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说梅花易数是六爻的一种方法,是真的么
梅花易数和六爻很相似的,都是用卦来断吉凶的,因为一个卦是由六个爻组成的,所以看起来好像是一样的,其实不然,六爻比梅花易数早很的多,汉代的京房是祖师爷了,而梅花易数是宋朝的邵雍所为祖师爷了。六爻的起卦最早是用蓍草的,后来改成了铜钱所以也叫金钱卦,而梅花易数一般是时间,数字卦象,颜色等起卦,是不同的,而且有互卦和体卦,只有一个动爻的,六爻有静卦,动爻任何一个爻都可以动的,他们完全是不同的起卦和断卦的方法,梅花易数在起卦方面比六爻简单和随意,六爻就必须按规定起卦,这点比不梅花易的,断卦的上面,梅花易灵活,方便,随意性很大,要求断卦人有主观能动性,就是天赋了,六爻不行,必须按一套理论基础来断,比较机械,但是六爻的信息量远远大于梅花易数。可以说发展到梅花易数还是掌握在少数有天赋的人手里,但是六爻是占主导地位的,是大法。
学习周易,选择哪个版本的最好
《周易折中》清代康熙御命李光地主编,张廷玉等参与,易理精详。浅显的书你看了也不能有深刻体会的,所以易是天书!十年略有小成,三十年小成,到老时才能算是有所成,但是研究不完的!
研究得越深,越觉得易经的可怕!因为它无所不能,又深不可测,以人的智慧穷其一生只能理解很小的一部分,然后代代相传,几千年研究不断,但永远也研究不到尽头的。到最后你会怀疑是神化传授给祖先的,否则为什么易经这么玄妙!实在难以想象它会是凡人能发明的。
单单一个先天太极图就有无尽奥秘,将它印证与现代科学,每每感到祖先智慧无穷,实在是想不通古人怎么会有那么高明的世界观!回头再读《易传》(十翼)原文,字字玑珠,每个阶段读它会有不同领悟。西方人读圣经,中东人死读古兰经,中国人死读易经可矣,易经高出它们无数倍不止。
扩展资料:
高端的书看宋代邵康节的《皇极经世》,如果看不懂。那就找些现代人浅显的书吧,虽然离易的本质甚远,但对于普通人来说倒是能让你思路开阔,随便看吧,无所谓了。如果想学算卦的话,直接看《增删卜易》目前上海古籍出版社的注释详尽,内容较多,但是有点贵。
《周易》即《易经》,《三易》之一(另有观点:认为易经即三易,而非周易),是传统经典之一,相传系周文王姬昌所作,内容包括《经》和《传》两个部分。《经》主要是六十四卦和三百八十四爻,卦和爻各有说明(卦辞、爻辞),作为占卜之用。
《周易》没有提出阴阳与太极等概念,讲阴阳与太极的是被道家与阴阳家所影响的《易传》。《传》包含解释卦辞和爻辞的七种文辞共十篇,统称《十翼》》,相传为孔子所撰。
春秋时期,官学开始逐渐演变为民间私学。易学前后相因,递变发展,百家之学兴,易学乃随之发生分化。自孔子赞易以后,《周易》被儒门奉为儒门圣典,六经之首。儒门之外,有两支易学与儒门易并列发展:一为旧势力仍存在的筮术易;另一为老子的道家易,易学开始分为三支。
《四库全书总目》将易学历史的源流变迁,分为“两派六宗”。两派,就是象数学派和义理学派;六宗,一为占卜宗,二为禨祥宗,三为造化宗,四为老庄宗,五为儒理宗,六为史事宗。
《周易》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中自然哲学与人文实践的理论根源,是古代汉民族思想、智慧的结晶,被誉为“大道之源”。内容极其丰富,对中国几千年来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都产生了极其深刻的影响。
《易经》哪种最好
广,简洁深刻。王弼本是目前公认最好的古本,现代人的书里《老子注译及评介》最好。另外严遵《道德真经注》最古老,非常有价值,适合深入研究。
周易就更多了,现代比较好的有高亨《周易古经今注》《周易大传今释》古本李鼎祚《周易集解》尚秉和《周易尚氏学》来知德《易经集注》追问
王弼是个才华横溢、英年早逝的家伙。当世《道德经》的世传本就是他整理的。虽然说他的水平也很高,但毕竟对《道德经》的原文作了较大改动。会影响读者对老子原本思想智慧的探究。至于阁下对《黄帝内经》的推介,觉得还不错。而《周易》本人则还在观望中
回答
朋友认为《老子想尔注》如何呢?窃以为此书乃道教重要经典,不得不看。至于王弼河上公这些一般古本泛泛看些也就行了。不知道朋友倾向哪方面。如果有机会深入研究的话我再推荐两本:葛玄《老子节解》白玉蟾《道德宝章》。严遵《老子指归》应该算比较接近原本的。
至于周易,不知朋友想学哪派。以上推荐的李鼎祚《周易集解》尚秉和《周易尚氏学》来知德《易经集注》均为象数派。至于义理确实不懂也不好推荐了。见谅
追问
我希望能找到一些有深入研究价值的版本,并不是想找几本泛泛而读。市面上这三种书的版本多如牛毛、良莠不齐,这三部老祖宗留给子孙的经典甚至已被某些知识食客用作为忽悠大众的赚钱工具,所以我觉得现市面上很多的版本都缺乏可读性,掺杂着太多未见高明的编者个人不知所谓的见解。所以我尽量想找原版本,但如果是一些高明大师的注解本也可以(前提这个注编者一定要够高明,不读那些误人子弟的注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