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版生肖邮票的收藏价值怎么样,最好说具体一点我会加分的
生肖赠送版从第三轮猴票发行开始,至今已有七种。在三轮生肖票中,生肖赠送版是独一无二的,是邮政送给邮人的大礼包。邮市新资金已瞄准了生肖赠送版,据说温州炒房团已将资金投入邮市,而其首选目标是生肖票,包括生肖赠送版。
在已发行的三轮生肖票中,大版三轮都有,小版二、三轮都有,而惟独赠送版只有第三轮生肖有,而其余各轮生肖却没有。生肖赠送版美轮美奂,每版4枚邮票,因一律用黄色作为基本色,故俗称生肖黄版。生肖赠送版发行量在300万左右,每个预订户赠送一版,因而预订户的消耗量非常巨大,约为200万版左右,余下的100万版左右的量作为邮市炒家来说,其量适中,是适合炒家自由进出邮市的量。
大资金进入邮市,首先要考虑的是资金进出的自由,即筹码的迅速收集和分散,考虑资金的安全性,第三是考虑利润最大化。
生肖赠送版完全符合新资金选择筹码的标准。在满足庄家筹码的迅速收集和分散方面,赠送版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赠送版具有一定的量,非常适合庄家炒作,并有最为广泛的收藏群体,其美轮美奂的版式令收藏者和投资者爱不释手。
生肖赠送版除赠猴版外,目前价格都十分低廉,都在7~8元左右,涨幅不到面值的一倍,几乎没有投资风险,是投资资金最为安全的投资品种由于金猴的示范效应,生肖票的上涨空间无限,作为生肖版票中独一无二的赠送版票,是最具投资价值的邮品,一旦被某一大资金相中,翻10倍20倍也是小菜一碟
在生肖赠送版中,笔者全力推荐的是赠虎版。赠虎版是所有生肖赠送版中设计最为出彩的。不仅老虎的设计极其生动、活泼、形象,而且色彩柔和、庄重、大气。人见人爱,爱不释手。作为新邮,易于满足庄家迅速收集筹码的要求。可以预见,对生肖票的新一轮炒作,必属生肖赠送版无疑,而价格直上云霄的非生肖赠虎版莫属。
中国发行的第一套生肖邮票是哪一套
中国发行的第一套生肖邮票是1980年猴版。
我国第一套生肖邮票《庚申年》于1980年2月15日发行,全套1枚,图案为逗人喜爱的“金猴”,由著名邮票设计师邵柏林在黄永玉原画的基础上,加以精细的再创作。
雕刻者姜伟杰更身手不凡,一展刀工之绝技,使得这枚“猴子”眼睛炯炯有神,毛发根根可数,体态栩栩如生,再加上用大红暖色衬底,平添了几分节日气氛,使人不胜喜爱。
《庚申年》邮票图案采用的是中国画家黄永玉画的一只坐着的形象可爱的金猴,金猴活灵活现,栩栩如生,甚至连一根根猴毛都毫微毕现,可以计数。
并配以大红的底色,使整个画面充满喜庆的情味。《庚申年》是新中国发行的珍贵邮票之一,也是新中国正式发行的邮票中增值最多、最快的邮品。
收藏价值:
邮票于1980年2月15日发行,我国开始发行第一套生肖邮票,第一套生肖邮票为猴票,设计者邵柏林,雕刻者姜伟杰,面值8分,编号T46,从80版猴票发行开始,此后陆续分11年发行了另外11套。
80版猴票开启生肖邮票的先河,具有重要的收藏价值,邮票上的猴子为著名艺术家黄永玉所画,猴子神态逼真、精神饱满,眼睛炯炯有神,深受集邮爱好者喜爱。
中国第一套生肖邮票的名称是什么
第一天生肖邮票是1980年发行的“庚申年”邮票,也就是生肖猴邮票。
中国生肖邮票
中国生肖邮票是以中国古老的干支纪年的十二种生肖动物为图案的贺年邮票为生肖邮票。中国自1980年起发行第1轮生肖邮票,1992年起发行第2轮生肖邮票。生肖文化源于中国,已有两千年的历史。它是中华民族文化及民俗的重要组成部分。海外凡有华人、华裔生息的国家、地区,特别是东亚及东南亚,生肖文化的影响都很大。中国及这些国家和地区均发行生肖邮票。
历史传承
世界上第一枚生肖邮票是日本于1950年发行的虎年生肖邮票,邮票图案采用了圆山应举(1733--1795)的名画"龙虎图"中的"虎图"。还发行了由5枚虎票组成的"十"字形图案的世界上第一种《戊子年》鼠年生肖邮票生肖邮票小型张,它也是世界上唯一一种无齿生肖邮票小型张。
中国第一枚生肖邮票发行于1980年2月15日,那就是第一轮生肖邮票的第一套“猴票”。这枚邮票发行至今,身价已超过1克黄金的价格。从1980年2月15日发行第一枚生肖邮票起,到1991年1月5日发行“羊票”后,第一轮生肖邮票共计12枚便出齐了。
社会影响
中国的生肖文化走向世界,是一首震撼人类心灵的交响乐。其中每个乐章的演奏者,已不仅来自中国,而是汇聚着各国的精英;聆听和感受这部作品动人心弦的韵律和力量的观众,遍及全世界。中华文化哺育了世世代代的中国人,同时也为整个人类文明的进步与繁荣做出了贡献。中华文化向海外的传播,在不同的历史时代,传播的内容及对当地文化的作用和影响,是有很大区别的。
长期以来,中华文化只是在东亚地区占据主导地位,而向西方及世界各地传播的中华文化则偏重于中国的科学技术。中华文化向外传播的历史,也是中华民族走向世界的历史。中华民族迎来了伟大复兴,必将推动中华文化包括物质文化、精神文化、艺术文化向全世界传播的新高潮。生肖邮票风靡全球的现象,正是这种传播热潮的生动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