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半饥半饱的意思
半饥半饱的意思是用于饮食,指不求甚饱或吃不饱饭。
半饥半饱的读音bàn jī bàn bǎo。出处: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二十八卷:“若论起吴衙内,只算做半饥半饱,未能趁心像意。”半饥半饱的近义词:半面不忘、半明不灭、半文半白、半身不摄、半真半假、半信不信
半饥半饱造句
1、现在这个制度对他们意味着痛苦的劳役,半饥半饱,衣不蔽体的生活,短命和夭折。
2、半饥半饱,感冒又没有及时治疗,这就注定了大部分学生要受到传染。
3、在象棚的旁边住着一只骨瘦如柴常常半饥半饱的流浪狗。
4、半年饮食半饥半饱别撑着,日子半梦半醒别扛着,心情半悲半喜别烦着,事业半得半失别累着,爱情半推半就别等着!
5、因为吃了如此丰富的食物,这只曾经半饥半饱的狗长得又大又壮,外表也变漂亮了。
6、若空腹服用肠胃有不适感,也可改在半饥半饱时服用。
7、“变修”的中国人已不习惯艰苦奋斗,几位有所准备的队员拿出国内带来的食品充饥,而我只有半饥半饱地退席。
8、在地震受灾区,人们过着半饥半饱的生活。
半饥半饱的意思半饥半饱的解释半饥半饱接龙
1.成语名字:半饥半饱
2.成语发音:bàn jī bàn bǎo
3.成语解释:半饥半饱这个成语的意思是指不追求吃得过饱,或者形容吃得不太饱。
4.成语出处:出自明代冯梦龙的《醒世恒言》第二十八卷:“若论起吴衙内,只算做半饥半饱,未能趁心像意。”
5.成语繁体:半饥半饱
6.常用程度:这个成语一般常用。
7.成语感情色彩:半饥半饱这个成语带有贬义色彩。
8.成语用法:可以作为定语或状语,用于描述饮食等方面。
9.成语结构:半饥半饱是一个联合式的成语。
10.产生年代:这个成语起源于古代。
半饥半饱什么意思出处是哪里
【出处】: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二十八卷:「若论起吴衙内,只算做半饥半饱,未能趁心像意。」
【释义】:指不求甚饱或吃不饱饭。
【读音】:ban jī ban bǎo
【例句】:
1.为时四年的半饥半饱状态,四年粗糙的、半生不熟和腐烂发酸的配给食品,对这些人起到了应有的作用,以致每个在亚特兰大停留的士兵要么刚在逐渐康复,要么还病得厉害。
2.如果不可能,劳动者暂时仍将处于半饥半饱的状态。资本家的花费从非生产性支出转变为生产性支出,会使商品需求发生变化,其结果乃是下一年生产的食物将增多,而餐具和珠宝将减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