鵠
- hú
- 18画
- 鹄
- 12画
- 左右结构
- 木
- 5
鵠字的基本解释
鵠
(鵠)
hú
水鸟,形状像鹅,体较鹅大,鸣声宏亮,善飞,吃植物、昆虫等(亦称“天鹅”):鵠立。鵠望(殷切盼望)。鵠候。
鵠字的汉语字典释义
[①][hú]
[《廣韻》胡沃切,入沃,匣。]
“鵠1”的繁体字。
(1)通称天鹅。似雁而大,颈长,飞翔甚高,羽毛洁白。亦有黄、红者。
(2)形容白色。参见“鵠纓”、“鵠髮”。
(3)枯瘦貌。
(4)通“浩”。恣肆、心无所主貌。
(5)古地名。在今山西省闻喜县。
[②][gǔ]
[《集韻》姑沃切,入沃,見。]
“鵠2”的繁体字。
(1)箭靶的中心。泛指靶子。
(2)目标;目的。指想要达到的境界或结果。
[③][hè]
[《集韻》曷各切,入鐸,匣。]
“鵠3”的繁体字。通“鶴1”。
鵠字的英文翻译
◎ 鵠
swan
鵠字的康熙字典解释
【亥集中】【鳥字部】 鵠; 康熙笔画:18; 页码:页1505第14
【唐韻】【集韻】【韻會】?胡沃切,音翯。【說文】鴻鵠也。【顏師古曰】鵠,水鳥,其聲鵠鵠。【本草】鵠大於鴈,羽毛白澤,其翔極高,而善步。一名天鵝。【史記·陳涉世家】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哉。又黃鵠。【玉篇】黃鵠仙人所乗。【前漢·賈誼傳】黃鵠之一舉知山川之紆曲,再舉知天地之圓方。又鵠立。【後漢·袁紹傳】瞻望鵠立。【註】企佇之狀,如鵠立也。又鵠蒼,犬名。見【博物志】。又【爾雅·釋器】象謂之鵠。【郭註】鵠,治樸之名,謂治其樸未成器也。又【後漢·吳良傳】大儀鵠髮。【註】鵠髮卽鶴髮。又【集韻】【正韻】?姑沃切,音牿。【周禮·天官·司裘】王大射,則共虎侯豹侯,設其鵠。【鄭司農云】鵠,鵠毛也。四尺曰鵠,謂之鵠者,取名於鳱鵠。鵠小鳥難中,是以中之謂雋。一說鵠,鳥之大者,有力飛遠,故正鵠取此。【禮·射儀】循聲而發,不失正鵠。【註】畫布曰正,棲皮曰鵠。鵠之言梏也。梏直,言人正直乃能中也。又姓。見【萬姓統譜】。又【正字通】音告。地名。鵠澤。【詩·唐風】從子于鵠。【毛傳】鵠,
鵠字的起名意思
鸟名,即天鹅,像鹅而大,羽毛白色,飞得高而快,寓指志向远大。
鵠字取名好不好?鵠字为取名常用字,寓意好。注意起名不能只看字,要结合八字起名才吉祥。
去生辰八字起名>>
鵠字在人名库中出现次数约:7601次,用于第一个字占:69%,男孩名字占65%,女孩名字占:35%。
鵠字取名的寓意
鵠字用着取名寓指抱负不凡、贤能之才之义,寓意吉祥又有内涵。
鵠字取名忌讳
1、鵠字五行属性为木,根据五行木克土的原理,鵠字取名忌讳用五行属土的字取名;
2、鵠字取名忌讳与同韵母ú或同声调阳平的字起名,这样读起拗口,没有节奏感;
3、鵠字取名忌讳与先祖长辈同字,如果先祖名字中带有鵠字,晚辈忌讳用鵠字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