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是哪个省的简称
冀是中国河北省的简称。
河北,简称“冀”,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省级行政区,省会石家庄。位于中国华北地区,界于北纬36°05′-42°40′,东经113°27′-119°50′之间,环抱首都北京,东与天津毗连并紧傍渤海,东南部、南部衔山东、河南两省,西倚太行山与山西为邻,西北部、北部与内蒙古交界,东北部与辽宁接壤,总面积18.88万平方千米。
河北地处华北平原,东临渤海、内环京津,西为太行山,北为燕山,燕山以北为张北高原,是中国唯一兼有高原、山地、丘陵、平原、湖泊和海滨的省份。
河北简称冀的原因
河北简称“冀”和冀州的辉煌历史有很大关系,这又不能不提到上古九州。九州最早出现在先秦典籍《尚书·禹贡》中,上古时期洪水泛滥,大禹成功治理水患,深受人们拥戴,成为夏朝君主。
大禹治水时,根据山川形势将天下分为九州,即冀州、兖州、青州、徐州、扬州、荆州、豫州、梁州和雍州。冀州为九州之首,范围非常大,包括现在的河北省、山西省、京津二市、内蒙古中南部、辽宁西部。古人以冀州为天下之中,云:“九州之内,名为赤县;赤县之畿,起自冀州。”
据说大禹治水第一站就是尧旧都冀州,当时的水患相当严重,治理起来困难重重,大禹希望能够早日治水成功,就将这里取名冀州,“冀”字古代与与“翼”本同源,表示希望之意,大禹正是基于对治水成功的希望,为此地命名。也有种说法是这里曾有个叫“冀”的古国,故名冀州。
热河为什么改名叫承德
承德的由来
承德市,别称“热河”,河北省辖地级市,河北省政府批复确定的河北国际旅游城市、连接京津辽蒙的区域性中心城市。是连接京津冀辽蒙的重要节点,具有“一市连五省”的独特区位优势,是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国家甲类开放城市,中国普通话标准音采集地、中国摄影之乡、中国剪纸之乡。
承德历史
起源于1703年清康熙修建避暑山庄(皇家避暑行宫),成为清王朝的第二个政治中心;1723年设热河厅;1733年雍正皇帝取“承受先祖德泽”之义;赐字“皇承天德”释义“先皇秉承天地化育万物的恩德”并设承德直隶州,始称“承德”;民国和解放初期为原热河省省会;1955年,热河省建制撤销,承德划归河北省,为省辖市。
著名诗人刘章为承德作诗“承德山水秀丽康,皇承天德荣耀煌。古城雄姿见乾坤,王者风范世所尊。”
承德又名皇承天德——释义“先皇秉承天地化育万物的恩德”
“承德”最早在清代作为地名使用,指的却是奉天(今沈阳)。清王朝入关前曾在奉天建都。康熙三年(1664年),清政府命名奉天为承德,并设置承德县,取承受先祖德泽之意。
雍正十一年(1733年),雍正皇帝效仿其父康熙命名奉天为承德的做法,将当时的热河命名为承德,改热河厅为承德州。此举同样昭示承受德泽之意。
“皇承天德”这四个字,不仅体现了雍正皇帝的治国理念与愿景,也彰显了中华民族的文化精髓。“皇”字代表皇帝,象征着皇权的尊严与权威;“承”字延续了“承德”的含义,即继承与发扬;“天”字代表天命,体现了皇帝们对天地自然规律的敬畏和遵循;“德”字则寓意恩德,强调了皇帝要以德治国,关注民生,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
承德的避暑山庄及其周围寺庙是中国十大风景名胜、旅游胜地四十佳、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中国普通话标准音采集地,是国家甲类开放城市。1994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也是国家首批世界文化遗产。
承德避暑山庄,又名“承德离宫”或“热河行宫”“皇家涌泉圣地”“皇家避暑行宫”,是世界文化遗产、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国四大名园之一。山庄位于河北省承德市中心北部,武烈河西岸一带狭长的谷地上,是清代皇帝夏天避暑和处理政务的场所。
河北省改名叫啥
截止到2023年9月26日,河北省没有改名,河北省的别名叫做燕赵、冀州。
河北省,简称“冀”,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省级行政区,省会石家庄,位于北纬36°05′-42°40′,东经113°27′-119°50′之间,环抱首都北京市,东与天津市毗连并紧傍渤海,东南部、南部衔山东省、河南省,西倚太行山与山西为邻,西北部、北部与内蒙古自治区交界,东北部与辽宁省接壤,总面积18.88万平方千米。
截止到2023年9月26日,河北省没有改名,河北省的别名叫做燕赵、冀州。河北省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在战国时期大部分属于赵国和燕国,所以又被称为燕赵之地,地处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是中国重要粮棉产区。工业生产中的一些行业和产品在中国居重要地位。河北地处中原地区,文化博大精深,自古有“燕赵多有慷慨悲歌之士”之称,是英雄辈出的地方。
河北省的风俗
1、藁城宫灯
藁城宫灯始于东汉,相传刘秀定都,为了庆贺统一天下之功业,在宫廷里张灯结彩大摆宴席,所挂宫灯盏盏精致,宫灯之名由此而生,后来宫灯的制作技术传入民间。据传,明代藁城屯头村李师傅手工制作的纱灯,以美观明亮、耐风耐用为特色,遐迩闻名,生意愈发兴隆,其艺传世而不绝。
2、拢旺火
三十儿这天,大人小孩都一宿不睡,有的玩牌、有的窜门拉家常,这就是“熬年年”。而到了快五更天的时候,大人小孩们穿上新衣服,到院子里拢上一堆火,俗称“拢旺火”,旺火一着,鞭炮、二踢脚、花炮就开始燃放,新的一年在爆竹声中来了。
3、昌黎地秧歌
昌黎地秧歌作为一种传统的汉族民间艺术,最早产生于元代,流传至今,已有千余年的历史。多少年来,凡遇年节或喜庆日子,地秧歌队伍遍及昌黎城乡,群众自我娱乐,自我演出,自我表现已成为昌黎人民世代相沿的传统风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