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李翊书文言知识
一、通假字
蕲胜于人而取于人。主蕲:通“祈”今
二、古今异义
气之与言犹是也。
与:
古义:相对
今义:和,跟
犹:
古义:如同
今义:迟疑
其敢自言几于成乎?
几:
古义:接近
今义:表示大概数目
所以劝之。
劝:
古义:鼓励
今义:劝说
三、特殊句式
也、判断句
抑愈所谓望孔子之门墙而不入于其宫室者。主主语:愈;谓语:所谓望孔子之门墙而不入于其宫室者今
生所谓立言者,是也。主主语:生所谓立言者;谓语:是。“是”是指示代词今
气,水也。主主语:气;谓语:水今
言,浮物也。主主语:言;谓语:浮物今
2、被动句
蕲胜于人而取于人,则固胜于人而可取于人矣 / 无诱于势利 / 其观于人 / 待用于人者。主取于人诱于势利观于人用于人:“动词+于+施事”式今
志乎古必遗乎今。主遗乎今:“动词+乎+施事”式今
3、宾语前置
惟陈言之务去。主“陈言”是“去”的宾语,助词“之”是宾语前置的标志今
其用于人也奚取焉。主疑问代词“奚”是“取” 的宾语今
4、倒装句
俨乎其若思。主主谓倒装今
茫乎其若迷。主主谓倒装今
戛戛乎其难哉。主主谓倒装今
昭昭然黑白分矣
然后浩乎其沛然矣。主主谓倒装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