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从龙,风从虎,是什么意思
【易经·乾卦·九五·文言·原文】云⑴从⑵龙⑶,风⑷从虎⑸。
【译文】凡是人与人之间亲密往来的,都是顺从有雄才大略的人,平民百姓的愿望是顺从威武勇猛的人。
注释:⑴“云”亲密往来。《康熙字典》又狎昵往复也。《诗经·小雅》昏姻孔云。《左传·襄公二十九年》:“晋不邻矣,其谁云之。”(狎昵:亲密。)
⑵“从”听从;顺从。《庄子·大宗师》:“父母于子,东西南北,唯命之从。”
⑶“龙”具有雄才大略的人。《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诸葛孔明者,卧龙也。”
⑷“风”风俗,民情(人民的心向、愿望。)。《左传·昭公二十一年》:“天子省风以作乐。”
⑸“虎”比喻威武勇猛。《诗经·鲁颂·泮水》:“矫矫虎臣,在泮献馘。”
为什么要说云从龙风从虎 云从龙风从虎是什么意思
1、云从龙,风从虎。风从虎是指老虎出现的时候就会有风相随,云从龙是指龙出现的时候就会有云相伴,比喻事物之间的相互感应。这句话出自于《周易·乾》:“同声相应,同气相求。水流湿,火就燥。云从龙,风从虎。圣人作而万物覩。”表达了圣人对于万物变化的理解和感应。
2、云从龙,风从虎,圣人作而万物覩」龙为水物,云为水汽,故龙吟云出;虎吼威猛,荡谷飘风,故虎啸风生。这是在比喻有相同特质的东西会彼此吸引,相互感通,有美好内在或人格的人只要一站出来,万物便能清明地见到,有如在天翱翔的飞龙。「作」就是「起」之意。「覩」即为「见」之意。
风从虎,云从龙的解释
风从虎,云从龙的解释
《易·乾》:“同声相应,同气相求。水流湿,火就燥。云从龙,风从虎。圣人作而万物覩。”后因以“风从虎,云从龙”比喻事物之间的相互感应。唐李观《项籍碑铭》:“其馀揭竿而呼,争先刺秦者,如林如薮,於时乱浩浩,兵憧憧,风从虎,云从龙,三灵昏而四海空。”
词语分解
风从的解释顺从,响应。晋孙楚《为石仲容与孙皓书》:“若侮慢,不式王命,然后谋力云合,指麾风从。”宋范仲淹《奏上时务书》:“大君有命,孰不风从。”孙中山《民生主义》第一讲:“至于马克思所著的书从龙的解释《易·乾》:“云从龙,风从虎,圣人作而万物覩。”旧以龙为君象,因以称随从帝王或领袖创业。后唐卢殷《欲销云》诗:“欲隐从龙质,仍馀触石文。”清戴易《钓台》诗:“当时赖有从龙彦,却使幽人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