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关于鸡的诗句
1.关于鸡的古诗
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雄鸡一声天下白。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鹅豕鸡栖稻粱肥,山村水阁酒旗风.
羞逐长安社中儿,赤鸡白狗赌梨粟。
未晚先投宿,鸡鸣早看天。
荒路暧交通,鸡犬互鸣吠.
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半卧方入梦,村外又鸣鸡。
君子于役,不知其期,曷至哉?
鸡栖于埘,日之夕矣,羊牛下来。
君子于役,如之何勿思!
一片砧敲千里白,半轮鸡唱五更残
2.有关鸡的古诗关于生肖鸡的诗句1.羁旅行(张籍)晨鸡喔喔茅屋傍,行人起扫车上霜。
2.致酒行(李贺)我有迷魂招不得,雄鸡一声天下白。少年心事当拏云,谁念幽寒坐呜呃。
3.恼公(李贺)鸡唱星悬柳,鸦啼露滴桐。曲池眠乳鸭,小阁睡娃僮。
4.永嘉行(张籍)紫陌旌幡暗相触,家家鸡犬惊上屋。5.早度蒲津关(李隆基)马色分朝景,鸡声逐晓风。
6.思君恩(王涯)鸡鸣天汉晓,莺语禁林春。谁入巫山梦,唯应洛水神。
7.奉和立春游苑迎春应制(崔日用)瑶筐彩燕先呈瑞,金缕晨鸡未学鸣。8.杂曲歌辞•行路难三首(李白)羞逐长安社中儿,赤鸡白狗赌梨栗。
9.天马歌(李白)鸡鸣刷燕晡秣越,神行电迈蹑慌惚。10.鸣皋歌,送岑征君(李白)鸡聚族以争食,凤孤飞而无邻。
11.东山吟(李白)白鸡梦后三百岁,洒酒浇君同所欢。12.秋浦歌十七首(李白)秋浦锦驼鸟,人间天上稀。
山鸡羞渌水,不敢照毛衣。
3.有关鸡的诗句,急求描述鸡的诗句有:诗句一:头上红冠不用裁,满身雪白走将来。
平生不敢轻言语,一叫千门万户开。——《画鸡》明·唐寅译文:头上的红色冠子不用特别剪裁,雄鸡身披雪白的羽毛雄纠纠地走来。
它平生不敢轻易鸣叫,它叫的时候,千家万户的门都打开。诗句二:醉来长袖舞鸡鸣,短歌行,壮心惊。
西北神州,依旧一新亭。三十六峰长剑在,星斗气,郁峥嵘。
古来豪侠数幽并,鬓星星,竟和成!他日封侯,编简为谁青?一掬钓鱼坛上泪,风浩浩,雨冥冥。——《江城子·醉来长袖舞鸡鸣》金·元好问译文:即使我喝醉了酒,仍能像刘琨他们那样闻鸡起舞,长袖飘飘,心情激荡。
曹操的《短歌行》令多少壮士有风雷激荡、石破天惊的感受啊。我举头向西北望去,神州陆沉,国势之艰难,让人像"新亭对泣"那样悲伤。
再看那如长剑般插入云端的三十六峰,看葱郁峥嵘的星斗之气,怎不令人心潮澎湃,热血涌动。古来豪侠众多,要数幽并为最,可是我这个幽并人再也不能像先辈那样杀敌立功了,因为我已双鬓斑白,还能干什么呢。
等到将来封侯的时候,青史上会留下谁的名字呢。即使我像严子陵那样在钓鱼坛上垂钓,也不会:忘记事业未成的痛苦,面对浩浩的风,冥冥的雨,我会泪流满面的。
诗句三:一九五零年国庆观剧,柳亚子先生即席赋《浣溪沙》,因步其韵奉和。长夜难明赤县天,百年魔怪舞翩跹,人民五亿不团圆。
一唱雄鸡天下白,万方乐奏有于阗,诗人兴会更无前。——《浣溪沙·和柳亚子先生》现代·毛泽东译文:(共产党闹革命)就像雄鸡一鸣,天下得了解放,一起欢唱演奏庆祝的很多,也包括新疆(就是于阗)表演的音乐歌舞节目,诗人的兴致就更高了!诗句四: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商山早行》唐.温庭筠译文:鸡声嘹亮,茅草店沐浴着晓月的余辉;足迹依稀,木板桥覆盖着早春的寒霜。诗句五:风雨如晦,鸡鸣不已。
既见君子,云胡不喜?——《诗经》译文:风雨不是在夜晚,而是在白天发生的。风雨交加之下,鸡群骚动,叫个不停。
既已见到意中人,心中怎能不欢喜。
4.描写公鸡诗句雄鸡一唱天下白!(李贺)飞来峰上千寻塔,闻道鸡鸣见日升!(王安石)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陶渊明《归园田居》)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亭上十分绿醑酒,盘中一味黄金鸡(李白)忧怀从中来,叹息通鸡鸣。
(曹子建《弃妇篇》)两头纤纤月初生,半白半黑眼中睛。腷腷膊膊鸡初鸣,磊磊落落同曙星(古乐府徐朝云)杀鸡未肯邀季路,裹饭应须问子来(苏东坡《次韵徐积》)纪德名标五,初鸣度必三(杜甫《鸡》)刻木牵丝作老翁,鸡皮鹤发与真同。
须臾弄罢寂无事,却似人生一梦中。(唐梁锽《咏木老人》)风雨如晦,鸡鸣不已。
《诗经》鸡鸣紫陌曙光寒--岑参《奉和中书舍人贾至早朝大明宫》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温庭筠《商山早行》)漫话古代咏鸡诗提及诗歌中的鸡,当代读者或许首先想到的是伟人毛泽东脍炙人口的词句“一唱雄鸡天下白”(《浣溪沙·和柳亚子先生》)。其实,“一唱雄鸡天下白”,系化用唐代著名诗人李贺的诗句“我有迷魂招不得,一唱雄鸡天下白”(《致酒行》)。
显然,了解古代咏鸡诗,这对“古为今用”是颇为有益的。在我国,咏鸡诗源远流长。
早在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便有“鸡栖于埘”、“鸡栖于桀”(《王风·君子于役》),“风雨凄凄,鸡鸣喈喈”、“风雨潇潇,鸡鸣胶胶”、“风雨如晦,鸡鸣不已”(《郑风·风雨》)等咏鸡的诗句。这些尚不能说是咏鸡的诗篇,而只是一些烘托情境、渲染气氛的诗句。
《诗经》之后,咏鸡的诗句层出不穷。如战国时期楚国爱国大诗人屈原有“宁与黄鹄比翼乎?将兴鸡鹜争食乎?”(《卜居》)的诗句,三国魏诗人曹植有“斗鸡东郊道,走马长楸间”(《名都篇》)的诗句,南朝宋诗人鲍照有“鸡鸣洛城里,禁门平旦开”(《代放歌行》)的诗句。
南朝乐府民歌《华山畿》(其二十四):“长鸣鸡,谁知侬念汝,独向空中啼。”此诗,可谓目前我们所能见到的最早咏鸡的诗篇。
唐诗是我国诗歌发展史上的一座高峰。咏鸡的诗句与诗篇为数众多。
笔者利用北京大学《全唐诗》电子检索系统专业版查询,诗题中含有“鸡”字的,共有50项与查询匹配;诗行内含有“鸡”字的,共有1073项与查询匹配。具有代表性的诗篇有大诗人杜甫的五言律诗《鸡》,诗人崔道融的七言绝句《鸡》、韩偓的七言绝句《观斗鸡偶作》等。
宋诗可谓我国诗歌发展史上的又一座高峰。咏鸡的诗句与诗篇超过了唐诗。
笔者利用北京大学《全宋诗》电子检索系统专业版查询,诗题中含有“鸡”字的,共有275项与查询匹配;诗行内含有“鸡”字的,共有5059项与查询匹配。颇具特色的诗篇有刘兼的《晨鸡》、宋庠的《斗鸡》、李觏的《惜鸡诗》、周紫芝的《责鸡》、高斯得的《鸡祸诗》等。
宋代之后,也有不少咏鸡的诗句与诗篇。写得较好的诗篇有元代诗人陈廷言的《金鸡洞》、明代“江南四大才子”之一的唐寅的《咏鸡诗三首》、清代著名诗人袁枚的《鸡》等。
古诗咏鸡,有的是以鸡意象作为自然景物的一个组成部分。如:东晋大诗人陶渊明的诗句“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归园田居》其一),唐代诗人顾况的诗句“板桥人渡泉声,茅檐日午鸡鸣”(《过山农家》),描绘田园风光,鸡为构成景物的意象之一。
而唐代著名诗人温庭筠的诗句“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商山早行》)中的“鸡声”则不仅是构成景物的意象之一,而且以此突出了“早行”之“早”字,历来为人们所传诵。古诗咏鸡,有的是表达诗人对鸡不幸命运的同情。
清代著名诗人袁枚的《鸡》:“养鸡纵鸡食,鸡肥乃烹之。主人计固佳,不可使鸡知。”
写人养鸡,而“鸡肥”之日却难免一死的命运,并希望鸡的主人能“不可使鸡知”。字里行间,寄予了诗人对鸡不幸命运的同情。
古诗咏鸡,有的则是以此作衬托,抒发诗人的情感。三国魏政治家、文学家曹操的诗句“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蒿里行》),以"千里无鸡鸣”衬托乱世景象之凄凉;唐代著名诗人孟浩然的诗句“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过故人庄》),以“故人具鸡黍”衬托“故人”对诗人的真挚友情。
唐代大诗人李白的组诗《古风》中写到斗鸡:“路逢斗鸡者,冠盖何辉赫。鼻息干虹霓,行人皆怵惕”(其二十四),“斗鸡金宫里,蹴鞠瑶台边,举动摇白日,指挥回青天”(其四十六),以此抒发诗人对当时的权贵、奸佞小人的愤懑之情。
相传明太祖朱元璋有一首《咏鸡诗》:“鸡叫一声撅一撅,鸡叫两声撅两撅。三声唤出扶桑日,扫退残星与晓月。”
此诗系他登基之日闻鸡鸣而作,借咏鸡抒发了其登基的喜悦之情与雄视天下的豪迈气概。古诗咏鸡,有的明为咏鸡,实是“言在此而意在彼”。
南朝乐府民歌《读曲歌》:“打杀长鸣鸡,弹去乌臼鸟。愿得连暝不复曙,一年都一晓。”
与其说是咏鸡,还不如说是写诗人的心境。诗人之所以要“打杀长鸣鸡”,就在于“愿得连暝不复曙,一年都一晓”,而为何要如此,诗中并未明言直说,这就给读者留下了想象的空间:或许,诗人是想念远方的亲人,愿在梦中与之相会。
唐代诗人金昌绪的“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
5.带有“鸡”的诗句~【缚鸡行】唐·杜甫小奴缚鸡向市卖,鸡被缚急相喧争。
家中厌鸡食虫蚁,不知鸡卖还遭烹。虫鸡于人何厚薄,吾叱奴人解其缚。
鸡虫得失无了时,注目寒江倚山阁。【南朝】唐·李商隐玄武湖中玉漏催,鸡鸣埭口绣襦回。
谁言琼树朝朝见,不及金莲步步来。敌国军营漂木柹,前朝神庙锁烟煤。
满宫学士皆颜色,江令当年只费才。【饮席戏赠同舍】唐·李商隐洞中屐响省分携,不是花迷客自迷。
珠树重行怜翡翠,玉楼双舞羡鹍鸡。兰回旧蕊缘屏绿,椒缀新香和壁泥。
唱尽阳关无限叠,半杯松叶冻颇黎。【寄令狐学士】唐·李商隐秘殿崔嵬拂彩霓,曹司今在殿东西。
赓歌太液翻黄鹄,从猎陈仓获碧鸡。晓饮岂知金掌迥,夜吟应讶玉绳低。
钧天虽许人间听,阊阖门多梦自迷。【槿花二首】唐·李商隐燕体伤风力,鸡香积露文。
殷鲜一相杂,啼笑两难分。月里宁无姊,云中亦有君。
三清与仙岛,何事亦离群。【蝇蝶鸡麝鸾凤等成篇】唐·李商隐韩蝶翻罗幕,曹蝇拂绮窗。
斗鸡回玉勒,融麝暖金釭。玳瑁明书阁,琉璃冰酒缸。
画楼多有主,鸾凤各双双。【破镜】唐·李商隐玉匣清光不复持,菱花散乱月轮亏。
秦台一照山鸡后,便是孤鸾罢舞时。【赋得鸡】唐·李商隐稻粱犹足活诸雏,妒敌专场好自娱。
可要五更惊晓梦,不辞风雪为阳乌。【马嵬二首】唐·李商隐海外徒闻更九州,他生未卜此生休。
空闻虎旅传宵柝,无复鸡人报晓筹。此日六军同驻马,当时七夕笑牵牛。
如何四纪为天子,不及卢家有莫愁。【西南行却寄相送者】唐·李商隐百里阴云覆雪泥,行人只在雪云西。
明朝惊破还乡梦,定是陈仓碧野鸡。【琴曲歌辞·蔡氏五弄·秋思二首】唐·李白春阳如昨日,碧树鸣黄鹂。
芜然蕙草暮,飒尔凉风吹。天秋木叶下,月冷莎鸡悲。
坐愁群芳歇,白露凋华滋。【古风】唐·李白大车扬飞尘,亭午暗阡陌。
中贵多黄金,连云开甲宅。路逢斗鸡者,冠盖何辉赫。
鼻息干虹霓,行人皆怵惕。世无洗耳翁,谁知尧与跖。
【古风】唐·李白玄风变太古,道丧无时还。扰扰季叶人,鸡鸣趋四关。
但识金马门,谁知蓬莱山。白首死罗绮,笑歌无时闲。
绿酒哂丹液,青娥凋素颜。大儒挥金椎,琢之诗礼间。
苍苍三株树,冥目焉能攀。【古风】唐·李白凤饥不啄粟,所食唯琅玕。
焉能与群鸡,刺蹙争一餐。朝鸣昆丘树,夕饮砥柱湍。
归飞海路远,独宿天霜寒。幸遇王子晋,结交青云端。
怀恩未得报,感别空长叹。【秋思】唐·李白春阳如昨日,碧树鸣黄鹂。
芜然蕙草暮,飒尔凉风吹。天秋木叶下,月冷莎鸡悲。
坐愁群芳歇,白露凋华滋。【秋浦歌十七首】唐·李白秋浦锦驼鸟,人间天上稀。
山鸡羞渌水,不敢照毛衣。【赠郭季鹰】唐·李白河东郭有道,于世若浮云。
盛德无我位,清光独映君。耻将鸡并食,长与凤为群。
一击九千仞,相期凌紫氛。【宿鰕湖】唐·李白鸡鸣发黄山,暝投鰕湖宿。
白雨映寒山,森森似银竹。提携采铅客,结荷水边沐。
半夜四天开,星河烂人目。明晨大楼去,冈陇多屈伏。
当与持斧翁,前溪伐云木。【羌村】唐·杜甫群鸡正乱叫,客至鸡斗争。
驱鸡上树木,始闻叩柴荆。父老四五人,问我久远行。
手中各有携,倾榼浊复清。苦辞酒味薄,黍地无人耕。
兵革既未息,儿童尽东征。请为父老歌,艰难愧深情。
歌罢仰天叹,四座泪纵横。【晚出左掖】唐·杜甫昼刻传呼浅,春旗簇仗齐。
退朝花底散,归院柳边迷。楼雪融城湿,宫云去殿低。
避人焚谏草,骑马欲鸡栖。【西郊】唐·杜甫时出碧鸡坊,西郊向草堂。
市桥官柳细,江路野梅香。傍架齐书帙,看题减药囊。
无人觉来往,疏懒意何长。【寒食】唐·杜甫寒食江村路,风花高下飞。
汀烟轻冉冉,竹日静晖晖。田父要皆去,邻家闹不违。
地偏相识尽,鸡犬亦忘归。【恶树】唐·杜甫独绕虚斋径,常持小斧柯。
幽阴成颇杂,恶木剪还多。枸杞因吾有,鸡栖奈汝何。
方知不材者,生长漫婆娑。【王十七侍御抡许携酒至草堂奉寄此诗便请邀高三十五使君同到】唐·杜甫老夫卧稳朝慵起,白屋寒多暖始开。
江鹳巧当幽径浴,邻鸡还过短墙来。绣衣屡许携家酝,皂盖能忘折野梅。
戏假霜威促山简,须成一醉习池回。【山馆】唐·杜甫南国昼多雾,北风天正寒。
路危行木杪,身远宿云端。山鬼吹灯灭,厨人语夜阑。
鸡鸣问前馆,世乱敢求安。【绝句六首】唐·杜甫日出篱东水,云生舍北泥。
竹高鸣翡翠,沙僻舞鹍鸡。【刈稻了咏怀】唐·杜甫稻获空云水,川平对石门。
寒风疏落木,旭日散鸡豚。野哭初闻战,樵歌稍出村。
无家问消息,作客信乾坤。【斗鸡】唐·杜甫斗鸡初赐锦,舞马既登床。
帘下宫人出,楼前御柳长。仙游终一閟,女乐久无香。
寂寞骊山道,清秋草木黄。
6.帮我找一下带鸡的古诗休将白发唱黄鸡——宋·苏轼《浣溪沙·游蕲水清泉寺》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宋·陆游《游山西村》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唐·孟浩然《过故人庄》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宋·辛弃疾《清平乐·村居》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宋·王安石《登飞来峰》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唐·颜真卿《劝学诗》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唐·温庭筠《商山早行》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魏晋·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云外一声鸡——宋·梅尧臣《鲁山山行》牛骥同一皂,鸡栖凤凰食——宋·文天祥《正气歌》鸡鸣外欲曙,新妇起严妆——汉·佚名《孔雀东南飞/古诗为焦仲卿妻作》鸡鸣入机织,夜夜不得息——汉·佚名《孔雀东南飞/古诗为焦仲卿妻作》雨里鸡鸣一两家,竹溪村路板桥斜——唐·王建《雨过山村》况复秦兵耐苦战,被驱不异犬与鸡——唐·杜甫《兵车行》山鸡羞渌水,不敢照毛衣——唐·李白《秋浦歌十七首》白骨露於野,千里无鸡鸣——汉·曹操《蒿里行》呼童烹鸡酌白酒,儿女嬉笑牵人衣——唐·李白《南陵别儿童入京》白酒新熟山中归,黄鸡啄黍秋正肥——唐·李白《南陵别儿童入京》。
7.与鸡有关的古诗词雄鸡一唱天下白!(李贺)飞来峰上千寻塔,闻道鸡鸣见日升!(王安石)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陶渊明《归园田居》)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亭上十分绿醑酒,盘中一味黄金鸡(李白)忧怀从中来,叹息通鸡鸣。
(曹子建《弃妇篇》)两头纤纤月初生,半白半黑眼中睛。腷腷膊膊鸡初鸣,磊磊落落同曙星(古乐府徐朝云)杀鸡未肯邀季路,裹饭应须问子来(苏东坡《次韵徐积》)纪德名标五,初鸣度必三(杜甫《鸡》)刻木牵丝作老翁,鸡皮鹤发与真同。
须臾弄罢寂无事,却似人生一梦中。(唐梁锽《咏木老人》)风雨如晦,鸡鸣不已。
《诗经》鸡鸣紫陌曙光寒--岑参《奉和中书舍人贾至早朝大明宫》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温庭筠《商山早行》)。
8.关于公鸡的古诗唐朝徐寅的《鸡》:“名参十二属,花入羽毛深.守信催朝日,能鸣送晓明.峨冠装瑞壁,利爪削黄金.徒有稻粱感,何由报德音.”唐代汪遵的《鸡鸣曲》:“金距花冠傍舍栖,清晨相叫一声齐.开关自有冯生计,不必开明待汝啼.”李商隐的《赋得鸡》:“稻粱犹足活诸雏,妒敌专场好自娱.可要五更惊稳梦,不辞风雪为乌.”朱元璋《金鸡报晓》:“鸡叫一声撅一撅,鸡叫两声撅两撅,三声唤出扶桑日,扫败残星与晓月.”散文家杨朔曾于 1944年冬在延安写了一首《雪夜遣怀》:“四山风雪夜凄迷,夜色浓中唱晓鸡.自有诗心如火烈,献身不惜作尘泥.”。
9.关于鸡的古诗句1、白居易《晨鸡》:“买得晨鸡共鸡语,常时不用等闲鸣.深山月黑风寒夜,欲近晓天啼一声.”2、唐朝徐寅的《鸡》:“名参十二属,花入羽毛深.守信催朝日,能鸣送晓明.峨冠装瑞壁,利爪削黄金.徒有稻粱感,何由报德音.”3、唐代汪遵的《鸡鸣曲》:“金距花冠傍舍栖,清晨相叫一声齐.开关自有冯生计,不必开明待汝啼.”4、李商隐的《赋得鸡》:“稻粱犹足活诸雏,妒敌专场好自娱.可要五更惊稳梦,不辞风雪为乌.” 5、朱元璋《金鸡报晓》:“鸡叫一声撅一撅,鸡叫两声撅两撅,三声唤出扶桑日,扫败残星与晓月.”6、散文家杨朔曾于 1944年冬在延安写了一首《雪夜遣怀》:“四山风雪夜凄迷,夜色浓中唱晓鸡.自有诗心如火烈,献身不惜作尘泥。
10.与鸡有关的诗词社日(唐)王驾鹅湖山下稻梁肥,豚栅鸡栖半掩扉。
桑柘影斜春社散,家家扶得醉人归。南陵别儿童入京唐·李白白酒新熟山中归黄鸡啄黍秋正肥呼童烹鸡酌白酒儿女嬉笑牵人衣高歌取醉欲自慰起舞落日争光辉游说万乘苦不早著鞭跨马涉远道会稽愚妇轻买臣余亦辞家西入秦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游山西村 [宋]陆游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画鸡唐寅头上红冠不用裁,满身雪白走将来。
平生不敢轻言语,一叫千门万户开。商山早行温庭筠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
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陶渊明《归田园居诗五首(之一)》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巅。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羌村三首其三杜甫群鸡正乱叫,客至鸡斗争。
驱鸡上树木,始闻扣柴荆。父老四五人,问我久远行。
手中各有携,倾醘浊复清。苦辞“酒味薄,黍地无人耕。
兵革既未息,儿童尽东征”。请为父老歌,艰难愧深情。
歌罢仰天叹,四座泪纵横。恶树杜甫独绕虚斋里,常持小斧柯。
幽阴成颇杂,恶木翦还多。枸杞因吾有,鸡栖奈汝何?方知不材者,生长漫婆娑。
神曲是什么生肖
(东西问)译家言|肖天佑:我为何用“绝句”翻译700多年前的但丁《神曲》?
中新社北京12月16日电题:肖天佑:我为何用“绝句”翻译700多年前的但丁《神曲》?
中新社记者应妮
700多年前的鸿篇史诗《神曲》,在今天以“绝句”形式呈现在中国读者的面前,难懂的经典变得颇为好读。这是著名意大利语文学翻译家、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意大利语教授肖天佑凝练数十年心血而成。
日前,肖天佑在北京接受中新社“东西问”独家专访,详解他对《神曲》的理解和翻译过程的酸甜苦辣。
肖天佑译本《神曲》。中新社发受访者供图
采访实录摘编如下:
中新社记者:您翻译《神曲》为何选择“绝句”这一中国古诗的形式?
肖天佑:中国读者从20世纪初开始接触《神曲》,迄今从意大利文直接翻译的中文版《神曲》有三个版本,分别是1990年北大教授田德望的散文体版《神曲》、2000年黄文捷先生的自由诗体版《神曲》和香港译者黄国彬先生的格律诗版《神曲》。
但丁原诗的格律是“十一音节三韵律”,每个诗句有十一个音节,每三个诗句构成一个诗节,尾韵演绎方式是一个诗节中第一句与第三句的尾韵相同,第二句另外用韵,但第二句的尾韵要作为下一个诗节第一、第三个诗句的尾韵。
以上述三要素来看,现有三个版本中,“每句十一个音节”是无法也没有必要复制的,因为汉语不是拼音文字,没有音节一说。“每三个诗句构成一个诗节”这一点田教授放弃了,两位黄先生的译文都模仿了。但丁原诗尾韵的演绎方式则仅有黄国彬先生模仿了。我个人决定放弃三韵律,独辟蹊径采用中国传统诗歌中的“绝句”,因为这种形式更为中国读者所熟悉。
翻译《神曲》有两种思路:一种把握作品内容,将其译为简练易读版本,让普通读者和想涉猎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文学作品却不懂意大利语的人读懂这部难解的巨著。另一种为学者和研究者考虑,言辞不避古今,注释力求详尽。我的译本追求第一种,除使用现代汉语通用的字词和句子结构外,尽量少注释。
中新社记者:选择“绝句”这一形式的最大挑战是什么?
肖天佑:诗歌尤其是古典诗歌,不论是中国的还是外国的,外表几乎都是呈工整的长方形或正方形,形式上很美。“绝句”译诗对译者的外语和汉语水平要求很高,最大的挑战是要按照汉语语法规范、诗词规范遣词造句,按照适合中国人的思维习惯编排语词和语序。
但丁的《神曲》句子都很长,一个诗节的三个诗句往往是一个复合句。也就是说,虽然原语每个诗句并非一个完整的、具有独立意义的句子,但我们传统“绝句”的每个诗句都是一个语义相对完整而独立的句子或句子成分。要在中意两种语言中进行这样的转换,难度不小。
《地狱篇》开头的三个诗节都是长的复合句,翻译时必须化简成汉语诗歌凝练的短句。
《地狱篇》开头的三个诗节。中新社记者张九玲制图
单一采用传统的五言、六言或七言,困难重重,那样做只能是自缚手脚。汉语经过几千年到现在已发生重大变化。以传统五言为例,大家熟知的李白《静夜思》就是以单音词为主,而现代汉语单音词越来越少,双音词越来越多,甚至三音词和四音词都有双音化的趋势,所以无法死守传统的五言。
翻译实践中,我尽可能多采用古代诗歌的传统格式,如果实在难以适用,则会派生出以下几种押韵格式:模仿第一、二、四句押韵的格式,改为第一、三、四句押韵,第二句不押韵,如“另有雄狮一头,/昂首迎面走来;/饿狮若一声吼,/空气也会颤抖”;参考第二、四句押韵,第一、三句不押韵的格式,改为第一、三句押韵,第二、四句不押韵,如“我亦是如此,/怀着爱与敬,/反复读你诗/研习你诗韵”;参照句句押韵的格式,改为相邻两句押韵,即第一、二句和第三、四句分别押韵等,即在押韵的方式上,也不能墨守成规。
译文流畅易懂,符合译作“是为中国读者量身打造”的这一定位。
值得指出的是,不管是《神曲》的哪一版本,体现的都是译者对翻译《神曲》的想法与选择,都值得尊重。不同版本都是在前人基础上发展而来的,需要接受实践检验。
中新社记者:您为什么对翻译这部作品如此执着,在八十岁高龄的时候做这样一项巨大的工程?
肖天佑:从世界文学范畴看,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以及但丁的《神曲》等都属经典作品。《神曲》是这些经典中时代最久、影响最大的一部作品。莎士比亚所著《罗密欧与朱丽叶》的取材就明显受到《地狱篇》第五曲弗兰切斯卡与保罗爱情故事的影响,作曲家柴可夫斯基则根据它创作了《弗兰切斯卡·达·里米尼》交响幻想曲。
早在20世纪90年代,我就有了翻译《神曲》的想法。2013年底退休后,我下决心借用古诗体完成这一愿望。为此我制定了“三年计划”,每日“雷打不动”工作4到5小时。2017年秋终于完成初稿,与商务印书馆签订出版合同。
从交稿到出版前,我持续对原稿进行修补与完善,2018年在每部后面增加《中外文专有名词对照表》,为从事研究与翻译工作的人做点贡献。今年初正式出版后,短短几个月已得到读者认可,我很欣慰。但愿我这个以诗体翻译的版本,能让读者更好地了解《神曲》。
在翻译中,我也屡屡获得警句。例如《地狱篇》写道,“你得抛弃懒惰;坐在羽绒垫上,或在床上躺卧,不会让你成名。人若没有名声,荒废虚度一生,给世人留下的/只能是这种痕迹;要么是风中云烟,要么是水上泡沫。你必须战胜气喘,快从地上站起,用精神去战胜/你那沉重身体,不让它压倒你。”
2016年11月,意大利零重力舞蹈团现代魔幻舞蹈《但丁神曲》(三部曲)亮相第十八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中新社记者宋吉河摄
中新社记者:《神曲》被誉为“中世纪文明的百科全书”,当代中国读者读它意义何在?
肖天佑:《神曲》最大的特点,是它在道德和政治上有鲜明的倾向性,重点是揭露当时意大利教会的腐败,以及世俗生活与政治上的混乱。但丁在其中以大量篇幅说明,在当时的意大利,由于教皇同时掌握世俗和宗教双重权力、主教僧侣贪婪成风、买卖圣职,教会日益腐败;而世俗权力(以神圣罗马皇帝为代表)放弃职责,封建割据势力纷争不已,陷入混乱状态。
但丁坚持用佛罗伦萨俗语写作,为意大利语的形成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堪称“意大利语之父”。在创作《神曲》时,但丁的朋友曾建议他改用拉丁文写作,因为当时文人写作都用拉丁文,但丁却不改初衷,把基于佛罗伦萨口语的托斯卡纳方言提升至能够“满足意大利诗人和思想家需要”的“光辉的俗语”。
以今人的眼光看,我们要把《神曲》和中意两国人民的交往联系起来“读”。历史上,意大利与中国的交往超过任何欧洲国家,元朝有马可·波罗、明朝有利玛窦、清朝有郎世宁。2022年是中意文化和旅游年,两国民间交流将更热络。以《神曲》翻译、传播、阅读为代表的两国文化交流,正是其中的一部分。
肖天佑(左)向意大利驻华使馆文化中心主任、文化参赞孟斐璇(Franco Amadei)赠送《神曲》中译本。中新社发受访者供图
最后我想给中国读者提个建议:但丁的《神曲》毕竟离我们700多年了,语言文化、历史背景都发生了巨大变化,要想完全读懂它,仅靠译语通俗易懂是不够的,还需读者细细品味。我在每曲前写的导读,目的就是帮助读者克服时代差异。还有个简单易行的阅读方法,《神曲》由相对独立的曲子组成,每天只读一曲,读完暂停一下,不会影响隔天读下一曲。《神曲》采用的是当时流行的“框架结构”,一百曲一百个故事,大家熟悉的《十日谈》不也是由一百个故事组成的吗?(完)
专家简介:
肖天佑供图
肖天佑,著名意大利语文学翻译家、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意大利语教授,2006年获佩鲁贾外国人大学授予的"意大利语言文化大使"荣誉称号,曾任中国意大利语教学研究会会长,代表译著有《十日谈》《神曲》《如果在冬夜,一个旅人》等。
关于鸡字的诗句古诗
1.带有鸡字的诗句
《鸡》袁枚
养鸡纵鸡食,鸡肥乃烹之。
主人计固佳,不可使鸡知。
《倦寝听晨》赵嘏
去去边城骑,愁眠掩夜闺。
披衣窥落月,拭泪待鸣鸡。
不愤连年别,那堪长夜啼。
功成应自恨,早晚发辽西。。
《鸡》崔道融
买得晨鸡共鸡语,常时不用等闲鸣。
深山月黑风雨夜,欲近晓天啼一声。
《神鸡枕》史凤
枕绘鸳鸯久与栖,新裁雾縠斗神鸡。
与郎酣梦浑忘晓,鸡亦留连不肯啼。
《鸡》张继先
鸡德灵居五,峨冠凤彩新。
五更大张口,唤醒梦中人。
2.关于鸡的诗句1、《劝学诗》
唐代:颜真卿
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译文:每天三更半夜到鸡啼叫的时候,是男孩子们读书的最好时间,少年时代要知道发愤苦读,勤奋学习。但如果只知道玩,不知道要好好学习,到老的时候才后悔自己年少时为什么不知道要勤奋学习。到老的时候才后悔自己年少时为什么不知道要勤奋学习。
2、《画鸡》
明代:唐寅
头上红冠不用裁,满身雪白走将来。
平生不敢轻言语,一叫千门万户开。
译文:它的头上鲜红如红花怒放的帽子不用裁剪是天生的,它是一只白鸡所以满身雪白走过来。一生之中它从来不敢随便说话,但是一旦喊起来千门万户就随着打开门窗了。
3、《社日》
唐代:王驾
鹅湖山下稻粱肥,豚栅鸡栖半掩扉。
桑柘影斜春社散,家家扶得醉人归。
译文:鹅湖山下,庄稼长势喜人,家家户户猪满圈,鸡成群。天色已晚,桑树柘树的影子越来越长,春社的欢宴才渐渐散去,喝得醉醺醺的人在家人的搀扶下高高兴兴地回家。
4、《奉和中书舍人贾至早朝大明宫》
唐代:岑参
鸡鸣紫陌曙光寒,莺啭皇州春色阑。
金阙晓钟开万户,玉阶仙仗拥千官。
花迎剑佩星初落,柳拂旌旗露未干。
独有凤凰池上客,阳春一曲和皆难。
译文:五更鸡鸣,京都路上曙光略带微寒;黄莺鸣啭,长安城里已是春意阑珊。望楼晓钟响过,宫殿千门都已打开;玉阶前仪仗林立,簇拥上朝的官员。
启明星初落,花径迎来佩剑的侍卫;柳条轻拂着旌旗,一滴滴露珠未干。唯有凤池中书舍人贾至,写称赞;他的诗是曲阳春白雪,要和唱太难。
5、《商山早行》
唐代:温庭筠
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
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译文:黎明起床,车马的铃铎已震动;一路远行,游子悲思故乡。鸡声嘹亮,茅草店沐浴着晓月的余辉;足迹依稀,木板桥覆盖着早春的寒霜。
枯败的槲叶,落满了荒山的野路;淡白的枳花,鲜艳地开放在驿站的泥墙上。因而想起昨夜梦见杜陵的美好情景;一群群鸭和鹅,正嬉戏在岸边弯曲的湖塘里。
3.有关鸡的诗句关于生肖鸡的诗句
1.羁旅行(张籍)
晨鸡喔喔茅屋傍,行人起扫车上霜。
2.致酒行(李贺)
我有迷魂招不得,雄鸡一声天下白。少年心事当拏云,谁念幽寒坐呜呃。
3.恼公(李贺)
鸡唱星悬柳,鸦啼露滴桐。曲池眠乳鸭,小阁睡娃僮。
4.永嘉行(张籍)
紫陌旌幡暗相触,家家鸡犬惊上屋。
5.早度蒲津关(李隆基)
马色分朝景,鸡声逐晓风。
6.思君恩(王涯)
鸡鸣天汉晓,莺语禁林春。谁入巫山梦,唯应洛水神。
7.奉和立春游苑迎春应制(崔日用)
瑶筐彩燕先呈瑞,金缕晨鸡未学鸣。
8.杂曲歌辞•行路难三首(李白)
羞逐长安社中儿,赤鸡白狗赌梨栗。
9.天马歌(李白)
鸡鸣刷燕晡秣越,神行电迈蹑慌惚。
10.鸣皋歌,送岑征君(李白)
鸡聚族以争食,凤孤飞而无邻。
11.东山吟(李白)
白鸡梦后三百岁,洒酒浇君同所欢。
4.含有鸡字的诗句谢谢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
【缚鸡行】唐·杜甫小奴缚鸡向市卖,鸡被缚急相喧争。家中厌鸡食虫蚁,不知鸡卖还遭烹。
虫鸡于人何厚薄,吾叱奴人解其缚。鸡虫得失无了时,注目寒江倚山阁。
【南朝】唐·李商隐玄武湖中玉漏催,鸡鸣埭口绣襦回。谁言琼树朝朝见,不及金莲步步来。
敌国军营漂木柹,前朝神庙锁烟煤。满宫学士皆颜色,江令当年只费才。
【饮席戏赠同舍】唐·李商隐洞中屐响省分携,不是花迷客自迷。珠树重行怜翡翠,玉楼双舞羡鹍鸡。
兰回旧蕊缘屏绿,椒缀新香和壁泥。唱尽阳关无限叠,半杯松叶冻颇黎。
【寄令狐学士】唐·李商隐秘殿崔嵬拂彩霓,曹司今在殿东西。赓歌太液翻黄鹄,从猎陈仓获碧鸡。
晓饮岂知金掌迥,夜吟应讶玉绳低。钧天虽许人间听,阊阖门多梦自迷。
【槿花二首】唐·李商隐燕体伤风力,鸡香积露文。殷鲜一相杂,啼笑两难分。
月里宁无姊,云中亦有君。三清与仙岛,何事亦离群。
【蝇蝶鸡麝鸾凤等成篇】唐·李商隐韩蝶翻罗幕,曹蝇拂绮窗。斗鸡回玉勒,融麝暖金釭。
玳瑁明书阁,琉璃冰酒缸。画楼多有主,鸾凤各双双。
【破镜】唐·李商隐玉匣清光不复持,菱花散乱月轮亏。秦台一照山鸡后,便是孤鸾罢舞时。
【赋得鸡】唐·李商隐稻粱犹足活诸雏,妒敌专场好自娱。可要五更惊晓梦,不辞风雪为阳乌。
【马嵬二首】唐·李商隐海外徒闻更九州,他生未卜此生休。空闻虎旅传宵柝,无复鸡人报晓筹。
此日六军同驻马,当时七夕笑牵牛。如何四纪为天子,不及卢家有莫愁。
【西南行却寄相送者】唐·李商隐百里阴云覆雪泥,行人只在雪云西。明朝惊破还乡梦,定是陈仓碧野鸡。
【琴曲歌辞·蔡氏五弄·秋思二首】唐·李白春阳如昨日,碧树鸣黄鹂。芜然蕙草暮,飒尔凉风吹。
天秋木叶下,月冷莎鸡悲。坐愁群芳歇,白露凋华滋。
【古风】唐·李白大车扬飞尘,亭午暗阡陌。中贵多黄金,连云开甲宅。
路逢斗鸡者,冠盖何辉赫。鼻息干虹霓,行人皆怵惕。
世无洗耳翁,谁知尧与跖。【古风】唐·李白玄风变太古,道丧无时还。
扰扰季叶人,鸡鸣趋四关。但识金马门,谁知蓬莱山。
白首死罗绮,笑歌无时闲。绿酒哂丹液,青娥凋素颜。
大儒挥金椎,琢之诗礼间。苍苍三株树,冥目焉能攀。
【古风】唐·李白凤饥不啄粟,所食唯琅玕。焉能与群鸡,刺蹙争一餐。
朝鸣昆丘树,夕饮砥柱湍。归飞海路远,独宿天霜寒。
幸遇王子晋,结交青云端。怀恩未得报,感别空长叹。
【秋思】唐·李白春阳如昨日,碧树鸣黄鹂。芜然蕙草暮,飒尔凉风吹。
天秋木叶下,月冷莎鸡悲。坐愁群芳歇,白露凋华滋。
【秋浦歌十七首】唐·李白秋浦锦驼鸟,人间天上稀。山鸡羞渌水,不敢照毛衣。
【赠郭季鹰】唐·李白河东郭有道,于世若浮云。盛德无我位,清光独映君。
耻将鸡并食,长与凤为群。一击九千仞,相期凌紫氛。
【宿鰕湖】唐·李白鸡鸣发黄山,暝投鰕湖宿。白雨映寒山,森森似银竹。
提携采铅客,结荷水边沐。半夜四天开,星河烂人目。
明晨大楼去,冈陇多屈伏。当与持斧翁,前溪伐云木。
【羌村】唐·杜甫群鸡正乱叫,客至鸡斗争。驱鸡上树木,始闻叩柴荆。
父老四五人,问我久远行。手中各有携,倾榼浊复清。
苦辞酒味薄,黍地无人耕。兵革既未息,儿童尽东征。
请为父老歌,艰难愧深情。歌罢仰天叹,四座泪纵横。
【晚出左掖】唐·杜甫昼刻传呼浅,春旗簇仗齐。退朝花底散,归院柳边迷。
楼雪融城湿,宫云去殿低。避人焚谏草,骑马欲鸡栖。
【西郊】唐·杜甫时出碧鸡坊,西郊向草堂。市桥官柳细,江路野梅香。
傍架齐书帙,看题减药囊。无人觉来往,疏懒意何长。
【寒食】唐·杜甫寒食江村路,风花高下飞。汀烟轻冉冉,竹日静晖晖。
田父要皆去,邻家闹不违。地偏相识尽,鸡犬亦忘归。
【恶树】唐·杜甫独绕虚斋径,常持小斧柯。幽阴成颇杂,恶木剪还多。
枸杞因吾有,鸡栖奈汝何。方知不材者,生长漫婆娑。
【王十七侍御抡许携酒至草堂奉寄此诗便请邀高三十五使君同到】唐·杜甫老夫卧稳朝慵起,白屋寒多暖始开。江鹳巧当幽径浴,邻鸡还过短墙来。
绣衣屡许携家酝,皂盖能忘折野梅。戏假霜威促山简,须成一醉习池回。
【山馆】唐·杜甫南国昼多雾,北风天正寒。路危行木杪,身远宿云端。
山鬼吹灯灭,厨人语夜阑。鸡鸣问前馆,世乱敢求安。
【绝句六首】唐·杜甫日出篱东水,云生舍北泥。竹高鸣翡翠,沙僻舞鹍鸡。
【刈稻了咏怀】唐·杜甫稻获空云水,川平对石门。寒风疏落木,旭日散鸡豚。
野哭初闻战,樵歌稍出村。无家问消息,作客信乾坤。
【斗鸡】唐·杜甫斗鸡初赐锦,舞马既登床。帘下宫人出,楼前御柳长。
仙游终一閟,女乐久无香。寂寞骊山道,清秋草木黄。
借花献佛,仅供参考。
5.描写鸡的诗句社日(唐)王驾
鹅湖山下稻梁肥,豚栅鸡栖半掩扉。
桑柘影斜春社散,家家扶得醉人归。
南陵别儿童入京唐·李白
白酒新熟山中归黄鸡啄黍秋正肥
呼童烹鸡酌白酒儿女嬉笑牵人衣
高歌取醉欲自慰起舞落日争光辉
游说万乘苦不早著鞭跨马涉远道
会稽愚妇轻买臣余亦辞家西入秦
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游山西村 [宋]陆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画鸡唐寅
头上红冠不用裁,
满身雪白走将来。
平生不敢轻言语,
一叫千门万户开。
商山早行温庭筠
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
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陶渊明《归田园居诗五首(之一)》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巅。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羌村三首其三杜甫
群鸡正乱叫,客至鸡斗争。
驱鸡上树木,始闻扣柴荆。
父老四五人,问我久远行。
手中各有携,倾醘浊复清。
苦辞“酒味薄,黍地无人耕。
兵革既未息,儿童尽东征”。
请为父老歌,艰难愧深情。
歌罢仰天叹,四座泪纵横。
恶树杜甫
独绕虚斋里,常持小斧柯。
幽阴成颇杂,恶木翦还多。
枸杞因吾有,鸡栖奈汝何?
方知不材者,生长漫婆娑
有关于描写公鸡气势的诗句
1雄鸡一唱天下白!(李贺)
2飞来峰上千寻塔,闻道鸡鸣见日升!(王安石)
3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陶渊明《归园田居》)
4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5亭上十分绿醑酒,盘中一味黄金鸡(李白)
6忧怀从中来,叹息通鸡鸣。(曹子建《弃妇篇》)
7两头纤纤月初生,,半白半黑眼中睛。腷腷膊膊鸡初鸣,磊磊落落同曙星(古乐府徐朝云)
8杀鸡未肯邀季路,裹饭应须问子来(苏东坡《次韵徐积》)
9纪德名标五,初鸣度必三(杜甫《鸡》)
10刻木牵丝作老翁,鸡皮鹤发与真同。须臾弄罢寂无事,却似人生一梦中。(唐梁锽《咏木老人》)
11风雨如晦,鸡鸣不已。《诗经》
12鸡鸣紫陌曙光寒--岑参《奉和中书舍人贾至早朝大明宫》
13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温庭筠《商山早行》)
6.诗名里带鸡字的诗词有哪些养鸡纵鸡食,鸡肥乃烹之。主人计固佳,不可与鸡知。《鸡·养鸡纵鸡食》清代:袁枚
小奴缚鸡向市卖,鸡被缚急相喧争。家中厌鸡食虫蚁,不知鸡卖还遭烹。虫鸡于人何厚薄,我斥奴人解其缚。鸡虫得失无了时,注目寒江倚山阁。《缚鸡行》唐代:杜甫
醉来长袖舞鸡鸣,短歌行,壮心惊。《江城子·醉来长袖舞鸡鸣》金朝:元好问
鸡鸣风雨潇潇,侧身天地无刘表。《水龙吟·鸡鸣风雨潇》明代:刘基
斗鸡回玉勒,融麝暖金釭。《蝇蝶鸡麝鸾凤等成篇》唐代:李商隐
7.有关鸡的诗句,急求雄鸡一唱天下白!(李贺)飞来峰上千寻塔,闻道鸡鸣见日升!(王安石)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陶渊明《归园田居》)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亭上十分绿醑酒,盘中一味黄金鸡(李白)忧怀从中来,叹息通鸡鸣。
(曹子建《弃妇篇》)两头纤纤月初生,半白半黑眼中睛。腷腷膊膊鸡初鸣,磊磊落落同曙星(古乐府徐朝云)杀鸡未肯邀季路,裹饭应须问子来(苏东坡《次韵徐积》)纪德名标五,初鸣度必三(杜甫《鸡》)刻木牵丝作老翁,鸡皮鹤发与真同。
须臾弄罢寂无事,却似人生一梦中。(唐梁锽《咏木老人》)风雨如晦,鸡鸣不已。
《诗经》鸡鸣紫陌曙光寒--岑参《奉和中书舍人贾至早朝大明宫》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温庭筠《商山早行》)漫话古代咏鸡诗提及诗歌中的鸡,当代读者或许首先想到的是伟人毛泽东脍炙人口的词句“一唱雄鸡天下白”(《浣溪沙·和柳亚子先生》)。其实,“一唱雄鸡天下白”,系化用唐代著名诗人李贺的诗句“我有迷魂招不得,一唱雄鸡天下白”(《致酒行》)。
显然,了解古代咏鸡诗,这对“古为今用”是颇为有益的。在我国,咏鸡诗源远流长。
早在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便有“鸡栖于埘”、“鸡栖于桀”(《王风·君子于役》),“风雨凄凄,鸡鸣喈喈”、“风雨潇潇,鸡鸣胶胶”、“风雨如晦,鸡鸣不已”(《郑风·风雨》)等咏鸡的诗句。这些尚不能说是咏鸡的诗篇,而只是一些烘托情境、渲染气氛的诗句。
《诗经》之后,咏鸡的诗句层出不穷。如战国时期楚国爱国大诗人屈原有“宁与黄鹄比翼乎?将兴鸡鹜争食乎?”(《卜居》)的诗句,三国魏诗人曹植有“斗鸡东郊道,走马长楸间”(《名都篇》)的诗句,南朝宋诗人鲍照有“鸡鸣洛城里,禁门平旦开”(《代放歌行》)的诗句。
南朝乐府民歌《华山畿》(其二十四):“长鸣鸡,谁知侬念汝,独向空中啼。”此诗,可谓目前我们所能见到的最早咏鸡的诗篇。
唐诗是我国诗歌发展史上的一座高峰。咏鸡的诗句与诗篇为数众多。
笔者利用北京大学《全唐诗》电子检索系统专业版查询,诗题中含有“鸡”字的,共有50项与查询匹配;诗行内含有“鸡”字的,共有1073项与查询匹配。具有代表性的诗篇有大诗人杜甫的五言律诗《鸡》,诗人崔道融的七言绝句《鸡》、韩偓的七言绝句《观斗鸡偶作》等。
宋诗可谓我国诗歌发展史上的又一座高峰。咏鸡的诗句与诗篇超过了唐诗。
笔者利用北京大学《全宋诗》电子检索系统专业版查询,诗题中含有“鸡”字的,共有275项与查询匹配;诗行内含有“鸡”字的,共有5059项与查询匹配。颇具特色的诗篇有刘兼的《晨鸡》、宋庠的《斗鸡》、李觏的《惜鸡诗》、周紫芝的《责鸡》、高斯得的《鸡祸诗》等。
宋代之后,也有不少咏鸡的诗句与诗篇。写得较好的诗篇有元代诗人陈廷言的《金鸡洞》、明代“江南四大才子”之一的唐寅的《咏鸡诗三首》、清代著名诗人袁枚的《鸡》等。
古诗咏鸡,有的是以鸡意象作为自然景物的一个组成部分。如:东晋大诗人陶渊明的诗句“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归园田居》其一),唐代诗人顾况的诗句“板桥人渡泉声,茅檐日午鸡鸣”(《过山农家》),描绘田园风光,鸡为构成景物的意象之一。
而唐代著名诗人温庭筠的诗句“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商山早行》)中的“鸡声”则不仅是构成景物的意象之一,而且以此突出了“早行”之“早”字,历来为人们所传诵。古诗咏鸡,有的是表达诗人对鸡不幸命运的同情。
清代著名诗人袁枚的《鸡》:“养鸡纵鸡食,鸡肥乃烹之。主人计固佳,不可使鸡知。”
写人养鸡,而“鸡肥”之日却难免一死的命运,并希望鸡的主人能“不可使鸡知”。字里行间,寄予了诗人对鸡不幸命运的同情。
古诗咏鸡,有的则是以此作衬托,抒发诗人的情感。三国魏政治家、文学家曹操的诗句“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蒿里行》),以"千里无鸡鸣”衬托乱世景象之凄凉;唐代著名诗人孟浩然的诗句“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过故人庄》),以“故人具鸡黍”衬托“故人”对诗人的真挚友情。
唐代大诗人李白的组诗《古风》中写到斗鸡:“路逢斗鸡者,冠盖何辉赫。鼻息干虹霓,行人皆怵惕”(其二十四),“斗鸡金宫里,蹴鞠瑶台边,举动摇白日,指挥回青天”(其四十六),以此抒发诗人对当时的权贵、奸佞小人的愤懑之情。
相传明太祖朱元璋有一首《咏鸡诗》:“鸡叫一声撅一撅,鸡叫两声撅两撅。三声唤出扶桑日,扫退残星与晓月。”
此诗系他登基之日闻鸡鸣而作,借咏鸡抒发了其登基的喜悦之情与雄视天下的豪迈气概。古诗咏鸡,有的明为咏鸡,实是“言在此而意在彼”。
南朝乐府民歌《读曲歌》:“打杀长鸣鸡,弹去乌臼鸟。愿得连暝不复曙,一年都一晓。”
与其说是咏鸡,还不如说是写诗人的心境。诗人之所以要“打杀长鸣鸡”,就在于“愿得连暝不复曙,一年都一晓”,而为何要如此,诗中并未明言直说,这就给读者留下了想象的空间:或许,诗人是想念远方的亲人,愿在梦中与之相会。
唐代诗人金昌绪的。
8.关于鸡的古诗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雄鸡一声天下白。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鹅豕鸡栖稻粱肥,山村水阁酒旗风.
羞逐长安社中儿,赤鸡白狗赌梨粟。
未晚先投宿,鸡鸣早看天。
荒路暧交通,鸡犬互鸣吠.
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半卧方入梦,村外又鸣鸡。
君子于役,不知其期,曷至哉?
鸡栖于埘,日之夕矣,羊牛下来。
君子于役,如之何勿思!
一片砧敲千里白,半轮鸡唱五更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