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生肖成语接鸡
只鸡絮酒指悼念故人,祭品菲薄。
指鸡骂狗指着鸡骂狗。比喻表面上骂这个人,实际上是骂那个人。
只鸡斗酒斗:酒器。准备好一只鸡,一壶酒。原指对死者的祭奠物品,多用作追悼亡友之辞。后也指招待来客。
争鸡失羊比喻贪小失大。
卓立鸡群象鹤站在鸡群中一样。比喻一个人的仪表或才能在周围一群人里显得很突出。
宰鸡教猴用杀鸡来警戒猴子。比喻严惩一个以警告其余。
炙鸡渍酒《后汉书·徐稚传》“稚尝为太尉黄琼所辟,不就”李贤注引三国吴谢承《后汉书》:“穉诸公所辟虽不就,有死丧负笈赴吊。常于家豫炙鸡一只,以一两绵絮渍酒中,暴干以裹鸡,径到所起冢外,以水渍绵,使有酒气,斗米饭,白茅为藉,以鸡置前,醊酒毕,留谒则去,不见丧主。”
只鸡樽酒见“只鸡斗酒”。
捉鸡骂狗犹指桑骂槐。
一人得道,鸡犬升天一个人得道面仙,全家连鸡、狗也都随之升天。比喻一个人做了官,和他有关系的人也都跟着得势。
鬻鸡为凤谓以次充好,混淆优劣。
一人飞升,仙及鸡犬用以比喻一人得势,与其有关者亦皆随之发迹。多含讽刺意。同“一人得道,鸡犬升天”。
雄鸡断尾断尾:断去尾巴。本指雄鸡因怕做祭祀的牺牲而自残其身。后比喻人怕被杀而自尽。
小肚鸡肠比喻器量狭小,只考虑小事,不照顾大局。
雄鸡夜鸣古代认为雄鸡夜鸣为异常现象,预兆战事。
味如鸡肋鸡肋:鸡的肋骨,没有肉,比喻无多大意味而又不忍舍弃的东西。比喻事情不做可惜,做起来没有多大好处。
闻鸡起舞听到鸡叫就起来舞剑。后比喻有志报国的人及时奋起。
瓮里醯鸡比喻见闻狭隘的人。
陶犬瓦鸡陶土做的狗,泥土塑的鸡。比喻徒具形式而无实用的东西。
土鸡瓦犬用泥捏的鸡,用瓦做的狗。比喻徒有虚名而无实用的东西。
偷鸡不着蚀把米俗语。鸡没有偷到,反而损失了一把米。比喻本想占便宜反而吃了亏。
偷狗戏鸡比喻不务正业。
偷鸡摸狗指偷窃的行为。也指不正经的勾当。
偷鸡盗狗见“偷鸡摸狗”。
土鸡瓦狗见“土鸡瓦犬”。
铁公鸡比喻极其吝啬的人
杀鸡抹脖形容心里着急而无法可想的神态。
杀鸡吓猴杀鸡给猴子看。比喻用惩罚一个人的办法来警告别的人。
杀鸡取卵卵:蛋。为了要得到鸡蛋,不惜把鸡杀了。比喻贪图眼前的好处而不顾长远利益。
杀鸡儆猴杀鸡给猴子看。比喻用惩罚一个人的办法来警告别的人。
杀鸡焉用牛刀杀只鸡何必用宰牛的刀。比喻办小事情用不着花大气力。
山鸡舞镜山鸡对镜起舞。比喻自我欣赏。
手无缚鸡之力连捆绑鸡的力气都没有。形容身体弱、力气小。
鼠腹鸡肠比喻气量狭小,只考虑小事,不顾大体。
杀鸡取蛋比喻贪图眼前微小的好处而损害长久的利益。亦作“杀鸡取卵”。
杀鸡哧猴见“杀鸡骇猴”。
杀鸡骇猴杀鸡给猴子看。比喻惩罚一人以恐吓或警戒其它人。
杀鸡为黍谓殷勤款待宾客。
鼠肚鸡肠犹言鼠腹鸡肠。
认鸡作凤佛教语。谓认凡庸为珍贵。
汝南晨鸡即汝南鸡。
牝鸡司晨母鸡报晓。旧时比喻妇女窃权乱政。
牝鸡晨鸣同“牝鸡司晨”。
牝鸡牡鸣同“牝鸡司晨”。
牝鸡司旦同“牝鸡司晨”。
宁为鸡口,无为牛后比喻宁居小者之首,不为大者之后
牛刀割鸡杀只鸡用宰牛的刀。比喻大材小用。
牛鼎烹鸡用煮一头牛的大锅煮一只鸡。比喻大材小用。
宁为鸡口,不为牛后牛后:牛的肛门。宁愿做小而洁的鸡嘴,而不愿做大而臭的牛肛门。比喻宁在局面小的地方自主,不愿在局面大的地方听人支配。
宁为鸡口,毋为牛后比喻宁居小者之首,不为大者之后。同“宁为鸡口,无为牛后”。
木鸡养到木鸡:善斗的鸡,看上去象木头一样呆板。形容功夫到家。
菱角磨作鸡头比喻困难大,波折多。
鸡飞蛋打鸡飞走了,蛋打破了。比喻两头落空,一无所得。
鸡骨支床原意是因亲丧悲痛过度而消瘦疲惫在床席之上。后用来比喻在父母丧中能尽孝道。也形容十分消瘦。
鸡犬桑麻形容乡村的安静生活。
鸡尸牛从比喻宁在局面小的地方自主,不愿在局面大的地方听人支配。
鸡头鱼刺比喻轻微而不被重视的的事物。
鸡犬不宁形容骚扰得厉害,连鸡狗都不得安宁。
鸡烂嘴巴硬比喻自知理亏,还要强辩。
鸡飞狗走走:跑。鸡乱飞,狗乱跑。形容因极端惊恐而混乱不堪。
鸡鹜相争鸡鹜:比喻平庸的人。旧指小人互争名利。
鸡犬皆仙传说汉朝淮南王刘安修炼成仙后,把剩下的药撒在院子里,鸡和狗吃了,也都升天了。后比喻一个人做了官,和他有关的人也跟着得势。
鸡鸣而起鸡叫时就起床。形容勤奋不怠。
鸡零狗碎形容事物零碎细小。
鸡虫得失比喻微小的得失,无关紧要。
鸡蛋里找骨头比喻故意挑剔。
鸡犬升天传说汉朝淮南王刘安修炼成仙后,把剩下的药撒在院子里,鸡和狗吃了,也都升天了。后比喻一个人做了官,和他有关的人也跟着得势。
鸡口牛后宁愿做小而洁的鸡嘴,而不愿做大而臭的牛肛门。比喻宁在局面小的地方自主,不愿在局面大的地方听人支配。
鸡皮鹤发皮肤发皱,头发苍白。指老人。
鸡犬不惊形容行军纪律严明,连鸡狗都没有受到惊动。也指平安无事。
鸡鸣戒旦怕失晓而耽误正事,天没亮就起身。
鸡声鹅斗比喻吵吵闹闹,彼此不和。
鸡犬不留形容屠杀残酷,连鸡狗都不能幸免。
家鸡野鹜比喻不同的书法风格。也比喻人喜爱新奇,而厌弃平常的事物。
鸡鹜争食鸡鹜:比喻平庸的人。旧指小人互争名利。
求十二生肖成语,每个属相一个
一、鼠
鼠目寸光鼠牙雀角鼠窃狗盗鼠腹鸡肠投鼠忌器首鼠两端猫鼠同眠梧鼠之技十鼠同穴两鼠斗穴穷鼠啮狸偃鼠饮河抱头鼠窜獐头鼠目虫臂鼠肝过街老鼠罗雀掘鼠城狐社鼠孤雏腐鼠胆小如鼠
二、牛
牛刀小试牛鼎烹鸡牛鬼蛇神牛骥同皂牛刀割鸡牛角挂书牛头马面九牛一毛土牛木马对牛弹琴木牛流马老牛破车老牛舐犊汗牛充栋如牛负重吴牛喘月泥牛入海童牛角马问牛知马蜗行牛步鲸吸牛饮目无全牛卖剑买牛九牛二虎之力牛头不对马嘴
三、虎
虎背熊腰虎踞龙盘虎口逃生虎视眈眈虎头蛇尾虎落平川虎口拔牙虎入羊群与虎谋皮为虎作伥为虎傅翼如虎添翼两虎相斗放虎归山画虎成狗养虎遗患调虎离山谈虎色变骑虎难下暴虎冯河绣虎雕龙饿虎扑羊抱虎枕蛟羊入虎口熊据虎跱鲸吞虎噬燕颔虎颈狼吞虎咽狐假虎威三人成虎投畀豺虎照猫画虎云龙风虎乳狗噬虎虎毒不食儿坐山观虎斗初生牛犊不怕虎
四、兔
兔起凫举兔起鹘落兔丝燕麦兔死狗烹兔死狐悲见兔放鹰见兔顾犬狡兔三窟龟毛兔角乌飞兔走守株待兔
五、龙
龙飞凤舞龙肝豹胎龙肝凤髓龙马精神龙蟠凤逸龙蛇飞动龙蛇混杂龙腾虎跃龙潭虎穴龙骧虎步龙骧虎视龙行虎步龙吟虎啸龙跃凤鸣龙争虎斗龙驹凤雏龙章凤姿一龙一蛇一龙一猪土龙刍狗生龙活虎来龙去脉画龙点睛鱼龙混杂降龙伏虎活龙活现屠龙之技群龙无首攀龙附凤乘龙快婿成龙配套鱼龙变化云龙风虎元龙高卧笔走龙蛇骥子龙文鱼质龙文老态龙钟云起龙骧叶公好龙药店飞龙望子成龙麟凤龟龙痛饮黄龙直捣黄龙炮凤烹龙神龙见首不见尾强龙不压地头蛇
六、蛇
画蛇添足惊蛇入草握蛇骑虎佛口蛇心杯弓蛇影打草惊蛇封豕长蛇春蚓秋蛇虚与委蛇
七、马
马不停蹄马齿徒增马到成功马革裹尸马工枚速马首是瞻马壮人强马马虎虎一马平川一马当先万马齐喑万马奔腾天马行空五马分尸仗马寒蝉老马识途汗马功劳走马观花饮马投钱快马加鞭金马玉堂驷马难追信马由缰秣马厉兵倚马可待盘马弯弓骑马找马走马上任大马金刀兵强马壮人仰马翻人困马乏人欢马叫车水马龙车殆马烦兵荒马乱蛛丝马迹千军万马风樯阵马乌焉成马招兵买马非驴非马金戈铁马单枪匹马盲人瞎马指鹿为马轻裘肥马素车白马害群之马悬崖勒马塞翁失马弊车羸马风马牛不相及驴唇不对马嘴
八、羊
羊肠小道羊狠狼贪羊质虎皮羊落虎口亡羊补牢亡羊得牛羚羊挂角如狼牧羊歧路亡羊顺手牵羊饿虎扑羊挂羊头,卖狗肉羊毛出在羊身上
九、猴
沐猴而冠尖嘴猴腮猕猴骑土牛杀鸡吓猴
十、鸡
鸡虫得失鸡飞蛋打鸡呜而起鸡零狗碎鸡毛蒜皮呜鸣狗盗鸡犬不留鸡犬不宁鸡犬不惊鸡犬升天鸡犬桑麻鸡不及凤鸡骨支床鸡尸牛从鸡鹜争食山鸡舞镜牝鸡司晨闻鸡起舞偷鸡摸狗家鸡野雉鹤发鸡皮鹤立鸡群小肚鸡肠味如鸡肋陶犬瓦鸡呆若木鸡杀鸡取卵杀鸡为黍杀鸡焉用牛刀手无缚鸡之力偷鸡不着蚀把米
十一、狗
狗急跳墙狗尾续貂狗血喷头狗仗人势狗彘不若狗拿耗子狗皮膏药狗头军师乳狗噬虎蝇营狗苟狼心狗肺狐朋狗友狗盗鼠窃行同狗彘飞鹰走狗斗鸡走狗打落水狗狗马之心白云苍拘丧家之狗狗眼看人低狗咬吕洞宾狗嘴里吐不出象牙
十二、猪
牧猪奴戏人怕出名猪怕壮冷水烫猪猪仔国会猪仔议员猪朋狗友猪头三牲泥猪瓦狗泥猪疥狗泥猪癞狗指猪骂狗肥猪拱门
割鸡焉用牛刀什么意思
这句话的意思是:君子学习了道就会爱人,老百姓学习了道就容易使唤。
出处:《论语·阳货》
原文:
子之武城,闻弦歌之声。夫子莞尔而笑,曰:“割鸡焉用牛刀?”子游对曰:“昔者偃也闻诸夫子曰:‘君子学道则爱人,小人学道则易使也。’”子曰:“二三子,偃之言是也!前言戏之耳。”
译文:
孔子到了武城,听到管弦和歌唱的声音。孔子微笑着说:“杀鸡何必用宰牛的刀呢?”子游回答说:“以前我听老师说过:‘君子学习了道就会爱人,老百姓学习了道就容易使唤。’”孔子说:“学生们,言偃的话是对的。我刚才说的话是同他开玩笑罢了。”
扩展资料:
此章孔子借一次和子游的玩笑阐述了礼乐教化民众的意义和作用。子游做了武城的邑宰,实施庠序教化,学习礼乐的人很多,弦歌不辍。
孔子到武城,听到弦歌声,便用“割鸡焉用牛刀”来开玩笑,大约是孔子有感于当时连大国都没有这般喜好礼乐的情况,在武城这个小小地方却有礼乐教化。从中亦可见孔子言语诙谐轻松的一面。而子游所言,正是对孔子理念最好的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