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情感挽回机构(69名情感挽回大师落网)
撰文|本刊记者徐黛茜
分手后,还能和好吗?“老师”承诺只需一个月的时间就可以帮他挽回爱情,并发来一堆视频课程要求他提升、改变自己,他决定试一试。
2018年7月,杭州一间情感咨询工作室,提供分手复合、情感修复等心理咨询服务。(@视觉中国图)
“你什么时候分手的?”
“分手时你说了什么?”
“你们最近还有联系吗?”
高浩正与女友刚分手半个月,这期间他总是会在网上搜索“分手和好”、“分手挽回”,每一次都能看到有人在说自己找情感挽回机构的经历。
他在视频下方留言,“说得挺准的。”不到半小时,他就收到一则私信,“您最近也有情感问题吗?”紧接着就是一来一回的问答,聊了接近一个小时,对方时不时安慰几句,高浩正心宽了许多,他觉得自己的情况其实很常见,是有办法解决的。
高浩正刚毕业,不上班时基本与女朋友形影不离。分手后,他感觉生活极度空虚,迫切地想马上和好。
五月底,他在山东一家名为“柏舟教育”的情感咨询机构付款12900元,这仅仅是全款的一半。对方承诺只需一个月的时间就可以挽回与他吵架、分手的女友。在这一个月里会有第三方介入,还可以做一些心理干预,高浩正觉得可以试试,交钱时他还有所顾虑,说先交一部分,等有进展了再补足余款。
但刚交钱没几天, 6月3日晚上,高浩正就联系不上这家机构的“老师”了,一开始,他还担心是不是机构和女友的交涉出了状况,“你们和她说什么了吗?”他在一个微信群里不断发消息,没有人回应。
第二天,机构的联系人电话统统关机,朋友圈也不再有更新。他记得最近一次的对话中,“老师”还安抚他说,“别急,你先要冷静下来。”
让他感到惊愕的是,这家机构的销售、分析师、咨询师都已经被上海警方带走。6月2日,上海警方因一起新型“情感挽回”诈骗案前往山东,抓获犯罪嫌疑人69名,缴获作案手机180余部,初步查实此公司涉及全国各地的案件500余起,涉案金额 700余万元。
高浩正最后“人财两空”,他这样形容自己。钱没了,女朋友也回不来了。
分手还被骗
6月2日下午,当警方来到一栋写字楼的 19层,“柏舟教育”情感咨询机构的员工们都在忙碌地工作。无论是销售还是分析师,他们都在倾听电话那一头的感情状况,他们会安慰对方这事很好解决。
民警的到来,让一些老员工马上有所警觉,几个刚入职的员工还摸不着头脑,只能跟着一起走。负责高浩正的“老师”在当天上午还发了朋友圈,几句心灵鸡汤再配上一张阳光灿烂的景色图。
高浩正最早是通过社交平台联系到“老师”的,在一个视频里一名穿着正装的女性在总结分手的三大状况,其中第二点说到“双方沟通障碍”,他感觉与自己的情况相似。
很快,“老师”就会介绍一个分析师根据他的情况一对一制定方法,这中间会问到他的职业、收入、工作地点、家庭情况……最后就是推出套餐,初级、中级、高级,价格从两千元到一万元不等,老师给高浩正推荐了中级套餐,并称他的情况有一些复杂,毕竟已经过去半个月了。
那个套餐的价格是5800元,相当于高浩正半个月的工资,他考虑了一会儿,给自己灌输了一套逻辑:“这钱是给女朋友花的”,值得。
高浩正能联系到的“老师”一共有五名,付款之后,销售就把他拉进一个微信群,以“姓名+分手年月+目的”为群名,平时群里只有一位高级导师说话。晚上下班后,高浩正一般会找“老师”聊天,前一天晚上他还问了第三方介入的进度,“老师”有些闪烁其词,表示有进展会第一时间通知他。“老师”还发来一大堆视频课程,要求他现在提升、改变自己。
现在回想起来,高浩正觉得自己鬼使神差地就把所有信息告诉了一个陌生人。他认为,在半个月内毫无目的地寻求方法,突然有个人给了他一点希望,又让他看到了与前女友复合的可能性,他一定要试一试。
顾月与高浩正报名了同一家机构,交钱后一周,她就反悔了。顾月报名的课程是最低阶的,“老师”每次回复都是甩来一大堆链接,让她自己看看,或者几本关于心理方面的书籍,比如《非暴力沟通》,还有几个以“真实案例讲解”为主题的课程视频,其中反复地强调女性要懂得处理情绪,不能“作”。
顾月起初觉得,这家机构的“老师”在指导过程中态度敷衍,她在网上看到了一些人发布帖子,投诉这类“情感机构”,他们的境遇大多相似,而且一些课程也相同。顾月要求机构退钱,但根据他们签署的合同,“任何一方不得单方终止本合同,甲方无故终止本合同构成违约情形下,乙方不退还甲方咨询服务费。”机构“老师”说,这是她先违约,他们没有退款的义务。
他们报名的这家“柏舟教育”,在网络上其实早有人投诉,他们都称交了钱后“老师”并没有兑现服务。但大多数人都止于投诉这一步,高浩正没想过去报警,他觉得很丢脸,“分手已经不是好事了,还因此被骗,说出来就很糗。”
“情感挽回”的套路
“专业专注,挽回爱情”、“做你爱情的坚强护盾”,在社交平台上,一些“情感挽回”的机构会大量铺设甜蜜幸福的广告,专业人士会教你怎样培养亲密关系,与男/女朋友说话,还有情感专家开设的情感课程。
那些情感困惑的人,很难不被这些内容吸引。这些机构会告诉失恋者挽回感情的套路,他们与失恋者的对话也是套路满满。
销售通常会坐在电脑后台等待,有人主动找上门来。对方一般是评论,可能表示赞同,也可能说自己想学会这些,更直白一点的就是直接要联系方式,以及说明自己想与另一半复合,心急的人会直接点进主页主动来咨询。
“按照你的情况,感情肯定是在的,你一定要坚持,不然就不要花冤枉钱。”“柏舟教育”情感咨询机构的销售没有一个劲地让高浩正花钱,反而还在劝他不要乱花钱,这让他觉得靠谱。
2019年9月8日,上海世博公园“爱情星际拯救计划”的活动现场。(ICphoto图)
一开始,来自四川的姜涤就是想找个机构分析一下自己的状况,她已经和许多朋友说过自己的事了,但没有人给出好的办法。刚分手的第一天,朋友就建议姜涤去堵门,她觉得这种行为太过激。当她在小红书看到有人分享自己找机构来挽回情感的经历时,她也想尝试一下。
姜涤前后对比了超过50家情感咨询机构,作为一名保险销售员,她本能地对营销有所警惕。在分手的第一个月,白天只要一睁眼,姜涤就会想起感情上的事,她不断地去找机构聊天,最后自己还做了总结。
她将机构分为三类:个人、工作室和机构公司。机构公司一般20人以上,一些失恋者总认为大公司可靠。这些公司又能从销售态度上大致分为两类:上来就推销课程的,或者先认真倾听对方的感情动态。“如果聊完之后,他肯定地告诉你一定能挽回的,一般都是骗钱的,至少是骗人的。”姜涤建议,如果选择工作室,一定要甄别对方的资质,多对比一下,“但大部分个人的就很难界定了,这真的是靠眼缘。”
第一次找情感咨询机构时,姜涤就被骗了将近两万块。那时候,她还不懂对方回的话术都是套路,“理解你的心情,当你想要一个好的结果时,说明你也很爱他,这是一种动力”、“我坚信这个过程你会更懂他,也会更懂你自己的。”
“每个人就像抓住一条上岸的小船,只要买了门票,就能到达幸福的彼岸,可能是那个时候也不知道怎么搞了,什么都愿意试一下。”姜涤说,交钱之前,她都没意识到要看一下对方的资质证书,二话不说就签了合同。
一些“情感挽回”机构的价目表也不明晰,他们会根据询问者的收入情况来推荐,前来咨询的人很少设防,所有的个人信息,包括星座、生日、住址都会提供给销售,姜涤购买的是一个初级套餐,4800元,她当天晚上就转账支付了。
接下来又是新一轮的套路。有的“老师”会让人给另一半写道歉信,还有自省信,教人从性格、生活等方面分析自己的缺点;最普遍的是“上课、学习、提升自我”,在一个打包文件里会有各式各样的课程链接,比如对情绪的自我控制叫做“蜕变心灵”。姜涤的“老师”要求每天晚上8点交学习心得,必须每天打卡,不然还要挨批评,“花钱买不开心。”姜涤事后总结道。
每当了解具体的感情问题之后,“老师”会说,“感觉你的问题比较复杂,最好请第三方介入。”也就是他们要绕开对方去联系另一半。高浩正和姜涤都支付了第二笔费用,价格比之前都翻了一番。
姜涤与男友分手的原因是双方父母不太赞成,第三方介入就是和家长聊聊,“老师”会伪装成男方或者女方的亲戚去瓦解家长的思想。但一个月过去了,“老师”没有带来任何好消息,甚至还说“你们可能就是不合适”。她后来了解到,第三方根本没有介入,姜涤的母亲接到了电话,男方基本没动静。她现在想来也觉得很傻,“一个不熟的人跟你打电话说这事情,谁会信啊?”
在消费者服务平台上,记者发现大量关于被骗的投诉。第一类是这些机构不断地引导消费者缴费,之后服务怠慢。第二类是在所谓的“挽回”合同期内,并未给出有效的复合方案,有的甚至是让消费者的情感关系变得更差。
“PUA”的转型
像高浩正与顾月咨询的“柏舟教育”,在经营范围里标注的是“教育咨询服务、健康咨询服务、个人商务服务”,但本质上还是情感咨询。
这些情感咨询机构大多在2018年成立,据天眼查数据显示,目前有1785家名为“情感咨询”的公司,近3万家“婚姻服务”公司,还有一些情感咨询机构打着“教育咨询”的幌子做生意。
小鹿乱撞和花镇是目前两家较大的情感机构,在广东地区,情感机构如雨后春笋出现。之前许多机构基本上以心理咨询为主,针对个人身心健康的一些治疗,很少直接指明情感方向。
一些机构最热的项目是“如何撩妹”、“如何撩汉”,就像许多人常讨论的“PUA”。网上有从教育机构出来的工作人员揭秘说,“那些就是PUA的转型。”
顾月发现自己被骗,机构又不退钱,她开始在网上大量发帖投诉,她重新看了一遍合同,发现合同对情感机构“老师”的责任要求模棱两可,“合理合法运用情感咨询的理论与技术,适时调整咨询方式和策略”。学员则不能提出过分要求,完成家庭作业。“合同只是机构用来给学员增加信任用的,当出现问题的时候,合同上的条条款款都会对学员不利。”一位情感咨询机构从业人员说。
上海公安局金山分局姚警官介绍说,他们最开始接到一个报案称,自己为了挽回与女友的感情而被一家情感咨询机构诈骗3.4万元,他一开始是被“一对一私人订制,百分百挽回爱情”的广告所吸引,缴纳第一轮咨询费后机构“老师”又说其前女友已有新男友,需要进一步交钱请老师介入工作指导,但直到分手半年后他与前女友都没任何进展,机构回复都是敷衍。报警后,警方去核实了情况才发现前女友早已结婚,也从未收到过任何来自情感挽回机构的电话。
这位报案人与高浩正、顾月报名的机构其实是同一家,只是名称不同,一个是“拾花教育咨询”,一个是“柏舟教育”。和他们一样的受害者还有500多人,可能又分属其他不同名字的机构,“甘沐”、“栖木”、“朝花夕拾”、“盛和”……
为什么报名的公司是“柏舟教育”,转账的户名却是“盛和教育”?高浩正转账时有过疑惑,机构的“老师”解释说是因为那边的账号有太多人付款,现在被限制了,他反而觉得机构生意很好,就继续交钱了。
据天眼查数据显示,记者发现与“柏舟教育”法人有关的“教育咨询”公司有三四家,而与他一起的投资人也涉及三四家,再用电话号码查看,发现共用一个电话的就多达10家公司。从这10家公司的经营状况来看,全都是2018年之后注册,有一半以上在2020年左右注销,或者更换名字重新营业。
这10家公司的法人在2018年之前大多都经营着与咨询毫不相关的行业:建材、餐饮、生物科技、平面设计,看起来毫不相关的人突然在一个时间段里都转行做了“教育咨询”公司,有的还是直接把原公司改名了。
对于这种不断改名、注销、注册新公司的行为,姚警官说现在许多情感诈骗机构就是这样继续做下去的。有些公司因为接到过投诉,还涉及几次法律纠纷,之后就改头换面重新开张。
失败退费20%
让消费者安心的是,一些机构与消费者的合同还会承诺,如果在合同期内,感情并没有成功挽回,可以退20%的费用。但高浩正和姜涤都这样表示,“当时交钱的感受是宁愿不要退钱。”
姜涤在第一次被骗后,仍不断寻找新的机构。她在网上看到一篇帖子,“挽回机构大部分都是骗子,但确实有好的,并且真的有用,但一定要花大量的时间自己去找。”她回忆发帖人还分享了自己的成功经历,她决定继续找找看。
这一次她机灵了许多,找到机构就先查工商信息、了解机构的收费明细、确保是否有后续缴费,看清销售与“老师”的话术是为了诱骗交钱,还是真心在帮你分析。她强调,最重要的是合同,“即便前期被说得多么天花乱坠,但一定要把合同仔细看一遍,不然之后就是被牵着鼻子走。”
有人问她,“需要看相关证书和营业执照吗?”姜涤也说不清这个问题。在2017年,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的职业资格目录中没有了“心理咨询师”,其职业资格考试在全国已经取消。
高浩正记得当时的销售说,这边负责的“老师”都有心理咨询证书,但他也没要求看。警方介入后发现,这家机构根本就没有所谓的专业资格证书。在招聘网站上能看到这家情感机构工作人员的资质,不会要求学历,如在线客服只需高中毕业即可,经验要求也不限,只要求沟通能力。
证书目前已不是一些从业人员的必备条件,“什么营业执照,什么证书,要骗你,照骗不误。”杭州一家情感工作室的老师说。
2020年11月,武汉市东西湖区公安分局捣毁了一个提供“情感挽回服务”的诈骗团伙,抓获犯罪嫌疑人58名,涉案资金200余万元,这是第一起关于情感挽回机构诈骗的案件。
上海警方此次定义为诈骗,是因为他们在核实情况的过程中发现工作人员没有相关的从业证书,承诺给顾客的服务也都是虚假信息。警方后续联系了许多受害者,直到接到电话,对方才意识到自己上当受骗了。姚警官说,“这是一种新型的电信诈骗。”
婚恋心理专家周小鹏不习惯于说“情感挽回”,她将这样的过程称为“关系重建”。现实中,要找到正规的机构,其实是一件很难的事情,大多数机构都有证书,但许多人的从业经验不够完善,而且心理咨询是个与人打交道的领域。简单来说,最重要的还是看个人与咨询师是否能合得来,这也取决于咨询师的专业能力与人格魅力。
“其实从人们找机构的过程来看,也是人对于情感的一种投射。”周小鹏说。“情感挽回”一词比“关系重建”听起来目的性更强,好像也不必付出那么大的精力。当一些人焦急地找到那些承诺“一定会和好”的机构时,也印证了他们自身并没有花许多心思,是一种偷懒的行为,“找机构想着偷懒,也能看出这个人对于感情的态度。”
高浩正反省说,自己当时过于着急了。6月初,他把自己的经历发布在消费者投诉平台上,等待进一步处理。前几天,他看到新闻才知道这家机构的“老师”已经被抓了,他继续投诉、报案,等着钱被返还回来。
而顾月早早意识到被骗,她在网上不断发帖后,机构的工作人员为了平息这些投诉,答应把钱退给她。她也已经从上一段感情中脱身。回想起自己的行为,她觉得太傻了,“如果下次再分手,我肯定不会找这种机构了。”
姜涤在寻找了50家机构之后,终于找到一家令她满意的,对方不承诺她一定能挽回,并且将时间周期拉长到了三个月,劝她不要急功近利,也不能半途而废。这一次她交了9000元,“老师”每天晚上七点给她“上课”,会告诉她怎么开启新话题,怎么回复,怎么控制自己的情绪。
与前男友恢复联系那几天,无论对方说什么,姜涤都截图给“老师”看,“老师”会先问她怎么想的,再整理好话语让她回复过去。
和好之后,姜涤没有告诉男友,她前后花了两万元才挽回这段关系,“这我怎么敢说?”她觉得自己的性格变化很大,没有以前那么冲、那么“作”了。有时候,男友也会问她,“我怎么觉得分手之后你变化那么大呢?”(文中采访对象高浩正、顾月、姜涤均为化名)
诈骗40亿 逃亡海外终落网
故事大全民间故事大全栏目整理和收集了一些民间流传的一些故事供读者在线阅读。这里我给大家整理了一篇关于诈骗40亿
逃亡海外终落网的民间故事,下面请跟随我的脚步一起去看一下诈骗40亿
逃亡海外终落网吧。
敛财40亿
惶恐出逃
龚印文1949年出生于山东枣庄。大学毕业后
龚印文分配至枣庄市委机关工作。1986年担任枣庄市中区副区长
1989年升任枣庄市体委主任。
1991年5月的一天
龚印文出差到济南
与一位名叫范洁聪的美女相识了。范洁聪比龚印文小15岁
除了漂亮
还精明和乖巧。两人一见钟情、相见恨晚。龚印文与妻子的感情本来就不和
范洁聪的出现更是加速了婚姻的崩溃。1992年
在全国一片下海经商热潮中
龚印文辞职下海了
同时也与妻子离了婚
并与范洁聪闪电结婚。
下海后
龚印文和范洁聪来到济南
并在山东省经济发展总公司出任副总兼下属一家分公司经理。山东省经济发展总公司在当时名头很大
有很深的***官员背景
属当时流行的"官倒"一类的公司。然而
由于公司没有实业
龚印文又不擅长经营
公司很快就血本无归。商海受挫
很快让龚印文夫妻俩陷入困境。这时候
范洁聪想到了一个"朋友"--在山东当高官的王朝群(化名)。
在上世纪80年代末
王朝群就掌权枣庄。在一次演出中
王朝群认识了范洁聪
虽然两人年纪相差20岁
但范洁聪还是和王朝***起了"朋友"。后来王朝群升官到省城
两人的关系就疏远了
但范洁聪从来没有忘记过这个仕途得意的老"朋友"。现在
老公事业不顺
范洁聪想
如果能让王朝群出面扶持一下
公司定会起死回生。于是
范洁聪又主动与王朝群联系上了。
阔别多年
王朝群再见范洁聪时
很是感慨
他表示一定会帮助她和老公渡过难关。王朝群动用关系
为龚印文的公司争取到近千万的贷款
龚印文一下子对妻子的非凡能力百感交集
对王朝群感激涕零。就这样
在王朝群的鼎力相助下
龚印文与范洁聪的夫妻店公司开始了最初***的道路。
2000年3月
龚印文接手经营一家叫济怀的保健品公司
后改名为山东济正保健品集团。济正集团以直销的名义从事茶叶等保健品买卖。在高官王朝群的鼎力相助下
龚印文夫妇打着王朝群的名号
肆无忌惮地非法用高额回报吸引民间资本。济正集团的敛财手段不外是吸纳民间资本
但其包装方式颇有特色:公司与投资者签订一份产品销售合同
投资者缴纳一定金额的产品押金
替公司销售其保健产品
三个月后公司返还押金
并给予一定的销售费用
押金和销售费用额度则视产品销售情况而定
这份看似合法的销售合同只是掩人耳目。实际上
公司和投资者之间并无产品交割
而是将子虚乌有的产品
每份定价184元
投资者投入资金后
即可以三个月为周期
每期获得至少13.2元的收益......山东有十多万人被济正集团蒙蔽了
纷纷把资金投入进去
短短5年间
济正集团非法集资就高达40亿。
龚印文和范洁聪绝非等闲之辈
他们利用极深的社会关系长期大肆贿赂
许多部门为其撑起了保护伞
他们明知这种非法集资早晚会暴露
为了更快地聚集资金
他们始终没有放弃他们最擅长的高息融资。世界上没有一种挣钱方法比这来得简便
范洁聪负责总财务
对非法融资资金进行了巧妙的伪装
有好几套班子专做假帐应付检查
把几十亿的资金进行洗钱
大批资金被转移到了海外。她把自己的孩子送到英国读书
再以香港一家公司的名义反投资
并在海外购置不动产随时外逃。平时
范洁聪在济南经营着一家当时最高档的美容院
只对相当级别的官太太免费开放
目的就是为了让官场为他们的集团一路开绿灯。
就在龚印文夫妇疯狂敛财时
2007年8月下旬
他们发现王朝群出了问题
几天都联系不上
一打听才知道被中纪委叫去谈话了。暴风雨呼之即来
龚印文夫妻发现大事不妙
一合计
与其坐以待毙
不如携款出逃。在这之前
他们已通过非法渠道拿到了美国、英国、新加坡等多个国家的护照
当然
他们的护照上用的全是化名。
亡命海外
无处藏身
2007年9月4日
龚印文夫妇匆忙卷款踏上了逃亡美国的旅程。
龚印文夫妻悄然转移以及携带走的资金高达20亿元
他们这一走
济正集团的资金链彻底断裂
"滚雪球"的金钱游戏终于无法维持。同年10月24日起
一大批被忽悠成为济正集团的投资者开始围堵公司
"济正事件"正式公开化。警方调查后
将济正案定性为"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案"
因涉案高达40亿元
被称为"中国非法集资第一大案"。
龚印文夫妇出逃的第一站是美国。在国内时
他们就在美国纽约的黄金地带购买了房产
现在终于真正成为美国人了
初来乍到的他们松了一口气。虽然如此
他们还是很关注国内关于济正案的相关动态
尤其是他们的"朋友"王朝群的情况。他们通过越洋电话联系了王朝群
问王朝群下一步如何走?王朝群长叹一声
要他们走得越远越好
永远都不要回来!王朝群说自己的处境也非常艰难
可能最终也会出事
现在只能听天由命了!
原先一手遮天的王朝群都沮丧到这个地步
可想而知如果他们回国将面临什么样的局面。既然回不去了
那就当逍遥的美国人吧。龚印文夫妇开始了在美国挥金如土的日子。他们去赌城拉斯维加斯豪赌
一掷万金
只为了过把醉生梦死的瘾。但慢慢地
夫妻俩就感到了一种莫名的焦躁感
确实
相比之下
在美国举目无亲与在国内呼风唤雨的那种前呼后拥的感觉太不一样了。为了找回一种"上流"社会的感觉
他们开始频繁出资请华人们来开派对
但奇怪的是
当地华人对这种"上流"方式并不太热衷
他们实在没时间陪两个无所事事的人玩乐。这让抓着一堆钱不知如何花的龚印文夫妇非常失落。
但很快
就有人主动找上他们了--因为"炫富"
龚印文夫妇成了华人圈里的名人
他们被黑社会盯上了。
2008年2月
一个被称为"福连帮"的黑社会组织直接找到了龚印文
让他捐赠100万美元建一个老人会馆
如敢不捐
会有人来收拾他们的。龚印文当场就傻了
在美国因为身份特殊
他们连向谁求助都不知道
该怎么办呢?起先
龚印文夫妇采取了拖、赖的策略
但很快
"福连帮"的几个打手直接逼上门来
为首的一个还用枪抵住龚印文的脑门
问他是要钱还是保命。范洁聪吓坏了
连忙拿出100万美元的支票
这才平息了这场"炫富"之祸。
对龚印文夫妇而言
损失100万美元算不上什么
接下来的事才是最可怕的。2008年4月
中美开始联合追捕一批逃亡美国的经济重案嫌犯
这意味着
龚印文夫妇一旦被发现
也很可能被遣返回国
一想到有朝一日被送回国接受审判
龚印文夫妇就恐惧得要命
他们决定潜逃到英国伦敦。
2008年6月
龚印文夫妇抵达英国
他们上中学的女儿在英国留学
伦敦也有他们三处房产。他们希望就此在英国安家
毕竟还有巨款在手中
他们可以在英国另起炉灶。
为了尽快融入英国的华人社会
龚印文通过华人商会与在伦敦做生意的华人们开始来往
其中一名在当地做房产经纪的温州人邱先生与龚印文很快就热乎上了。很快龚印文投资500万英镑
邱先生投资100万英镑
合伙开了一家规模挺大的房产经纪公司
由邱先生出面任总经理。此时正值世界金融危机
伦敦房产价格处于低谷
公司一口气购进了几十套公寓房
囤积着准备以后升值。哪知不到半年
龚印文的公司就被查封了。原来
邱先生瞒着龚印文
把所有的房产低价出售完毕后
卷款潜逃了。龚印文傻眼了--自己在国内做的这一套把戏
居然被人模仿后在自己身上上演!由于自己特别的身份
吃了哑巴亏还不敢上法院告人家
这是多么窝心的事啊。
钱财的损失对于龚印文还是小事
对他们来说
最主要的问题是
英国***与中国***也开始合作引渡经济案件嫌犯
这样一来
原本以为是安乐窝的英国
如今也不安全了。龚印文夫妇不想坐以待毙
他们思量着再次出逃。
就在这时
新加坡的一个旧时朋友建议龚印文夫妇去新加坡投资定居
由于新加坡华侨众多
许多人都讲华语
他们去那将不会产生在异国他乡的感觉。夫妻俩一合计
决定转道新加坡。2009年3月
龚印文夫妇告别女儿逃亡新加坡。
虎落平阳
星岛惊魂
以华人为主的新加坡多少让龚印文夫妇感受到了国语的亲切和温暖。在新加坡赋闲三个月后
龚印文夫妇发现新加坡人也很迷信保健品
他们就寻思开了:国内中断的保健品行业就在新加坡续上
等产业成熟了
再把国内那套骗钱的把戏用上寻机发财。
他们开始涉足投资新加坡的保健品。但在新加坡
因为没有了官场的保护伞
他们的产品只能货真价实地开发
这无法让龚印文夫妇实现短期内发财的目的。他们接着又投资旅游业
但这个成熟的行业利润更低。无奈之下
龚印文夫妇只好把国内走江湖的那套把戏收起来
专心做本分生意。
2009年8月23日
龚印文夫妇开车从公司回家
在一段僻静的路上
他们被三部车包围起来。显然
是一伙劫匪"看中"了他们。劫匪是偷渡到新加坡的一伙越南人
他们盯上龚印文夫妇很久了
早就想着向他们狠敲一笔。龚印文夫妇被绑架后
劫匪提出:范洁聪留下来
龚印文回去筹备钱
800万新元的赎金。"如果你想报警
那就等着收你老婆的尸体吧。"劫匪恶狠狠地对龚印文说道。
龚印文打了个寒战
下山后
他的第一个念头是想报警
但又不敢
毕竟老婆还在人家手中
再说自己还是个通缉犯。他实在不想惹来意想不到的麻烦。800万新元的赎金终于如数交到了劫匪手中
领回了衣履不整的范洁聪。龚印文觉得自己活得很失败
在国内的那种风光的上层社会日子如电影一样一幕幕闪现
那是多么闪亮的日子啊。而现在
自己和老婆被人欺负还不敢吭声
真是窝囊至极。龚印文抱着范洁聪失声痛哭。
新加坡带给龚印文的打击实在太大了
更大的打击还在后面。2009年10月
王朝群被中纪委***。他们的庇护伞倒了
这意味着他们这辈子只有亡命天涯了。双重打击之下
范洁聪得了抑郁症
在医院里治疗了很久
也不见好转。
2010年5月初
龚印文转让了在新加坡的生意
他决定不再做任何投资
手中的资金足够他们逍遥一辈子了。龚印文决定带着范洁聪去马来西亚度假
在那里让范洁聪调养好身体
然后再转道去英国
和女儿一起找个偏僻的地方隐姓埋名过一辈子。
然而
在马来西亚度假期间
龚印文和范洁聪却遇到了一个在当地旅游的济南人--一个曾经的济正非法集资案的受害者吴浩
虽然龚印文夫妇在马来西亚用的是假名
但吴浩一眼就认出了这对曾经在济南呼风唤雨不可一世的夫妻!吴浩平日非常关注济正案的动态
期盼着龚印文夫妇被绳之以法
她做梦也想不到
她会在异国他乡与这两个几乎让她倾家荡产的潜逃者狭路相逢。
吴浩悄悄报了警
警方马上调出网上的国际通缉令
在最短的时间对龚印文夫妇身份进行了确认
并于当晚奔赴龚印文夫妇下榻的酒店
对他们进行拘捕。当警察向龚印文夫妇宣布
马来西亚警方通过国际通缉令获取临时逮捕他们的授权
将对他们实行逮捕时
龚印文夫妇反而显得异常平静。也许
他们这才真正体悟到:这生不如死的逃亡生涯
终于结束了。
至此
中国非法集资第一案元凶
在亡命海外两年多后
终究没能逃脱法网。在疯狂地非法掠夺财富和环球逃亡之后
龚印文夫妇终于走向了他们该得到的下场!
逃亡海外终落网的所有内容了,欢迎您把故事大全网分享给您的亲人朋友哦!
逃亡落网海外诈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