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十二生肖的歇后语介绍
与十二生肖有关的歇后语介绍
歇后语是中国劳动人民自古以来在生活实践中创造的一种特殊语言形式,是一种短小、风趣、形象的语句。与十二生肖有关的歇后语介绍,我们来看看。
1、鼠生肖
老鼠过街—人人喊打老鼠见了猫—骨头都软了
老鼠拉木锨—大头在后边老鼠吃猫—怪事
老鼠啃皮球—嗑(客)气老鼠钻到风箱里—两头受气
2、牛生肖
牛蹄子—两瓣儿牛口里的草—扯不出来
老牛上了鼻绳—跑不了老牛拖破车—摇三摆
牛鼻子穿环—让人家牵着走牛吃卷心菜—各人心中爱
3、虎生肖
老虎嘴边的胡须—谁敢去摸老虎下山—来势凶猛
老虎上山—谁敢阻拦老虎上街—人人害怕
老虎长了翅膀—神了老虎当和尚—人面兽心
4、兔生肖
兔子不吃窝边草—留情(青)兔子的腿—跑得快
兔子的耳朵—听得远兔子的嘴—三片儿
兔子的尾巴—长不了兔子撵乌龟—赶得上
5、龙生肖
两个人舞龙—有头有尾龙头不拉拉马尾—用力不对路
叶公好龙-假爱龙灯胡须—没人理
龙船上装大粪—臭名远扬鲤鱼跳龙门—高升
6、蛇生肖
蛇吃鳗鱼—比长短蛇钻到竹筒里—只好走这条道儿
蛇钻窟窿—顾前不顾后蛇头上的苍蝇—自来的衣食
蛇入筒中—曲性在蛇入曲洞—退路难
7、马生肖
马嚼子戴在牛嘴上—胡勒马尾穿豆腐—提不起来
马尾巴搓绳—合不了股马槽里伸个驴头—多了一张嘴
马打架—看题(蹄)马撩后腿—逞强
8、羊生肖
羊钻进了虎嘴里—进得来,出不去羊羔吃奶—双膝跪地
羊群里跑出个兔—数它小,数它精羊身上取鸵毛-没法
羊群里跑出个骆驼—抖什么威风羊憧篱笆-进退两难
9、猴生肖
猴子爬树—拿手好戏猴子长角—出洋相
猴子照镜子——里外不是人猴子捞月亮—空忙一场
猴子的脸—说变就变猴子看书—假斯文
10、鸡生肖
鸡屙尿—没见过鸡给黄鼠狼拜年—自投罗网
鸡毛做毽子—闹着玩的鸡孵鸭子—干着忙
鸡毛炒韭菜—乱七八糟鸡蛋壳发面—没多大发头
11、狗生肖
狗吃王八—找不到头狗扯羊肠—越扯越长
狗逮老鼠猫看家—反常狗吠月亮—少见多怪
狗掀门帘—全仗一张嘴狗咬耗子—多管闲事
12、猪生肖
猪向前拱,鸡往后扒—各有各的路猪脑壳—死不开窃
猪肉汤洗澡—腻死人猪鬃刷子一又粗又硬
猪嘴里挖泥鳅—死也挖不出来猪大肠—扶不起来
额外介绍
十二生肖,又叫十二属相,是与十二地支相配以人的出生年份的十二种动物,包括鼠、牛、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狗、猪。
生肖的起源与动物崇拜有关。据湖北云梦睡虎地和甘肃天水放马滩出土的秦简可知,早在先秦时期即有比较完整的生肖系统存在。最早记载与今相同的十二生肖的传世文献是东汉王充的《论衡》。
十二生肖是十二地支的形象化代表,即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巳(蛇)、午(马)、未(羊)、申(猴)、酉(鸡)、戌(狗)、亥(猪),随着历史的发展逐渐融合到相生相克的民间信仰观念,表现在婚姻、人生、年运等,每一种生肖都有丰富的传说,并以此形成一种观念阐释系统,成为民间文化中的形象哲学,如婚配上的属相、庙会祈祷、本命年等。现代,更多人把生肖作为春节的吉祥物,成为娱乐文化活动。
生肖作为悠久的民俗文化符号,古往今来留下了大量描绘生肖形象和象征意义的诗歌、春联、绘画、书画和民间工艺作品。除中国外,世界多国在春节期间发行生肖邮票,以此来表达对中国新年的祝福。
基本简介
【读音】shēng xiào
【释义】生肖,或属相,是中国及东亚地区
的一些民族用来代表年份的十二种动物,统称为十二生肖,即鼠、牛、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狗、猪,它们依次与十二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相配。十二生肖也被称为十二年兽。在中国的历法上有十二只年兽依次轮流当值,所以我们的中国年就有以鼠、牛、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狗和猪应用在历法上。即常说的: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巳蛇、午马、未羊、申猴、酉鸡、戌狗、亥猪。[1]
由来
十二生肖(兽历)的构成及顺序,各个民族或国家不尽相同。现今汉、回、藏、哈尼、畲、拉祜、纳西、阿尔泰语系诸民族以及朝鲜、韩国、日本的十二生肖(兽历),在构成及顺序上完全一致,为:鼠、牛、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犬、猪。有些民族的十二生肖(兽历)因地区不同而有别,如黎族大多数地区的十二生肖(兽历)与前相同,而毛道黎族则以“虫”代“虎”,以“猫”代“兔”,以“鱼”代“蛇”,以“肉”代“马”,以“人”代“羊”;大部分地区彝族的十二生肖(兽历)与前相同,而云南哀牢山彝族的十二生肖(兽历)名称及顺序为: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狗、猪、鼠、牛。除有一处不同(现也有以“龙”代“**”的说法)外,排序亦与前有异。哀牢山彝族之所以以“虎”为先,据说是因为其自认为是虎的子孙,尊母虎为其始相。每三年举行一次的祭神大典,要选在虎月(首月)的第一个虎日,在当地的母虎神庙举行。家家门上且都要绘以虎形,以示对虎的尊崇。正才有了这样的排序。如若将其按序前推或后移,仍与前同。而桂西彝族的十二生肖(兽历)则为:龙、凤、马、蚁、人、鸡、狗、猪、雀、牛、虎、蛇;德宏地区傣族的十二生肖(兽历)与前相同,而西双版纳地区的傣族又改“猪”为“象”,改“龙”为“蛟”或“大蛇”,改“羊”为“蚁”。
有些国家十二生肖(兽历)的名称亦与前颇有不同,如越南以“猫”替换了“兔”;印度的为:鼠、牛、狮、兔、龙、蛇、马、羊、猴、金翅鸟、狗、猪;古巴比伦的为:牡牛、山羊、狮、驴、蜣螂、蛇、犬、猫、鳄、红鹤、猿、鹰;埃及与希腊的与古巴比伦的基本相同,只是以“蟹”取代了“蜣螂”[1]。其“狮”、“蛇”的'排序与印度的相同,且均是以“红鹤”代替了“金翅鸟。其他民族或国家的十二生肖(兽历)位于其“狮”这一序位的为“虎”,位于其“红鹤”序位的为“鸡”。也即是说,位于前一序位的均为猛兽,而位于后一序位的均为禽类。由此推测,全世界的十二生肖(兽历)当有着同一起源。
十二生肖当起源于十二兽历,由来甚为古远。从地域上看,埃及、巴比伦、印度及中国等四个亚非文明古国恰好均在其流行的范围之内。其流传的区域虽广达亚、欧、非大陆,但主要集中于亚洲。由此,我们有理由推断,这一文化当起源于亚洲的某一民族,其后始逐步扩散,而先后为这一广大地区的诸多民族所接受。最初究竟为哪个民族所创,至今却仍是个不解之迷。
中国史载文献最早并广为流传的完整12生肖循环,是由东汉王充(西元27-97年)在西元1世纪期间所著《论衡》中提出的;按顺序为:鼠、牛、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狗、猪。
在南北朝时中国就开始使用生肖了。例如《周书·列传第三》中,记载了宇文护的母亲写给他的一封信,信中说:“昔在武川镇生汝兄弟,大者属鼠,次者属兔,汝身属蛇。”此即可证明。
;含有十二生肖动物名称的熟语有哪些
死马当作活马医;
鞍不离马背,甲不离将身;
鞭长不及马腹;
兵藏武库,马入华山;
东风吹马耳;
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驴唇不对马嘴;
马后炮;
马前卒;
不吃羊肉空惹一身膻(shān);
君子一言,快马一鞭;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恶虎不食子;
二虎相斗,必有一伤;
风从虎,云从龙;
关门养虎,虎大伤人;
虎生三子,必有一彪;
画虎不成反类狗;
画虎画皮难画骨;
九牛二虎之力;
苛政猛于虎;
老虎头上扑苍蝇;
老虎头上搔痒;
初生牛犊不怕虎;
隔山买老牛;
牛不喝水强按头;
牛头不对马嘴;
驽马恋栈豆;
打蛇打七寸;
蝮蛇螫(shì)手,壮士解腕;
强龙不压地头蛇—;
大水冲了龙王庙;
貂不足,狗尾续;
割鸡焉用牛刀;
鸡蛋里找骨头;
鸡烂嘴巴硬;
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
嫁鸡随鸡,嫁狗随狗;
狗嘴里吐不出象牙;
狗猪不食其余;
狗咬吕洞宾;
挂羊头,卖狗肉;
狡兔死,良狗烹;
老鼠过街,人人喊打;
老牛耕地是指什么动物
老牛耕地是生肖蛇,是生肖马,是生肖狗,指的是生肖鼠,是生肖羊。老牛耕地指的是生肖猴、指的是生肖龙。
蛇(学名:Serpentiformes)是脊索动物门、爬行纲下的一类动物。体细长,分为头、躯干和尾三部分,无四肢或在低等蛇类横裂的泄殖孔两侧有爪状的后肢遗迹;周身披鳞;头部形状各异,鼻孔位于吻侧,但终生海栖的海蛇科(Hydrophidae)种类则居于吻背;眼球外有保护性的透明皮肤,瞳孔圆形、垂直椭圆形或水平椭圆形,无活动性眼睑,晶体几呈圆球形;舌细长分叉;前颌骨(仅蟒科蛇类具齿)、上颌骨、腭骨、翼骨和齿骨上附生着齿尖后弯的牙齿,然而齿的大小、数目及其结构则随不同蛇种而异;尾部明显地短于头体长。
蛇的栖息环境因种类的不同而各不相同,栖息的环境多种多样,有的生活于穴洞,有的生活在地面,有的生活在树上,又有生活在水中。蛇是一种体温随气温而变的变温动物,因为蛇本身没有完善的体温调节机制来产生和维持恒定的体温。蛇是肉食性动物,所吃的动物种类很多,从无脊椎动物到各类脊椎动物。分布于地球上除南北极以外的所有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