偷盗的生肖有那些
等比级数与麦粒
大家好,我今天要给大家讲一个故事。大家应该都玩过象棋吧?象棋一共有64个格子,这可是一个天文数字呢!以前我也认为它很小,但自从我听了这个故事后,我就不会再这么认为了。
这是印度的一个古老传说。
很久以前,有一个古老而十分富有的国度,那里的君主舍罕王天天享乐,但他越来越厌烦这样日复一日的生活。后来宰相发明了一种游戏——象棋,把战场搬到了棋盘上,让王百玩不厌。
舍罕王打算重赏宰相西萨·班·达依尔。可是这位聪明的大臣的胃口看来并不大,他只是跪在国王面前说:“陛下,请您在这张棋盘的第一个小格内,赏给我一粒麦子,在第二个小格内给两粒,第三格内给四粒,用这样下去,每一小格内都比前一小格加一倍。陛下,当这样摆满棋盘上所有64格的麦粒时,再把那些麦子赏赐给我吧!”“爱卿,你所求的并不多啊。我当然会赏给你!”国王说道,心里为自己对这样一件奇妙的发明赏赐的许诺不致破费太多而乐疯了,“你当然会如愿以偿的。”
国王命令仆人开始摆麦子,准备如数付给达依尔。计数麦粒的工作开始了,第一格内放1粒,第二格内放2粒,第三格内放4粒······还没有到第二十格,一袋麦子已经空了。而下一格,一下就用了两袋麦子······一袋又一袋的麦子飞快的被扛到国王面前来。麦粒数一格接一格飞快增长着,国王很快就看出来了,即便拿全印度的粮食,也极有可能兑现不了他对达依尔的诺言。
所需麦粒总数是1+2+2+2+2······+2-1=
1844,6744,0737,0955,1615(粒)。(一千八百四十四万六千七百四十四亿零七百三十七亿零九百五十五万一千六百一十五)这么长串数字,听起来就够累的,可是具体的这些麦子究竟有多少呢??打个比方,如果造一个仓库来放这些麦子,仓库高1.5,底面圆的半径是3米,那么仓库的长度就等于地球到太阳的距离的两倍。而要生产这么多的麦子,全世界要两千年。尽管印度舍罕王非常富有,但要这样多的麦子他是怎么也拿不出来的。
这么一来呀,舍罕王就欠了宰相好大一笔债。他要么是忍受达依尔没完没了的讨债,屈尊纡贵的讨饶,要么是干脆一点,随便找个罪名干砍掉他的脑袋。结果究竟如何,可惜史书上没有记载。不过以舍罕王的性格,还是第二中比较可能。
从这个故事中,不难看出,印度古代对等比级数已有相当的研究。等比级数又称等比数列,几何级数。举个例子:一个数列,如数字1,3,9,27,81,其中每一项都是前一个数被乘以相同的因数3。像这样的数列,成为等比级数。
十二生肖谁会偷东西
鼠和猴在十二生肖中被认为是“偷肖”。这在很大程度上源于人们对鼠的传统印象,即它们常常被描绘成偷偷摸摸的生物,类似于过街老鼠人人喊打的说法。猴子作为十二生肖中最类似人类的动物,以其敏捷的手势而闻名,因此在抓取东西方面也显得特别迅速。鼠和猴被赋予了“偷肖”的称号。
偷盗代表什么生肖
偷盗通常被用来形容老鼠这个生肖。在十二生肖中,老鼠常被描绘为机智、灵活但有时也带有一些狡猾和贪婪的特质。这些特质与偷盗行为在某种程度上有一定的联系,尤其是在一些文化和传说中。
从历史文化背景来看,老鼠在十二生肖中的位置非常特殊。它排名第一,据说是因为在玉帝选定十二生肖的比赛中,老鼠凭借机智和狡猾,骑在牛背上,最后一跃而下,成为了所有生肖中的第一名。这个故事本身就暗示了老鼠具有一种“不择手段”达到目的的本性,这种本性与偷盗有一定的相似之处。
在现实生活中,老鼠也常被视为一种喜欢偷食人类食物的动物。它们经常在夜间出没,偷吃粮食和储存的食物,这种行为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被看作是“偷盗”。在人们的印象中,老鼠与偷盗行为之间形成了一种自然的联想。
在文学作品和民间传说中,老鼠也经常被描绘为一种喜欢偷窃和搞破坏的角色。比如在一些童话故事里,老鼠经常偷走主人公的食物或者财物,给主人公带来麻烦和困扰。这些故事进一步强化了人们对老鼠与偷盗行为之间联系的认知。
虽然偷盗行为本身并不局限于某一个生肖或者动物,但在文化和传统的影响下,人们往往将偷盗与老鼠这个生肖联系起来。这既是因为老鼠在某些方面展现出的机智和狡猾特质与偷盗行为有一定的相似性,也是因为老鼠在现实生活中的一些行为特征容易让人们产生这样的联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