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十二生肖那个是最古老
十二生肖老鼠是最古老
我国古代根椐动物出没时间和生活特征,将十二种动物作为十二生肖,即每一种动物为一个时辰。老鼠排行第一(与“子”时搭配),以下次序为:鼠、牛、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狗、猪。
鼠:晚上11时到第二天1时(即“子时”)。老鼠胆量最壮,活动最频繁,子时同鼠搭配。
牛:凌晨1-3时(即“丑时”)。这时候牛吃足了草,“倒嚼”最细、最慢、最舒适,所以丑时同牛搭配。
虎:凌晨3-5时(即“寅时”)。据古书载,老虎最活跃、最凶猛、伤人最多,因此寅时同虎搭配。
兔:清晨5-7(即“卯时”)。太阳还没露出脸面,月亮的光辉还未隐退完全。玉兔是月亮代称,是月宫神话中惟一的动物,这样卯时就同兔搭配。
龙:早晨7-9时(即“辰时”)。传说这是群龙行雨的时候,龙是神话中的动物,于是辰时属龙。
蛇:上午9-11时(即“巳时”)。据说这时候的蛇不会伤人,也不在人行走的路上游荡,多隐蔽在草丛中,这样巳时就属于蛇的了。
马:上午11时至下午1时(即“午时”)。依据道士的说法,中午太阳当顶,阳气达到达极点,阴气渐渐增加,在阴阳换柱之时,一般动物都躺着休息,只有马还习惯地站着,甚至睡觉也站着,从不躺着。午时就属马了。
羊:下午1-3时(即“未时”)。据说羊在这时候洒尿最勤,洒出的尿可治愈自身一种惊疯病,未时属羊。
猴:下午3-5时(即“申时”)。猴子最喜欢啼叫,声音拉得最长,最洪亮。所以申时属猴。
鸡:下午5-7时(即“酉时”)。日落山岗,鸡开始进笼归窝、夜宿,于是酉时属鸡。
狗:晚上7-9时(即“戌时”)。黑夜来临,狗看家,守夜的警惕性最高,并产生一种特殊的视力和听力,看得最远,听得最清楚。所以戌时属狗。
猪:晚上9-11时(即“亥时”)。这时候猪睡得最酣,发出的鼾声最洪亮,全身肌肉抖动得最厉害、长肉最快,于是亥时属猪。
一部很老的港台古装神话电影,关于十二生肖。
电影《新十二生肖》
故事内容好象就是有个神女投胎作小女孩,然后大魔王复活,小女孩长大后,寻找这十二生肖,整合他们一起除魔。
还有一点印象的就是,狗是一开始就跟着小女孩的,是个哑巴;蛇在明白自己的使命之前,是跟大魔王混的;老虎原本是个捕快,马是送信的,牛在街上卖艺的,老鼠是偷东西,只记得这些了。
这十二生肖分别唤作:耗子、铁牛兄、虎肖、古小兔、龙种、蛇姬、巡城马、羊咩咩、猴孙、山鸡、康楚(狗)、温猪
十二生肖的歌谣
十二生肖的歌谣如下:
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巳蛇、午马、未羊、申猴、酉鸡、戌狗、亥猪。
鼠迹生尘案,牛羊暮下来。虎啸坐空谷,兔月向窗开。龙蛰远雷雨,蛇偏乘早雾。马萧萧向水,羊衔鲜夜归。猴栗舱去桂,鸡架上栖批。狗其名金华,猪蠡名曰驶。
鼠无大小皆称老,牛有耕田总姓牢。虎下山还得归林,兔欲上天终需跃过。龙当升天须再待,蛇困平原要翻身。马有千里犹行迟,羊奔草原时机到。猴年好运如春潮,鸡报晓迎新春。狗年旺旺旺旺旺,猪年大吉万事通。
这些口诀歌不仅有助于记忆十二生肖的顺序,还蕴含着一些寓意和启示。鼠无大小皆称老意味着在生肖中虽然老鼠最小,但都被称为老,牛有耕田总姓牢则表达了牛的勤劳和扎实,马有千里犹行迟则暗示了成功需要积累和耐心。
羊奔草原时机到则表示抓住机遇需要敏锐的观察和行动,猴年好运如春潮则寓意着在猴年会有好运势,鸡报晓迎新春则表达了迎接新春的喜庆氛围,狗年旺旺旺旺旺则传达了吉祥如意的美好祝愿,猪年大吉万事通则象征着猪年一切顺利。
十二生肖的作用:
1、记载年历:十二生肖是十二地支的形象化代表,为记年之符号,以十二种动物作为符号,物生性忠实。
2、指导生活:每个生肖都代表着特定的性格特点和潜在的优点,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生肖来了解自己的性格特点和潜在的优点,从而更好地指导自己的生活。
3、协助人际关系:通过了解他人的生肖,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他们的特点和行为模式,从而更好地与他们相处。这有助于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提高沟通和理解。
4、庆祝传统与文化:十二生肖是中华民俗文化的一个象征符号,被人们赋予诸多文化意义。许多国家和地区都会按照生肖来安排节日和庆祝活动,如中国的春节和东南亚各地的水灯节。这些活动通过展示不同生肖的形象和象征意义,庆祝传统和文化,加深人们对自己文化根源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