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名开运:做最专业的国学起名网 最新资讯 最新问答
当前位置: 首页 起名开运资讯

襄樊改名后

襄樊为什么改名为襄阳

1.湖北省襄阳市在12月9日举行的更名工作会议上,获得了国务院和湖北省人民政府的批复。从这一刻起,襄樊市正式更名为襄阳市,原襄樊市襄阳区更名为襄阳市襄州区。

2.在2010年的襄樊诸葛亮文化旅游节上,专家建议将城市名称改为“诸葛亮市”,以突出襄樊的特色品牌,并以此推动旅游经济的发展。

3.尽管诸葛亮被誉为中国“智慧之父”,其知名度可能超过了襄阳,但襄樊最终决定更名为“襄阳市”,而非“诸葛亮市”。

4.像华盛顿、巴黎、圣地亚哥等世界著名城市,都是以人物名字命名的。

5.我们可以从品牌知名度、城市定位、GDP增长等维度来思考这个问题。在品牌知名度方面,“诸葛亮”与“襄阳”知名度相当。襄阳自古以来就广为人知,而诸葛亮在襄阳的故事也家喻户晓。

6.襄阳拥有2800多年的建城史,是中国历史最悠久的地区之一。它位于汉水南北两岸,南为襄城,北为樊城。自东汉以来,襄阳一直是重要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

7.襄阳在中国历史和文学作品中占有重要地位。许多文人墨客如杜甫、李白等都曾赞美襄阳。

8. 2001年,央视主持人周涛在襄樊主持诸葛亮文化节时,多次将“襄樊”误说成“襄阳”,这反映了“襄阳”的影响力。

9.襄阳市的发展目标是成为一个活力高效的汽车新城、区域中心、安全和谐生态的园林城市,以及创新文化的名城。

10.城市改名的主要动力是GDP。襄樊市更名为襄阳市,可以借助其古城和诸葛亮的名气发展文化旅游产业。

11.“襄阳”作为城市品牌,比“诸葛亮”更具有广泛的内涵,更有利于文化旅游业的发展。

12.改名襄阳后,必须全面开发和利用旅游资源,不应只侧重于三国文化。

13.改名可能带来一些附加的经济效益,如单位印章、牌匾、信笺字头、身份证、房产证等变更,但这些并非招商引资的直接成果。

14.襄樊的更名可能对解决名人位置问题产生积极影响。襄樊在决策过程中未充分考虑邻近城市南阳的意见,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决策的公正性。

襄樊为什么改成襄阳,,,什么原因

1.襄阳之所以改名为襄阳市,是因为襄阳的知名度更高。询问外地人,他们通常会知道襄阳,而未必知道襄樊。这种改变旨在提升城市的知名度及在国内的地位。

2.襄阳在中国历史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与《三国演义》、《射雕英雄传》等著名文学作品中的故事紧密相关。郭靖死守襄阳的故事广为人知。改名也是为了强调这一文化传承。

3.襄阳和樊城是襄樊市内的两个重要区域。襄阳城在汉江南岸,樊城在汉江北岸。两者合并为一个三字名称(襄樊),而改名后的襄阳成为了一个二字名称,为了保持名称的对称性,襄樊人将襄阳城中的“阳”字去掉,以“襄阳”命名。

4.襄樊市原先的襄阳县,包含了现在的襄阳城和樊城。随着行政区划的调整,襄阳县的一部分划分给了襄阳城和樊城,后来这部分区域更名为襄州区。

5.襄阳市政府目前设在襄城区,这是襄樊铭文所提及的“岘”地。襄樊铭文记载了宋代淳佑年间,李曾伯奉命调兵复夺襄樊两城的历史事件,反映出襄樊在历史上的战略重要性。

6. 1950年5月,襄阳城和樊城从襄阳县分离,建立了襄樊市。这个名字一直沿用至今,但襄樊的名称由来还是源自历史上的襄樊两城。

“襄樊”为什么改名为“襄阳”

不能说是改名,

品牌知名度:“诸葛亮”与“襄阳”旗鼓相当

襄阳之名自古以来就为人们熟知。如诸葛亮在襄阳城外古隆中寓居10年,“三顾茅庐”、“隆中对”就产生于此,《三国演义》120回中,有31回发生在襄阳。

解放后的襄樊因诸葛亮而更加出名,但襄樊却不需要在“诸葛亮”身上吊死。

襄阳市(襄樊)是中国历史最悠久的地区之一,早在60万年前,人类已在此繁衍生息。襄阳市被汉水分为南北两城,南为襄城,北为樊城。樊城始于西周,因周宣王封仲山甫(樊穆仲)于此而得名;襄阳筑城于汉初,以地处襄水(今南渠)之阳而得名。自东汉献帝初平元年(公元190年)荆州牧刘表徙治襄阳始,襄阳历来为府、道、州、路、县治所。

襄阳市至今已有2800多年的建城史,华夏第一古城池至今保存完好。自古就是商贾云集和兵家必争之地,也是中原文化和楚文化的汇合地。先后演绎过卞和献玉、司马荐贤、三顾茅庐、马跃檀溪、水淹七军、李自成称王等重大历史事件。

从汉朝开始,襄阳便在中国的历史和文人的辞章里显山露水。宋玉、杜审言、孟浩然、皮日休、张继、李白、杜甫、米芾等历代文人名士留下诗篇书画,也使襄阳之名闻名遐迩,最为著名的当属杜甫诗句:“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2001年金秋时节,央视主持人周涛在襄樊主持诸葛亮文化节时,频频将“襄樊”说成“襄阳”,足见“襄阳”的影响力之深,由此在《人民日报》上引出一场更名论战。

城市定位决定了“诸葛亮”不如“襄阳”???

襄阳市被汉水分为南北两城,南为襄城,北为樊城,1952年,取两城“首字”设襄樊市。

改革开放前,襄樊便被湖北省政府和国家相关部门确定为与“苏锡常”齐名的国内重要工业城市。“苏锡常”即苏州、无锡、常州三个市。“苏锡常”是江苏最大的“优势板块”,也是最快的增长极。苏锡常总面积占全国的0.3%,人口占1.7%,进出口额却占17%,GDP排名全国第4。三个地方仅占江苏省17%左右的面积、人口,却创造了占全省40%的GDP和财政收入。博客

从襄樊市人民政府网站上,可以清晰地看到城市发展的目标是“活力高效的汽车新城,协调发展的区域中心,安全生态的园林城市,开拓创新的文化名城。”并在网站上赫然打出了“今日襄樊:中国大陆最适宜开工厂的城市”的广告。

可见,解放后襄樊从来就没有放弃过、改变过“工业城市”的定位,二汽很大一部分车间在襄樊即是明证,襄樊市改名“襄阳市”,依托二汽东风带动汽车产业发展,并可借助襄阳古城、诸葛亮的名气发展文化旅游产业。但如果更名为“诸葛亮市”,就有可能本末倒置,使原本清晰的城市定位与城市名称显得极不吻合。

GDP更青睐“襄阳”

城市改名,最大的原动力来自于GDP。

招商引资,已经成为中国所有二三线城市市政府最关心的问题。

2003年,“古隆中”景区所在的襄樊市泥嘴镇,更名为卧龙镇。当地官员认为,“泥嘴”之名文化品位较低,给人一种贫穷落后、卫生状况差且交通不便的小集镇印象,影响了该镇招商引资和旅游开发。

1986年襄樊被认定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其中一个重要依据就是襄阳古城两千多年的历史。

一个好地名,就是一个绝好的城市品牌,是谋划城市发展、扩大城市影响力的无形资产和战略资源。

“襄阳”作为城市品牌,比“诸葛亮”作为城市品牌的外延更宽广,更有利于文化旅游业的发展。因为“襄阳”承载了2000多年的历史,而“诸葛亮”只承载了三国文化。抓“三国文化”而弃“襄阳文史”是此前襄樊在发展旅游产业时的一大问题,在改名襄阳后必须正视这一点,做到旅游资源的全面开发、多点开花。

当然GDP的发展得落在实处,有戏言因改名而衍生出单位印章、牌匾、信笺字头、身份证、房产证等一系列变更而创造出GDP,这个就不是招商引资之列了,顶多是左口袋的钱挪到右口袋。比如借鉴平遥谷城、杭州宋城步行街的成功经验,发展壮大旅游产业。

标签:

声明:

1、本文来源于互联网,所有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作者文责自负。

2、本网站部份内容来自互联网收集整理,对于不当转载或引用而引起的民事纷争、行政处理或其他损失,本网不承担责任。

3、如果有侵权内容、不妥之处,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删除,请联系

姓氏
生日
性别
大师起名

推荐文章

更多

最新文章

更多

热门文章

更多
  1. 出生出气打一个生肖
  2. 出特正常中打一个生肖
  3. 出点子打一个生肖
  4. 出海捕鱼打一个生肖
  5. 出洞的蝉打一个生肖
  6. 出洞四十现打一个生肖
  7. 出洞东张西望打一个生肖
  8. 出水芙蓉打一个生肖
  9. 出水芙蓉打一个正确生肖
  10. 出来五哥打一个生肖动物
  11. 什么是之骄子打一个生肖
  12. 什么异兽好打一个生肖
  13. 什么属相最好打一个生肖
  14. 什么外探物打一个生肖
  15. 什么叫肉果打一个生肖
  16. 什么叫丢脸打一个生肖动物
  17. 什么动物褪色打一个生肖
  18. 什么元素共鸣好打一个生肖
  19. 什么人作怪打一个生肖
  20. 人能打一个生肖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