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的弟弟弘昼为什么不用改名字避乾隆名讳
1、首先跟乾隆与雍正的执政观不同。雍正的执政观相对严苛,而乾隆一上台就宣布要“以宽为政”,而名字避讳就是此执政观的一个体现。
2、乾隆认为,因为皇帝一个人而要求所有皇子改名字是不符合“孝悌”观念的。“孝”指的孝顺父母,名字是父亲所赐,强迫兄弟改名是对父亲的不敬;“悌”是友爱手足,强迫兄弟们改名同样是对手足不够亲善的表现。而这两点恰恰是儒学道义中最受推崇的德行。
3、基于以上原因,清朝自乾隆皇帝开始形成了皇帝名讳自行回避的策略,就是不改其他人的名字,只改皇帝的名字。
扩展资料:
弘昼死因探究:
以《清史稿》的记载:
据记载:"和亲王弘昼以仪节僭妄,罚俸三年"也只是说罚俸禄三年,并没有太大的惩罚。还有“上临和亲王弘昼第视疾。”说明当时弘昼病了,并且皇上特意去他府上探病。而之后没有几天弘昼就死了,而并没有发现有记载弘昼犯事而被赐死的事情。
毕竟是要杀个王爷,不是杀什么阿猫阿狗,多少也得编点罪名进去,怎么可能一点记载也没有。如果说是秘密赐死,那么更加没有必要,弘昼的荒唐事迹随便抽出来一条就够将他名正言顺赐死,乾隆没有必要费事。
为了争夺皇位而兄弟相残是大忌,清太祖努尔哈赤对此疼彻心扉,所以立下规矩,嗣君不可杀兄弟。雍正帝手段再强硬也没有杀掉一个兄弟,道理就在于此。那么可以想见,乾隆帝对于本来就对自己的皇位没有威胁的兄弟怎么可以有赐死之举呢?所以“赐死”之说荒唐至极。
另外据记载:"三十年,薨,予谥。子永璧,袭。"按照清朝的规定如果这个人是被赐死的那么一定先夺其爵位,然后再赐死,其子不可能世袭他的职位。综上两点,认为弘昼是自然疾病死亡,而非赐死的。
武动乾坤改名了吗现名武动乾坤之英雄出少年
电视剧武动乾坤改编自同名网文,讲述的是在一个玄幻世界中少年林动的升级之路,自从这部剧开拍起来就非常的受小说原著粉们的关注,这部剧到底什么时候播出也成了大家的共同话题,最近武动乾坤终于定档了,但是大家也注意到了一些变化,电视剧的名字似乎变了,那么武动乾坤改名了吗?武动乾坤为什么改名?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武动乾坤改名了吗武动乾坤为什么改名
是的,武动乾坤改名字了,现在叫做武动乾坤之英雄出少年,而之所以改名据说是因为武动乾坤还有另一个系列,叫做武动乾坤之冰心在玉壶。所以说这部剧的名字才要加个之XXX,和第二部加以区分。
剧版的武动乾坤讲述的是:
梦想光耀门楣的少年林动机缘巧合获得了上古至尊符祖留下来的神秘石符。从此之后,众多本与林动毫无牵扯的武修宗派、豪杰名门以及中山国的三大超级宗派纷纷出现于林动身旁,就连自己曾经遥不可及的仇人林琅天,也开始对林动莫名的“关心”起来。在经受了宗族比武、诸侯大战以及传人继承等诸多磨难后,林动靠着自己的勤奋努力和旷世机缘,练就了一身绝世武功,并分别受到了高冷女神绫清竹(王丽坤饰)和欢喜冤家应欢欢(张天爱饰)的暗中喜欢。当年曾经危害一时的异魔余孽再次出现于这片土地上,就连林动的宿敌林琅天也最终与异魔余孽同流合污。林动只能联合自己的两个结义兄弟和身旁一干正义的武林人士,靠着当年符祖流传下来的至高武学,同异魔余孽展开了较量,最终林动守护了这片美好的大陆。
可以看到剧情已经给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原本是炮灰的林琅天摇身一变成为了男二。
康熙最看重的孙子,为何被乾隆改名“四十六”
我们在看电视剧的时候都会认为康熙最看重的孙子是弘历。其实在弘历之前,康熙最看重的是胤礽的第二个儿子弘皙。康熙曾两次立胤礽为太子,所以对弘皙也是爱屋及乌。那么弘皙为何会被乾隆改名为“四十六”呢?
康熙晚年得了大病,他知道自己时间不多了,于是召来了阁老,跟他交代了后事:雍正继承皇位,而且雍正的第二个儿子是可以干大事的人,一定要立为太子;废太子胤礽一点都不孝顺,性格太软弱,软禁起来就行,只要提供吃的穿的,关一辈子;而弘皙一直都是康熙看中的孙子,将他封为亲王。随后康熙帝就驾崩了。
雍正当上皇帝后,封弘皙为和硕理亲王,在同辈中是地位最高的,而且雍正也处处关心他,在外人看来关系非常亲近。但是雍正也在处处防范着弘皙,从不给他重要的任务,也没有让他掌握到实际的权利。可是弘皙心里却一直惦记着皇位,他对雍正很不满,如果是胤礽继承皇位那他就是将来的皇帝,现在却只是个亲王。
后来雍正因病逝世,乾隆继承皇位,那时候的乾隆还很年轻,他觉得自己的机会来了,于是暗中开始了一些小动作,表面上很尊重这个堂弟,背地里却开始有了自己的小团体,但是乾隆一直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没有和他计较。直到朝中的一名巫师招供,弘皙曾经问过乾隆还能活多久,自己还有没有机会当上皇帝等。乾隆这才派人调查,发现弘皙竟然有自己的下属机构,性质已经不一样了,所以乾隆觉得这件事非同小可。
于是乾隆就将弘皙的名字改为四十六,废除了亲王的称号,并且删除了宗籍,弘皙也在这悲惨的结局中去世,享年49岁。直到乾隆晚年,才将他改回原名,收入宗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