矦
- hóu
- 9画
- 侯
- 9画
- 左右结构
- 水
- 16
矦字的基本解释
矦
hóu
封建制度五等爵位的第二等:矦爵。矦门。公矦。封矦。诸矦。
古代用作士大夫之间的尊称。
姓。
矦
hòu
〔闽矦〕地名,在中国福建省。
矦字的汉语字典释义
[①][hóu]
[《廣韻》户鉤切,平矦,匣。]
亦作“帿1”。亦作“矦1”。
(1)箭靶。以兽皮或画上兽形的布为之。
(2)君主,古时有国者的通称。
(3)古代爵位名。
(4)谓封矦。
(5)古时对士大夫的尊称。
(6)矦服。
(7)美丽。
(8)乃,於是。
(9)疑问代词。相当于“何”。为什么。
(10)维,惟。语气词。用于语首或句中。
(11)维,惟。因为,由于。
(12)通“候”。迎候。
(13)通“堠”。记里程的土堆。
(14)姓。
[②][hòu]
义未详。
矦字的英文翻译
◎ 矦
a high official marquis
矦字的康熙字典解释
【子集中】【人字部】 矦; 康熙笔画:9; 页码:页103第07
〔古文〕?【廣韻】戸鉤切【集韻】【韻會】【正韻】胡溝切,?後平聲。【爾雅•釋詁】公矦,君也。又五等爵之次曰矦。【書•禹貢】五百里矦服。【孔氏曰】矦,?也。斥?而服事。又【史記•秦始皇紀】倫矦。【註】爵?於列矦,無封邑者。倫,類也。 又矦,射布也。方十尺曰矦,四尺曰鵠。【儀禮•鄕射禮】天子熊矦白質,諸矦麋矦赤質。大夫布矦,畫以虎豹,士布矦,畫以鹿豕。【註】此所謂獸矦也。 又美也。【詩•鄭風】洵直且矦。 又發語辭。與惟維同意。【爾雅•釋詁】伊維,矦也。【詩•小雅】矦誰在矣。又【大雅】矦于周服。 又【周禮•春官】肆師矦禳。【疏】矦者,?迎善祥。禳者,禳去殃氣。 又姓。魏矦嬴。又屈矦,夏矦,柏矦,矦岡,俱複姓。又矦莫?,三字姓。 又【諡法】執應八方曰矦。 又與兮通。亦語辭。【史記•樂書】高祖過沛,詩三矦之章。【索隱曰】沛詩有三兮,故曰三矦詩。卽大風歌。兮矦古韻通。 又通作何。【呂覽•觀表篇】今矦渫過而弗辭。【司馬相如•封禪頌】君乎君乎,矦不邁哉。【註】矦,
矦字的起名意思
封建制度五等爵位的第二等;古代用作士大夫之间的尊称。后泛指达官贵人。
矦字取名好不好?矦字为取名常用字,寓意好。注意起名不能只看字,要结合八字起名才吉祥。
去生辰八字起名>>
矦字在人名库中出现次数约:10132次,用于第一个字占:81%,男孩名字占61%,女孩名字占:39%。
矦字取名的寓意
矦字用着取名寓指高贵、有本事、有能力之义,寓意吉祥又有内涵。
矦字取名忌讳
1、矦字五行属性为水,根据五行水克火的原理,矦字取名忌讳用五行属火的字取名;
2、矦字取名忌讳与同韵母òu或同声调阳平的字起名,这样读起拗口,没有节奏感;
3、矦字取名忌讳与先祖长辈同字,如果先祖名字中带有矦字,晚辈忌讳用矦字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