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十二生肖印的中国篆刻
中国印章古时称作玺、印、宝、章,“印信”、“记”、“朱记”、“合同”、“关防”、“图章”、“符”、“契”、“押”、“戳子”等等,是历史上出现过的各种习惯称呼。古印章流行于古代,其古朴、稚拙的风貌体现着不同时代的人们对于美的理解与追求,浸透着历史的深沉和神秘的美感。其中有一类图画入印的印章,这就是肖形印。
据遗物和历史记载,至晚在战国时代,我国已普遍使用印章。起初,印章是作为商业上交流货物时的凭证,同时也是信誉的标记。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印章的使用范围扩大为表征当权者权益的法物,是当权者权力的象征。
鼠印,古代肖形印一种。也是十二生肖首位,与十二地支配属子鼠。夜晚十一时到凌晨一时是子时。
鼠字的艺术
“鼠”字在甲骨文里像一只小老鼠张着嘴在咬东西;象形的鼠字,从商朝到秦朝1000多年的演变、发展过程中,变化不少,在秦朝小篆中已趋向符号线条化;隶书的鼠字是在小篆的基础上演变来的,鼠头变成方形,鼠脚和鼠尾还有点象形,但鼠的形象已不明显了。楷书的鼠字吸收了隶书鼠字的特点,这也是今天所用的“鼠”字,草书则多见于艺术书画作品。虎印,古代肖形印的一种。多汉代铜印。虎的纹饰不一,有立、有奔、有卧、有昂首等,都具有汉画风格。虎为四灵之一。《说文》:“虎,山兽之君。”黄易释碑,引《两汉博闻》旁注云:“取虎形镇邪,以其威风异常也。”古代谓勇武之臣为“虎臣”。《诗经·泮水》有“矫矫虎臣”。称勇士为“虎贲”,以其“若虎之贲走逐兽,言其猛也”。相传虎印,古人多用以辟邪驱魔。
虎是十二生肖之一,排第三位,称为寅。从古至今,虎都被誉为“百兽之王”,是勇猛与力量的象征。中国人崇敬猛虎的威风八面,很早就形成了对虎图腾的崇拜。早在“仰韶文化”时代,龙虎图案便代表了力量与尊贵。在军事上,在调兵遣将的兵符上面就用黄金刻上一只老虎,称为虎符。龙印,古代肖形印的一种。龙在十二生肖中位居第五,与十二地支配属“辰”一天十二时辰中的“辰时”--上午七时至九时又称“龙时”。青龙与白虎、朱雀、玄武一起并称“四神兽”。
我国古代传说中的灵异神物。
封建时代龙是帝王的象征,也用来指帝王和帝王的东西:龙种、龙颜、龙廷、龙袍、龙宫等。蛇印
古代肖形印的一种。十二生肖之一,配地支的“巳”[snake]。如:蛇年(即巳年)。蛇,象征国君、君子等[emperor;gentleman]有蛇自泉宫出,入于国,如先君之数。――《左传》。马,古生肖印的一种。马在中国传统的十二生肖中排名第七位。古代十二时辰称【午时】,日中,又名日正、中午等。北京时间11时至13时。
十二生肖印中国篆刻
中国的篆刻艺术,源于古代的印章,历史上曾有多种名称,如玺、印、宝、章等,涵盖了“印信”、“记”、“朱记”等称呼。这些印章在古代社会中广泛流传,其独特的古朴与稚拙之美,蕴含着不同时代人们对美的独特见解和审美追求,充满了历史的沉淀和神秘的魅力。尤其肖形印这一类别,将图像融入印章设计,展示了艺术与实用的完美结合。
据考古发现和历史资料,早在战国时期,印章的应用已十分普遍,主要用于商业交易中的货物确认和信誉保障。随着秦始皇统一六国,印章的用途进一步扩展,成为了权力的象征,是统治者权威的体现。它不再仅仅作为商业凭证,而是法治社会中权力和地位的标志,承载着深厚的历史和文化意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