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超16队更名一览
中超16队更名情况如下:
近期,关于中超俱乐部中性名改革备受关注。中超共有4家俱乐部不符合要求,没有通过审核,与此同时还有2家俱乐部申请延期,以及2队上报几个候选名字还没有结果,意味着已经有8支球队的新队名通过审核。
《足球报》透露长春亚泰、山东鲁能、青岛黄海、武汉卓尔所提交的新队名都没有通过足协的审核,意味着还需要继续修改再提交审核。
除了以上4家不符合要求之外,北京国安和河南建业都申请延期,其中北京国安因为中赫要收购中信股份,所以申请延期3个月再提交名称,而河南建业因为“洛阳龙门”引发河南球迷不满,也是做出努力,全力修改。
与此河北华夏幸福和重庆当代分别上报3个中性名,等待足协的审核,所以还没有消息。其他8家俱乐部方面,据悉广州恒大改叫“广州队”,而富力改为“广州城”,都通过审核。还有江苏苏宁改为“江苏队”,上海上港改为“上海队”、天津泰达改为“天津卫”,也是符合要求。而深足、申花、大连人等3队不用修改队名,自然通过审核。
中超俱乐部中性名改革
中国足协要求中国足协各级职业联赛俱乐部的名称必须全部完成非企业化变更,俱乐部中性化名称不得包含具有商业性质的名称(包括股东、关联方或控制人字号、商号或品牌名称,亦不得用名称相似或近似汉字词组),也不能使用非汉字等。
中性名改革一方面是与国际接轨,毕竟全世界绝大多数的联赛俱乐部,都是以非企业名命名的。另一方面,应该是想减少俱乐部本身和企业的关联,而是多和所在地区挂钩,让联赛更稳定。
中超各个球队基本完成改名,为何会突然改名
俱乐部健康发展的需要俱乐部背后股东频繁变动,有时候难以找到接盘方,球员欠薪问题频发,是当前困扰中国足球职业发展的一大因素,俱乐部名称中性化(非企业化)变更,是有利于促进找到接盘方,因为谁也不想接手一家顶着别人字号的球队,这也督促每家俱乐部要尽快找到自己的盈利模式,打造强大的造血功能,不能依赖背后的股东和赞助商的输血。
中国足协推进足球改革发展的措施之一各级职业俱乐部于2021赛季前完成名称“非企业化”变更,未完成变更的,取消俱乐部注册资格。
2020年12月14日,中国足协又发布了《关于各级职业联赛实行俱乐部名称非企业化变更的通知》,对名称变更进行了明确要求,总结来说:
1.官方名称应规范为:行政区划+俱乐部名称+足球俱乐部+企业组织形式,其中俱乐部名称不超过4个字,简称为:行政区划+俱乐部名称。
比如山东泰山足球俱乐部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山东泰山;
为能够延续传统,各家都够拼本次更名4家球队将延续传统队名,分别是山东泰山、上海申花、北京国安、长春亚泰。
山东泰山:原股东鲁能集团将退出,济南文旅接手。由于济南文旅旗下关联企业有泰山的字样,为保住这个名号,济南文旅积极协调各方,将其参股的山东泰山健康科技有限公司进行更名,删除泰山的字样。(山东泰山29年历史得以保留,你不知道99年的鲁能泰山有多逆天?22年足协杯谁是王者,经典绝杀频繁上演,泰山队的高光时刻)
上海申花:上海申花的股东完全变更为绿地集团100%控股,符合要求。
中超16队改名一览
中超16队改名一览如下:
1、广州恒大改为“广州队”。
2、山东鲁能泰山改为“山东泰山”。
3、上海上港改为“上海海港”。
4、北京中赫国安改为“北京国安”。
5、江苏苏宁改为“江苏队”。
6、天津泰达改为“天津津门虎”。
7、河南建业改为“河南嵩山龙门”。
8、河北华夏幸福改为“河北队”。
9、重庆当代改为“重庆两江竞技”。
10、武汉卓尔改为“武汉队”。
11、大连人改为“大连人”。
12、长春亚泰改为“长春亚泰”。
13、青岛黄海改为“青岛队”。
14、广州富力改为“广州城”。
15、上海绿地申花改为“上海申花”。
中超16队历史介绍:
万达和实德系的大连队最早是在1983年由大连市体育局成立的,万达的入主是在94年。在98年王健林宣布赛季末退出之后,99年是大连队的过渡期,当年他们的名字是大连万达实德足球队。从千禧年开始,大连队正式更名为大连实德,直到2012赛季结束。
而在12年底,大连阿尔滨有意愿合并大连实德,但这项操作最终被足协出面制止。八冠王大连实德就此消失在中国足球的历史舞台。而阿尔滨则在15赛季结束后将球队转让给一方,直到现在。所以理论上来说,现在万达资本的一方和20年前那支大连万达其实不是同一支球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