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名开运:做最专业的国学起名网 最新资讯 最新问答
当前位置: 首页 起名开运资讯

云上学堂改名

改名的方法

改名的方法

(1)以长辈意愿改名

在我国,从古时候起,人们就有“子继父业”、“子承父志”和“孝道为先”的传统观念,西方有句俗话:“美国人无父母。”意思是说美国孩子从很小的时候就开始有独立意识。不仅是在美国,西方的大多数国家也是如此,他们喜欢按照自己的方式、爱好和世

界观做事。但前面我们也说过,从某种程度上说,儿女无疑是长辈意志和愿望的延伸,前辈们没有完成的心愿,都想在自己儿女的身上得到实现,这种愿望最初也最明显地在名字上有所体现。

由于出自不同的家庭,有着不同的时代和身世,不同的经历和情感纠葛,所以长辈们会产生不同的意愿。举几个知名人士根据长辈意愿改名的例子。

红线女:著名粤剧表演艺术家,原名邝健廉,自幼练戏,刻苦用功,深受老师喜爱,老前辈靓少佳夸她:“这个孩子将来准保有出息,她多像《红线盗盆》中的女红线,干脆就叫‘红线女’吧!”从此,她便更名为“红线女”。15岁主演《绣襦记》,一炮而红,名扬海内外。

鲁迅:原名周樟寿,字豫才,是他的祖父福清在京所取。1898年在南京水师学堂读书时,一位当学堂监督的本家爷爷根据“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的意思,为他改了个名字,就是我们现在熟悉的“周树人”。

徐志摩:我国著名诗人。他幼年的时候,有一个名叫志恢的和尚曾在他头上前后摸了一遍,说:“此人将来必成大器。”他父亲为实现这个预言,1918年,在送他出国时替他更名为“志摩”。

(2)以地名改名

以地名为名的习俗一般都有一段特殊的历史,有的是父母还有太多的牵挂,有的是名字主人自己难以割舍曾经经历过的那段情怀。于是,都以寄托思念为主来起名字,令人每每想起,都不禁感到幸福和留恋。因此改名时,此类改名法不妨作为一种考虑。

国画大师齐白石拜师学艺时,请胡沁园先生给他改名,胡先生说:“离你家不到一里的地方有个驿站叫白石铺,白石铺虽无名山大川,可田园风光倒也十分美好,我看你叫白石山人吧!”但四字有些罗嗦,所以在题画时,他常常只写前两个字“白石”,这样一

来,久而久之,他就干脆以“齐白石”为名了。

(3)妙想偶得改名

从某种意义上说,改名字作为一种创作活动,像创作艺术作品一样需要借助机遇和灵感。“文章本天然,妙手偶得之”,有时人们冥想苦思,搜肚索肠,往往一无所获,但偶然的灵机一动,却能想出新鲜而有趣的名字来。

刘伯承元帅是在他曾祖父去世后出生的,家人初为他起名孝生,后取名明昭、伯承,既有继承先辈之意,又巧用了汉语的宾语前置法。

(4)向人求赐改名

有许多人的名字都不是父母改的,这有很多的原因:文化低,对改名不内行;求人“赐名”,图个荣耀吉利;感恩纪念;求人指点迷津,以觉悟解惑;为了立身行事的方

“赐名”者各个阶层都有,有皇帝圣谕钦赐,也有“金枝玉叶”口谕传诏;有私塾先生,有亲朋长辈,有传艺恩师,也有云游僧侣;有豪儒名士,也有刀剑行侠……

何坤求名于***而得“长工”;李隆郅求名于邓中复而得“立三”;刘大田求名于恩师而得“开渠”;张正权曾出家投佛而得“大千”;牛俊国求名先辈而获“得草”……可以这样说,在古代,求人“赐名”是由于人们对权威、对古圣先贤的敬仰所致,而在今日,则变成了对改名文化的一种尊重,对先进文明的一种借鉴和后代前途命运的一种深切关注和殷切期望。无论是对于那些才疏学浅的人,还是对于那些学富五车的人来说,都未尝不是一件可行之事。

(5)向往新生活改名

有人改名,不一定是因为原名封建、鄙俗,而是想根据工作社交的需要取一个更有意义的好名字。比如:有的女孩子觉得萍、花、芳等不够高雅,而且叫者又多,便决定换个新名字,或者把名字中的这类字眼去掉,留下另一个意蕴丰富的字。

比如:张慧芳,去掉一个“芳”字,单名一个“慧”字,听起来感觉就有些不同,更显得文气优雅。这类名字的更改,大都出于对理想和美感的追求,对新生活的向往。近代女革命家秋瑾,原名秋闰瑾,小名玉姑,后来为了表示女子不甘落后的革命抱负,去掉了名中温婉的“闰”字,又自称“竟雄”、“鉴湖女侠”。近代作家刘半农原来的笔名是“半家”,表示他告别缠绵悱恻的旧文学,开始新的文学生涯的决心。

(6)增减字改名

这也是常见的改名方法之一。

增减字改名,是指在原名的基础上增加或减少一个字,从而赋予原名新的含义,成为一个新的名字。

古元是当代著名的版画家,他出生时,他的父亲希望他能一生平安幸福,便虔诚地把他认寄给关帝庙的关圣大帝,并因此而将他取名为古帝源。古帝源到延安以后,觉得这个名字不合乎自己的理想志向,于是就去掉名字的前一个字,同时又把后一个字改用同音元,就他的名字就由古帝源变为古元了。

又如著名学者闻一多先生,原名家骅,后来觉得俗气,便改为闻多。可不久,他发现叫起来不是很顺口,有同学建议他在中间加个“一”字,好听好记,他欣然接受,于是又

改名为闻一多。

《南征北战》影片的著名导演成荫,原名成荫五。1938年他到延安后,由于很喜欢“绿树成荫”这个成语,便将“成荫五”中的“五”字去掉,改名成荫,读后能让人立即有“绿树成荫”的联想。

增减字的改名还有另一种方式,就是增减字的偏旁部首,从而产生新的名字。

著名漫画家王复羊原名王复祥,后将“祥”字的“示”字旁去掉,就成了“羊”字。深受青少年喜爱的科普作家高士其,原名高仕錤。他看透了当时社会的黑暗与政治的腐败,非常气愤不满,愤然改名“高士其”。而且说:“去掉人旁不做官,扔掉金旁不为钱。”

(7)言志改名

言志往往与时代联系紧密,不同的年代又有不同的政治特点,自然影响着人们的抱负与理想,也影响了人们的名字的风格。

***“一大”代表王尽美,原名王俊瑞,出席党的一大会议后,因更加向往尽善尽美的共产主义社会,所以改名尽美,并为此作诗:“贫富阶级上疆场,尽善尽美唯解放。淮水泥沙流入海,乔有麓下著沧桑。”

***著名的宣传家萧楚女,原名萧秋,后在湖北时以屈原《离骚》“忽反顾以流涕兮,哀高丘之无女”之意改名。女,神女,楚既有《楚辞》之意,又指楚地之间,用“楚女”为名表示其为国奋斗一生,奉献自己的无私胸怀。

孙中山的名字寄托了他的爱国情怀。孙中山的长孙生于1913年,适逢民国初年,孙中山殷切希望国泰民安,天下太平,就为他的孙子改名为孙治平,取“治国平天下”之意,次孙生于1915年,孙中山有感于治国须先求平安,再求强盛,强国才能站稳脚跟,所以为次孙改名孙治强。

延安时期的“五老”之一、教育家徐特立,原名徐懋恂,又名徐立华,青年时期乘船去衡山,见十多个与他同乘一船的人一路上对船工的态度蛮横,他极感不平,于是警示自己,如果中举及第,只当教员,不当欺压百姓的官,并取“特立独行,高洁自守,不随流俗,不入污泥”之意,改名为徐特立。

(8)以文章、诗词改名

以文章、诗词改名,需要较深的文化修养,需要一定的文学基础,是一种极好的改名方法。随着我国文化事业的发展,民族文化水准逐渐提高,人们将会更加喜欢选择词章中的字义改名。

“雨巷诗人”戴望舒,原名戴朝宗。望舒取自楚国诗人屈原作的《离骚》:“前望舒使先驱兮,后飞廉使奔属。”望舒即神话中的驱月驾车的神,后来成为月的代称。

邹韬奋是我国现代著名的新闻记者、出版家,他原名邹恩润,因其一生的主要活动都用“韬奋”这个笔名,他的原名反被淹没。关于韬奋一名,他曾向人解释过:“韬”是韬光养晦,“奋”是奋斗不息,用以自勉的意思。郭沫若曾就他的笔名作为一副藏头联:“韬略终须建新闻,奋飞犹待读良书。”

现代作家张恨水,原名张心远,恨水一句也寓含着一段深意。南唐后主李煜《乌夜啼》词云:“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无奈朝来寒雨,长来风。胭脂泪,相留醉,几时重?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张恨水幼年酷爱词章,读了李后主此词,从中悟到光阴像流水一样白白逝去。“恨水”一名会使我们感慨光阴如水流逝,务须严格律己。

以文章、诗词改名具有典雅、风流、含蓄、秀美的特性。如反映君子风度的诗:“得志时怡然,失志时泰然”,得名怡然、泰然,济世于黎明得“济黎”名,利于苍生得“利生”。

浙江省缙云中学的历史沿革

1906年(清光绪三十二年),缙云县创办“五云学堂”。

1913年(中华民国2年),改名为“五云学校”。

1929年,社会贤达募集资金,以县城孔庙(缙云中学旧址)为校舍创办“私立五云初级中学”,同年,改名为“私立仙都初级中学”。

1940年,缙云县城屡遭日寇飞机轰炸,校舍损毁严重,迫于战乱,学校师生辗转于全县各地坚持上课。

1944年,日寇溃退后迁回县城本部。

1949年5月9日,缙云解放,校名改为“缙云县五云镇中心国民学校”。

1950年2月,更名为“缙云县立中学”。

1953年,改名为“浙江省缙云中学”,副县长齐广源兼任校长。

1963年,浙江副省长冯白驹将军来校视察,总结办学经验,并拨款10万元。

1964年,浙江省教育厅确定缙云中学为浙江省32所试点学校之一。

1978年5月,丽水地区革委会确定缙云中学为“地区重点中学”。

1998年12月,学校被浙江省教委命名为“浙江省一级重点中学”。

1999年6月,缙云中学高中部与初中部分离,各自独立建校。初中部在原址,命名为“缙云县实验中学”,高中部迁到新址,仍为“浙江省缙云中学”。

鲁迅为什么改名

鲁迅,中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今年是他诞辰120周年。鲁迅原名阿张、周樟寿、豫山、周树人,1881年9月出生于浙江绍兴。当时其祖父周福清在京做官,当抱孙的喜讯传到他那里时,恰巧张之洞来访,于是其祖父便以所遇为孙取名“阿张”,之后又以同音异义的字取作大名“樟寿”,号“豫山”。鲁迅7岁进私塾就以此为名。绍兴话“豫山”和“雨伞”音近,同学们常以此取笑他,便请祖父改名,后改名豫亭,再改豫才。1898年,17岁的鲁迅离开了家乡,来到南京,投奔一个名叫椒生的叔祖,入了江南水师学堂。

周椒生本人在水师学堂做官,却对这种洋务学堂极为蔑视,认为本族的后辈不走光宗耀祖的正路,而跑到这里来准备当一名摇旗呐喊的水兵,实在有失“名门”之雅。为了不给九泉之下的祖宗丢脸,他觉得鲁迅不宜使用家谱中的名字,遂将“樟寿”的本名改为“树人”,取“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之意。

1918年5月,在钱玄同的激励和介绍下,鲁迅在《新青年》第4卷第5号发表了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文小说《狂人日记》,首次使用笔名“鲁迅”。在“鲁迅”之前,还曾用过“迅行”的笔名。鲁迅一生用了140多个笔名,而以笔名“鲁迅”闻达于天下。

许寿裳曾对此作过解释:“(一)母亲姓鲁,(二)周鲁是同姓之国,(三)取愚鲁而迅速之意。”

标签:

声明:

1、本文来源于互联网,所有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作者文责自负。

2、本网站部份内容来自互联网收集整理,对于不当转载或引用而引起的民事纷争、行政处理或其他损失,本网不承担责任。

3、如果有侵权内容、不妥之处,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删除,请联系

姓氏
生日
性别
大师起名

推荐文章

更多

最新文章

更多

热门文章

更多
  1. 出国访问打一个生肖
  2. 出国四十天打一个生肖
  3. 出囗伤人打一个生肖
  4. 出口成章打一个精准生肖
  5. 出口伤人打一个生肖动物
  6. 出南方见牛羊打一个生肖
  7. 出前又出后打一个生肖
  8. 出农家打一个正确生肖
  9. 出其不意打一个动物生肖
  10. 出入象贼打一个生肖
  11. 什么外探物打一个生肖
  12. 什么叫肉果打一个生肖
  13. 什么叫丢脸打一个生肖动物
  14. 什么动物褪色打一个生肖
  15. 什么元素共鸣好打一个生肖
  16. 什么人作怪打一个生肖
  17. 人能打一个生肖吗
  18. 人民打一个生肖是什么
  19. 人影打一个生肖是什么
  20. 亲代表什么打一个生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