茂名有哪些区
截至2017年,茂名市下共有2个市辖区(分别是:茂南区、电白区)和3个县级市(分别是:高州市、信宜市、化州市)。
茂名市位于广东省的西部,东部接阳江市,南边与南海相邻,西部连接湛江市,北部与广西省玉林市交界。北高南低,由东北向西南倾斜,属于热带、亚热带过渡地带,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区。
茂名市总面积达11458平方千米,下辖2个市辖区、3个县级市;2017年常住人口620.41万人。在2015年11月,被列为第二批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地区。
扩展资料
茂名市的城市荣誉:
1、茂名入围2012中国特色魅力城市200强。
2、2013年,获得中国智慧城市推进杰出成就奖。
3、32017年12月15日,荣膺中央电视台《魅力中国城》第一季十佳魅力城市。
4、2017年12月24日,茂名入围2017中国特色魅力城市200强。
5、2017年12月26日,茂名入选“2017年度中国最具投资潜力城市50强”。
6、2018年9月12日,茂名成为全国首个通过“中国月饼名城”专家评审的城市。
7、2018年12月,获2018魅力中国城年度魅力文旅发展潜力城市。
茂名历史沿革
茂名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梁代大通年间(公元527-528年),当时的"高州"名称源于"高凉郡",可能象征着高高的清凉山岗。早期,这片土地历经变迁,秦朝时为南海郡,汉朝则归属合浦郡高凉县。三国时期,高州和高兴郡并存,到了梁代,高州正式成为行政区,同时设置了电白郡。隋朝统一后,潘茂名的姓氏被用于命名茂名县,属高凉郡,而潘州则因他而得名。唐代贞观年间,行政区划有所调整,潘州曾一度改名,直至天宝年间,州名郡名有所更迭,五代时期归属南汉,宋代属于广南西路。
进入元朝,高州路安抚司设立,随后改为总管府,明朝称为高州府,清朝时期归属广东省。民国时期,高州府被废除,茂名县改属多个行政机构。新中国成立后,茂名县经历了多次行政区划的调整,1958年成立茂名市,逐步整合周边卫星公社和公社部分区域,同时设立茂南区和茂港区。1983年,信宜、高州、电白和化州四县归入茂名市管辖。1992年,电白县的南海镇发展为水东经济开发试验区。2000年,人口普查数据显示,茂名市辖有多个区县和县级市,人口总数显著。2001年,茂港区成立,进一步丰富了市区的行政结构。2002年,茂名市的行政区划趋于稳定,辖有市辖区、县、县级市,以及众多街道和镇。
扩展资料
茂名市位于广东省西南部,于1959年设立(县级),1975年升格为地级市,1983年实行市管县体制,现辖茂南区、茂港区和电白县,并代管高州市、化州市和信宜市,是中国华南地区最大的石化基地,为中国南方重要的石化生产出口基地和广东省的能源基地。全市“三高农业”蓬勃发展,荔枝、香蕉、龙眼等“岭南佳果”驰名中外,是“中国最大的水果生产基地”、水产养殖享誉盛名,是“中国罗非鱼之都”。
广东省各市的地名
广东省管辖城市有21个地级市。
其中广州为省会城市,广州和深圳划分为国内一线城市。其余还有19个地级市:佛山市,东莞市,珠海市,惠州市,河源市,梅州市,肇庆市,韶关市,湛江市,江门市,汕头市,汕尾市,揭阳市,潮州市,云浮市,阳江市,清远市,茂名市,中山市。
1、广州
公元226年,东吴孙权将原交州分出南海、苍梧等4郡,新设置广州,因州治原在广信(今梧州、封开一带),广州之名取自广信的“广”字。
2、深圳
“深圳”地名始见史籍于1410年(明永乐八年)当地的方言俗称田野间的水沟为“圳”,因其水泽密布,村边有一条深水沟而得名。
3、东莞
东晋咸和六年(公元331年),东莞立县,初名宝安。唐肃宗至德二年(757年)更名为东莞,因境内盛产莞草(制作草席的材料)而得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