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纸无驴”是什么意思
解释:写了三张纸,还没有见到一个“驴”字。讽刺废话连篇,不
《三纸无驴》王建峰绘
着边际,文辞繁冗,连篇累牍而不得要领。
出处: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勉学》:“邺下谚曰:‘博士买驴,书券三纸,未有驴字。’”
用法:紧缩式;作宾语、定语;含贬义
近义词:废话连篇、博士买驴、长篇累牍
反义词:简明扼要、言简意赅
3典故
在《颜氏家训》的《勉学》篇中,记载了一则博士买驴的笑话。
从前有一个自以为是的文人被人戏称为博士,他上街买了一头驴子,按当时的习惯,买家要给卖家写一份合同。博士铺开白纸,下笔千言,足足写了三大张跟驴无关的废话。卖驴人等得不耐烦就催他快点,他忙说,不急,还没写到“驴”字呢。
造句:我们做一件事,能简洁就简洁,不要三纸无驴。
后人以“三纸无驴”谓文辞繁冗,连篇累牍而不得要领。
4借鉴
三纸无驴什么意思
三纸无驴也作博士买驴,比喻文辞繁冗而不切中要旨。
三纸无驴出自: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勉学》:“邺下谚曰:‘博士买驴,书券三纸,未有驴字。’”
近义词:废话连篇
释义:写了三张纸,还没有见到一个“驴”字。讽刺废话连篇,不着边际,文辞繁冗,连篇累牍而不得要领。
博士买驴成语故事:
在《颜氏家训》的《勉学》篇中,记载了一则博士买驴的笑话,这是他到邺城去办事时听到的。当时有个博士,熟读四书五经,满肚子都是经文。他非常欣赏自己,做什么事都要咬文嚼字一番。
有一天,博士家的一头驴子死了,就到市场上去买一头。双方讲好价后,博士要卖驴的写一份凭据。卖驴的表示自己不识字,请博士代写,博士马上答应。卖驴的当即借来笔墨纸砚,博士马上书写起来。他写得非常认真,过了好长时间,三张纸上都是密密麻麻的字,才算写成。卖驴的请博士念给他听,博士干咳了一声,就摇头晃脑地念了起来,过路人都围上来听。
过了好半天,博士才念完凭据。卖驴的听后,不理解地问他说:“先生写了满满三张纸,怎么连个驴字也没有呀?其实,只要写上某月某日我卖给你一头驴子,收了你多少钱,也就完了,为什么唠唠叨叨地写这么多呢?”
在旁观看的人听了,都哄笑起来。这件事传开后,有人编了几句讽刺性的谚语:“博士买驴,书券三纸,未有驴字。”
后众人们形容写文章或讲话不得要领,虽然写了一大篇,说了一大堆,却都离题很远就叫“博士买驴”,或叫“三纸无驴”,也就是所谓“下笔千言,离题万里”。
博士买驴成语寓意“博士买驴”告诉我们一个浅显的道理:做事为文,应该简洁明了,让人读之即懂,听之即明。尤其是机关开会下文,更应该言简意赅、雷厉风行。
三纸无驴的意思
三纸无驴的意思:讥讽写文章文辞繁琐,文风恶劣,废话连篇,不得要领。
解析:古时一位博士(学官名)去买驴,书写买卖契约,三张纸写完了还未见“驴”字。
读音:sān zhǐ wú lǘ。
出处: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勉学》:邺下谚云:“博士买驴,书券三纸,未有驴字。”
例句:讲话稿五六页,套话占了三四页,真可谓“三纸无驴”。
近义词:废话连篇。
三纸无驴造句
1、讲话稿五六页,套话占了三四页,真可谓“三纸无驴”。
2、成语有“博士买驴”,“三纸无驴”,讽刺“博士买驴,书券三纸,未有驴字”,可见废话之多。
3、博士买驴三纸无驴,脱离内容的长,不仅助推“文山会海”,浪费纸张笔墨,无端地消耗别人的时间,也达不到下笔为文的初衷。
4、曾几何时,豪华简历这东西太厚,犹如博士买驴,翻开好几页还没见正文,三纸无驴,看了头晕,谁还有兴趣往下看,于是就束之高阁。
5、简报是为了汇报情况,促进工作,而一些简报却总在文字上玩花样,要么涂脂抹粉,歌功颂德,要么三纸无驴,避重就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