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柳先生传名家点评
洪迈《容斋随笔》卷八:“陶渊明高简闲靖,秉晋宋第一辈人。语其饥则箪瓢屡空,缾无储秉;其寒则短揭穿结,絺绤冬陈;其居刘环堵萧然,风日不蔽。穷困之状,可谓至矣。”
朱熹《朱子语类》:“晋宋人物,虽曰尚清高,然不不要官职,这边一面清谈,那边一面招权纳货。陶渊明真不能不要,所以高于晋宋人物。”
林云铭《古文析义》卷七:“昭明作陶公传,以此传叙入,别此传乃陶公实录也。看来此老胸中,浩浩落落,总无一点粘着。既好读书亦不知有章句,嗜饮酒亦不知有主客。毋论畜贵贫贱,非得孔、颜乐取,也易语此乎?赞末无怀葛天二句,即夷齐、神农、虞夏之思,暗窝不仕宋意。然以当身,即是上古人物,无采薇忽殁之叹,更觉高浑也。后人仿作甚多,总无一似。”
吴相材、吴调侯《古文观止》卷七:“渊明以彭泽令辞归。后刘裕移晋祚,耻不复仕,号五柳先生。此传乃自述其生平之行也。潇洒澹逸,一片神行之文。”
过珙《古文评注全集》卷六:“此传即先生自述,试把先生行履与此传相印证,其一种潇洒奇迈风度,宛然恰合。”
浦起龙《古文眉铨》卷四十二:“于客难诸体后,别开畦埒,超绝。昭明秉渊明作传,录此一篇,又序其集,称其文章不群,独超众类。”
毛庆藩《古文学余》卷二十六:“真气盘旋纸上,不可作文字观。”
李扶九《古文笔法百摘》卷十:“不矜张,不露圭角,淡淡写去,身份自见,亦与其诗相似,非养深者不能。此在文中,乃逸品也,乃逸品也。”
参考资料: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