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寇姓历史来源
司寇(sī kòu)姓源出
1.源于己姓,出自西周时期颛顼帝后裔苏国国君苏忿生的官职,属于以官职称谓为氏。2.源于姬姓,出自春秋时期卫国大司寇公孙兰,属于以先祖官职称谓为氏。3.源于夏、商掌管治安刑狱的官职,属于以官职称谓为氏。4.源于子姓,出自春秋时期宋国大司寇子牛父,属于以先祖官职称谓为氏。
得姓始祖
苏忿生、公孙兰、司寇亥。所谓“司寇”,是掌管刑狱、纠察的官职。根据史籍《通志·氏族略》的记载,司寇氏是卫灵公子之子公子郢之后,郢之子孙担任卫司寇,后以官为氏而得姓。据史籍《通志·氏族略》记载,司寇氏发祥于春秋时期的卫国。周武王封苏忿生为司寇官,其后子孙“以官命氏”而姓了司寇,称司寇氏。司寇氏得姓至今已有两千五百余年的历史。当时,他们在北方的河南、河北等地繁衍。故司寇氏后人奉苏忿生为司寇姓的得姓始祖。
迁徙分布
司寇复姓人口总数在中国的大陆和台湾省均未列入百家姓前一百位,不过,在宋版《百家姓》中排序为第四百四十一位,在复姓中排序为第三十三位。司寇氏与司空氏相似,刚出现时均指官职称谓。在夏、商、周诸朝就有司寇一职,掌管治安、纠察、刑狱。周朝时期曾称为秋官大司寇,此官职的称谓也广为流传,在周朝被列为六卿之一。周武王建立周朝时,古苏国国君曾任周朝司寇,他的子孙中就有了司寇氏。司寇的另一支形成于鲁国。西周王朝的许多王族和贵族大都在鲁国,所以也有可能司寇姓那时已形成,例如司寇惠子就有可能是苏忿生的后代。南北朝时期的南朝宋(约公元前五世纪)时,将顿丘郡改置徐母平昌郡,治所在顿丘。司寇氏族人早期主要活动于中原地区,一直到南北朝时期,皆在河南、河北等地繁衍,并在河南北部形成望族,以平昌郡为郡望。后来由于许多司寇氏复姓皆简化为司氏或寇氏,使原本就不多的司寇氏祖人数更为稀少。如今,司寇氏族人在北京、上海、辽宁、河南等地均有少量分布。
堂号
顿丘堂:以望立堂,亦称澶州堂。平昌堂:以望立堂,实同顿丘堂。
冯诩堂:以望立堂。
河南堂:以望立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