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陵十二钗各自是什么属相
红楼金钗十二的生肖是:
元春(马),黛玉(羊),探春(猴),湘云(鸡),惜春(狗),李纨(猪),妙玉(鼠),可卿(牛),迎春(虎),宝钗(兔),巧儿(龙),凤姐(蛇),宝玉(马)。
年龄考
按第49回,据周汝昌周老前辈考证,这一回是第13年,即贾宝玉13岁。贾宝玉比林黛玉大一岁,所以他属马。
那么按照这个属相表,各人的年龄如下:
元春(马)25岁,黛玉(羊)12岁,探春(猴)11岁,湘云(鸡)10岁,惜春(狗)9岁,李纨(猪)32岁,妙玉(鼠)19岁,可卿(牛)18岁,迎春(虎)17岁,宝钗(兔)16岁,巧儿(龙)3岁,凤姐(蛇)26岁。
但可卿在第十三回已经去世。那时是第十一年。所以可卿身死的年龄是16岁。
妙玉:鼠,对应名字牛清
妙玉此人判词中说的好,太高人愈妒,过洁世同嫌。李纨就明里说她可厌妙玉为人。正因为清,一尘不染,世人皆浊我独清,所以才最终落得个风尘肮脏违心愿。
可卿:牛,对应名字牛继宗
可卿原是贾家第五代里极为妥帖的人,贾母亲自认可过的。贾家上下男女老幼也对她甚为认可,岂不正是当家人的人选?她死后给王熙凤所托之梦更可说明她的远见卓识、高瞻远瞩,可惜她早死。纵观书中,能够为祖宗子孙后继打算的也就只有她了。
迎春:虎,对应名字柳彪
迎春判词中子系中山狼,得志便猖狂,金闺花柳质,一载付黄粱。彪取彪悍之意。
宝钗:兔,对应名字柳芳
宝钗是牡丹花,花中之王,流芳是自然的。
巧儿:龙,对应名字陈瑞文
巧儿的最终结局还是相对而言不错的,刘姥姥所谓“遇难成祥、逢凶化吉”。因此龙腾祥瑞的名字给她。
凤姐:蛇,对应名字陈翼
蛇是说她的风貌,一双丹凤三角眼,破有眼镜蛇之相,而且心肠恶毒。兴儿说她脚下使绊子,暗藏一把刀。书中多次提到她的劣迹。而翼取小心翼翼、谨慎之意,但她最终还是不妥当,事露而被休回金陵。
元春:马,对应名字马尚
元春结局是,乞巧伏元春之死。因此与杨玉环相类。如此,马,马嵬坡之马。
黛玉:羊,对应名字马魁
林**魁夺菊花诗。可怜咏絮才,这个魁字是当给她。
探春:猴,对应名字侯孝康
脂批说:“使此人不远去,将来事败,诸子孙不致流散也”。所以探春如不远嫁,定然能使贾家有新局面。
湘云:鸡,对应名字侯明
书中有一次说到湘云,其谜语和装扮都同猴子相类,一个是耍的猴儿,一个是孙行者,但贾母的“猴子身轻立树梢”不能草草看过,身轻立树梢,站得高则看的远,所以湘云名“侯明”,正是合适不过。
惜春:狗,对应名字无
狗乃守夜也,对应将来惜春独守青灯礼佛。
李纨:猪,对应名字石光珠。
石,死;珠,即贾珠。
(当然有些人可能认为牛魁也可以是李纨,因为她儿子夺魁了,注意,我这个排列是最终的顺序,当中考虑过这种情况,但因此惜春和湘云年龄太小,所以不取。)
书中考证
1、妙玉的年龄
第十八回,妙玉入园,“今年才十八岁”,这年是第十二年,宝玉12岁,因此妙玉正好是十八岁。
2、在《寿怡红群芳开夜宴》一回中,当袭人取出一签来,签上注中有:“坐中同庚者陪一盏”。大家算来,香菱、晴雯、宝钗三人皆与他同庚。
这年是第十四年,所以宝钗这年17岁,香菱则比宝玉大了三岁,正对。
第七十八回晴雯死的时候正是第十五年,所以此时晴雯应该是18岁,但文中却说是16岁,因为《芙蓉女儿诔》是补写的,可能失实,还有一个原因可能是“自临浊世”、“共处5年8个月有奇”,那么可能是按照周岁来算的(虚岁都是按照怀胎10月往上逢春节加一年,这里临浊世才开始算,应该是周岁)。第七十八回王夫人要撵晴雯,王夫人说“女大十八变”,也应了这个数。袭人在第六回说“比宝玉大两岁”,这个大两岁是虚数,第十九回袭人的姨妹“如今17岁”,这是第十三年,袭人16岁,所以姨妹这里是虚数。
3、合“秋桐属兔,十七岁”
第六十九回写道:“那贾琏一日事毕回来⋯⋯贾赦十分欢喜⋯⋯又将房中一个十七岁的丫鬟名唤秋桐者,赏他为妾。这天是腊月十二日之前又写道:“偏算命的回来又说:‘系属兔的阴人冲犯’大家算将起来,只有秋桐一人属兔,说他冲的。”
第六十九回是第十四年,宝玉属马,14岁,宝钗属兔,比宝玉大三岁,正好是17岁。所以此地也合秋桐的年龄。
4、那宝玉未入学堂之先,三四岁时,已得贾妃手引口传,教授了几本书,数千字在腹内了.
清朝选秀一般是针对13-16岁的女孩清朝选秀一般是针对13-16岁的女孩子,范围包括满族八旗和包衣三旗。满族八旗是三年一选,包衣三旗是一年一次。曹家是上三旗包衣,因此有资格参加一次一次的选秀。贾元春比宝玉大了12岁,她差不多14、5岁就离家进宫去了,大概贾宝玉的启蒙教育很早,2、3岁已经开始了,所以才说贾宝玉三四岁的时候已经有数千字在腹内了。这点也是符合的。
金陵驿路楚云西,打一动物
骆驼。
驿路拆开,马和各组合为骆,即为骆驼。
出自唐代刘长卿的《送李判官之润州行营》。
原文:
万里辞家事鼓鼙,金陵驿路楚云西。
江春不肯留行客,草色青青送马蹄。
译文:
你就要离开家乡,奔赴万里之外的军营,通往金陵的驿路上,楚地的白云似乎也同你一样,渐渐地向西飘去。
长江两岸的春色留不住你的脚步,青青的绿草也在为你送行。
扩展资料
“万里辞家事鼓鼙”是说李判官将要辞别家人与亲朋好友,不远万里到润州去从事军务。诗人想要强调的,一是行人路途的遥远;一是行人履行公务的特殊性,是要去执行军务。这便暗含了诗人为他送行的原因和忧虑。因为古代交通工具极不发达,即使最快捷的交通工具也无非是北人骑马南人乘船而己。
所以古代的分别往往不是意味着“西出阳关无故人”,便是意味着“人生不相见,动辄参与商”了。更何况李判官这次是到山重水阻的润州去“事鼓鼙”。诗人一再说明行人所去之地的遥远,这里又进一步暗寓着诗人为行人命运未卜而深深忧虑。
“金陵驿路楚云西”就是从地理坐标系上为我们标出李判官所去之地的方位。诗里说金陵的驿路直通楚地之西。这里的金陵即润州,因为按照唐代行政区域的划分,润州也属于金陵的辖区。
“江春不肯留行客”一方面点出了这次送别的时间是春天,另一方面诗人又移情于物,抱怨那逝者如斯的江水和一年一度的春花为什么不愿意挽留远行客。
“草色青青送马蹄”,化用了“青青河畔草,绵绵思远道”的意境,同时也是诗人与行者难舍难分的送行场面的真实写照。两位友人并驾驱马,踏着河畔青草缓缓前行。
全文句句、字字都倾注了诗人对友人远行的忧虑与担心,以春天春草“不肯留”“送马蹄”的无情反衬出离别者内心的有情。
六朝古都名是指南京,打一个生肖
南京,作为六朝古都,拥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它被誉为猴子的生肖城市。这座城市位于中国的东部,长江下游地区,临近海洋,是中国最早被列为历史文化名城之一,也是中华文化文明的发源地之一。在历史上,南京长期扮演着中国南方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中心角色,多次成为中国历史上的都城,有着“天下文枢”和“东南第一学”的美誉。
南京的地理位置和风水被认为非常优越,这也使得它既受益又受害。历史上,南京曾多次遭受战争的破坏,但每次都能从废墟中重建起繁荣。当中原被异族占领,汉族面临灭绝的危机时,南京往往成为汉族选择重建家园、准备北伐的地方,以恢复华夏的辉煌。
在中国历史上,南京曾是明朝和民国的都城,两次北伐成功,而东晋、刘宋、萧梁三次北伐虽未能成功,但也留下了深刻的历史影响。南宋初立时,群臣曾建议以建康(今南京)为都,以显示恢复中原的决心,但最终定都临安(今杭州)。金陵(南京)仍被定为行都。太平天国也将南京定为都城,以此为基础驱逐外来统治。
南京在汉族的历史和文化中占有特殊的地位。一位学者在比较了长安、洛阳、金陵和燕京这四大古都后,指出这四个城市中,南京在文学繁荣、人才辈出、山川灵秀、气象宏伟以及与民族共患难、休戚相关等方面,尤其是最为突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