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字的汉语字典释义
更新时间:2024-03-22 14:15
[①][lìng]
[《廣韻》力政切,去勁,來。]
(1)谓发出命令让人执行。
(2)命令;法令。
(3)特指皇后、太子或诸王的命令,以别于皇帝的诏命。
(4)命名。
(5)官名。秦汉时大县的行政长官。
(6)官名。历代中央最高机关及某些下属机关的主官。如尚书令、中书令,太子家令、掖庭令、太乐令等。
(7)指受任为县令。
(8)善;美好。
(9)敬辞。多用于称对方的家属或亲属。如令堂、令妹、令嫒等。
(10)古代按十二个月分别记载所施行的政令,谓之月令。后因以指时令,节令。
(11)指酒令。
(12)词调的一类。亦称小令或令曲。其特点一般是乐调短,字数少。如《十六字令》,十六字;《如梦令》,三十三字。但也有少数乐调较长、字数较多的,如《六幺令》,九十六字。北曲的散曲中也有令,实际上等于一首单调的词,但演唱时句中可适当加入衬字。如叨叨令、转调淘金令等。参见“小令”。
[②][lìng]
[《廣韻》吕貞切,平清,來。]
(1)使。
(2)连词。假如,如果。
[③][lí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