荜
- bì
- 9画
- 艹
- 上中下结构
- 木
- 蓽
- 13画
- 9
荜字的基本解释
荜
(蓽)
bì
同“筚”
荜字的汉语字典释义
暂无汉字(荜)的汉语大字典的解释
荜字的康熙字典解释
【申集上】【艸字部】 蓽; 康熙笔画:17; 页码:页1031第38
〔古文〕?【集韻】璧吉切,音必。豆也。 又蓽菎,草名。羊蹄也。 又蓽茇,藥名。【酉陽雜俎】出摩伽,苗長三四尺,莖細如箸,葉似蕺葉,子如桑椹。 又荆也。【廣韻】同篳。【禮·儒行】蓽門圭窬。 又【唐韻】博計切,音閉。義同。
荜字的起名意思
同“筚”,泛指用竹子、荆条等织成的器物,也用作豆名,如荜豆等。
荜字取名好不好?荜字为取名不常用字,寓意一般。注意起名不能只看字,要结合八字起名才吉祥。
去生辰八字起名>>
荜字在人名库中出现次数约:251次,用于第一个字占:82%,男孩名字占55%,女孩名字占:45%。
荜字取名的寓意
荜字用着取名寓指之义,寓意一般。
荜字取名忌讳
1、荜字五行属性为木,根据五行木克土的原理,荜字取名忌讳用五行属土的字取名;
2、荜字取名忌讳与同韵母ì或同声调去声的字起名,这样读起拗口,没有节奏感;
3、荜字取名忌讳与先祖长辈同字,如果先祖名字中带有荜字,晚辈忌讳用荜字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