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乌有几个区在线等
义乌有下辖区:
稠城街道(核心城区)、北苑街道(主城区)、稠江街道(主城区)、江东街道(主城区)
后宅街道(副城区)城西街道(副城区)、廿三里街道(近郊)。
调整稠城街道管辖范围。调整后,稠城街道辖通惠、胜利、江滨、雪峰、词林、向阳、下车门、市场、孝子祠、绣湖、宾王、银苑、车站13个社区,办事处驻宾王路223号。
增设福田街道。福田街道辖诚信、长春、福田3个社区和东前王、屋基、西罗店、十里牌、联平、宗宅、湖塘、西张、大王、西力、抱湖塘、王牌、思古塘、尚经、东象山、官端前、花园下、全宅、罗店、云溪、洛店、江村、六石塘、立碑塘、齐街、下西陶、前上周、荷叶塘、下兆、西界、过溪楼、森屋、堂阁、溪前、祖科塘、下沈、殿前、洪界、东大鲁、毛竹园、前店、下骆宅。
江北下朱、楼西塘、东傅宅、白塘畈、清塘、八脚坎、白岸头、下华店、前黄宅、东岗山、下娄店、杏园、洋塘桥头、九如堂、新塘下、麻车、田畈59个行政村,办事处暂驻商城大道L33号(国际商贸城管委会办公楼)。
扩展资料:
天宝十三年(754年),又分县境北部及兰溪、富阳各一部分,设浦阳县(今浦江县)。
元代,义乌隶属婺州路总管府。
至正十八年(1358年)朱元璋部攻取婺州,改婺州路为宁越府。
至正二十二年(1362年)又改名金华府。
明清仍旧,义乌隶属关系未变。
辛亥革命后,废府制代以道制,义乌属金华道。
1927年废道制改为省县两级制,义乌直属浙江省,后设行政督察专员公署,义乌属金华专区或浙江省第四专区。
1949年义乌解放。新中国成立后,义乌属金华专区。
1959年浦江并入义乌,1967年浦江仍析出。
1988年撤销义乌县,设立义乌市。
义乌为何又叫稠州,稠城
春秋时属越国。秦嬴政二十五年(公元前222年)建县名乌伤,属会稽郡。传说秦时有个颜乌,事亲至孝,父死后负土筑坟,一群乌鸦衔土相助,结果乌鸦嘴喙皆伤,故称乌伤县。新莽时(公元9年)改县名乌孝。
东汉建武初复称乌伤。曾为会稽西部都尉治。初平三年(192年)分割西部辖境,设置长山县(即后之金华县)。
三国吴赤乌八年(245年)分南境,置永康县。宝鼎元年(公元266年),分会稽郡西部设东阳郡(郡治长山),乌伤县属东阳郡。
隋开皇九年(589年),分割吴州置婺州。
唐武德四年(621)于乌伤县置稠州,并分置乌孝、华川二县。武德七年(624年)废稠州,合乌孝、华川为一县,改名义乌县。稠州以稠山(德胜岩)而得名。华川又名绣川,以绣湖得名。义乌其义与乌伤、乌孝同。唐垂拱二年(686年)析义乌县东境设东阳县。天宝十三年(754年),又分县境北部及兰溪、富阳各一部分,设浦阳县(今浦江县)。
元代,义乌隶属婺州路总管府。至正十八年(1358年)朱元璋部攻取婺州,改婺州路为宁越府。至正二十二年(1362年)又改名金华府。
明嘉靖三十八年(1559)戚继光的戚家军成军于浙江义乌,总兵力四千人,主力是义乌农民和矿工。自成军起,大小数百战未尝败绩。
明清仍旧,义乌隶属关系未变。辛亥革命后,废府制代以道制,义乌属金华道。1927年废道制改为省县两级制,义乌直属浙江省。后设行政督察专员公署,义乌属金华专区或浙江省第四专区。
1949年5月8日义乌解放。新中国成立后,义乌属金华专区。
1959年浦江并入义乌,1967年仍析出。
1988年撤销义乌县,设立义乌市(县级)。
稠城街道
面积:52.96平方千米,邮编:322000,办事处驻:稠州西路90号。辖13个社区、66个村委会,今稠城由稠州演变而来。唐武德四年(公元621年),曾于此置稠州,以层岩稠叠得名。清时分属崇德乡二、三都,缙云乡六、七都,民国时分属稠城镇、紫金乡、仲和乡、寺前乡等,1950年分属福田、宗宅、前店、路东、下骆宅、尚经、清塘等乡及稠城镇,1956年分属柳青、福田、杨村、大塘、前洪5个乡及稠城镇,1961年成立福田、联合、前店、下骆宅、尚经等人民公社及稠城镇,1983年改称福田、路东、前店、下骆宅、尚经等乡和稠城镇。1992年柳青、前洪、杨村、桥东、福田等乡并入稠城镇,联合、路东、前店3乡合并称荷叶塘乡,尚经乡并入下骆宅乡。1994年下骆宅乡改称下骆宅镇,1997年荷叶塘乡改称荷叶塘镇。2000年稠城镇划出原桥东乡与徐江镇、青口乡合并称江东镇,划出稠城镇原杨村乡与官塘乡、江湾乡合并称稠江镇。2002年划出原柳青、前洪二乡及城北一部分成立北苑街道办事处,并入下骆宅镇与荷叶塘镇的前店乡及路东乡的一部分改称稠城街道办事处。
义乌为什么叫义乌
春秋时属越国。秦始皇二十五年(公元前222年)建县名乌伤,属会稽郡。传说秦时有个颜乌,事亲至孝,父死后负土筑坟,一群乌鸦衔土相助,结果乌鸦嘴喙皆伤,故称乌伤县。新莽时(公元9年)改县名乌孝。东汉建武初复称乌伤。曾为会稽西部都尉治。初平三年(192年)分割西部辖境,设置长山县(即后之金华县)。三国吴赤乌八年(245年)分南境,置永康县。宝鼎元年(公元266年),分会稽郡西部设东阳郡(郡治长山),乌伤县属东阳郡。隋开皇九年(589年),分割吴州置婺州。唐武德四年(621)于乌伤县置稠州,并分置乌孝、华川二县。武德七年(624年)废稠州,合乌孝、华川为一县,改名义乌县。稠州以稠山(德胜岩)而得名。华川又名绣川,以绣湖得名。义乌其义与乌伤、乌孝同。唐垂拱二年(686年)析义乌县东境设东阳县。天宝十三年(754年),又分县境北部及兰溪、富阳各一部分,设浦阳县(今浦江县)。元代,义乌隶属婺州路总管府。至正十八年(1358年)朱元璋部攻取婺州,改婺州路为宁越府。至正二十二年(1362年)又改名金华府。明清仍旧,义乌隶属关系未变。辛亥革命后,废府制代以道制,义乌属金华道。1927年废道制改为省县两级制,义乌直属浙江省。后设行政督察专员公署,义乌属金华专区或浙江省第四专区。 1949年5月8日义乌解放。新中国成立后,义乌属金华专区。 1959年浦江并入义乌,1967年仍析出。 1988年撤销义乌县,设立义乌市(县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