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12生肖诗迷诗句
1.关于12生肖狗的诗句
关于12生肖狗的诗句 1.关于十二生肖的诗句大全
1,《十二生肖属诗》,作者:沈炯朝代:南北朝
全文:
鼠迹生尘案,牛羊暮下来。虎啸坐空谷,兔月向窗开。
龙阴远青翠,蛇柳近徘徊。马兰方远摘,羊负始春栽。
猴栗羞芳果,鸡砧引清怀。狗其怀屋外,猪蠡窗悠哉。
解说:中国最早的十二生肖诗,每句以生肖冠首,一句一生肖,突出了每种动物的习性和特点,而
且是按十二地支所配动物的顺序写成的,清晰明白,易懂好记。
2,《列朝诗集》,作者:胡俨朝代:明朝
全文:
鼷鼠饮河河不干,牛女长年相见难。赤手南山缚猛虎,月中取兔天漫漫。
骊龙有珠常不睡,画蛇添足适为累。老马何曾有角生,羝羊触藩徒忿嚏。
莫笑楚人冠沐猴,祝鸡空自老林邱。舞阳屠狗沛中市,平津放豕海东头。
解说:诗人句句用典,把十二生肖都写入了解生肖的了解典故。
3,《读十二辰诗卷掇其余作此聊奉一笑》,作者:朱熹朝代:南宋
全文:
昼间空箪啮饥鼠、晓驾赢牛耕废圃。时才虎圈听豪夸,旧业兔国嗟差卤。
君看蛰龙卧三冬,头角不与蛇争雄。毁车杀马罢驰逐,烹羊酤酒聊从容。
手种猴挑垂架绿,养得昆鸡鸣角角。客来犬吠催煮茶,不用东家买猪肉。
解说:既说出了十二生肖,又蕴示着十二时辰,贴切自然,颇为耐读,堪称生肖诗中佳作。
扩展资料:
十二生肖排序故事:
轩辕黄帝要选十二动物担任宫廷卫士,猫托老鼠报名,结果老鼠忘了,从此猫见老鼠就寻仇。原本
推牛为首,老鼠偷偷爬上牛背占先机。虎和龙不服气,被封为山神和海神,排在牛的后面。兔子不
服,要和龙赛跑,兔子跑到龙前面。狗不乐意,一气之下咬伤兔子,被罚倒数第一。蛇、马、羊、
猴、鸡之间还经过一番较量,最后猪跑来占据末席。
2.关于十二生肖的诗句
南北朝时,不仅使用十二生肖纪年,著名文士沈炯还创作了我国第一首有趣的十二生肖诗:
“鼠迹生尘案,牛羊暮下来。虎啸坐空谷,兔月向窗开,龙阴远青翠,蛇柳近徘徊。马兰方远摘,羊负始春栽。猴栗羞芳果,鸡砧引清怀。狗其怀屋外,猪蠡窗悠哉。”这首诗在首字按序嵌入十二生肖名,且突出了每种动物的生性特点,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可谓别开生面,文采娱人。
南宋儒学大家朱熹也曾写过一首十二生肖诗。他把十二生肖名,巧妙地散嵌于诗句中。诗云:“昼间空箪啮饥鼠、晓驾赢牛耕废圃。时才虎圈听豪夸,旧业兔国嗟差卤。君看蛰龙卧三冬,头角不与蛇争雄。毁车杀马罢驰逐,烹羊酤酒聊从容。手种猴挑垂架绿,养得昆鸡(昆鸡:古书指像鹤一种鸟)鸣角角。客来犬吠催煮茶,不用东家买猪肉。”
元代文人刘因的咏十二生肖诗颇为有名:“饥鹰吓鼠不起,牛背高眠有如此。江山虎踞千里来,才辨荆州兔穴尔。鱼龙入水浩无涯,幻镜等是杯中蛇。马耳秋风去无迹,羊肠蜀道早还家。何必高门沐猴舞,肠栅鸡栖皆乐土。柴门狗吠报邻翁,约买神猪谢春雨。”诗中嵌入十二属相,且每一句都是一个寓意生辉的故事,别有情趣。
明朝大学者胡俨也写有十二生肖诗,诗云:“鼷鼠饮河河不干,牛女长年相见难。赤手南山缚猛虎,月中取兔天漫漫。骊龙有珠常不睡,画蛇添足适为累。老马何曾有角生,羝羊触藩徒忿。莫笑楚人冠沐猴,祝鸡空自老林邱。舞阳屠狗沛中市,平津放豕海东头。”首句“鼷鼠”即水鼠;二句的“牛女”即民间牛郎织女的传说:五句的“骊龙”是龙的一个种类,其颏下有宝珠一颗,故谓之骊龙;八句的“羝羊”即公羊,“触藩”指羊角触篱笆;十一句的“舞阳”指汉高祖刘邦封名将樊哙为舞阳侯,他曾在江苏沛县以宰狗为生;最后一句是指汉武帝时的丞相公孙弘,当年曾在东海放过猪。此诗不仅依次嵌入生肖名,而且一名一典,让人在享受情趣之余品味内涵。
民国初年,大画家王梦白曾为门生李漪绘十二生肖图,顷刻而就,当时正逢知名学者黄浚在场,李即以图向黄讨球诗句,黄乃为之作《十二生肖题句》一首:“世情偃鼠已满腹,诗稿牛腰却成束。平生不帝虎狼秦,晚守兔园真碌碌。龙汉心知劫未终,贾生痛哭原蛇足。梨园烟散舞马尽,独剩羊车人似玉。子如猕猴传神通,画课鸡窗伴幽独。板桥狗肉何可羡,当羡东坡花猪肉。”每句都嵌一生肖名,且每句皆有典故,可谓用心良苦,独出机杼,趣味无穷。
3.有关十二生肖的诗句有哪些
1、《十二属诗》
南北朝.沈炯
鼠迹生尘案,牛羊暮下来。
虎啸生空谷,兔月向窗开。
龙隰远青翠,蛇柳近徘徊。
马兰方远摘,羊负始春栽。
猴栗生芳果,鸡跖饮青杯。
狗其怀物外,猪蠡窅悠哉。
2、《十二辰》
南宋.朱熹
夜闻空箪啮饥鼠,晓驾羸牛耕废圃。
时方虎圈听豪夸,旧业兔园嗟莽鲁。
君看蜇龙卧三冬,头角不与蛇争雄。
毁车杀马罢驰逐,烹羊沽酒聊从容。
手种猴桃垂架绿,养得鹍鸡鸣喔喔。
客来犬吠催煮茶,不用东家买猪肉。
3、《十二辰》
元.刘因
饥鹰吓鼠惊不起,牛背高眠有如此。
江山虎踞千里来,才辨荆州兔穴尔。
鱼龙入水浩无涯,幻境等是杯中蛇。
马耳秋风去无迹,羊肠蜀道早还家。
何必高门沐猴舞,豚栅鸡栖皆乐士。
柴门狗吠报邻翁,约买神猪谢春雨。
4、《十二辰》
明.胡俨
鼷鼠饮河河不干,牛女常年相见难。
赤手南山缚猛虎,月中取兔天漫漫。
骊龙有珠常不睡,画蛇添足适为累。
老马何曾有角生,羝羊触藩徒忿嚏。
莫笑楚人冠沐猴,祝鸡空自老林丘。
舞阳屠狗沛中市,平津牧豕海东头。
5、《十二生肖诗》
清.贾芸洲
鼠穿月榭荆蓁合,银汉排空度女牛。
将军射虎箭入石,嫦娥奔月兔伴魂。
青锋化龙归碧海,白蛇过江浪飞腾。
泥马南渡谁见过,羊车悠然忆梦中。
猿猴自悟当年事,金鸡破晓一乾坤。
义犬救主传佳话,猪化秀士是天蓬。
6、为《十二生肖图》题诗
民.黄浚
世情偃鼠已满腹,诗稿牛腰却成束。
平生不帝虎狼秦,晚守兔园真碌碌。
龙汉心知劫未终,贾生痛哭原蛇足。
黎园烟散舞马尽,独剩羊车人似玉。
子如猕猴传神通,画课鸡窝伴幽独。
板桥狗肉何可羡,当谢东坡花猪肉。
4.有关十二生肖的诗句
十二生肖诗子.鼠子夜阑珊独醒时一天喜乐我先知早闻洞外乾坤大莫误机缘举步迟丑.牛众生得福我为牛耕遍山原万里畴力尽筋疲终不悔卧栏望月盼丰收寅.虎一声长啸谷生风独步山林盖世雄莫笑狡狐威假借尊容常见挂堂中卯.兔捣药勤工拜月华迷离扑朔两无差性灵识就存三窟智比群英堪自夸辰.龙化石何曾似画龙腾云驾雾本无踪点睛能使飞天外要辨真容问叶公已.蛇蛇本纯顽性独聪庸人自扰影杯弓千年修得灵珠现倒海翻江跃巨龙午.马驰骋沙场百战威铁骑闯破万重围功成归放南山日犹忆当年草上飞未.羊柔顺生知跪乳恩裘毛献奉岁寒珍咩声唤起三阳泰大地春回遍绿茵申.猴金睛看透宦沉浮可恼人间冠沐猴漫道天庭曾弼马为官多是稻粮谋酉.鸡红冕锦衣本自来竹篱茅舍独徘徊平生未许轻言语金口一啼万户开戌.狗可恨人间事事昏忠诚反落丑名冤来年得道升天去张口敢将日月吞亥.猪小豕拱爬大豕眠凡尘万事食为天家肥屋润丁财旺六畜排行我最前
希望采纳
5.关于十二生肖的诗句有哪些
1、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魏晋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复》
译文:深巷中传来了几声狗吠,桑树顶有雄鸡不停啼唤。
2、此马非凡马,房星本是星。向前敲瘦骨,犹自带铜声。——唐代李贺《马诗二十三首·其四》
译文:这匹马不像是人间的凡马,似乎是天上的房星下凡。它看上去瘦骨磷峋,可你如果上前去敲一敲它的瘦骨,好像还能听见铮铮的铜声。
3、腾蛇乘制雾,终为土灰。——三国曹操《龟虽寿》
译文:螣蛇尽管能乘雾飞行,终究也会死亡化为土灰。
4、有兔爰爰,雉离于罗。——《兔爰》先秦:佚名
译文:野兔往来任逍遥,山鸡落网惨凄凄。
5、蛟龙偃蹇,观阙嵯峨,缥缈笙歌沸。霜华满地,欲跨彩云飞起。——明代文征明《念奴娇·中秋对月》
译文:蛟龙停住步伐,观赏高峻的山势,缥缈的奏zhidao乐声沸腾喧哗。疑似地上霜的月影满地,想要乘彩云腾飞而起。
6.关于12生肖的诗
/news42.htm很全龙化石何曾似画龙腾云驾雾本无踪点睛能使飞天外要辨真容问叶公十二生肖诗子·鼠目光短小臭千秋,十二生肖却为头。
打洞钻营偏啮物,偷粮偷果亦偷油。丑·牛血汗洒田笃实朋,默默耕耘苦一生。
荫翳难得偷憩卧,春晖依旧舔犊情。寅·虎林深啸起风声远,腾跃山间气势宏。
莫笑狡狐威假借,英姿飒爽贯长空。卯·兔耳聪尾短有三窟,扑朔迷离怎辨出。
灵性难逃狼虎口,温良哀叹命呜呼。辰·龙体藏东海卧深潭,从不把身现世间。
愤怒呼风添暴雨,腾空摆尾惊苍天。巳·蛇曲折蜿蜒细身长,弓映杯中自惊慌。
尔比龙身差甚远,摇头摆尾有何妨?戊·马金鞍蹄奋踏飞云,飒飒英姿似战神。足下犹存千里志,嘶鸣方显壮歌魂。
未·羊寒舍闲居品性柔,喜吃粗草度春秋。咩声唤起三阳泰,盛世迎福万利收。
申·猴火眼金睛俊俏头,昂胸翘尾自风流。龙王玉帝无畏惧,鬼怪妖魔相见愁。
酉·鸡锦衣公子气绝伦,昂首高歌志士魂。独有引吭催晓曲,迎来旭日壮乾坤。
戌·狗众人怕尔恶奴身,摇尾乞怜记惠恩。防卫盗贼亲守夜,忠于家主品如金。
亥·猪肠粗肚大懒脏谗,只为口福饱美餐。貌丑性温庸赞许,污食美酒色均贪。
鼠地支十二贵为先,独占玄机居洞天.每凭小巧成大事,更赖谨慎保平安.牛终生奋斗解民忧,望众德高赖远谋.忍辱负重兴巨业,留得美名壮神州.虎傲立山岗欲逐鹿,大智大勇大丈夫.一声怒吼百兽惊,仰天长啸正气足.兔举止儒雅多内秀,安贫乐道自风流.静如处子动若电,亦令枭雄常蒙羞.龙叱咤风云腾空起,华夏雄魂铸此身.敢领风骚傲环宇,我乃炎黄好儿孙.蛇洞察万物知所取,运筹帷幄出奇兵.莫笑寻常逶迤去,蓄久发速定腾龙.马壮心长存千里志,伏枥蓄势待天时.一腔热血著奇勋,驰骋天下展雄姿.羊咬定青山不放松,要赐祥瑞满寰中.莫道温文即柔弱,崭露头角亦峥嵘.猴生就灵气且多谋,大圣本是我同俦.信守正义持忠胆,不除鬼魅誓不休.鸡大吉大利自豪迈,五德并臻称奇才.★欢呼光明唱旭日,赢得万户笑颜开.狗侠肝义胆举世钦,忠诚护国不顾身.敢同虎狼争高下,不向盗寇让寸分.猪大肚能容天下事,谈笑不忌衣食粗.参透糊涂悟大道,唯存一心鉴真如.。
7.急求描写12生肖中12中动物的诗句
不劳而食假逍遥,窥测寸光天曰迢。
若想上街无喊打,来生积德化为猫。----鼠齐名孺子苦躬耕,车破辞家付一烹。
谁信当年曾叱咤,沙场伐纣险封神。----牛临风呼啸总横行,万物凄憟生死轻若出山林无庇护,鸡鸣犬吠亦心惊。
----虎误落红尘不失真,白衣赤目冷看人怜君饕餮无休止,杵药月宫渡沉沦。----兔曾出深潭访叶公,蛰居不敢妄行风笑看世上承潢者,可敢偶然露面容?----龙我负苍天不负人,三难三蜕始成形蜿蜒漫漫修行路,有毒原为怕做羹。
----蛇不须到老亦知途,千载奔腾苦戮屠可恨南山休致后,兵戈弃用被钱污。----马有幸舍身怜饿狼,天公有道弱臣强惜生利角偏无志,徒献皮毛聊作装。
----羊天宫弼马红臀贵,冠冕一弹便似官。行止俨然多套路,猖狂原本假心肝。
----猴一唱果然天下明?长啼原本是多情。篱头冲冠成一统,敢笑长空博斗鹰。
----鸡丑态俨然真可爱,狼心潜伏究悲哀牧羊猎虎无趋避,求宠看门本屈才。----犬饱餐终曰净坛安,脑满肠肥举步跚叵测居心难识破,终归一剖解人馋。
----猪。
十二生肖歇后语
十二生肖歇后语
十二生肖,又叫属相,是中国与十二地支相配以人出生年份的十二种动物,包括鼠、牛、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狗、猪。下面是我整理的十二生肖的歇后语大全,欢迎阅读。
关于鼠的歇后语
被追打的老鼠--见洞就钻
出洞的老鼠--东张西望
打鼠不着反摔碎罐罐--困小失大
打死老鼠喂猫--恼一个,好一个(比喻得罪了一个,交了一个)
袋鼠的本事--会跳
地老鼠跑江南--走路不少,见天不多
风箱里的老鼠--尽受气
古董店里的老鼠--碰不得
黄鼠狼嘴下逃出的鸡--好运气
鸡给黄鼠狼拜年--自投罗网(比喻自找倒霉)
臼间老鼠--嘴尖牙利
臼鼠拖南瓜--咋办
臼鼠走亲戚--土来土去
开水泼老鼠--不死也要脱层皮(比喻后果十分惨重)
老猫守鼠洞--蹲着瞧
老母鸡跟黄鼠狼结交--没好下场
老鼠扒屎盆--替狗忙
老鼠背上生疮--发不大
老鼠吃猫饭--偷偷干
关于牛的歇后语
把牛角安在驴头上:四不像
苍蝇飞进牛眼里:找累(泪)吃
苍蝇给牛牯抓痒:无济于事
吃了鱼钩的牛打架:勾心斗角
冲沟里放牛:两边吃(比喻两面受益,好处很多)
穿了鼻子的牛:让人牵着走
大车后面拴小牛:残毒(带犊)
登着耗子当成牛:吹的
丢了黄牛撵兔子:不知哪大哪小
躲过了老虎,又撞上了野牛:个比一个凶(比喻灾祸一个比一个严重)
风马牛:不相及
老子偷猎几偷牛:一辈比一辈坏
老子偷猪儿偷牛:一个更比一个凶
老子偷猪儿偷牛:一辈强一辈
关于虎的歇后语
八虎闯幽州:死的死,丢的丢(比喻损失太大)
抱着老虎喊救命:自找死
被窝里喂虎:害人又害己
壁虎捕食:出其不意
壁虎子掀门帘:露一小手
扯着老虎尾巴:抖威风
扯着老虎尾巴喊救命:找死
窗户上画老虎:吓不了谁
打个喷嚏吓死虎:赶巧
大腿上画老虎:吓不了哪一个
带素珠的老虎:假念弥陀(比喻假装心善)
带崽的母老虎:分外凶
地头蛇,母老虎:不是好惹的
绝壁上的爬山虎:敢于攀高峰
拉着虎尾喊救命:自己找死(比喻自寻死路)
老虎不吃人:恶名在外(比喻有了坏名声就难以挽回)
老虎不嫌黄羊瘦:沾荤就行
老虎吃肉:亲自下山(比喻亲临占气场)
老虎出山遇见豹:一个比一个恶
老虎串门:稀客
老虎打哈欠:口气真大
老虎打架:没人劝
老虎打架:劝不得
老虎胡子:谁敢模
老虎进城:家家关门
关于兔的歇后语
兔子不吃窝边草――留情(青)
兔子的腿――跑得快
兔子的耳朵――听得远
兔子的嘴――三片儿
兔子的尾巴――长不了
兔子撵乌龟――赶得上
关于龙的歇后语
八月十五看龙灯:迟了大半年(比喻太晚来不及了)
唱戏的穿龙袍:成不了皇帝
大水冲了龙王庙:家人不认识一家人(比喻自己人由于互不了解发生了冲突、误会)
河里划龙船:同心协力
跤龙头上搔痒:溜须不要命
佘太君的龙头拐杖:有钱也买不至
水淹龙王庙:一家人不认一家人
四海龙王动刀兵:里里外外都是水
跳蚤变龙种:冒牌货
未草里头藏龙身:农家出英才(比喻在平凡的地方或平凡的工作中出现了有才能的人)
蚊龙困在沙滩上:威风扫地
要饭的给龙王上供:穷人有个穷心
叶公好龙:怕是真的
关于蛇的歇后语
蛇吃鳗鱼――比长短
蛇钻到竹筒里――只好走这条道儿
蛇钻窟窿――顾前不顾后
蛇头上的苍蝇――自来的衣食
蛇入筒中――曲性在
蛇入曲洞――退路难
关于马的歇后语
马嚼子戴在牛嘴上――胡勒
马尾穿豆腐――提不起来
马尾巴搓绳――合不了股
马槽里伸个驴头――多了一张嘴
马打架――看题(蹄)
马撩后腿――逞强
关于羊的歇后语
羊钻进了虎嘴里――进得来,出不去
羊羔吃奶――双膝跪地
羊群里跑出个兔――数它小,数它精
羊群里跑出个骆驼――抖什么威风
羊憧篱笆------进退两难
关于猴的歇后语
猴子爬树――拿手好戏
猴子长角――出洋相
猴子照镜子――里外不是人
猴子捞月亮――空忙一场
猴子的脸――说变就变
猴子看书――假斯文
关于鸡的歇后语
鸡屙尿――没见过
鸡给黄鼠狼拜年――自投罗网
鸡毛做毽子――闹着玩的
鸡孵鸭子――干着忙
鸡毛炒韭菜――乱七八糟
鸡蛋壳发面――没多大发头
关于狗的歇后语
狗吃王八――找不到头
狗扯羊肠――越扯越长
狗逮老鼠猫看家――反常
狗吠月亮――少见多怪
狗掀门帘――全仗一张嘴
狗咬耗子――多管闲事
关于猪的歇后语
猪向前拱,鸡往后扒――各有各的路
猪脑壳――死不开窃
猪肉汤洗澡――腻死人
猪鬃刷子一一又粗又硬
猪嘴里挖泥鳅――死也挖不出来
猪大肠――扶不起来
【拓展阅读】
歇后语的含义介绍
歇后语是汉语的一种特殊语言形式。它一般将一句话分成两部分来表达某个含义,前一部分是隐喻或比喻,后一部分是意义的解释。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通常说出前半截,“歇”去后半截,就可以领会和猜想出它的本意,所以称它为歇后语。
歇后语也叫俏皮话,可以看成是一种汉语的文字游戏。歇后语是熟语的一种,熟语包括成语、谚语、惯用语和歇后语四种。
歇后语由劳动人民在日常生活中创造,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浓郁的生活气息。歇后语幽默风趣,耐人寻味,为广大人民所喜闻乐见。
最初的歇后语与现今的歇后语的表现形式并不相同,是对当时通用的成语、成句的省略。陈望道在《修辞学发凡》中称之为“藏词”。例如用“倚伏”代替“祸福”(出自《道德经》:“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这种歇后语需要一定的文言功底,其使用范围受到了限制。
后来的歇后语在结构上是“比喻——说明”式的俏皮话。使用的人往往只说出比喻部分,后面的解释部分则让对方自己领悟。
歇后语可以分成两种类型:
一种是逻辑推理式的,说明部分是从前面比喻部分推理的结果。例如:
水仙不开花——装蒜
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
百川归海——大势所趋
蝎鳓虎子掀门帘儿---露一小手儿
还有一种是谐音的歇后语,它在前面一种类型的基础上加入了谐音的要素。例如:
鼻孔里灌米汤——够受的
炒了的虾米——红人(仁)
冬瓜皮做甑子——不争(蒸)气
豆芽炒虾米(小虾)——两不值(直)
外甥打灯笼——照旧(舅)
孔夫子搬家——净是输(书)
火烧旗杆——长叹(炭)
粪坑关刀──文(闻)也不能,武(捂)也不能。
百日不下雨——久情(晴)
百尺竿头挂剪刀——高才(裁)
老爷下轿——不(步)行
老公拍扇——凄(妻)凉
空棺材出葬——目(墓)中无人
一脚踢翻煤油炉——散伙(火)
大胖小子抓周——小人得志
歇后语的历史由来
最早出现“歇后”这一名称是在唐代。《旧唐书·郑綮列传》中就已经提到过所谓“郑五歇后体”(一种“歇后”体诗)。但它作为一种语言形式和语言现象,却远在先秦时期就已经出现了。如《战国策·楚策四》:“亡羊补牢,未为迟也。”意思就是说,丢失了羊再去修补羊圈,还不算太晚。这就是我们今天所看到的.歇后语。
《辞海》:歇后语是熟语的一种。多为群众熟识的诙谐而形象的语句,运用时可以隐去后文,以前文示意,如只说“围棋盘里下象棋”,以示不对路子;也可以前后文并列,如“芝麻开花--节节高”。
《中国语言文字大百科全书》:歇后语是指说话的时候把一段常用词语故意少说一个字或半句而构成的带有幽默性的话语。通常有两种。
1、原始意义的歇后语,指把一句成语的末一个字省去不说,也叫“缩脚语”。如《金瓶梅》里来旺媳妇说“你家第五的‘秋胡戏’”,就是用来影射“妻”,因为“秋胡戏妻”是有名的故事、剧目。也有利用同音字的。如称“岳父”为“龙头拐”,影射“杖”字,这里代替“丈”。
2、扩大意义的歇后语,在北京叫俏皮话,是指可以把一句话的后面一半省去不说。如“马尾拴豆腐”省去的是“提不起了”。有时候也利用同音字。如“外甥打灯笼--照旧(舅)”。
在研究歇后语的渊源时,有些语言学家和语言学专著还述及其它有关名称。如陈望道在《修辞学发凡》中,将歇后语列入"藏词"格一节介绍;郭绍虞在《谚语的研究》中,指出歇后语源起于"射覆语"(类似猜谜的一种形式);另外一些书上又列出诸如"隐语"、"谜语"、"谚语"、"缩脚语"、"俏皮话"等名称。加以比较,大都揭示出其中一些共同之处和相异之点。
藏尾格
主条目:成语和熟语
以通用的成语、或熟语的省略,就是藏尾(字或词)格。
礼义廉:无耻
忠孝信:无义
对比式对联格
主条目:对联
明刀易挡:暗箭难防
;十二生肖的谜语
天机不愿告诉猫,竞选属相才气豪。金榜提名居第一,交情恶化命难逃。(鼠)
代家劳作擅耕田,不食佳肴不要钱。奉献精神传后代,长留典范在林泉。(牛)
祖先曾占景阳岗,多少路人生命伤。时过境迁观念改,武松为我戍区疆。(虎)
聪明绝顶又玲珑,三窟藏身隧道通。侨隹神州生活美,不思桑梓返蟾宫。(兔)
君是人间第一雄,起风下雨显神通。中华大地生光彩,迈入庚辰更不同。(龙)
优劣孰多没议论,怎言它是害人精。生餐老鼠功劳大,毒液也能医众生。(蛇)
日行千里未知倦,常助将军捍主权。休笑额头没长角,铁蹄踩阵熄狼烟。(马)
额头生角御豺狼,听命牧童却善良。吮奶必须行下跪,孝心承继不寻常。(羊)
一根铁棒反朝廷,天帝屡输搬救兵。任尔腾云千万里,难逃佛祖手中营。(猴)
出生蛋壳体虽轻,昂首一啼天放明。奇迹令人开眼界,莫凭大小论英豪。(鸡)
忠心耿耿受褒扬,常伴牧人同放羊。大雪漫飞身上肿,坚持工作不彷徨。(狗)
一生贪吃性难迁,不拉力车不种田。见到屠刀方后悔,几声悲叫赴黄泉。(猪)
扩展资料:
十二生肖不只以普通生灵融入中国人生活,其自然习性被人们赋予诸多文化意义,从动物上升到神格,接受尊崇和膜拜。只有自然生灵与文化神格相结合,才构成完整的生肖动物印象。
鼠
老鼠偷吃粮食,证明“仓鼠有余粮”,说明这户富足,家中鼠多象征富裕。
清代方_颐《梦园丛说》记载粤东一种“钱鼠”玩具,叫声好像数钱。老鼠能发出数钱般的声音。旧时湖北等地以此声为吉祥之兆。浙江一带却认为“前半夜主得财,后半夜主散财”,而崇明一带则认为此声预示祸灾祸。
鼠的繁殖能力强,民间常作为生殖崇拜的象征。子女居群的母亲戏称为“鼠胎”或“鼠肚”。清末画家任预《十二生肖图册》,其中《子鼠图》五鼠正抢食罐中瓜籽,而“籽”与“子”音同,表达多子意味。老鼠与葫芦、葡萄、石榴等多籽植物组成吉祥图案,强化了繁衍后代的愿望。
东北煤矿工人尊鼠为“鼠仙”,忌讳捕鼠,在井下吃饭分饭菜喂老鼠。云南一个旧矿区还有座耗子庙。矿工感恩于老鼠对灾祸的灵敏,将崇拜和禁忌代代传承。
牛
因为牛耕,中国人对牛感情渐深,把诸如憨厚勤劳,不求回报等优秀品质附在牛身上,鲁迅就以“俯首甘为孺子牛”言志。
《大戴礼记·曾子天圆》:“诸侯之祭,牛,曰太牢。”《清史稿·礼志一》:“太牢,牛一,羊一,豕一”,牛都是最尊贵的祭祀品,是天子祭祀社稷和天地之用。春秋战国的诸侯会盟,国君执牛耳割血,涂在嘴里。
哈尼族的创世神话《奥色密色》,记载牛的各部分化作自然万物的故事。汉族地区崇拜牛王,北魏郧道元的《水经注·渭水注》称牛王本为南山大樟,被人盗伐,“树渐,化为牛入水,故秦为立祠”。后逐渐人格化,演变为牛首人身,又讹为冉伯牛。成都就有始建康熙七年的牛王庙。
佛教信仰阎王,《五苦章句经》中记载:“狱卒名阿傍,牛头人手,两脚牛蹄,力壮排山,持钢铁叉。”后为道教吸收,成为牛头马面。
水牛角、黄牛角、牦牛角等是最常见门上装饰之一。藏族人在杀牛后还挂牛角于门上,牛角的多少象征捕猎水平,甚至打扮穿衣都以牛角作为饰物。
虎
虎是百兽之王,寅虎相配,甲骨文“寅”字如箭矢状,《说文》中“寅”意为“阳气上升,虽上有冻土,必破土而出”,与虎的凶猛刚阳之气契合。如果说商代铜器虎食人卣反映古人对虎的畏惧,那在战争的虎烙印,则代表对征服的渴望,行军打白虎幡旗,晓勇者为“虎将”,调兵用虎符,兵器有虎纹??
长沙南陀大塘遗址中出土的7000年前的土陶器,出现人面虎头的“长獠牙人面纹”;6500年前的濮阳西水坡原始墓葬也有蚌壳堆塑的虎形象,与龙相对,虎居左为尊。[21]中国文化向来龙虎并称,《周易.乾卦》以龙虎比喻乾坤、天地,龙飞在天、虎行于地。龙虎星象视为守护星神,《史记》载刘邦”令人望其气,皆为龙虎“。
虎在中国民间传说以白虎神和西王母最出名。二十八星宿中,东西南北四方星群组成四象,后又与五行配五色学说结合,形成“东青龙,西白虎,南朱雀,北玄武”。道教将四象纳为守护神,白虎成为“白虎神”。《山海经》中西王母的形象:居于玉山,“人面虎身??豹尾虎齿而善啸,篷发戴胜”,职务是刑神,掌管疾病和生死。其他虎神还有水神天吴、刑神蓐收,财神赵公明的坐骑也是黑虎。
兔
嫦娥奔月传说源于《淮南子.览冥训》,嫦娥在月中有玉兔相伴。兔是月的象征。《春秋运斗枢》说:“行失瑶光,则月出兔”。《乐府诗集》有“白兔常跪捣药虾蟆九”的诗句,晋朝傅玄在《拟天问》中吟:“月中何有?白免捣药。”
古人认为月中有兔的原因,有说月面阴影像兔,又说月亮和兔属阴,还有说兔鼻有豁与月的圆缺相感。闻一多考证,以兔为月之精始于汉,先秦为蟾蜍,其后转为蟾、兔。山东嘉祥汉画像石,有玉兔和蟾蜍一起捣药,马王堆出土的帛画也有蟾兔与月亮描绘。到晋代兔已单独代表月亮。
北方有“蛇盘兔,必定富”的婚配俗信。民间剪纸《蛇盘兔》,图中蛇首兔头相对,蛇躯环绕兔身。“蛇盘兔”有时也应用于丧俗。明代叶盛《水东日记》载,当时在居庸关以北,人们都在争抢蛇盘兔的墓地。
龙
龙的来历说法颇多,以闻一多推断,蛇为图腾的氏族先后兼并许多别的图腾氏族,形成“以大蛇为主体,兼有马的头、鬣的尾,鹿的角,狗的爪,鱼的鳞和须混合而成的龙图腾”。
上古神话的龙并非神圣不可侵犯,女娲炼石补天,“杀黑龙以济冀州”。龙在汉朝后成为皇权象征。皇帝穿龙袍、坐龙椅、乘龙船、坐龙辇,皇帝死去叫龙驭宾天。清朝龙袍以九条金龙合“九五之尊”,北京故宫的龙图案数不胜数。百姓使用龙纹就会惨遭不测。
龙是行云布雨之神。《淮南子.说林训》称,“旱则修土龙”,《论衡·乱龙篇》说,“夫土虎不能致风,土龙安能致雨”。宋代以来几乎每个村庄都有龙王庙,每逢水旱灾害,人们都要向龙王献牲,让它控制雨水,祈祷风调雨顺。也有说龙不能自行决定降雨,《西游记》中泾河龙王因违反玉帝降雨旨意而被斩首。
龙象征出人头地,不同凡响。孔子称赞老子”龙乘风云而上九天也”;诸葛亮称为“卧龙先生”,蔡邕常醉卧街头而人称“醉龙”,家长望子成龙??
龙凤呈祥图案在唐代后广为流传,不但象征帝后权力,也象征夫妻的美满结合,还可象征精神与物质的阴阳两极调和。龙凤图案是中华民族最有代表性的形象符号。
蛇
蛇多以负面形象出现。“人心不足蛇吞象”形容蛇的贪婪;《农夫和蛇》写出蛇的狡猾和冷血;狠毒之人被形容为“蛇蝎心肠”。
蛇多为巫术鬼怪的形象。《山海经》的巴蛇“食象,三岁而出骨”,柴桑飞蛇。《续博物志》的钩蛇“中木则折,中人则害”;《格致镜原》中人蛇“人立而行,遇人辄嘻笑,笑已即转噬“;《酉阳杂俎》载孙叔敖斩双头蛇;清人陈鼎在《蛇谱》载唤人蛇,应者“虽去隔数十里蛇必至“;梁绍壬的量人蛇;《神异经》中的率然蛇??
中国古代神话的女娲和伏羲均为人首蛇身,《鲁灵光殿赋》描“伏羡鳞身,女娲蛇身”,《帝皇世纪》《路史》《拾遗记》《史记.补三皇五帝》也有记载。河南南阳军帐营东汉早期墓画像石,伏蔑执矩,女娲执规,上身着衣,下露蛇尾,相对而立。新疆的唐代古墓中的伏羲女娲交合像,他们腰身以下是交合的蛇躯。
马
作为六畜之首,马除用作交通运输,还是强大的军事装备。战国以“万乘之国”,“千乘之国”等马拉战车的数量来形容国力强弱。
历代君王将帅以拥有骏马为荣。周穆王拥八骏。汉武帝为取得大宛汗血宝马两次远征大宛。唐太宗钟爱“六骏”,飒露紫、拳毛_、青骓、什伐赤、特勒骠、白蹄乌,刻在昭陵以表彰战功。还有秦始皇的“追风”、“白兔”,项羽的“乌骓马”,刘备的“的卢”,关羽的赤兔,等等。
千里马难得,相马成为重要职业,相传著名的相马专家有秦穆公的臣子伯乐(孙阳)和方九堙,赵简子的臣子邮无恤等。世称“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人们常用千里马比喻人才。
北方游牧民族特别祟马。保安族流传神话“雪白马神”;达斡尔族称神马为“温古”,该神马不准女人骑;满族也有供奉神马的习俗。[33]《山海经》记述天马,“其状如白犬而黑头,见人则飞”。
羊
古人视羊为“德畜”,善群、好仁、死义、知礼。善群,羊喜欢聚群。好仁指羊善良,有角但不好斗。死义指羊被宰杀时安静,视死如归,故有宣王“以羊易牛”的故事。知礼指羊知恩,羊羔跪乳象征孝道。
《说文解字》曰:“美,甘也,从羊,从大”,“羊大为美”。文字学家李孝定在《甲骨文字集释》对“美”解释为“疑象人饰羊首之形”。无论哪种解释,羊作为美的象征毋庸置疑。
《周易▪泰卦》以十—月为复卦,一阳生于下;十二月为临卦,二阳生于下,正月为泰卦,三阳生于下。冬之春来,阴消阳长。在岁首用“三阳开泰”寓示吉祥平安,民间改作“三羊开泰”,以年画剪纸等描绘三只大羊祈祷国泰民安。
上古神话中名叫“獬豸”的独角神羊,是司法审判之神皋陶的助手。王充《论衡·是应》:“皋陶治狱,其罪疑者,令羊触之。有罪则触,无罪则不触。”又《杂五行书》:“县(悬)羊头门上,除盗贼”。[33]獬豸还是明孝陵神道六种墓前瑞兽之一。
猴
“猴为人祖”的传说颇多。《山海经》载,“其状如禺而文臂,豹虎而善投,名曰举父“,可见夸父(即举父)形象实乃猴子。成都地区神话认为盘古开天地,猴群中的伏羲女娲繁衍出人类。古吐蕃在《西藏王统记》中载其先祖系狲猴所变。羌族神话《木姐珠和冉必娃》,冉必娃用火烧掉全身猴毛成了美男子。
《西游记》的齐天大圣孙悟空是猴形象的光辉代表。孙悟空的原型,有说取自印度神猴哈奴曼;也认为是神话形象无支祁。宋代《太平广记》描绘无支祁,”善应对语言??形若猿猴??金目雪牙,颈伸百尺,力逾九象,搏击腾蹲疾奔“,与孙悟空的武艺本领相似。孙悟空被封为弼马温,源于古人认为猴子能”避马瘟“,在马厩里养猴能及时发现病马扩散,陕西渭南很多拴马石桩上也雕石猴。
猴与”侯“同音,猴子骑马寓意马上封侯;猴向枫树上挂印寓意封侯挂印;一只猴子骑在另一只猴子背上寓意辈辈封侯。猴爱吃桃,桃子象征长寿,民间剪纸也常见“猴桃瑞寿”图案,取长寿之意。
鸡
《韩诗外传》概括鸡的“五德”,“头戴冠,文也;足搏距,武也;见敌敢干,勇也;见食相呼,义也;守夜不失时,信也”。故鸡有德禽的雅号。[39]
玉兔与月亮,金乌与太阳常相提并论。《淮南子·精神》说“日中有蹬乌”,即三足乌:日乌、金乌、金鸦。明代杨慎的《艺林伐山》说“日中有金鸡”,日与月,太阳属东方酉鸡却位于西;月亮属西方卯兔却居于东,原因是“日月阴阳互藏其宅也”。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中吟“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
古代计时简陋,雄鸡司晨成日出而作的号令。《诗经》中,“女曰鸡鸣,士曰昧旦“,还有以”鸡既鸣矣,朝既盈矣“催促国君上朝。孟尝君被困函谷关,门客学鸡鸣骗开关门。东晋祖逖“中夜闻荒鸡鸣,曰‘此非恶声也’,因起舞庭中”,发愤报国。
凤凰是雉鸡美化神化而来。《山海经》记述“有鸟焉,其状如鸡,五采而文,名曰凤皇“。《桂海禽志》载“乌凤”,“颈毛类雄鸡”。俗语常把鸡和凤凰联系一起,如“凤凰落架不如鸡”。
狗
《汉书》载,帝高辛氏有狗名盘瓠,取犬戎吴将军首级被赐以少女,“随盘瓠升南山产子,男女十二,后繁盛也“。《搜神记》扩充说盘瓠是皇后耳朵跳出的金虫变成。西南的苗、畲、瑶、黎、侗、壮、佤等民族,也传说盘瓠是族群始祖。少数民族还有狗取谷种的传说,哈尼族认为,天神女儿把五谷带到人间,被贬成狗。
古人认为日月食是天狗所吞。宁波有谚“天狗吃月亮,地下放炮仗”,怀化人说“天狗吃月,脸盆子敲缺”,试图以声响吓退天狗。天狗还导致妇女不育。妇女供奉“送子张仙”,他手执弹弓仰天瞄准,据说是射杀天狗。
狗是司风之神。甲骨文载“于帝史风二犬”;《山海经》有黑白犬祭祀风神。古人认为狗能止风,《风俗通义》载,“戌之神为风伯,故以丙戌日祭于西北”。狗还能扬风,《墨子》载“烧黑狗皮扬灰风即起”。
狗的忠诚,传说和现实比比皆是。《述异记》载,魏晋陆机的“黄耳”,为主人送信,劳累而亡。《搜神记》中的黑龙犬,在火中用水沾湿醉酒的主人使其幸存。
猪
猪有“乌金”之名,父系氏族公社时期,猪是财富标志,临夏大何庄的墓葬有三十六块猪骨陪葬。豕是士庶以下平民的祭品,以豕为之,陈豕于室,合家而祀,即“家”字。
畜牧户供奉豕神、栏神。豕神本职厕神,南方农村厕所和猪圈多合二为一,故厕神多兼职圈神。厕神即紫姑神,或死于厕的西汉戚夫人。猪栏神是姜太公,封神时姜太公把为自己预留的东岳神让给黄飞虎,自己当猪栏神。浙西一带常在猪栏张贴黄纸,“姜太公在此、百无禁忌“。
猪的肥头大耳是福气象征。老子姓李名耳字聃。《说文》云“聃,耳曼也”,段王裁注“耳曼者,耳如引之而大也”。乐府《长歌》:“仙人骑自窟,发短耳何长。”《三国演义》中刘备“两耳垂肩,双手过膝”。
俗信猪能预兆雨水。《诗·小雅》载“有豕白_,_涉波矣,月离于毕,俾滂沱矣。”《投荒杂录》中说雷公“豕首鳞身“。《西游记》的猪八戒“原是天蓬水神”,“敕封元帅管天河,总督水兵称宪节”,天蓬本是道教紫微北极大帝的四将之一,充分体现猪崇拜和云雨之神的关系。[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