庐江县的乡镇是怎么调整的
庐江县人民政府:
你县上报的《关于庐江县乡镇行政区划调整方案的请示》(庐政〔2005〕26号),经省政府同意,省民政厅己作出批复,现通知如下:
同意将原28个乡镇调整为17个镇。
一、撤销罗埠乡、石山乡、戴桥乡、福元乡、新渡乡、许桥乡、杨柳乡、黄屯乡、砖桥乡、陈埠乡、沙溪乡。
二、调整庐城镇、冶父山镇、石头镇、白山镇、同大镇、郭河镇、盛桥镇、白湖镇、缺口镇、矾山镇、柯坦镇、泥河镇的行政区域,并将缺口镇更名为龙桥镇。
(一)庐城镇:将原罗埠乡整建制并入。调整后的庐城镇辖12个居委会、26个村委会,面积163平方公里,人口14.36万人。镇政府驻城关(原庐城镇政府驻地)。
(二)冶父山镇:将原石山乡整建制并入。调整后的冶父山镇辖1个居委会、19个村委会,面积153平方公里,人口5.68万人。镇政府驻胡家院(原冶父山镇政府驻地)。
(三)石头镇:将原戴桥乡的钱渡村、白河村并入。调整后的石头镇辖1个居委会、12个村委会,面积75.25平方公里,人口3.71万人。镇政府驻石头(原石头镇政府驻地)。
(四)白山镇:将原戴桥乡的戴桥居委会、马鞍村、李墩村、金墩村、五爱村、朱井村、站岗村并入。调整后的白山镇辖2个居委会、23个村委会,面积88.75平方公里,人口6.2万人。镇政府驻白山(原白山镇政府驻地)。
(五)同大镇:将原新渡乡整建制并入。调整后的同大镇辖2个居委会、38个村委会,面积117平方公里,人口8.65万人。镇政府驻二龙(原同大镇政府驻地)。
(六)郭河镇:将原福元乡整建制并入。调整后的郭河镇辖2个居委会、19个村委会,面积124平方公里,人口6.44万人。镇政府驻郭河(原郭河镇政府驻地)。
(七)盛桥镇:将原许桥乡整建制并入。调整后的盛桥镇辖3个居委会、24个村委会,面积128平方公里,人口7.26万人。镇政府驻盛桥(原盛桥镇政府驻地)。
(八)白湖镇:将原杨柳乡整建制并入。调整后,白湖镇辖4个居委会、22个村委会,面积163平方公里,人口9.04万人。镇政府驻吴坝(原白湖镇政府驻地)。
(九)矾山镇:将原砖桥乡整建制并入。调整后的矾山镇辖4个居委会、21个村委会,面积125平方公里,人口6.96万人。镇政府驻矾山(原矾山镇政府驻地)。
(十)柯坦镇:将原陈埠乡整建制并入。调整后的柯坦镇辖1个居委会、16个村委会,面积123平方公里,人口6.15万人。镇政府驻柯家坦(原柯坦镇政府驻地)。
(十一)泥河镇:将原沙溪乡整建制并入,将缺口镇的同心村并入。调整后的泥河镇辖2个居委会、37个村委会,面积183.5平方公里,人口9.55万人。镇政府驻泥河(原泥河镇政府驻地)
(十二)龙桥镇:缺口镇更名为龙桥镇。将同心村划出;将原黄屯乡整建制并入。调整后的缺口镇辖2个居委会、17个村委会,面积103.5平方公里,人口5.51万人。镇政府驻缺口(原缺口镇政府驻地)。
三、保留汤池镇、万山镇、罗河镇、乐桥镇、金牛镇。
望你县按此行政区划调整方案,加强领导,认真实施,确保乡镇行政区划调整期间工作不断、秩序不乱、财产不流失,社会保持稳定。
宜章有哪些乡镇
5乡14镇:浆水、长村、关溪、赤石、莽山瑶族乡;玉溪、白石渡、瑶岗仙、迎春、黄沙、一六、栗源、岩泉、梅田、杨梅山、笆篱、天塘、里田、五岭镇。
1、浆水
地处宜章县西南部,距县城30公里,东与梅田乡毗邻,南与长村乡、迎春乡接壤,西与临武县同益乡、汾市乡交界,北与麻田乡相连。浆水是康水的源流之一,以纳入金鸡塝下的琼浆泉水而得名。
2、长村
长村乡位于宜章县县境西南部,距县城27.5公里,海拔高度:333米。截止2006年底,人口1.4万人。乡政府驻长村圩。坪梅铁路经此。
3、赤石
赤石乡地处宜章县东北部,距县城37公里,东与里田乡相邻,南与广东省乐昌市黄圃镇交界,西与杨梅山镇、平和乡毗连,北与苏仙区接壤。世界第一大跨径四塔混凝土斜拉桥——赤石特大桥如天堑横亘赤石。
4、五岭镇
五岭镇的行政区域为原五岭乡的行政区域,下辖21个建制村,总面积146.6平方千米,总人口3.62万人,镇人民政府驻桃子湾。
5、杨梅山镇
杨梅山镇位于宜章县县境东北部,东南与广东接壤,距县城19公里,面积40平方公里,人口1.4万人。海拔高度:320米。
重庆铜梁县有哪些乡镇
铜梁县一般指铜梁区。
截止2017年铜梁区下辖5个街道和23个镇。
1、5个街道:巴川街道、东城街道、南城街道、蒲吕街道、旧县街道。
2、23个镇乡镇分别为:土桥镇、二坪镇、水口镇、安居镇、白羊镇、平滩镇、虎峰镇、福果镇、石鱼镇、少云镇、高楼镇、维新镇、大庙镇、围龙镇、华兴镇、永嘉镇、西河镇、安溪镇、侣俸镇、太平镇、双山镇、小林镇、庆隆镇。
铜梁区位于长江上游地区、重庆市西部、重庆大都市区、城市发展新区,是中国人民志愿军特等功臣邱少云的故乡和铜梁龙灯的发祥地。
扩展资料:
1984年9月20日,重庆市地名办公室通知,因在市内重名,铜梁县部分乡改名:长坪(原二郎)改二坪、人和改永清、义和(原三合)改四合、石岗改石虎、凉水改凉井。
1985年3月,撤销赛龙乡划归安居镇,撤销正义乡划归虎峰镇,全县由62个乡镇调整为59个乡镇(57个乡,安居、虎峰2个乡级镇)和巴川(区级镇)。
1986年7月25日,撤销西泉乡设西泉镇,撤销旧县乡设旧县镇,并大树乡入永嘉乡。
1989年10月17日,撤销侣俸乡、文曲乡设侣俸镇,撤销蒲吕乡、石虎乡设蒲吕镇,撤销关溅乡、少云乡设少云镇;同月24日,撤销泉溪、波仑、团碾3个乡,将3个乡的部分地域划归安居镇,另一部分划归白羊乡;原团碾乡部分村划归凉井乡。
1993年12月22日,四川省批准(川府民政〔1993〕51号)撤销铜梁县所辖区级建制。
1994年1月5日,全县行政区划实行“撤区并乡建镇”改革,县辖区域由1镇10区57乡镇(含44个乡、9个乡级镇)调整为33个乡镇(均升格为县辖区级建制,其中含8个乡:双山、小林、斑竹、新复、庆隆、岚峰、中和、永清),全县有573个村41个居委会,4230个村民小组。
此次调整,撤销乡级建制的有:东郭、西郭、南郭、北郭、新桥、玉峡、白鹤、社济、柏柳、石鼓、岚峰、联合、安平、天锡、司马、四合、双碾、塘坪、民兴、长岭、凉井和新兴共22个乡。至此,存在57年的县辖区建制不复存在。
1997年3月14日,全国人大决定设立重庆直辖市,铜梁县仍为重庆直辖市辖县。
2006年10月11日,铜梁县行政区划调整为3个街道(巴川、东城、南城)22个镇(蒲吕、旧县、土桥、二坪、水口、安居、白羊、平滩、虎峰、福果、石鱼、少云、高楼、维新、大庙、围龙、华兴、永嘉、西河、安溪、侣俸、太平)3个乡(双山、小林、庆隆)。
2007年4月,568个行政村合并为282个村。全县有83万人。
2010年12月,双山、小林、庆隆3个乡“撤乡建镇”。
2014年5月2日,国务院批复:撤销铜梁县,设立铜梁区(《国务院关于同意重庆市调整部分行政区划的批复》,国函﹝2014﹞58号);7月3日下午,重庆市委书记、市长到铜梁召开干部大会,正式宣布铜梁“撤县设区”;7月15日,铜梁区正式挂牌。
同年9月,撤销蒲吕镇设蒲吕街道;2015年2月,撤销旧县镇设旧县街道,全区辖5个街道、23个镇。铜梁区辖区面积1340.47平方公里(航测数)。
2017年,全区有5个街道、23个镇,辖266个村、67个社区,4050个村民小组与552个城镇居民小组;年末,有户籍人口84.97万人。
重庆市铜梁区人民政府-建置沿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