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生肖代表的意义
1.牛:牛代表的是勇敢的精神,这种勇敢是坚定不移、勇往直前的。牛的力量和决心常常被视作一种无畏的象征,它们面对困难时毫不退缩,敢于挑战。
2.马:马象征着野性和自由,它们的力量巨大、活力四射且充满冲动。在许多文化中,马被看作男性活力的象征,代表着激情和冲动。马也象征着自信和自由,那些性格如同马般的人通常充满魅力,引人注目。
3.羊:羊是温和、和平与善良的象征。它们通常代表柔软和顺从的特质,有时可能显得有些软弱。
4.鹿:鹿与羊相似,但更具灵性和美丽。它们代表温柔、善良、聪明,但也可能存在软弱的倾向。
5.狼:狼象征着人们内心的恐惧,这些恐惧可能包括兽性、攻击性或破坏性。狼也被认为代表了深层心理中压抑的冲动,如童年创伤或复杂情感。
6.熊:在西方文化中,熊具有多重象征意义。它可能代表男性性格中的女性成分,象征母亲或潜意识中的智慧。在梦境分析中,熊常常与内在的直觉和情感智慧联系在一起。
十二生肖羊有哪些象征意义
十二生肖羊的象征意义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和平与温和:羊被认为是和平、温和的象征。它们的性格通常亲切友善,不喜争斗,倾向于以和谐的方式解决问题。
2.家庭与团结:羊象征着家庭和团结。它们通常是非常忠诚和关心家人的,注重家庭生活,希望安定和平的环境。
3.忍耐与勤劳:羊被认为是忍耐和勤劳的代表。它们通常具有坚毅的品质,能够承受压力和困难,并通过持久的努力实现目标。
4.艺术与创意:羊在艺术和创造力方面具有一定的象征意义。它们可能对音乐、绘画、手工艺等艺术形式有浓厚的兴趣和天赋。
5.安详与宽容:羊被视为宁静和宽容的象征。它们通常能够理解和宽容他人的错误或过失,并对他人保持平和的态度。
6.幸福与吉祥:羊有幸福和吉祥的意义。在中国文化中,羊被认为是幸福和繁荣的象征,因此在许多重要的庆祝活动中羊都被用作吉祥的象征物。
以上的象征意义可能会因不同的文化和传统而有所不同,因此对于不同地区或个人来说,对于羊的象征意义也可能存在差异。
生肖动物百科:羊
三羊(阳)开泰
新春伊始,艳阳当空,人们最先想起的吉祥话是“三阳开泰”。农历十一月冬至日,白天最短,夜最长。过了这一天,白天越来越长。古人认为,从这一天起阴气渐去而阳气始生。所以称冬至一阳生,腊月二阳生,正月就是“三阳开泰”。
“三阳开泰”意味着春天来临,万物生机勃勃。“三阳开泰”具象化为吉祥图案,即阳光下的三只羊。这里取“阳”与“羊”的谐音,于是三羊并列就频频地出现在民间年画、剪纸之中。给千家万户再添上几分喜气。羊年的春节再提“三羊(阳)开泰”就更多了一层吉祥意义。
羊与人类的生活密切,除“供给膳”外,还供御寒,且美化生活。古时还用于祭祀、行礼。
东汉许慎《说文》日:羊,祥也。古字中羊通祥。其吉祥意义不言自明。用于敬鬼神,祭天地,自然是理想的祭品。用于人际交往,也是很好的礼品。古人行礼见天子献鬯(一种祭祀用的香酒),见诸侯奉玉,见国卿则赠羊羔。《春秋?繁露》解释:“羔有角而不用,如好仁者,执之不鸣,杀之不号,类死义者;羔饮其母必跪,类知礼者。故羊之为言犹祥……”好仁、死义、知礼大有君子之风,再加上羊就是“祥”,所以是最得体的礼物。
古人交往送羊送酒是很常见的,婚聘之时更少不得羊,当然也是取其吉祥之意。这是汉代末年就有的习俗,至少有1800年的历史了。古人还认为梦见羊者,主得好妻。汉高祖刘邦当亭长时,梦逐一羊,拔角尾皆落。有人为他解梦说:羊去角尾乃王也,对刘邦来说,这比做梦娶媳妇神闷更激动人心。
古人有年初在门上悬羊头、鸡头的习俗。羊能啮草,鸡啄五谷,故悬二物以助阳气,祈求丰收富裕。其实不尽然。鸡,源隐“吉”一音之转,羊,“祥”本来相通,悬二物是想祈求吉祥。
二郎赔情
旧时河北南部民间流行“送羊”的岁时风俗。每年农历六、七月间,外祖父或舅舅给小外甥送羊,早先是送活羊,后来演变为面蒸的羊。据说这一习俗与著名的沉香劈山救母的故事有关。《西游记》中与孙悟空大斗神通的二郎神杨戬,是个专横跋扈的天神,他的妹妹三圣母爱上了秀才刘彦昌,仙凡结缘生下一子沉香。二郎神雹瞎厅十分恼怒,竟将三圣母压在华山之下。沉香长大后,得仙人指教,靠宝莲灯和神斧打败了二郎神,并斧劈华山,救出生母。至今陕西境内的华山上,还可以找到劈山救母的景点。
民间传说沉香劈山救母后,还要斧劈虐待其母的舅舅杨二郎。二郎已彻底服输,为修兄妹、舅甥之好,每年送一对羊给外甥赔情。从此留下送羊之俗。
与羊有关的习俗很多,尤其是游牧为生的少数民族地区。最出名的是哈萨克、塔吉克、蒙古族流传的“叼羊”。在喜庆的日子里,骑手列队在草原上,几百米外放着一只羊。一声令下,大家便冲上去抢夺,抢到手者还要尽力把持,别人也会紧紧跟随奋力争抢,到达终点时羊在手者胜。或单骑夺羊,或分队为战,胜者就地把羊烤熟,大家一起分享。
不少习俗与吃有关,这也难怪,羊肉毕竟是一种美味。解析“美”字,原也是形容味道的,“美,甘也,从羊、从大。”羊大为美。另一个“鲜”字,有少有之意,也有味美之意。从鱼、从羊,鱼、羊并列为鲜,即少有的美味。古时交通不便,西北地区不见鲜鱼,东南沿海少食羊肉,二者并陈,鲜美之味于一席,必是盛宴。
獬豸判案
羊的形象温顺善良,所以不易神化。虽然古人有“火畜”、“金精”之说,却没有相应的故事流传下来。即使有神异之处,也是在别的故事中,充当配角。
《灵异转》中有书生柳毅与洞庭龙女的爱情故事。男女主人公第一次见面时,龙女正在放羊,柳毅说:“吾不知子之牧羊何所用哉?神祗岂宰杀乎?”龙女回答:“非羊也,雨工也。”柳问:“何谓雨工?”答:“雷霆之类也。”柳毅再仔细看,觉得这些羊都“矫顾怒步,饮龁其甚,而大小毛角则与羊无异焉。”
“火畜”也罢,“金精”也罢,“雨工”也罢,似乎都不及獬豸更具文化意义。汉《异物志》云“北荒之中有兽,名獬豸,一角,性别曲直。见人斗,触不直者:闻人争,咋不正者。”獬豸,是独角的神羊,谁是谁非,一头顶去便见分晓,大大地简化了司法程序,这就是古人所谓的“羊判”。据说楚王曾获此兽,因其形创獬豸冠,后来成为执法官员的顶戴。
獬豸既然成为法律公正的象征,清代御史及按察使官服前后的补子皆绣獬豸图案。这与西方的法官着黑袍戴假发一样,以此显示法律的尊严。
五羊衔穗
以羊命名的地方甚多,羊街、羊场、羊坊店、羊肉胡同,羊尾巴胡同、羊圈胡同举不胜举。最大最有名的是羊城—广州。
广州最早称“楚庭”大约3000年前周夷王时,南越与长江中游的楚人已有交往,为纪念两地人民友谊,南越人特建一楚庭(亭)。后来南海五位仙人,身穿五色衣,骑着五色羊,带着每茎六穗的稻谷来到楚庭。对这一片土地发出美好的祝愿后,腾空而去。留下的五只羊化为石头,故广州又称“羊城”,简称“穗”。而五只羊的雕像也成为广州的标志。
四川成都的青羊宫也是一个很有说道的地方。中国的文化巨人老子西出函谷(今河南灵宝境内),留下《道德经》两篇后不知所终。传说他临终前告诉弟子:“寻吾于四川青羊肆。”后弟子前往成都,在青羊肆找到转世的老子。
青羊肆因有一铜羊而得名,后经皇家敕封改称青羊宫。铜羊集十二特征于一身:鼠耳、牛鼻、虎爪、兔背、龙角、蛇尾、马嘴、羊须、猴颈、鸡眼、狗腹、猪臀。后人又仿制一个凑成一对,置于青羊宫三清殿内,至今犹在。此羊独角,传说一角羊是龙所化,所以是神羊。民间传说头痛者摸头,腹痛者摸腹可免病痛。
由于老子转世得神话,青羊宫成为道教著名的宫观,也成了四川著名的人文景点。经历了千百年无数人膜拜和抚摸过的铜羊,依然泛着神秘的青光,折射着十二生肖文化的灿烂。
羊在民间
为六畜之一,早在母系氏族公社时期,生活在我国北方草原地区的原始居民,就已开始选择水草丰茂的沿河沿湖地带牧羊狩猎。汉代许慎释字义说:“美,甘也。从羊从大。羊在六畜主给膳。”明末清初屈大均套许慎的模式,在《广东新语》中说:“东南少羊而多鱼,边海之民有不知羊味者,西北多羊而少鱼,其民亦然。二者少而得兼,故字以‘鱼’、‘羊’为‘鲜’。”
“羊”、“祥”通假。西汉大儒董仲舒有云:“羊,祥也,故吉礼用之。”《汉书南越志》记:“尉佗之时,有五色羊,以为瑞。”广州号称羊城,源于美好的传说:周夷王时,五个仙人骑着口衔六串谷穗的五只羊降临楚庭。将谷穗赠给人们,祝这里永无饥荒。仙人言毕隐去,羊化为石。《广州记》则记:“战国时,高固为楚相,五羊衔谷穗于楚庭,故广州厅室、梁上画五羊像,又作五谷囊。”广州市越秀山公园有五羊册,其上矗立着一座高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