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族的风俗习惯
一、服饰
白族服饰清爽大方。男子多穿白色对襟衣,外套黑领褂。妇女服饰各有千秋,从服饰可看出年龄大小、成婚与否以及地区差异。白族崇尚白色,以白色衣服为尊贵。
大理一带的男子多穿白色对襟衣,外套黑领褂。洱海东部白族男子则外套麂皮领褂,或皮质、绸缎领褂,腰系绣花兜肚,下穿蓝色或黑色长裤。
女子服饰各地有所不同。大理一带多穿白上衣,红坎肩,或是浅蓝色上衣、外套黑丝绒领褂,右衬结纽处挂“三须”、“五须”银饰,腰系绣花短围腰,下穿蓝色宽裤,足蹬绣花鞋。
二、饮食
白族以稻米和小麦作主食,山区则以玉米、荞子为主食。喜食酸辣,洱海的鲤鱼、弓鱼、鲫鱼是人们喜食的菜肴,“砂锅鱼”是大理著名佳肴。善于腌制火腿、腊肉、香肠、油鸡、螺蛳酱等。
三、建筑
白族的建筑艺术独具一格。高寒山区多居住单间或两间相连的“垛木房”或“竹篱笆房”;坝区则多住土木结构的瓦房。位于苍山脚下、洱海之滨的大理喜洲,是白族民居的精萃所在。一座端庄的白族民居主要由院墙、大门、照壁、正房、左右耳房组成。
扩展资料
白族的节日:
1、三月街是白族人民盛大的节日和街期,它的起源与观音伏罗刹的传说有密切联系,所以又叫观音市。每年夏历三月十五日开始在大理古城西门外举行,会期七至十天。
节日期间,举办传统的赛马、赛龙舟、射弩、打秋千等民间体育比赛以及大本曲演唱、洞经古乐、民族歌舞表演,年年如是,热闹非凡。
2、火把节是白族另一盛大节日,每年夏历六月二十五日举行,古称“星回节”,它是白族人民在秋收前预祝五谷丰登、人畜兴旺的活动。
节日期间最为壮观的是每个白族村寨都要在村子中央的场地上竖起一柱或数柱三四丈高的大火把,树杆作心,外面捆扎竹片、树枝和松明,用彩线系上火把梨、乳扇、鞭炮,插上书有“五谷丰登”、“国泰民安”、“风调雨顺”字样的“升斗”,当夜幕降临,大小火把齐明,红光满天,响声震耳。
嘉风美德永志千秋,厚泽隆恩常昭百世的意思
该句话的意思如下:
“嘉风美德永志千秋,厚泽隆恩常昭百世”这句话的意思是,赞美某人的高尚品德和美德,将永远铭记在人们的心中,其所受到的恩惠和好处,将会百代流传,永远闪耀着光芒。
“嘉风美德”用来形容某人或某事所展现出的美好品德和行为,“永志千秋”表示这种品德和行为将会被永远铭记,“厚泽隆恩”则表示某人或某事所受到的深厚的恩惠和好处,“常昭百世”表示这种恩惠和好处将会流传百世,永远被人们所传颂和铭记。
这句话通常用于纪念重要人物或重要事件,以表达对此的尊重和感激之情。强调了美德、恩惠的重要性,以及人们对这种因惠和好处的记忆和传承。
良操美德千秋在,高节亮风万古存是什么意思
这是灵堂通用的挽联。意思是:良好的操守和美德即使过了千年也还在,高尚的品格和坚贞的节操千秋万代永远存在。
挽联是哀悼死者、治丧祭祀时专用的对联。它是对死人哀悼,也是对活人的慰勉,有其社会性,也有其时代的代表性。
参考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