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县王洛猪蹄上央视的是哪家
王洛猪蹄并非指某家店,而是王洛镇的猪蹄。
王洛红烧猪蹄是河南省许昌市(曹操定都地)襄城县王洛镇一道传统名吃,属于豫菜系。它历史悠久,制作讲究,色泽鲜艳,味道纯正,而且闻名遐迩。
王洛红烧猪蹄另一个重要特点是所用配料、仅配料就有草果、肉蔻、大小茴香、八角、良姜、白芷、花椒、辣椒、等20多种。
正宗的王洛猪蹄的关键还在于最后焖炖的老汤,由于老汤保留常用,熬炖次数又多,汤呈胶质状,加之用料原故,即使夏天也不招蚊蝇,不变质变味。用其它汤水,1公斤生猪蹄能炖出0.7公斤熟蹄,而用这锅老汤,1公斤生猪蹄能炖出0.8公斤熟蹄,并且熟烂而不变形。
王洛猪蹄起源
来到襄城县王洛镇街道,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一个个闪亮的“老字号”招牌,怨不得大家都说“王洛猪蹄甲天下。
王洛红烧猪蹄具有着一道道独特的制作工艺,它不但浓香可口,味美异常,食用后更令人思之再三,而且猪蹄内含胶质,有极强的美容成份,经常食用,可使面部皮肤细腻、光亮、红润。王洛猪蹄以药理配料,具有健脾、健胃等多种功效。
据传说,春秋时期周襄王避难于现今的襄城县王洛镇,周襄王王妃在路旁店铺生下一王子,故赐名此地为‘王落子店’,后又改名‘王洛’。当时,百姓曾以猪蹄炖汤供奉王妃食用,滋补身体。此后,王洛猪蹄盛名便逐步发扬传承至今。
制作程序及配料借着文化传承人士们一代代的逐步改善和优化,王洛镇更是形成了如今这道独具地方特色的传统文化美食”
以上内容参考:凤凰网-王洛猪蹄“韩合超”红烧猪蹄老店用心点亮中国传统文化之美
襄县好吃的都有什么
1、王洛红烧猪蹄
王洛红烧猪蹄是襄城县一道名吃,它历史悠久,制作讲究,色泽鲜艳,味道纯正,而且闻名遐迩。据传,春秋时期周襄王避难经源(现襄城王洛处),王妃在路旁店铺生一王子,故赐名此地为王落子店,后又改名王洛。
当时,百姓曾以猪蹄炖汤供奉王妃食用,滋补身体。此后,王洛猪蹄盛名,并逐步传承至今,但制作程序及配料经逐步改善,形成了独具特色,迥然不同的美味佳肴。
2、豆沫
豆沫是一种小吃,在河南的大小城市,任何一个角落都可以觅到,价格也不贵。豆沫呈半透明的乳黄色,佐以红绿色配菜,精致养眼;醇厚的小米香,伴着豆香、芝麻香、花生香,和蔬菜的清香合为一体。
3、烩饼
烩饼的方法很多其中有素烩饼,肉丝烩饼丝,还有简单的烩饼。家常主食烙饼的吃法很多,可以直接食用,或做什锦炒饼、扁豆炒饼,也可以做成汤鲜味美。
扩展资料
襄城县风景名胜:
1、古城墙
襄城县古城墙是许昌市襄城县古城游览区的重要人文景观,最早建于春秋,成规模于汉代,魏、晋、唐、宋年间,屡加修建;明、清历经修葺,最后形成垛口1944个,长5千米、高7米、宽5米,宏伟壮观的城墙。现存古城墙全长2297米,高6.5米,宽5米。
2、百宁岗五岳庙
百宁岗五岳庙为许昌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河南省襄城县东南20千米,329省道转县道沟丁路可直达,南距平顶山市区30千米,北离许昌市区45千米,东距漯河市区40千米。
通渭县历史沿革
通渭县,这片古老的土地拥有悠久的历史,其根源可追溯至汉代。早在元鼎三年(公元前114年),通渭曾设为平襄县,作为天水郡的行政中心。新莽时期,郡名变更为镇戎郡,平襄也随之更名为'平相县'。地皇四年(公元23年),隗嚣在此地起义,建立过短暂的政权。永平十七年,天水郡改名为汉阳郡,平襄县作为其下属县份之一,归属冀县(今甘谷)管辖。三国时期,平襄隶属于曹魏的广魏郡(今秦安县陇城),西晋时期则归属秦州略阳郡。宋朝时期,鸡川寨归属于秦州,而通渭堡(今什川乡李家坪古城遗址)因其地理位置而得名,最初为'甘谷城',后改为'通渭堡',意指通渭河与渭河相连。
宋熙宁五年(1072年),通渭堡升格为通渭寨,归属熙河路通运军(今陇西)管辖。崇宁五年(1106年),通渭寨正式成为通渭县,划归巩州(今陇西)。金天会五年,金朝在此地增设了通渭、鸡川、甘谷三县,通渭隶属于临洮路巩州。元至元七年(1270年),通渭县行政中心迁移到今天的城区,隶属于陕西行省巩昌路。清朝康熙七年(1668年),通渭隶属于甘肃省巩昌府。1949年8月11日,中共通渭县委员会和通渭县人民政府成立,归天水专区管辖,1955年归属甘肃省定西专区(现定西市)至今。
通渭县由6个镇和12个乡组成,包括平襄镇、马营镇等,共332个行政村和3个社区,以及2440个村民小组,这些行政区域在历史的长河中不断发展和演变,见证了通渭县的变迁和繁荣。
扩展资料
通渭县位于甘肃省中部,定西市东侧,介于东经104°57′~105°38′、北纬34°55′~35°29′之间,海拔为2521~1410米,平均海拔1970.5米。东南、南分别与秦安、甘谷县接壤,西南、西分别与武山、陇西县相邻,西北、北、东北分别与安定区、会宁和静宁县毗邻,为古丝绸之路的重要通道,是连结兰州、白银、平凉、天水等地的重要枢纽。先后被国家有关部委命名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中国书画艺术之乡”、“全国田径之乡”、“全国体育先进县”、“中国红豆草之乡”、“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