时我们也知道,一年的打头为正月,也就是说没有进入正月还不是新的一年开始。因此生肖在预测中是以立春为界的。例如一个人出生在1995年正月初五日下午2时,而此年的立春时间是正月初五下午的3时24分,虽然只差了一小时24分,但此人的出生仍然以1994年的生肖论,即属狗而非属猪。
这里还必须说明一点。预测之论是有其自身的严谨的理论体系。具体预测是必须遵守这一法则的。但是并不干涉你依照初一开始计算生肖的选择。在实践中我还注意到了这个比较奇特的现象,往往在找对象,或是合伙投资等方面,比较理想的或是要好的人的属相,恰恰就是这个人以初一为计算的生肖。这是我个人的研究,此处就不多言了。希望我的答复让你满意。谢谢。
问题二:十二生肖从什么时候开始的用12生肖纪年,在我国至少在南北朝时开始了。《北史・宇文护法》中,记载了宇文护的母亲写给他的一封信,信中说:“昔在武川镇生汝兄弟,大者属鼠,次者属兔,汝身属蛇。”表明当时民间已有12生肖的用法了。
12生肖的来历如何呢?我国古籍中记载,我国古代的中原地区,最初使用的是“干支纪年法”,即用10个天干符号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和12个地支符号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相配合来纪年。在我国西北地区的少数游牧民族则以动物来纪年。《唐书》中记载:“黠戛斯国以十二物纪年,如岁在寅,则曰虎年。”《宋史・吐蕃传》中也记载说,吐蕃首领在叙事时,以物纪年,所谓“道旧事则数十二辰属日,兔年如此,马年如此。”以后,在中原同少数民族的交往中,两种纪年法相互触合形成现在12生肖。正像清代赵翼在《陔余丛考》中指出的那样,“盖北俗初无所谓子丑寅卯之十二辰,但以鼠牛虎兔之类分纪岁时,浸寻流传于中国,遂相沿不废耳。”这种关于12生肖来历的解释,已经被许多人认可。
关于12生肖来历的说法还有:洪巽的《阳谷漫录》中说,12地支中位居奇数者,以动物的指或蹄也为奇数相配,如子位居首位,与它相配的鼠为5指,地支中居偶数位的,则取相属之偶数以为名,如牛与丑相配,为4爪。叶世杰在《草木子》中,把12生肖的来历解释为:术家以12肖配12辰,每肖各有不足之形焉,如鼠无牙、牛无齿、虎无脾、兔无唇、龙无耳、蛇无足、马无胆、羊无瞳、猴无臀、鸡无肾、犬无胃、猪无筋、人则无不足。”
尽管人们不能确定12生肖的确切来历,但因为它的通俗、方便又具有趣味性,所以一直沿用至今,成为古人留给我们的一种仍有实用价值的宝贵遗产。
十二生肖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有的呢?权威的《辞海》的采用的是清朝学者赵翼的说法,认为十二生肖起于东汉,之前并没有这样的说法。
但是目前已经将其推断提前了.
现在认为最早的应该是《诗经?小雅?吉日》“吉日庚午,既差我马”,明确将动物马于地支午相配在一起,与现在的生肖完全一致。
什么叫生肖?
根据一个人的出生,配定于一个固定的动物形象,就叫生肖。要注意的是,如果定义为按照生年确定一个固定的动物形象,并不是一个准确的说法,因为除了汉民族外,其他异族甚至异国也有生肖,而且有的生肖并不是一定按照年份来编排的,例如缅甸就有八大生肖,它是从星期一到星期日排序的,不同日子出生的人分属虎、狮子、双牙象和无牙象、老鼠、天竺鼠、龙、妙翅鸟。本文要说的只限中国的生肖,所以除特别注明的,后文中生肖这个概念即为中国生肖。
中国人的生肖,与天文历法有着密切的关系。中国的历法,在3000多年前的夏朝已经成熟,所以也将农历称之为夏历,中国生肖的确定,应该与中国历法的确定在同一时期。每一个生肖相配于一个地支,某一个地支年份,无论它与哪个天干相配,都称之为某生肖年,例如:甲子、乙子、丙子、丁子……年都称之为“鼠年”。对于动物与纪年相配的记载,目前最早的应该是《诗经?小雅?吉日》“吉日庚午,既差我马”,明确将动物马于地支午相配在一起,与现在的生肖完全一致。
1、生肖的由来
通过......>>
问题三:生肖年是以哪一天为开始计算的生肖年是以大年初一为开始标志的.
十二生肖是与十二地支相联系的。我国古代有一种特殊的纪年方法,即以十个天干和十二个地支搭配来纪年。出现了干支纪年,将与之对应的十二样动物作为年的代号就是很自然的事了。慢慢地,人们认为生在某年就肖像某动物,子年生的肖鼠,丑年生的肖牛,十二生肖就这样形成了。
而24节气则是表明气候变化和农事季节的一年中的24个阶段,与纪年方法并没关联。仲教授告诉记者:“生肖是以干支纪年为坐标的,节气是以农业社会符合农事季节规律为坐标的,两者比照坐标的不同,按照民俗传统,我们进入丙戌年的正月初一,生肖属相的符号当然属狗,与立春节气无关。”
“狗年从正月初一开始,这是符合历法,也是约定俗成的。”中国民俗学会副会长乌丙安教授告诉记者,“算生肖时看立春,这实际上是过去的算命先生的特殊方法,并不普及,如果以此定生肖,只会造成混乱。因为公历和农历存在着时间上的差异。”
农历是“阴阳合历”,采用朔望周期来定月,又用设置闰月的办法使年的平均长度与回归年相近,兼有阴历月和阳历年的性质。
“这也就是为何农历每个月十五一定会出现满月,因为它是以月亮的盈亏来决定一个月的。”因为农历以12个月为一年,共354日或355日,因此一年下来与回归年相差11日。为弥补这一差值,农历历法通过每十九年安插七个闰月的办法加以协调。
而公历则是“阳历”,顾名思义,它是根据太阳的位置变化订立的历法。公历和农历之间的差异,就是因为其采用了不同的参照物。
“所谓24节气,其实跟公历的关系更近一点,因为它是通过太阳的方位加以确定的。大家可以留意一下,每年立春都是公历2月4日左右,每年清明都是4月5日左右。节气和公历日期是相对应的,但是在农历中却是不固定的,要用农历查这些节气的具体日期,必须依靠历书。”
“如果用立春确定生肖,势必将整个日期的计算变得复杂,这是老百姓无法接受的。”
问题四:属相算天数从哪天算起?与打春日的时分秒值,为界限
问题五:生肖(属相)从什么时候算起生肖是从立春而不是从正月初一农历新年就开始的。“立春”的日期和时辰,是历法学者根据地球的自转和公转精确计算出来的,有准确的科学依据的。以“立春”作为生肖计算:
1.传统春节是指“立春”,已经流传了数千年,形成了中国传统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正月初一为“元旦”,民国元年(1912年)规定阳历1月1日为“春节”,由于民间反对,袁世凯采取了换位的办法,将阳历1月1日定名为“元旦”,正月初一定名为“春节”。
2.从“立春”到“立春”是基本规律的365天,而从“春节”到“春节”短时只有354天,长时则多达384天。
3.我国的黄历、以及传统的命理学、占卜学等民俗学,均以“立春”作为生肖计算的依据!
4.许多民俗学专家支持以“立春”计算生肖。
问题六:一个新的生肖是从什么时间开始的?命理上说,是立春之后。
参考《千里命稿》
问:如甲子年,自元旦至除夕,是否始终作甲子推算。
答:未可固定。盖推年以立春为标准,其区别有三也。
一)在本年立春后生者,即以本年之干支,排为年柱。
二)在本年立春前生者,即以上一年之干支,排为年柱。
三)在本年十二月立春后生者,即以下一年之干支,排为年柱。列例如左下:
例一假定三十七岁,正月初二日亥时生人。照今年癸酉计算,三十七岁,当为丁酉。万年历载明是年正月初二日戌时立春,是亥时在戌时之后,已过立春,即以本年干支,丁酉两字,排为年柱。
例二假定三十七岁正月初二日酉时生人,照今年癸酉计算,三十七岁,当为丁酉,万年历载明是年正月初二日戌时立春。是酉时在戌时之前,犹未立春。应以上一年之干支,丙申两字,排为年柱(丁酉上一年为丙申)。
例三假定三十六岁,十二月二十四日已时生人,照今年癸酉计算,三十六岁,当为戊戌,万年历载明是年十二月二四日辰时立春,是已时在辰时之后,已过立春,应以下一年之干支,已亥两字,排为年柱。(戊戌下一年为己亥)。
问题七:生肖什么时间开始计算早上1点到三点为子时,然后每两小时计一个时辰,对应一个生肖,直到晚上十一点到第二天早上一点为亥时
问题八:猴年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算猴年?什么时候是猴年公历纪元1956年农历丙申年【猴年】公历纪元1968年农历戊申年【猴年】公历纪元1980年农历庚申年【猴年】公历纪元1992年农历壬申年【猴年】公历纪元2004年农历甲申年【猴年】公历纪元2016年农历丙申年【猴年】
问题九:每个生肖年从哪天开始算起的?农历因为生肖是中国人发明的运用了干支纪年法,对应了天干甲午年快过去了,过了除夕就是乙未年
问题十:我国的十二生肖是从哪一年开始算起的我国古代南北朝不仅使用十二生肖纪年,而且出现了沈炯创作的《十二属诗》:鼠迹生尘案,牛羊暮下来。
12生肖日历表岁数,十二生肖年龄对照表
以下是12生肖日历表岁数,十二生肖年龄对照表:生肖|岁数:-:|:-:鼠| 1岁、13岁、25岁、37岁、49岁、61岁、73岁、85岁、97岁牛| 2岁、14岁、26岁、38岁、50岁、62岁、74岁、86岁、98岁虎| 3岁、15岁、27岁、39岁、51岁、63岁、75岁、87岁、99岁兔| 4岁、16岁、28岁、40岁、52岁、64岁、76岁、88岁、100岁龙| 5岁、17岁、29岁、41岁、53岁、65岁、77岁、89岁、101岁蛇| 6岁、18岁、30岁、42岁、54岁、66岁、78岁、90岁、102岁马| 7岁、19岁、31岁、43岁、55岁、67岁、79岁、91岁、103岁羊| 8岁、20岁、32岁、44岁、56岁、68岁、80岁、92岁、104岁猴| 9岁、21岁、33岁、45岁、57岁、69岁、81岁、93岁、105岁鸡| 10岁、22岁、34岁、46岁、58岁、70岁、82岁、94岁、106岁狗| 11岁、23岁、35岁、47岁、59岁、71岁、83岁、95岁、107岁猪| 12岁、24岁、36岁、48岁、60岁、72岁、84岁、96岁、108岁
12生肖顺序年龄,12生肖图片
12生肖顺序年龄送走鼠年,迎来牛年。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生肖文化可谓独具特色。生肖文化是怎么来的?十二生肖的排列又是依据什么来定的?蒋伟,中术家协会会员、中国书画家协会理事、上海美术家协会会员、上海书画院特聘画师、上海交通大学书画艺术研究所常务理事。近年来致力于生肖动物创作。以下是他在上海图书馆的演讲:十二生肖文化,是古人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也是更具特色的文化之一,因其通俗性兼趣味性沿用至今。身为中国人,降临到这个世界上的之一份礼物,就是生肖属相。生肖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关生肖的创作越来越多。我本人主要致力于生肖动物的绘画创作,将其与山水、花鸟、草木集中展现在一起,力求在传承海派风格的探索以动物入画背后的人文内涵。今天的演讲,我就和大家来聊一聊生肖文化。生肖文化的起源十二生肖,是我国计算年龄的。生肖文化,大家多多少少应该都知道一些。生肖文化流传的时间也不短了,但是围绕它有各种说法,很多时候莫衷一是。我先来谈谈生肖文化的起源。生肖之“生”,乃指“生辰”,“肖”意即“像”。大量文献说明,十二生肖发源于中国,萌发形成于先秦时期,确立于东汉。生肖文化最初起源于先民的动物派拦崇拜、图腾崇拜,也是早期天文学的结晶。在一些流传下来的岩画上,我们仍然可以看到许多动物图案,最早甚至可以追溯到史前的传统时代。在当时,这些图案主要是图腾,或者是象征性的一种说明,还没上升到理论的高度。有关生肖属相之说最早见于中国之一部诗歌总集《诗经》,到南北朝时期就开始普遍使用生肖。南朝梁陈时期的诗人沈炯曾作《十二属诗》:鼠迹生尘案,牛羊暮下来。虎啸坐空谷,兔月向窗开。龙隰远青翠,蛇柳近徘徊。马兰方远摘,羊负始春栽。猴栗羞芳果,鸡跖引清杯。狗其怀物外,猪蠡窅悠哉。这首诗在首字按序嵌入了十二生肖名,且突出了每种动物的生性特点,起到画龙点睛之作用。明朝才子胡俨也曾作诗一首:“鼷鼠饮河河不干,牛女长年相见难。赤手南山缚猛虎,月中取兔天漫漫。骊龙有珠常不睡,画蛇添足实为累。老马何曾有角生,羝羊触藩徙忿嚏,莫笑楚人冠沐猴,祝鸡空自老林邱。舞阳屠犬沛中市,平津放豕海东头。”诗中首联的“鼷鼠”即水鼠,“牛女”即牛郎织女。第三联中的“骊龙”是龙的一个种类,其颏下有一颗,故谓之“骊脊扒珠”。第四联提到的“羝羊”即公羊,“触藩”指羊用角去撞篱笆。第五联说的“祝鸡”指呼唤鸡。第六联的之一句,指被汉高祖封为舞阳侯的名将樊哙,他曾在江苏沛县以宰狗为生。最后一句是指汉武帝的丞相公孙弘,这位丞相当年曾在东海放过猪。胡俨以历史典故写十二生肖,可谓别有生趣。与生肖文化相关的是中国古代天干地支历法。天干地支,简称为干支,源自中国远古时代对天象的观测。经过演变,简化为今天的十天干和十二地支。十天干指的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二地支指的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天干和十二地支依次相配,组成六十个基本单位,两者按固定的顺序相互配合,组成了干支法。依次“干”“支”两组号各取一字,一一搭配,由“甲子”至“癸亥”,六十年轮完干支组合序列一个周期,称为“花甲”。从上一个甲子到下一个甲子,正好是60年。这在人均寿命比较低的古代,差不多是长寿、的一生了。进而,人们又将十二地支配以十二种动物,用作相关年序代号,使之趋于形象生动,达到利于记忆、推算之目的,“十二生肖”由此形成。除了以“干支”来纪年,中国古代还用其来纪月、纪日、纪时。因每月天数恰为十进制,一年又恰为十二月,故分别以“干”纪日,用“支”纪月,且将“十二地支”用于纪时,分一昼夜为十二时辰,每一时辰等于现代时间中的两个小时。现在我们看古装电视剧会发现,古代人常常说“时辰”,就是这个缘故。生肖文化与五行、八卦等也有。子(鼠)属,北方;亥(猪)属,北方。寅(虎)属阳木,东方;卯(兔)属阴木,东方。丑(牛)、未(羊)属阴土,等等。生肖文化的起源几乎与中华文明的起源一样古老,它是组成中华文明的一个重要的文化因子,古历法的诞生、对中国文化影响深远的五行哲学观念的产生都包蕴其中。生肖的隐含意义中还着中国人丰富的文化心理内涵,这从人们赋予十二生肖的隐含意义可见一斑:老鼠代表智慧、牛代表勤奋、老虎代表、兔子代表谨慎、龙代表刚、蛇代表柔韧、马代表勇往直前、羊代表和顺、猴代表灵活、鸡定时打鸣代表恒定、狗代表忠诚、猪代表随和。◇蒋伟画作:《十二雅集》十二生肖排序有何讲究上面简单梳理了一下生肖文化的起源,我想和大家谈谈生肖排列问题。正如我前面所说的,十二生肖,是与十二地支相配以人出生年份的十二种动物,包括鼠、牛、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狗、猪。有许会问,十二生肖为什么是现在我们看到的这种排列顺序?这里面有什么讲究呢?十二种动物与十二地支搭配原则,乃是解析中国“十二生肖”之又一难题,自古迄今,探研者众多,结论却大相径庭。在这里,我仅列举几个比较有代表性的说法。中国宋代学者洪巽乃“奇偶说”代表人物。他认为,“十二生肖”排列与《周易》之哲学相关,其日:“子、寅、辰、午、申、戍,俱阳(阳即指阳性地支)。故取相属之奇数以写名,鼠、虎、龙、猴、狗皆五指,而马单蹄也;丑、卯、巳、未、酉、亥俱阴(地支),故取相属之偶数,牛、羊、鸡、猪皆四爪,兔两爪,蛇两舌也。”意思是说,十二生肖中的动物,无论两足抑或四足,大多前后足趾数相同,“惟鼠前足四趾而后足五趾,奇偶同体,兼备,故置‘十二生肖’之首”。意思是说,老鼠前面两只脚各有4趾,后面两只脚各有5趾,在十二生肖中,只有它是这样的,可谓独树一帜。老鼠的这一特征合之说。无独有偶,明代学者朗瑛在《七修类稿》中也称,鼠前足四趾,偶数为阴,后足五趾,奇数为阳。子时前半部为前夜之阴,后半部为当天之阳,正好用鼠来象征子。清代刘献延《广阳杂记》引卿《松霞馆赘言》:子何以属鼠也?曰:天开于子,不耗则其气不开。鼠,耗虫也。于是夜尚未央,正鼠得令之候,故子属鼠。子时为夜,天还未亮,正是老鼠出没的时间。可见,老鼠排在生肖首位,与天干地支、五行有关。牛为何排名第二?除了,比较有根据的说法有以下几种。一种说法是,“鼠咬天开”,天开之后,接着要辟地,“地辟于丑”,牛耕田,该是辟地之物,所以以丑属牛。还有一种说法是根据“奇偶说”而来的,牛是四趾(偶),排在鼠之后,虎之前。也许有人要问,兔、羊等也是四趾,为何牛排在前面?这或许与牛在古代劳动生活中的重要性有很大关系。牛的诗作也有很多,李白的“花暖青牛卧,松高白鹤眠”,张籍的“入陂草多牛散行,白犊时向芦中鸣”。而由牛郎织女引申的诗作就更多了,比如杜牧的“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当然这里的牛已经不是日常生活中的牛了,但也说明,“牛”这个字被广泛使用。而鲁迅先生的一句“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已经成为很多人的座右铭,也成为我们自强不息的美德与精神的象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