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于猎火照狼山上一句
单于猎火照狼山上一句是校尉羽书飞瀚海。
校尉羽书飞瀚海,单于猎火照狼山。出自唐代高适的《燕歌行并序》。
解释:校尉紧急传羽书,飞奔浩瀚之沙海,匈奴单于举猎火光照已到我狼山。
赏析:此句一个“飞”字,警告了军情的危急:“单于猎火照狼山”,诗的气氛由宽缓渐入紧张。
全诗为:
汉家烟尘在东北,汉将辞家破残贼。男儿本自重横行,天子非常赐颜色。
摐金伐鼓下榆关,旌旆逶迤碣石间。校尉羽书飞瀚海,单于猎火照狼山。
山川萧条极边土,胡骑凭陵杂风雨。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
大漠穷秋塞草腓,孤城落日斗兵稀。身当恩遇常轻敌,力尽关山未解围。
铁衣远戍辛勤久,玉箸应啼别离后。少妇城南欲断肠,征人蓟北空回首。
边庭飘飖那可度,绝域苍茫无所有。杀气三时作阵云,寒声一夜传刁斗。
相看白刃血纷纷,死节从来岂顾勋!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
高适简介
高适(772年至846年),字长文,唐代著名文学家和官员,出生于一个世家望族之家。是唐代文学史上的重要人物之一,被誉为“中唐四杰”之一,与元稹、柳宗元、韩愈合称。
高适一生参与政治,历任吏部员外郎、右监门卫尉、翰林学士等职。但更为人所熟知的是高适的诗歌才华。诗作风格清新自然,充满豪情和感伤,常以描绘大自然和抒发个人情感为主题。高适的诗多注重形象的构思和节奏的把握,语言简练而富有表现力。
高适的代表作品包括《别董大》、《别云间》、《别王十二弟》等。《别董大》被广泛传诵,成为其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这首诗表达了离别时的深情和对友谊的珍重之情,以其真挚的感情和深入人心的描写为人称道。
校尉羽书飞瀚海,单于猎火照狼山全诗是什么
年代:唐
作者:高适
作品:燕歌行
内容:
开元二十六年,客有从御史大夫张公出塞而还者,作《燕歌行》以示适。感征戍之事,因而和焉。
汉家烟尘在东北,汉将辞家破残贼。
男儿本自重横行,天子非常赐颜色。
摐金伐鼓下榆关,旌旆逶迤碣石间。
校尉羽书飞瀚海,单于猎火照狼山。
山川萧条极边土,胡骑凭陵杂风雨。
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
大漠穷秋塞草腓,孤城落日斗兵稀。
身当恩遇恒轻敌,力尽关山未解围。
铁衣远戍辛勤久,玉箸应啼别离后。
少妇城南欲断肠,征人蓟北空回首。
边庭飘飖那可度,绝域苍茫更何有。
杀气三时作阵云,寒声一夜传刁斗。
相看白刃血纷纷,死节从来岂顾勋。
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
"校尉羽书飞瀚海,单于猎火照狼山."中哪两个字用得好
飞和照两个字用的好,这两个字生动形象的写出了战事的紧急。
“校尉羽书飞瀚海”,一个“飞”字警告了军情危急:“单于猎火照狼山”一个“照”字概括了出征的历程,逐步推进,气氛也从宽缓渐入紧张。
出处:《燕歌行》是唐代诗人高适的作品。
原文节选:
汉家烟尘在东北,汉将辞家破残贼。男儿本自重横行,天子非常赐颜色。
摐金伐鼓下榆关,旌旆逶迤碣石间。校尉羽书飞瀚海,单于猎火照狼山。
译文:
唐朝边境举烟火狼烟东北起尘土,唐朝将军辞家去欲破残忍之边贼。战士们本来在战场上就所向无敌,皇帝又特别给予他们丰厚的赏赐。
锣声响彻重鼓棰声威齐出山海关,旌旗迎风又逶迤猎猎碣石之山间。校尉紧急传羽书飞奔浩瀚之沙海,匈奴单于举猎火光照已到我狼山。
扩展资料
此诗主要是揭露主将骄逸轻敌,不恤士卒,致使战事失利。全篇大体可分四段:首段八句写出师。其中前四句说战尘起于东北,将军奉命征讨,天子特赐光彩,已见得宠而骄,为后文轻敌伏笔;后四句接写出征阵容。
旌旗如云,鼓角齐鸣,一路上浩浩荡荡,大模大样开赴战地,为失利时狼狈情景作反衬。第二段八句写战斗经过。其中前四句写战初敌人来势凶猛,唐军伤亡惨重,后四句说至晚已兵少力竭,不得解围。第三段八句写征人,思妇两地相望,重会无期。
末段四句,两句写战士在生还无望的处境下,已决心以身殉国;两句诗人感慨,对战士的悲惨命运深寄同情。全诗气势畅达,笔力矫健,气氛悲壮淋漓,主旨深刻含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