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易数入门难吗
梅花易入门容易但是要精通很难得,因为理论本身就有缺,但是玩的好的你会觉得非常好玩,起卦,解卦都非常的容易。
相比八字、六爻等数术,梅花易数并不是热门的学问,研究者并不多见,古人不多,今天也不多。为什么呢?我觉得总结起来就四个字:易学难精。
梅花易数有两最:一是梅花易数最准,可以说所有数术里最准的,这一点可见众多大师对邵雍的评价。二是梅花易数最容易入门,可以说是所有数术里入门最简单的,毫不夸张地说,一个五年级小学生,你教他半天,他都能学会如何起卦。
世间万物都脱离不了阴阳辩证,容易入门,那就难精通,比如写字,中国人谁都会写汉字,可是想写好的,真是屈指可数。
梅花易数想精通太难了,难在哪里?我认为一是取象,二是外应,三是五行生克。
先大概讲讲我为什么会研究梅花易数,其实是一个偶然。记得上大学的时候,我丢了一个书包,很着急,我的导师说,我给你找找?他让我报了三个数字,然后给我预测书包丢失的位置,能不能找回来等等。我的导师是哲学大家,没想到竟然会用梅花易术帮我找书包,所以我就对此产生了很大的兴趣。
后来我也研究过不少数术,发现大多的数术都有着某种缺陷,唯有梅花易数接近完美。注意我的用词,是接近完美。首先梅花易数,有完整的一套体系,邵雍独创的先天之卦理论,这就秒杀了大多数的其它数术。我们所知的六壬,太乙,六爻,八字,奇门,紫微等等,稍微了解一下,都是在易经的基本上牵强附会,根本没有什么独特的创新。唯独梅花易数,可以说是邵雍集大成者之作。
梅花易数的创始人是谁
《梅花易数》相传为宋代易学家邵雍所著,是一部以易学中的数学为基础,结合易学中的“象学”进行占卜的书,相传邵雍运用时每卦必中,屡试不爽。梅花易数依先天八卦数理,即乾一,兑二,离三,震四,巽五,坎六,艮七,坤八,随时随地皆可起卦,取卦方式多种多样。
宋朝易学大师邵康节在观赏梅花时,偶然看见麻雀在梅枝上争吵,以易理推衍后,预言明日夜晚会有女子前来来摘折梅花,被园丁发觉而追逐,女子惊慌跌倒伤到膝盖;此预测现象果真在隔夜丝毫不差地得到验证,因此邵康节名闻于当时,大家将这种预测方法取名为「梅花易数」。
除爻辞解释外,还有吉凶趋势图。「梅花易数」可以产生声音、方位、时间、动静、地理、天时、人物、颜色、动植物等自然界或人类社会中的一切感知的事物异相,作为预测其发展趋势的方法
梅花易数卜卦思维方法初探
“辰年十二月十七日申时,康节先生偶观梅,见二雀争枝坠地。先生曰:‘不动不占,不因事不占。今二雀争枝坠地,怪也。’因占之。辰年五数,十二月十二数,十七日十七数,共三十四数,除四八三十二得二,属兑,为上卦。加申时九数,总得四十三数,五八除四十零得三数,为离做下卦。又上下总四十三数,以六除。六七除四十二,零一,为动爻。是为泽火革,初爻变咸,互见乾巽。
“先生据此断之‘明晚当有女子折花。园丁不知而逐之,女子失惊坠地,遂伤其股。’后果如此。”
这卦其实也就是著名的《梅花易数》的书名的由来。另有一说,《梅花易数》原名《康节梅花数》,盖梅花者,先春而蓓蕾,生意之早动也。占与几动之初,思虑方起而鬼神可知之时,故数以梅花名焉。
但《梅花易数》卷首的玩法篇中,已将梅花易数的精髓写了进去:其诗曰:
一物从来有一身,一身还有一乾坤。
能知万物备于我,肯把三才别立根。
天向一中分造化,人于心上起经纶。
现人亦有两般话,道不虚传只在人。
按照刘光本和荣益先生所译的〈梅花易数白话解〉,对此诗是如此解释的:
“每一物体从来都有一个物自身,每一物自身都包含有一个乾坤。人只要知道“万物备于我”的道理,就不要把天地人三才区别对立去追根求源。天地从混一的太极中分化出来创造和化育万物,人从自己的心中产生管理社会、人事的才能。即使是出世的仙人也有两般精神境界,〈易〉道不虚传,知识相对于所传授的人罢了。这首诗告诉人们天人合一、正传正授、用心学习的道理。”
这段话翻译得功夫也着实了得,翻译所要求的“信达雅”至少占到了信和雅,而达却没有。为什么?这首诗虽称玩法,却引出了易占的最大的概念:体和用!这点没有翻译出来。
“天向一中分造化,人于心上起经纶”,如果按照现代的思维,这肯定是典型的唯心主义!意识怎么能够决定物质呢?依我来说,真的不是这样的!古人的表述方法不同,这首诗实际上是唯心和唯物的完美结合。第一句话是“一物从来有一身,一身还有一乾坤”,这个身,可以是意识,也可以是物质。而第二句话“能知万物备于我,肯把三才别立根”又在说什么呢?身的存在,必然要受到外物的影响,这样结合起来看,物质的存在要受到意识的作用,意识的存在也要受到物质的作用!就好像同样是水,从自来水管道里接出来,可以洗脸,也可以饮用,不是由我们的意识在支配吗?而我们这个意识的形成,又是由当时是脸脏了,还是口渴了这样一个客观的物质存在所决定的。所以说“就不要把天地人三才区别对立去追根求源”。现代科学更讲究的是唯物,往根里说,接近于眼前利益,接近于功利主义,只承认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但看见摸着的东西就一定是真实的吗,读者自明,也所以才有“道不虚传只在人”的感叹了!
一切都是体,一切也都是用,就看处在什么样的时空条件下了!比如说我喝水,对于我来说,我是体,水是用,而对于水来说,则水是体,我是用。颠颠倒倒,自有深意。
在书中后面的一首著名的“诸事响应歌”里,是这样写的,也道出了梅花易名称的由来和梅花易判断的大法则:
“混沌开辟立人极,吉凶响应尤难避。
先贤遗下预知音,皇极观梅出周易。
玄微浩瀚总无涯,各述繁言人莫记。
大抵体宜用卦生,旺相谋为终有益。
比和为吉克为凶,生用亦为凶兆矣。”
大致理解了上述的意思后,回过头我们再看观梅这卦,我其实从第一次读到的时候,就一直心存疑虑。为何康节先生看两只麻雀打架,就能知道第二天晚上有个女孩子从树上掉下来?任谁去想,这样的思维跨度也未免有些太大了吧!
现代混沌学有“蝴蝶效应”的说法——一只在亚洲振翅的蝴蝶,很有可能引起北美的大风暴。但这只是现代科学的假设,我们如何能活生生地把麻雀和女孩子坠地联系起来呢?在后文中,又有“体一百用”和“外应”,以及“用互”为兑的说法,在当时的时空下,一定只有女孩子坠地来与此卦联系,如果换一个时空,也是见两只麻雀打架,也得同样的卦,也能推断出相同的结果吗,自然不是。这就引出我们什么样的思考呢?体是相同的,而用不同。在梅花易数的思维方法里,对体产生最大影响的用,有两种,一个是衰旺,一个是外应,即使旺衰也同,外应不可能相同吧。体一百用,体决定了,身边无数的用究竟取哪个呢,一般情况下是取最大的旺衰和外应,当然结合上别的用也更好,但只要抓住主要矛盾,一个预测结果一般不会太离谱。
我们必须明白,《梅花易数》是一部伟大的著作,是描述世间万有联系的观点,是描述人与自然协调适应的观点的,康节先生被称做中国易学的巅峰,地位至今无人可比。虽然梅花易是其后人所辑,但提出的思想是易的“简易不易变易”的灵魂,是易占的真正的高度,是更贴近于上古易的思维的。
《系辞》中有一段是这样写的:
“易与天地准,故能弥纶天地之道。仰以观于天文,俯以察于地理,是故知幽明之故,原始反终,故知死生之说。精气为物,游魂为变,是故知鬼神之情状。与天地相似,故不违。知周乎万物而道济天下,故不过。旁行而不流,乐天知命,故不忧。安土敦乎仁,故能爱。范围天地之化而曲成万物而不遗,通乎昼夜之道而知,故神无方而易无体。”
很明显,这段话讲了易经四个纲领性的思想:一:易是模拟阐释天地运行规律的;二:易是通过仰观俯察来得出天地运行规律的;三:天地运行的规律是能量流动的规律;四:易无思也无为也,简易不易为体,变易为用。
而梅花易数灵动的思维、灵动的起卦和预测方式,是与此段话严丝合缝地吻合的。
其实,不只是梅花易数,任何一门周易预测方法也都必须与这四个纲领性思想来吻合。有悖于此的,则不是易占,或者,不是可靠的易占或完备的易占。
您还可以点击底部客服官网给您的宝宝起名,赐子千金不如赐子好名,很多家长都关注了我们,我们会根据宝宝出生年月日,为宝宝起一个带着一生好运的好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