皴打一个生肖是什么
1 浏览人数
76
-
唐伯虎字什么
唐伯虎又叫什么名字?
1、唐寅。
2、简介
唐寅(1470年—1523年),字伯虎,又字子畏,以字行,号六如居士、桃花庵主、鲁国唐生、逃禅仙吏等,吴县吴趋里人。吴县(今江苏苏州)人。明朝著名的画家、诗人。据说他于明宪宗成化六年庚寅年寅月寅日寅时生,故取名为寅。
唐寅玩世不恭而又才华横溢,诗文擅名,与祝允明、文征明、徐祯卿并称“吴中四才子”(即民间所说“江南四大才子”),画名更著,与沈周、文征明、仇英并称“吴门四家”,又称为“明四家”。
3、代表作品
《骑驴思归图》、《山路松声图》、《事茗图》、《六如居士集》等。
唐伯虎自称什么?
唐寅
(1470一1523)中国明代画家,文学家。字子畏、伯虎,号六如居士、桃花庵主,自称江南第一风流才子(见:江南四大才子)。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出身商贩家庭,父亲唐广德.母亲邱氏,少时读书发愤,青年时中应天府解元,后赴京会试,因舞弊案受牵连入狱,出狱后又投宁王朱宸濠幕下,但发现朱有谋反之意,即脱身返回苏州。从此绝意仕途,潜心书画,形迹放纵,性情狂放不羁。擅山水、人物、花鸟,其山水早年随周臣学画,后师法李唐、刘松年,加以变化,画中山重岭复,以小斧劈皴为之,雄伟险峻,而笔墨细秀,布局疏朗,风格秀逸清俊。人物画多为仕女及历史故事,师承唐代传统,线条清细,色彩艳丽清雅,体态优美,造型准确;亦工写意人物,笔简意赅,饶有意趣。其花鸟画,长于水墨写意,洒脱随意,格调秀逸。除绘画外,唐寅亦工书法,取法赵孟頫,书风奇峭俊秀。有《骑驴思归图》、《山路松声图》、《事茗图》、《王蜀宫妓图》、《李端端落籍图》、《秋风纨扇图》、《枯槎鸜鹆图》等绘画作品传世。
唐寅文学上亦富有成就。工诗文,其诗多纪游、题画、感怀之作,能表达出狂放和孤傲的心境,以及对世态炎凉的感慨,以俚语、俗语入诗,通俗易懂,语浅意隽。著《六如居士集》,清人辑有《六如居士全集》。
唐寅祖籍晋昌,即现在山西晋城一带,所以在他的书画落款中,往往写的是“晋昌唐寅”四字。山西人是很会做生意的,北宋时唐氏家族南迁,开始来到南京、苏州经商。唐寅就出生在苏州府吴县吴趋里一个商人家庭。唐伯虎自幼天资聪敏,熟读四书、五经,并博览史籍,16岁秀才考试得第一名轰动了整个苏州城,二十九岁到南京参加乡试,又中第一名解元。正当他踌躇满志,第二年赴京会试时,因牵涉科场舞弊案而交恶运。
“会试泄题案”,一般说法是与他同路赶考的江阴钜富之子徐经,暗中贿赂了主考官的家僮,事先得到试题。事情败露,唐寅也受牵连下狱。是年京城会试主考官是程敏政和李东阳。两人都是饱学之士,试题出得十分冷僻,使很多应试者答不上来。其中惟有两张试卷,不仅答题贴切,且文辞优雅,使程敏政高兴得脱口而出:“这两张卷子定是唐寅和徐经的。”这句话被在场人听见并传了出来。唐寅和徐经到京城后多次拜访过程敏政,特别在他被钦定为主考官之后唐寅还请他为自己的一本诗集作序。这已在别人心中产生怀疑。这次又听程敏政在考场这样说,就给平时忌恨他的人抓到了把柄。一帮人纷纷启奏皇上,均称程敏政受贿泄题,若不严加追查,将有失天下读书人之心。孝宗皇帝信以为真,十分恼怒,立即下旨不准程敏政阅卷,凡由程敏政阅过的卷子均由李东阳复阅,将程敏政、唐寅和徐经押入大理寺狱,派专人审理。徐经入狱后经不起严刑拷打,招认他用一块金子买通程敏政的亲随,窃取试题泄露给唐寅。后刑部、吏部会审,徐经又推翻自己供词,说那是屈打成招。皇帝下旨“***”,程敏政出狱后,愤懑不平发痈而卒。唐寅出狱后,被谪往浙江为小吏。唐寅耻不就任。
关于这场会试泄题案,记载很多,说法不一。实际上这是统治阶级内部斗争的结果。《明史·程敏政传》云:“或言敏政之狱,傅瀚欲夺其位,令昶奏之,事秘莫能明也。”但毫无疑问,这一事件对唐寅来说是极其严重的。从此唐寅绝意仕途。归家后纵酒浇愁,游历名山大川,决心以诗文书画终其一生。
明弘治十三年(1500),唐寅离开苏州,坐船到达镇江,从镇江到扬州,游览瘦西湖、平山堂等名胜。然后又坐船沿长江过芜湖、九江,到庐山。庐山雄伟壮观的景象,给唐寅留下深刻的印象。在他以后的绘画作品中被充分地反映了出来。他又乘船溯江而上到了黄州,看到赤壁之战遗址。唐寅的《赤壁图》即依此所画。后又南行入湖南,登岳阳楼,游洞庭湖。......
唐伯虎发明了那个汉字
传说唐伯虎将“日日有财见”合并成一个字,见下图:
唐伯虎写的是什么字?
森林的林!去掉左边的木,还是木。去掉右边的木还是木。去掉中间那部分,两边合到一起还是木
唐伯虎是哪个朝代的?
明朝的风流才子唐寅(唐伯虎)
唐寅(1470一1523)中国明代画家,文学家。字子畏、伯虎,号六如居士、桃花庵主,自称江南第一风流才子。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出身商贩家庭,少时读书发愤,青年时中应天府解元,后赴京会试,因舞弊案受牵连入狱,出狱后又投宁王朱宸濠幕下,但发现朱有谋反之意,即脱身返回苏州。从此绝意仕途,潜心书画,形迹放纵,性情狂放不羁。擅山水、人物、花鸟,其山水早年随周臣学画,后师法李唐、刘松年,加以变化,画中山重岭复,以小斧劈皴为之,雄伟险峻,而笔墨细秀,布局疏朗,风格秀逸清俊。人物画多为仕女及历史故事,师承唐代传统,线条清细,色彩艳丽清雅,体态优美,造型准确;亦工写意人物,笔简意赅,饶有意趣。其花鸟画,长于水墨写意,洒脱随意,格调秀逸。除绘画外,唐寅亦工书法,取法赵孟頫,书风奇峭俊秀。有《骑驴思归图》、《山路松声图》、《事茗图》、《王蜀宫妓图》、《李端端落籍图》、《秋风纨扇图》、《枯槎鸜鹆图》等绘画作品传世。
唐寅文学上亦富有成就。工诗文,其诗多纪游、题画、感怀之作,能表达抚狂放和孤傲的心境,以及对世态炎凉的感慨,以俚语、俗语入诗,通俗易懂,语浅意隽。著《六如居士集》,清人辑有《六如居士全集》。
唐伯虎生肖属相是什么
当然是属虎了
因为他叫唐寅于明宪宗成化六年庚寅年寅月寅日寅时出世,故名唐寅,又因属虎,故又名唐伯虎
唐伯虎的书法属于什么字体?
唐伯虎的书法艺术师承赵孟頫的行书
唐伯虎是哪个朝代呢?
唐伯虎点秋香
历史上虽有秋香其人,且和唐伯虎同是生活在明代中叶;不过她至少要比唐伯虎大二十岁。秋香虽在金陵高张艳帜,但她二人之间实难发生风流韵事。倒是祝枝山不知在什么场合见到秋香扇面,写了一首七绝:“晃玉摇金小扇图,五云楼阁女仙居;行间看过秋香字,知是成都薛校书。”
“唐伯虎点秋香”这个故事的雏形,最早出现在明代的笔记体小说中,其中明代小说家王同轨先生的《耳谈》,叙述的故事情节和现在我们知道的“唐伯虎点秋香”基本吻合。大意是说,苏州才子陈元超,性格放荡不羁。一次,他和朋友游览虎丘,与秋香不期而遇,秋香对陈公子灿然一笑。其实就笑了一下,陈公子便招架不住,于是暗访秋香踪迹。于是,陈公子乔装打扮,到官宦人家里做了公子的伴读书童。不久,陈元超觉得时机已到,因为他发现俩公子已经离不开他,便谎称要回家娶亲。俩公子说,府上有这么多婢女,你随便挑。陈公子说,既然恭敬不如从命,我就点秋香吧。陈公子遂心如愿,结成姻缘。这就是《耳谈》中因笑传情,因情结缘的一个爱情故事。到了明朝末年小说家冯梦龙的手中,就变成了《唐解元一笑姻缘》。一个最古老,最简单的故事,由“一笑”发展到“三笑”,情节也更加复杂化。
原本是“陈公子点秋香”,怎么会变成“唐伯虎点秋香”呢?
这里,有其社会原因,时代因素,也有唐伯虎本人的个人原因。我们知道,唐伯虎所生活的年代,正是明代经济十分发达的时期,苏州是当时经济文化发展的中心城市。经济上的繁荣必然带来思想上的活跃。特别是当时的中下层知识分子,他们的思想就十分活跃。他们急需思想解放,急需实现个人的理想。在这种情况下,中下层知识分子急需找到一个他们精神、理想、情感、意志的代言人。急需找到一个生活上放浪不羁、敢于带头冲锋、挑战的叛逆形象。这就找到了唐伯虎身上,因为唐伯虎自身就有不拘礼法的性格特征。在各种形式的文艺作品中,文人墨客们故意让唐伯虎不拘礼法,让他放浪形骸。故意让唐伯虎闯朱门豪宅,让他和达官贵人插科打诨。故意让唐娶自己心爱的女人为妻,让他为争取自己的理想自由奋斗。这就是为什么要把点秋香的重任放在唐伯虎身上的原因。
在历史上到底有没有秋香这个人呢?有。秋香,本名林奴儿,字金兰,号秋香。她是金陵妓院中的名妓,琴、棋、书、画样样精通,在历史上确实被人点过。是不是唐伯虎点的呢?肯定不是。因为据考证,秋香比唐伯虎大20岁。她有不幸的家庭遭遇,没有办法才堕入青楼。因为人品好,后来转业从良。
秋香在当时被誉为“女中才子”,她所画的丹青画,更有名气。据明代《画史》中记载:“秋香学画于史廷直,王元父二人,笔最清润。”
在《金陵琐事》中,还记载了秋香曾经向唐伯虎的绘画老师沈周学过绘画。沈周是明代相当著名的大画家,曾为秋香画过一幅丹青画,写过一首词。临江仙题林奴儿(即秋香)山水画:“舞韵歌声都折起,丹青留下芳名。”过去的事都已过去,青楼里再也找不到你,以后要到画界中去寻觅。
帮我取姓肖的名字
男<肖哲文>女<肖涵月>
姓名:肖哲文
五行分别是:木火水
笔画分别是:19 12 4
天格.人格.地格.总格.外格数分别:20(水) 31(木) 16(土) 35(土) 5(土)
总评数理得分:100分
详细解说如下:
天格数理 20(水)[又称先格,是祖先留下来的,对人生影响不大],暗示:
(屋下藏金)非业破运,灾难重重,进退维谷,万事难成
人格数理 31(木)[又称主格,是姓名的中心点,主管人一生命运],暗示:
(春日花开)智勇得志,博得名利,统领众人,繁荣富贵。(吉)
凡事善于计划,大都心地善良,行事稳健,注重实际与工作,理想高远,自律甚严,比较容易受人尊重与敬佩。
地格数理 16(土)[又称前运,是前半生的命运,会影响中年以前],暗示:
(厚重)厚重载德,安富尊荣,财官双美,功成名就。(吉)
总格数理 35(土)[又称后运,是后半生的命运,影响中年到老年],暗示:
(高楼望月)温和平静,智达通畅,文昌技艺,奏功洋洋。(吉)
外格数理 5(土)[又称灵运,主管命运之灵力、社交能力和智慧],暗示:
(种竹成林)五行俱权,循环相生,圆通畅达,福祉无穷。(吉)
天、人、地三才 10 1 6(水木土)暗示健康、生活是否顺利为:
得上级提拔获得成功和发展,基础稳固,心身健全,繁荣昌隆,幸福长寿。(吉)
姓名:肖涵月
五行分别是:木水木
笔画分别是:19 12 4
天格.人格.地格.总格.外格数分别:20(水) 31(木) 16(土) 35(土) 5(土)
总评数理得分:100分
孟微冬是哪里人
孟微冬
孟微冬,1960年生,字庆浦,号阿图。祖籍河北唐山,大学学历。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北京东方祥和书画院副院长。擅长花鸟画、山水画和篆刻。
中文名:孟微冬
别名:字:庆浦。号:阿图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出生地:安徽
出生日期:1960年3月
职业:画家
主要成就:中国美协会员,中国书协会员
代表作品:《花鸟》、《山水》、《生息》、《春晖》等
艺术简介
孟微冬,字庆浦,号阿图,祖籍河北唐山,大学学历。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北京东方祥和书画院副院长。擅长花鸟、山水、篆刻。
无派独自派,无师万物师。在创作工程中:发现自我、认识自我、表达自我。用传统笔墨探索现代绘画新途径,以国学思想为根本在园林式花鸟画的基础上又以十二生肖图腾自然造像为原型,开创形意门画法,努力创造人文精神与哲学思想的新概念。
孟微冬在艺术道路上有自己清醒地判断与选择,特别是置身在现代社会鲜活的气息与文化的变异都给他新的启迪和触动,使他转换了思维方式,以新观念去认识事物,在艺术实践中探索新的“言说”方式,以表现新的审美理想和美感魅力,应该说这是孟微冬这一代画家的责任和使命,也是画家面对丰富生动的现实世界产生的自觉要求。
艺术评论
文化自觉
当代审美的文化自觉
中国画是中国文化中最有代表性的具体文化样式之一,因而中国画的存在和演化大抵可以看作是中国文化的存在及演化的一个缩略。作为一个当代画家,如何在继承中精进并体现个人的艺术风格,让自己的艺术作品满足当下审美语境的要求,这是当代中国画面临的共性问题。“文化自觉”是文化的自我觉醒、自我反省、自我创建。从某种角度说,孟微冬近四十年的艺术之路和心路历程一直困惑于“文化自觉”和受益于“文化自觉”精神。
说孟微冬困惑于“文化自觉”,是因为在艺术实践中,他一直困惑于如何继承和发扬传统中国画的优秀品质;说他受益于“文化自觉”,经过几十年的反复思考,不断探索,终于找到了一条适合自己又不完全悖于传统并符合当下审美语境和趣味的创作之路,抑或说是艺术风格。
一、贴近文脉和亲近自然的创作心路
郭熙《林泉高致》中引用《论语》名句“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是中国画创作长期以来普遍认可的价值观;而孟微冬作为一名当代画家当然无时不在思考自己的艺术之路。孟微冬的中国画,无论花鸟或山水画,无不体现中国文化的典型精神“天人合一”,画面宁静而优美。而良好的文化素养在传统文化的“文思意境”化作“笔墨意境”的转化过程中,让内儒外道、内儒外禅的个人心性修养转化成一幅幅美妙的水墨图式,将古老的生态美学跃然纸上,将中华民族休养生息的热土上的奇花异卉、古木奇禽展现在读者眼前。皖南的生活及游历岭南的经历大大丰富了孟微冬的创作源泉。贴近文脉,让自己的作品不失笔墨的高雅趣味,追求“气韵生动”的永恒境界;贴近自然,让自己不离社会主流文化意识和主题创作方向。
二、追求中国画“内美”与“外美”的精神向度
中国画是哲学的,讲究作品本身的“内在美”和外在的“形式美”,这种“秀外慧中”的艺术品质让所有的中华文化基因的人都情有独钟。内美当然是指中国画的笔墨之美和气韵生动,中国画的笔墨是有特殊文化含义的。松年在《颐园论画》中更是细致地描绘出“‘皴、擦、钩、斫、丝、点’六字,笔之能事也,藉色墨以助其色津风韵、万语千言,不外乎‘用笔、用墨、用水’六字尽也”。孟微冬习画便在名师指点下苦练用笔,多年的创作实践,在创作过程中体验中锋与侧锋用笔的“方圆之道”而产生力与美的美学效果。在千万次的墨破水、水破墨的水墨试验中熟练的掌握了中国画,主要是山水画的“水灰色”基调,这种“不饱和”用墨的技法让孟微冬山水画增添了不少灵性,水墨晕章,浑厚华滋。而山水画创作过程中的运笔体验在他的花鸟画作大胆尝试取得了意外的视觉效果。如他的大树干运用山水画的斧劈皴法,增加了林木的苍润,枝干的穿插密而不乱,体现他灵活多变的线条在为创作主题服务时的把握能力。胸中有山,心中有物,意在笔先,所以他的画给你一气呵成之感。而画面中的留白或留云,因为有意在笔先,而显得更加生动。“让气韵在画面中流动”成了孟微冬比较典型的艺术风格。而孟微冬的图式风格在形式感上也是很强的,喜欢满构图,讲究色润,黑白对比,大胆采用西画中的“平面构成”、“意象构成”,增强了画面的视觉冲击力。
三、浪漫主意色彩洋溢和追求最大限度的“心灵自由”
孟微冬崇拜法国的大艺术家德拉克洛瓦,重自然、重感情、重形式、重对比、重中古的荒诞。我们欣赏孟微冬的中国画,无论花鸟或山水绝不是闭门造车的简单臆造,而都是生活中的有感而发,山水或花鸟林木都喜欢用夸张的手法,这又与自然原貌拉开了距离,而回归到中国画的本质——意象。艺术家不是简单的描摹自然,而是将自己对生活对自然对艺术的感悟,用一定的艺术手段和形式表现出来,在创作中充分表现自己的人生感悟和个人情感,从来不计较一般意义上笔墨的得失,而是追求心灵上的最大自由,“望秋云、神飞扬、临春风、思浩荡”,我们从他创作的作品中能体会到他的率性和胸意。
山抱丛评论
无派独自派无师万物师---读孟微冬作品集
认识孟微冬始自他的画作,走进他的心灵也缘自他的画作。微冬先生常常这样感叹:“发现自我,认识自我,表达自我,这也许就是创作的真谛,但要实现不太容易。”
于是,这种追求就弥漫在他所有的作品里,无论画花鸟,还是泼山水,都呈现出微冬式的鲜明而又浓郁的“自我”。这种大写的“自我”,让花鸟闪现一种超脱凡俗的灵气,让山水袒露一派壮阔恣纵的豪气。
虽说他踏上绘画之路时,曾受过岳父的影响,但真正导引他的是一种源自心灵深处的热爱,那是一种与生俱来的痴情,爱得那样痴迷那样难舍难离,他在痴迷中寻找着“自我”,只有握起画笔,他的心才能真正安宁。期间,他兴奋、他得意、他希望、他迷茫、他消沉但他没有气馁。他不断地否定着自己,又不断地寻找自己,寻找自由,并将它们凝聚在自己的画作里。
微冬在创作思想上受老子的影响颇深,并在他的作品中得以充分体现。“不论是何流何派,只要能为我所用,就会被吸收消化,并且发扬光大”微冬虽说无名义上的老师,但大自然的万物,生活中的点滴,都是他的老师,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他,激发着他创作的灵感。他认为:万事万物都是一体两面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空间,都有生动的画面都有值得别人欣赏的地方。
无派独自派,无师万物师。虽然他的作品由花鸟走向山水,再而又山水、花鸟同时创作等,但唯一不变的是他绘画的执着和追求。用他自己的话说:一生只做一件事。他用勤奋扎实开拓自己的画风,他用创新丰富自己的图腾。正是这执着和追求,给这浮躁的现实世界,营造出一方充满诗意、清新优雅、多姿多彩的精神家园和灵魂财富。
读微冬的画每每能感受到这种随和平静。仁者乐山,智者乐水。走进微冬,感觉不到他身上的躁气,他是一个儒雅敦厚又睿智的人,像朋友又像兄长、朴实亲切;他把自己感性的心放在画境里、放在大自然所呈现的淡雾、山岚中。
让我们在尘世的纷繁和喧闹中停下来,坐在微冬的画面前,听流水潺潺,听花瓣划破空气静静飘落
山抱丛
2009年夏末于北京
江天宝评论
心语.心声.心象---读孟微冬山水画有感
一个优秀的艺术家必然有自己的创作主张和艺术理想。并在经年累月的创作活动中实践自己的主张和理想,不断修正和丰富自己的绘画语言,形成自己的艺术风格。孟微冬对传统中国画的本质特征倾向认同“意象”之说。即认为中国画中的山水画大系就本质特征是写意的,是画家感知自然,亲近自然后将“物象”变成“心象”,再将心象还原到宣纸上的心路历程。我们在宣纸上欣赏到的山水,已非自然的山水,而是经创作主体——画家情感介入后描摹出的心象,即意象。是象外之象。这种创作过程符合认识过程的二次飞跃,在创作中既有理性的描摹,也有感性的想象。既有哲学般的归纳,也有诗意般的挥洒,整个创作过程充满了生命情调。既便是宋代几位山水大家的写实作品,也绝非是对真山真水的简单描摹,而只是画的比较工细而已。因为宋代理学倡导的“穷其物理”理学思想的介入,有写实主义倾向罢了。继承传统就是继承中国画的“写意”精神。这种写意精神,充满了中国古代先贤的哲思,既有儒家“君子比德”的人生境界,也有道家返朴归真的“素朴”思想,还有释家“静、虚、空”的超然。将中国画称作中国传统文化的三大国粹之一,其因便缘于这里。
孟微冬在山水画创作中,比较欣赏范曾老师倡导的“回归古典之美”。即回归到中国传统写意山水画的充满哲思的理性美和充满诗意的浪漫之美,绘画语言有中国的书法美感,作品要有动人之处,能折射出作者的人生观和生命情调。
说“中国画是哲学的”,多年的创作实践,孟微冬深切地感悟到那些传统的美术作品,尤其是宋元时期那些名家作品和清代的新安画派作品中无不透露着“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这种哲学思想有些是积极的,昭示着古典的生态美学,宜游宜居,充满诗意,有些作品是避世的,画面枯寂、荒寒,但有一点是统一的,那就是人与自然是和谐相生的。人在自然画面前是充满敬畏之情的。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贯穿于作品之中,“道法自然”这种朴素的哲学思想深深地影响着历代画家。作为当代艺术家,无疑也承载着“助人伦,成教化”的社会功能。山水画创作应唤起人们对生态环境的热爱与保护,人类赖以栖息的环境是我们全人类的共同财富。所以孟微冬笔下的山水画总是喜欢在青山绿水中点缀几幢房屋或茅舍,宁静的画面中因为“人”的介入而富于生活气息。而这种仙境般的境界让都市人更多了一份向往。
说“中国画是诗性的”,孟微冬从十多年前涉足山水画创作,走的就是中国文人画的主流之路,以写意风格入画的。他反对对真实山水的简单描摹,即对景摹写,而是注重“搜妙创真“内心感悟,在营造意境上下功夫。惟意境美才会产生诗性,换言之,惟有诗性才会创造出让人遐想联翩,韵味无穷的作品。我们欣赏孟微冬的作品,总会有一种“文思意境“感动着我们:青山含翠、远山如黛、小桥流水,树木葱郁,云锁雾断,青山绿水中若隐若现几栋房屋掩映在山峦中。而在具体创作风格上孟微冬最擅长“留白”,前辈先贤“计白当黑”的手法运用很娴熟,那流泉、那白云,不着一墨,是画眼,让整个画面显得静中有动。“让气韵在画面中流动”是他的艺术追求,也是他的艺术特点。明代李日华说:“凡状物者,得其形不若得其势;得其势不若得其韵;得其韵不若得其性”。孟微冬善于解读各地山水自然灵性并赋于诗意,所以作品可读性强且耐读,让人回味无穷。说“中国画是书法的”,山水画自唐独立分科以来,中国的书法艺术已非常发达了。书法美感的介入无疑为山水画的创作增添了无与伦比的活力和美感。使中国山水画的审美高度一下提升许多了。在山水画中的“文思意境”中增添了“笔墨意境”使山水画的造型功能中增加了许多文化功能。近代画家吴昌硕说“五岳储心胸,峥嵘出笔底”。欣赏中国山水画,六法之首要为“气韵生动”,但如果离开“骨法用笔”恐怕作品要打折扣了。孟微冬是早期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又善篆刻,中锋运笔、侧锋横扫,对笔情、笔性、笔意的熟稔把握,让他的山水画增加了几分文人的书倦气。“笔法要健、墨气要活、丘壑要奇、气韵要雅”。这是清龚贤说的话,说明笔墨在山水画创作中是多么重要。孟微冬始终把“气骨高雅、神韵秀逸、使笔无痕、用墨精彩、布局变化、设色高华”作为自己的艺术追求。高度决定视野,孟微冬对山水要诀的认知正确,所以他创作的山水画既古意盎然,又清风扑面。
说“中国画是源于生命”,这也许是孟微冬感触最深的一点。孟微冬少时主要生活在江淮胜境滁州。就是欧阳修笔下蔚然深秀,环滁皆山也的滁州,自然美景的薰陶,厚重昌盛的文化,让孟微冬比同代许多艺术家对自然的钟情和传统文化的热爱也许多了几分感情。这种感情让他成年以后游历祖国的大江南北多了几分激情。他对自然的热爱、对笔墨的热衷都是刻骨铭心的,“古人寄情物外,意在笔先,兴致飞跃,得心应手(明代沈襄语)。因为有创作激情,所以作品中才洋溢着生命情调。因为有生命情调才有“握笔而潜万象,挥毫而扫千金”(北宋韩拙语)。他笔下的许多江南山水小景才画得“春山如美人,夏山如猛将,秋山如高人,冬山如老衲”。这就是艺术家的情怀,也是艺术家将个体生命融入自然以后幻化出的艺术成果。闳约深美,韵味隽永。
“笔墨当随时代”(石涛语),这是个常说常新的话题。每一个时代的艺术家在创作过程中自然会受到时代背景的影响。今天毛笔已远离了我们的日常生活,它的核心功能已退化,但从事中国画创作又离不开它,说笔墨上追宋元已属自我安慰,这是当今艺术家的群体性无奈。如何将中国画从传统绘画形态走向现代绘画形态这是一个艺术家必须思考的问题,也是一个无法回避的难题。孟微冬知道须从两方面入手,一是在笔墨下精进,有自己的笔墨个性,二是在图式个性发展,做到构图新颖。坦率地说中国画创新不外乎形式的夸张和笔墨的张扬,这种创作活动是在师古人又师造化的前提下进行。我们欣慰地看到孟微冬创作的一些皖南山水画,积墨积彩,浑厚华滋。“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创作激情不减;而那些反映西部地区的作品中,苦涩的笔墨,苍凉的画面明显地多了一些人生社会方面的思考——“青山载不动太多的忧愁”,这是艺术家人文关怀精神在作品中的体现,也是艺术本身的时代诉求。
媒体报道
画家孟微冬:园林式花鸟画
问:孟老师请您谈谈对传统花鸟画的新认识。
答:花鸟画最早起源于中国画的主流——山水画,实际上是山水画的派生,真正能成为一个独立的派系画种,是由南唐李煜开始折枝画法到南宋赵佶创立的宣和体,这两位是皇帝画家所以他们能够主宰绘画的命运,甚至形成一种风格或者流派。宣和体以工笔为主,综合了前面的折枝画法,一直沿用到今天。这期间,也有不少前人想在传统的基础上进行突破、创新,特别是近代,早一点元朝可能要差一些,因为元代是外族人入主中原,所以对汉文化不是那么理解,那一时期,是中国画的低谷。中国画是从宫廷走向民间,再由民间走向宫廷,再加上宗教的运用。它是人们在日常生活劳动过程中不断的总结不断的积累,形成规模形成流派,一方面是皇室的作用,一方面是宗教,全世界的画种都起源于宗教,包括油画,逐渐形成体系。
问:请谈谈近代花鸟画的特点。
答:花鸟画到了近代,很多画家都在思变,近代出现了一批大花鸟画家,潘天寿、齐白石、任柏年,这一时期在改革中国画,最具代表的潘天寿、郭味渠,把花鸟画移到野外,移到大自然中去,发扬推陈出新,他们想的是既能把传统继承下来,又能改进,把花鸟画的折枝法扩大场景,加上山石、溪水、远山,在这一时期出现了崭新的面貌。文革时期,有些画家把工农兵生产的纳入到绘画里面来,花鸟画里面,画一堆丰收的硕果,配上一个竹筐、石碾子、铁锹,甚至劳动穿的草鞋,把这些元素都融入到中国花鸟画体系里,是那一个特定时期的风格,这些题材确实与当时社会环境相吻合的,老百姓看得懂觉得很亲切。古人说笔墨当随时代,应用了当时的社会背景和历史条件,那时必须顺应时代环境。那个时候不能说是什么门派,就是与时俱进,这种风格一直沿用到改革开放初期的八十年代。
问:您如何看现代花鸟画的创新?
答:现代的社会已经是信息时代、物质条件跟过去没法比,也要变化,也要创新,每一个致力于绘画的画家都在思考变化创新,门类也比较多,有的借鉴外来的,中西结合。我作为现代的画家我也不例外,我也在想用传统的笔墨语言探索现代绘画的新途径。九十年代中期以后兴起了各种形式风格,大批画家崇尚形式,比如符号式,用自己臆想的形式模式化,成了一个时期时髦的风尚,带动了一大批人都这么干。这种东西为什么会流行呢,在现实的社会确实很起作用,一个很新鲜的东西,把它固定了以后反复的重复,到处去宣传,总会引起人的共鸣和认可,我这可以算是现代人快速成名的方法,很多画家都这样做,画的东西几乎都是一样,很熟练,这就是符号式,还很有影响,谎言说多了也变成真的了,是社会环境造就形成的,我在这个队伍当中曾经也想沿用这种东西方法,但是走来走去觉得不对劲,从绘画的严肃性和态度上,与我的性格不相符,于是我在思考我要表现的花鸟画。前辈画家们把花鸟的大场景放在大自然的江河湖泊中去,我用今人的智慧把它规范、园林化。表现什么就是什么。一个完整的画面,要么是一片树林、一片草地,加上空气,场景大了,写实的手法很难表现,哪一块该实,哪一块该虚,一不小心就呆滞了,因此我把雾气在画面流动,通过雾气体现新的构图气韵。
园林式花鸟
园林式花鸟画的创作美学
中国画——主要是指文人画,在经历了百年的风云激荡后,已从传统绘画形态进入了现代绘画形态。这是艺术发展过程中自身的嬗变,也是社会变革拟或是进步审美发生变化的客观要求,创作要“与时俱进”,石涛早就提出的“笔墨当随时代”今天乃至今后都具有广泛的意义。传统文人画因为书法美感的介入和创作者率意的自由发挥,表现出的抒情意味长期以来适应传统审美的需要而倍受人青睐。但今天社会,“笔墨中心论”显然束缚了创作者的创作创新、也满足不了当下人更宽泛的审美需求。作为从传统演绎中发展过来的艺术,继承是无可非议的,但创新也是必需的。既要做到既不消解传统国画的笔墨张力和趣味,又有时代审美需求的形式美感,创作内涵和精神性。这是当下中国画创作面临问题和难题。象许多艺术家一样,孟微冬经过多年的探索与思索,找到了一条自己的创作之路。这条带着鲜明艺术个性和风格的艺术之路,虽历经坎坷,今天看起来,前途已越来越平坦和光明了。他是位多才画家,在花鸟和山水画方面多有建树,这里仅就花鸟画剖析一下他的创作美学,简析一下他笔下“园林式花鸟”的美学特征。
中国花鸟画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适应中国人的社会审美需要,形成了以写生为基础,以寓兴、写意为归依的传统,“移生动质”,“变态不穷”地传达花鸟树木,飞禽走兽的生命力与各不相同的特性,通过对创作对象的描写,寄寓作者的独特感受,以类似诗歌“赋、比、兴”的艺术手段,缘物寄情、托物言志。强调以“意”为主导作用,象书法艺术一样淋漓尽致地抒写情意。这种艺术品性决定了传统花鸟画主是以“私人空间”即文士私人间交流和把玩的形式面貌出现。今天的中国画早已从绘画的“私人空间”走向了“公共空间”,即由文房清供堂而皇之地变成了厅堂艺术,殿堂艺术。这一重大的审美方式的变化,倒逼艺术家在创作中必须创作出尺幅更大的、内涵更丰富的、富于时代生活气息和时代精神的艺术作品。中国画的创新就本质而言不外乎形式的夸张和笔墨的张扬。在艰难的艺术探索中,孟微冬发现都市人闲暇假日理想的去处是公园、是园林。园林是自然与人文思想和谐的完美统一,是自然美与艺术美完美的结合,中国园林建筑美学差不多吸纳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是物化形态的文化艺术。如何借鉴学习古今中外园林美学的美学特征为自己的花鸟创作开辟一条新路,孟微冬结合前辈先贤和当代名家关于“大花鸟”的美术创意,独创了园林式花鸟画。
中国园林可说为中国古典文化精神中包括美学精神的感性显现。这是与园林的综合性分不开的。小桥流水、亭、台、楼、榭、名花异卉,奇石古木尽收园中。明清时期的江南园林成为中国及至世界建筑艺术史上一朵瑰丽的奇葩。可游可居,儒道兼得。取格清雅,气韵生动,重在韵味。众美荟萃,超于乐境,顾盼呼应。天人合一,人间仙境。今天的都市化进程和来自各方面的压力,让人们越来越远离了自然,欣赏自然美景,包括园林之美变得越来越奢侈。虽然城市景观园林,动植物园能解决或满足一部分的要求,但透过玻璃窗户的透视、无法消除心中的焦虑与困惑。钢筋混凝土堆砌的丛林是鲜有诗情画意的。孟微冬尝试创作具有古典园林美学特征和现代都市景观园林、都市植物园式的生态美学特点的“大花鸟”画。这种园林式的花鸟画不是将画面画成中国式园林或者植物园,而是在花鸟画的创作中,从立意、布局、结构、章法、笔墨等艺术符学习借鉴园林的立意构思、布局和排列、将中国传统的文化元素和艺术符号都和谐地统一在画面中,增强画面的视觉效果和丰富艺术本体的内涵。
清代著名艺术家李渔在他的《天巧自呈》专著中认为,中国园林建筑是以画理通诸园林,认为结构第一,要“自出心眼,雅俗俱利”。我们反向思维,园林之所以赏心悦目是与他的丰富性和布局结构有关的。传统文人画的弊端就在于过于强调创作者的抒情性,而图画过于简单、过于冷竣荒寒,所以孟式花鸟画在表现丛林果木时,画面很满,枝干相互交叉,繁复茂密,增强了画面的冲击力和视觉效果。增加素描关系,增强色彩张力,强化视觉反差。
明代建筑家计成在他的园林专著《园治》中强调园林建筑认为:“园林巧于借因、精在体宜”,“构图无格,借景有因,以小见大,浑然一体。”“园林宜雅,雅也脱俗”,这是中国儒家文化在园林建筑中的体现,儒雅的风范在任何时代都引领社会风范。“园林宜清,清而出尘”,这是典型的道家思想,追求“林下风流”,是中国文士超逸的品格。园林建筑的这种儒道兼得的美学品格让孟微冬深受启发,中国花鸟创作绝不可丢失中国传统国画的笔墨之美,他的双勾花鸟,没骨写意之所以招人喜欢,缘于他深厚的笔墨功力。他的作品之所以耐看,主要是作品中始终透着一种“清气”,一种超凡脱俗的清逸之风。
中国古典美学一般将“气韵”看成生命形态,南朝谢赫把“气韵生动看成中国画审美的第一要求”。在中国园林建筑中也同样体现了这种美学品格。“气”重在显露的一面,“韵”在生命隐蔽的一面,清谧的一面,无限发散的一面,“气”是形式,“韵”是回味,“韵者美之极”,讲究含蓄,讲究虚实,曲径通幽,别有洞天。孟微冬在花鸟创作中特别注意虚实相间,注意留白,所以他的画繁复但不雍塞。让“气韵在画面中流动”一直是他比较注重的一面;“画与诗文相表里”,画有诗意才能产生意境,有意境才能有韵味,而这一切都离不开形式美。孟徽冬创作的花鸟画在某种程度上有城市景观园林的形式美感和中国古典园林的内在美,秀外慧中。
也许,园林式花鸟画创作构想是偶然生发的,但作为一名积极探索绘事的艺术家,始终在创作中融入创新的思维、生变又在情理之中。孟微冬是一个有着浪漫主义色彩的当代画家,想象力超群。在创作的大量花鸟画中我们能深深地感受到他的这种艺术特质;他是个表现主义思想比较明显的画家,在艺术创作中强调主观感情和自然感受。新创作的作品又大胆地将中国画的写意精神与抽象主义统一在画面中,别开生面。他总是在思索、在探索。他的花鸟画融中国传统画的笔墨、透视、和现代的色彩素描于一体,有明显的现代“构成”。他是在当代画中少数具有中国画传统笔墨韵味又有现代感的艺术家,在笔线的运动中而且难得保留了书法金石味的那一种。
(江天宝/文)
艺术作品展
由来
2009年3月15日-18日,“清新典雅”北京画家孟微冬中国画展在厦门市老图书馆三楼的二石斋开展,免费向广大市民开放。
发展
2010年2月12日,在新春佳节来临之际,由潮州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主办,潮州市中国画院承办的“孟微冬国画作品展”在中心广场文化长廓举行为期8天的个人国画作品展开幕式。潮州市政府副秘书长陈小莉,潮州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林广鹏局长等领导与嘉宾出席开幕式。
2012年8月17日—8月19日,孟微冬中国画作品展,由深圳市美术家协会深圳市宝安区政府,北京东方祥和书画院广东潮州市中国画画院深圳市华彩墨韵文化有限公司承办,广东美邦家具实业有限公司协办。
2013年3月27日,孟微冬花鸟山水画作品展,在潮州国品堂文化交流中心举办。画展展出画家新近创作的花鸟和山水作品近百幅。
《妙造自然·孟微冬画展》于2013年12月24日下午15:00在深圳关山月美术馆拉开帷幕。中国美术家协会原党组副书记、秘书长李中贵夫妇,中国将军书画院名誉院长、济南军区原副司令员兼济南空军司令、中将郭玉祥夫妇,中共十八大代表、全国人大代表、重庆武警总队政委董书民少将,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主播张宏民先生,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广东省书协副主席、深圳市文联副主席、深圳市书协主席陈钦硕,深圳市文体旅游局副局长柴凤春以及馆方和主办方北京东方祥和书画院的领导与
推荐问答
更多-
回答十二星座是按什么顺序排的5644位粉丝依次为白羊座、金牛座、双子座、巨蟹座、狮子座、处女座、天秤座、天蝎座、射手座、摩羯座、水瓶座、双鱼座。1、白羊座(3月21日~4月19日)白羊座是黄2025-08-11 1个回答
-
回答十二生肖十二生肖,由12种源于自然界的动物即鼠、牛、虎、兔、蛇、马、羊、猴、鸡、狗、猪以及传说中的龙所组成。十二生肖是十二地支的形象化代表,即子(鼠)、丑(牛)、寅(虎)、卯(兔)、2025-08-13 1个回答
-
回答12生肖的计算方法是什么计算方法:1、诞生年代除以12,取余数。如果能整除,余数视为零。我们可以采用简单的方法是,先减去一定的年份,再取十二的余。2、在多计算的年份为1960年后,而1960年2025-08-17 1个回答
-
回答西游记里他俩先,公鸡打鸣月宫亮,蛇鼠一窝坏东西打一生肖西游记里他俩先,公鸡打鸣月宫亮,蛇鼠一窝坏东西打一生肖生肖牛:事业上会出现不少发展机遇,应多用些心机来把握,但是以诚待2025-08-17 1个回答
-
回答秦始皇是什么生肖秦始皇生于公元前259年周赧王五十六年,壬寅,属虎,五行生肖为水虎;秦始皇(前259年—前210年),嬴姓,赵氏,名政;秦庄襄王之子。出生于赵国都城邯郸,十三岁继承王2025-08-20 1个回答
最新问答
更多-
回答秦始皇是什么生肖秦始皇生于公元前259年周赧王五十六年,壬寅,属虎,五行生肖为水虎;秦始皇(前259年—前210年),嬴姓,赵氏,名政;秦庄襄王之子。出生于赵国都城邯郸,十三岁继承王2025-08-20 1个回答
-
回答西游记里他俩先,公鸡打鸣月宫亮,蛇鼠一窝坏东西打一生肖西游记里他俩先,公鸡打鸣月宫亮,蛇鼠一窝坏东西打一生肖生肖牛:事业上会出现不少发展机遇,应多用些心机来把握,但是以诚待2025-08-17 1个回答
-
回答12生肖的计算方法是什么计算方法:1、诞生年代除以12,取余数。如果能整除,余数视为零。我们可以采用简单的方法是,先减去一定的年份,再取十二的余。2、在多计算的年份为1960年后,而1960年2025-08-17 1个回答
-
回答十二生肖十二生肖,由12种源于自然界的动物即鼠、牛、虎、兔、蛇、马、羊、猴、鸡、狗、猪以及传说中的龙所组成。十二生肖是十二地支的形象化代表,即子(鼠)、丑(牛)、寅(虎)、卯(兔)、2025-08-13 1个回答
-
回答十二星座是按什么顺序排的5644位粉丝依次为白羊座、金牛座、双子座、巨蟹座、狮子座、处女座、天秤座、天蝎座、射手座、摩羯座、水瓶座、双鱼座。1、白羊座(3月21日~4月19日)白羊座是黄2025-08-11 1个回答
热门问答
更多-
回答妈妈的网名起什么好两个字的有哪些呢?妈妈的网名起什么好幸福的感觉呢?妈妈是世界上最伟大的人,她们无怨无悔的为我们付出,她们有自己的生活,平时忙碌完之后也会上网社交,作为儿2024-06-12 1个回答
-
回答瀚字一般人用不起吗?其实有些字在人的名字中很少出现,主要是这些字要不是命很合适的人用,根本就没办法震住,所以取名的时候一定要注意,了解完瀚字一般人用不起吗?再决定要不要用这2024-06-14 1个回答
-
回答1984年出生的属鼠人,聪明机智,适应能力强,但也会在某些年份面临特殊的挑战和困难。随着2024年的到来,这批属鼠人即将迎来他们的40岁。根据传统命局学,40岁是一个重要的转折点,特别是2024-07-12 1个回答
-
回答长生不死是什么生肖长生不死并不对应任何生肖。长生不死是一个成语,通常用来形容生命持久不衰,永远存在。在中华文化中,长生不死常常与神话、传说和道教等宗教信仰联系在一起,被视2024-09-19 1个回答
-
回答南浦舟中两玉人代表什么生肖南浦舟中两玉人代表生肖猴、生肖牛、生肖鸡。全诗如下:鹧鸪天·薛公肃家席上作·七之七【作者】陆游【朝代】宋南浦舟中两玉人。谁知重见楚江滨。凭教后苑2024-10-29 1个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