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婚礼的流程详细
古代结婚流程从说媒开始到提亲定亲、准备“三书六礼”(三书:聘书、礼书、迎书;六礼: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迎亲)完成以上步骤即可拜堂成亲,最后还有一个贺郎酒环节。
1、说媒
在古代,如果你看上了哪家姑娘,不会和现代一样自己上门去追求,而是找一个经验丰富的媒婆为你去姑娘家说媒,如果姑娘也对你有好感就会对父母说:“终生大事全凭父母做主”,而如果姑娘对男方不是很满意则会对父母说:“还想再给父母尽两年孝”。
2、提亲
古话有云:“婚姻乃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因此新人们在结婚之前,男方一定要先去女方家进行提亲,当双方互换儿女的生辰八字,经过一系列复杂的测算之后,认定男女双方适宜结婚,并且门当户对,此时才能开始议亲。
3、定亲
当男方向女方家提亲之后,确定男女双方适宜结婚,这时两家就可以进入到定亲的环节了。在定亲环节中,男方要给女方家送“过书”即为定亲的凭证,俗称“红绿书纸”,而女方需要给男方送“回帖”进行认可,俗称“文定”。在定亲之时,除了有书面的定亲之外,双方还需商讨嫁娶吉日,为新人们讨得一个好彩头。
4、三书六礼
双方都比较满意的情况下,男方就要开始准备三书六礼,其中三书指的是:聘书(订亲的证明,在六礼中纳吉的时候交给女方),礼书(相当于现在的彩礼清单),迎书(相当于现在的结婚证,证明姑娘已经嫁给男方)。
六礼则是指纳采(男方要送将近30种礼物给女方)、问名(将男女的年庚八字进行匹配)、纳吉(将庚贴于神前请示)、纳征(彩礼和嫁妆)、请期(确定结婚吉日)、亲迎(接亲)。
5、拜堂
当花轿到夫家进门时,出轿小娘需要迎接新娘出轿。随即走向结婚的主厅堂内开始繁琐的拜堂仪式。拜堂仪式一共分为三个部分,分别为拜天地、拜父母、拜夫妻。并且这些仪式都需要新人们正儿八经的跪在地上磕头,而不是如今的面对面鞠躬即可。
6、贺郎酒
拜堂晚上,男家为好日正席酒,叫“贺郎酒”。在贺郎酒上,新娘必须依次挨桌的向长辈们以及宾客们逐一的斟酒,此时新娘在给大家斟酒时,酒是需要斟满的,但是一定不能洒出来。
古代结婚流程
古代结婚流程分别是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和迎亲,一共分这六大步骤。
第一步:纳彩
第二部:问名
如果对方的老爷子和这个老太太还行,就到了下一步问名,就是把你们姑娘生辰八字给媒婆,媒婆得对对八字。这个古人都比较迷信。你得把女方的生辰八字和男方的生辰八字对一下,如果行再结婚。
第三步:纳吉
第四步:纳征
老头只要一点头,那就第四步了,纳征。纳征就是下聘礼,男方家就根据男方家自身的这个条件,比如说这家里特有钱,就绫罗绸缎,金银财宝,猪牛羊家畜,然后是加上生活用品等等,送到女方家。这个时候呢也得是媒婆干,但是呢男方家还要派一个人,这个人叫大寮,就相当于咱们现在婚礼的主持,就是什么事都张罗的人叫大寮,所以他和媒婆一起去送聘礼,回来的时候不能空手回来,要拿两样东西,第一样东西呢就做衣服的尺寸,因为要给新娘做衣服,你得有尺寸。第二个呢得拿到新娘的小日子,就是新娘哪天来大姨妈也很重要。
第五步:请期
第四步完成,这个事基本就定了。那第五步呢就是请期。男方家会找人选几个特别吉利的日子给女方家送去,多找几个不能找一两个,为什么?如果你只找一个给女方家送去了,这个日子是女方她爸的爸的忌日,你说今天能结婚吗?肯定不行,所以多找几个吉日。
第六步:迎亲
那最后一步就是迎亲了,娶亲当天新郎穿着高头大马,然后媒婆和大寮还有迎亲的人坐着车,然后敲锣打鼓带着八抬大轿到新娘家去迎接新娘,再把她接回来,然后大家再回来拜天地,然后吃吃喝喝送入洞房,这个婚礼就结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