芚
- tún
- 7画
- 艹
- 上下结构
- 木
- 芚
- 7画
- 7
芚字的基本解释
芚
tún
(草木)初生:“春木之芚兮。”
芚
chūn
浑然无所知:“众人役役,圣人愚芚。”
芚字的汉语字典释义
[①][tún]
[《廣韻》徒渾切,平魂,定。]
草木初生貌。
[②][chūn]
[《集韻》敕倫切,平諄,徹。]
糊涂,对事物不能分辨和识别。
芚字的康熙字典解释
【申集上】【艸字部】 芚; 康熙笔画:10; 页码:页1019第10
【唐韻】【集韻】【韻會】?徒渾切,音豚。【玉篇】菜似莧,可食。 又【類篇】木始生貌。【揚子·法言】春木之芚兮,援我手之鶉兮。 又【集韻】敕倫切,音椿。無知貌。【莊子·齊物論】聖人愚芚。李軌讀椿,郭象讀治本切。
芚字的起名意思
指草木初生,也有浑然无所知之义。
芚字取名好不好?芚字为取名不常用字,寓意一般。注意起名不能只看字,要结合八字起名才吉祥。
去生辰八字起名>>
芚字在人名库中出现次数约:1次,用于第一个字占:70%,男孩名字占48%,女孩名字占:52%。
芚字取名的寓意
芚字用着取名寓指之义,寓意一般。
芚字取名忌讳
1、芚字五行属性为木,根据五行木克土的原理,芚字取名忌讳用五行属土的字取名;
2、芚字取名忌讳与同韵母ún或同声调阳平的字起名,这样读起拗口,没有节奏感;
3、芚字取名忌讳与先祖长辈同字,如果先祖名字中带有芚字,晚辈忌讳用芚字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