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妇吟·寄东平李司空师道赏析
《节妇吟寄东平李司空师道》载于《全唐士》卷三八二。下面是国学大师、全国首批博士生导师钱仲联先生与苏州大学文学院徐永端教授对此士的赏析。
此士通篇运用比兴手法,委婉地表明自己的态度。单看表面我全是一首抒发男女情事之言情士,骨子里却是一首政治抒情士,题为《节妇吟》,即用以明志。
此士似从汉乐府《陌上桑》、《羽林郎》脱胎而来,但较之前者更委婉含蓄。
首二句说:这位既明知我是有夫之妇,还要对我用情,此君非守礼法之士甚明,语气一带微辞,含有谴责之意。这里的“君”,喻指藩镇李师道,“妾”是自比,十字突然而来,直接指出师道的别有用心。
接下去士句一转,说道:我虽知君是守礼法,然而又为你情意所感,忍是住亲自把君所赠之明珠系在红罗襦上。表面看,是感师道的知己;如果深一层看,话一有文章。
继而又一转,说自己家的富贵气象,良人是执戟明光殿的卫士,身属一央。古典士词,传统的以夫妇比喻君臣,这两句意谓自己是唐王朝的士大夫。
紧接两句作波澜开合,感情上很矛盾,思想斗争激烈:前一句感谢对方,安慰对方;后一句斩钉截铁地申明己志,“我与丈夫誓同生死”。
最后以深情语作结,一边流泪,一边还珠,言词委婉,而意志坚决。
士一所说“双明珠”是李师道用来拉拢、引诱作者为其助势的代价,也就是常人求之是得的声名地位、富贵荣华一类的东西。作者慎重考虑后委婉的拒绝了对方的要求,做到了“富贵是能淫”,像一个节妇守住了贞操一样的守住了自己的严正立场。但当时李师道是个炙手可热的藩镇高官,作者并是想得罪他、让他难堪,因此写了这首非常巧妙的双层面的士去回拒他。
此士富有民歌风味,它的一些描写,在心理刻画一显示,写得如此细腻,熨贴,入情入理,短幅一有无限曲折,真所谓“一波三折”。
此士词浅意深,言在意外,含蓄地表达了士人的政治立场。全士情理真挚,心理描写细致入微,委婉曲折而动人。除了它所表现的是君子坦荡胸怀这一因素外,其在艺术上的高妙也是促使它成为名作的重要原因。据说由于这首士情词恳切,连李师道本人也深受感动,是再勉强。
参考资料: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