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个字的成语有哪些
大功告成、大功毕成、功成名就、马到成功、一蹴而就
一、大功告成
白话释义:指巨大工程或重要任务宣告完成。
朝代:周
作者:先秦诸子
出处:《尚书·禹贡》:“禹锡玄圭,告厥成功。
翻译:舜帝赐大禹一块圆形圭尺,以表彰其治水之功。
二、大功毕成
白话释义::指大工程或大任务宣告完成。同“大功告成”
朝代:东汉
作者:班固
出处:《汉书·王莽传上》:“十万众并集,平作二旬,大功毕成。”
翻译:集齐了十万人,平均做了两年,大工程宣告完成
三、功成名就
白话释义:功绩取得了,名声也有了
朝代:春秋
作者:墨子
出处:《墨子·修身》:“功成名遂,名誉不可虚假。”
翻译:功成名就.名气和荣誉不可以弄虚作假
四、马到成功
白话释义:形容工作已经取得成功。
朝代:元
作者:无名氏
出处:《小尉迟》第二折:“那老尉迟这一去,马到成功。
五、一蹴而就
白话释义:比喻事情轻而易举,一下子就成功
朝代:宋
作者:苏洵
出处:《上田枢密书》:“天下之学者,孰不欲一蹴而造圣人之域。”
翻译:全天下的所有读书人,谁不想一步就达到圣人的境界。
100个成语
1形容知识丰富、学问深广:学富五车、满腹经纶、才高八斗、学贯中西、博学多才、博古通今
2形容春天的成语:鸟语花香、百花齐放、繁花似锦、桃红柳绿、春色满园、春意盎然
3形容秋天的景色的成语:秋高气爽、丹桂飘香、天高云淡、红叶似火、金风送爽、硕果累累
4形容人的外貌:美如冠玉、眉清目秀、闭月羞花、国色天香、如花似玉、鹤发童颜
5形容焦急:坐立不安、心急如焚、焦急万分、心急火燎
6形容情况紧急:迫在眉睫、危在旦夕、千钧一发、燃眉之急、火上眉梢、刻不容缓
7形容冬天景色:数九寒冬、寒气逼人、冰天雪地、天寒地冻、滴水成冰、鹅毛大雪
8形容考试:冥思苦想、东张西望、抓耳挠腮、聚精会神、专心致志、左顾右盼
9形容长江:一泻千里、惊涛骇浪、波峰浪谷、浊浪排空、波澜壮阔、风急浪高
10类似“穷途末路”:排忧解难、甜言蜜语、诗情画意、搭窝筑巢、扶危济困、雕梁画栋
11以“喜”字开头:喜上眉梢、喜闻乐见、喜形于色、喜笑颜开、喜气洋洋、喜出望外
12含有意思相近和相反的成语:欢天喜地、开天辟地、惊天动地、瞻前顾后、南腔北调、南征北战、
13含有早晚意思的成语:朝思暮想、朝令夕改、朝秦暮楚、早出晚归、危在旦夕、朝夕相处
14表示英勇行为的:前赴后继、冲锋陷阵、赴汤蹈火、视死如归、奋不顾身、舍生忘死
15表示能说会道的成语:妙语连珠、出口成章、伶牙俐齿、侃侃而谈、口若悬河、滔滔不绝
16描写雪景的成语:鹅毛大雪、粉妆玉砌、冰天雪地、银装素裹、大雪初霁、雪虐风饕
17含有“想”意思的成语:浮想联翩、异想天开、朝思暮想、思前想后、冥思苦想、痴心妄想
18含有“快”意思的成语:一泻千里、风驰电掣、健步如飞、快步流星、稍纵即逝、瞬息万变
19含有“拿”意思的成语:强取豪夺、挑肥拣瘦、顺手牵羊、取之不尽
20表示诚信的成语:拾金不昧、表里如一、言行一致、光明正大、光明磊落、路不拾遗
21含有“走”意思的成语:安步当车、寸步难行、跋山涉水、奔走相告、步履维艰、蹑手蹑脚
22含有“笑”意思的成语:粲然一笑、哄堂大笑、眉开眼笑、捧腹大笑、破涕为笑、嫣然一笑
23描写雨大的成语:瓢泼大雨、狂风暴雨、滂沱大雨、暴雨如注、倾盆大雨
24描写医术高明的成语:妙手*、华佗再世、扁鹊重生、悬壶济世、杏林高手
25表示杰出、不一般的成语:出类拔萃、卓尔不群、非同凡响、凤毛麟角、鹤立鸡群
26不是四字的成语:伸手不见五指、谦受益、莫须有、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27形容数量少的成语:绝无仅有、独一无二、沧海一粟、寥寥无几、凤毛麟角、盖世无双
28形容人很多的成语:人山人海、比肩继踵、万人空巷、座无虚席、门庭若市、高朋满座
29形容工作认真的成语:一丝不苟、全神贯注、兢兢业业、勤勤恳恳、聚精会神、废寝忘食
30描写山的成语:重峦叠嶂、崇山峻岭、悬崖峭壁、连绵起伏、峰峦雄伟、危峰兀立
31描写水的成语:滔滔不绝、一泻千里、波澜壮阔、惊涛骇浪、浊浪排空、波峰浪谷
32描写山水的成语:湖光山色、山清水秀、山明水秀、青山绿水、山水相依、山水一色
33描写夏天景色的成语:骄阳似火、汗流浃背、烈日炎炎、暑气蒸人、热浪炙人、烈日当空
34描写建筑物的成语:亭台楼阁、富丽堂皇、雕梁画栋、古色古香、别有洞天、鳞次栉比
35描写心情高兴的成语:喜上眉梢、兴高采烈、眉飞色舞、喜笑颜开、欣喜若狂、心花怒放
36描写人很有精神:神采奕奕、精神抖擞、容光焕发、神采飞扬、意气风发、精神焕发、
37描写房间干净、整洁得成语:一尘不染、窗明几净、焕然一新、洁白无瑕、面目一新、井然有序
38三个字的成语:莫须有、满招损、谦受益、冷不丁、破天荒、言必行
39A风B雨式的成语:春风化雨、栉风沐雨、斜风细雨、凄风苦雨、暴风骤雨、呼风唤雨
40含有“马”字的成语:马到成功、快马加鞭、千军万马、五马分尸、走马观花、马革裹尸
41含有“兴”字的成语:兴高采烈、兴致勃勃、兴风作浪、兴师动众、万事俱兴、百废待兴
42“不”在第三个字的成语:卓尔不群、永垂不朽、一丝不苟、无微不至、一尘不染、六亲不认
43一、三字是近义词的成语:挑肥拣瘦、赴汤蹈火、抓耳挠腮、扶危济困、丢三落四、唉声叹气
44含有两个人体器官的成语:狼心狗肺、张口结舌、鸡毛蒜皮、目瞪口呆、七手八脚、瞠目结舌
45形容事物很大的成语:庞然大物、硕大无朋、硕大无比、宏伟壮观
46含有两个动物名称的成语:鸡飞狗走、虎头蛇尾、生龙活虎、鸡鸣狗盗、羊落虎口、狼狈为*
47描写花的成语:花团锦簇、繁花似锦、百花齐放、姹紫嫣红、迎风吐艳
48含有贬义的成语:自私自利、口是心非、狼狈为*、阴谋鬼计、阳奉阴违、丧家之犬、
49含有褒义的成语:舍己为人、奋不顾身、拾金不昧、赴汤蹈火、万古长存、舍生忘死
50形容刻苦学习的成语:废寝忘食、十载寒窗、悬梁刺股、程门立雪、囊萤映雪、凿壁借光
54描写天空景色的成语:万里无云、碧空如洗、湛蓝如洗、天高云淡、乌云密布、晴空万里
55古代巧妙的计策:三十六计,走为上、瞒天过海、反客为主、围魏救赵、借刀杀人、草船借箭
56描写人物慌张的成语:心慌意乱、惊慌失措、惶恐不安、慌不择路、落荒而逃
57与读书有关的成语:韦编三绝、一览成诵、一目十行、过目不忘、走马观花、博览群书
58含有“一”但不在开头:千钧一发、千虑一得、不堪一击、万众一心、九死一生、万无一失
59含有两个“看”:高瞻远瞩、左顾右盼、东张西望、察言观色、瞻前顾后、熟视无睹、
60形容书的内容精彩:引人入胜、精妙绝伦、扣人心弦、韵味无穷、精彩纷呈、百看不厌
61运动场上的运动员们:针锋相对、汗流浃背、争先恐后、大汗淋漓
62“专心致志”的近义词:全神贯注、一丝不苟、聚精会神、心无旁若、心无二用
63表示精神永久的:永垂不朽、万古长存、万世流芳、千古流芳、万古常青
64做事情有把握的:稳操胜券、成竹在胸、胜券在握、十拿九稳、
65形容没有退路的:穷途末路、日暮途穷、走投无路、山穷水尽、
66形容关心他人的:无微不至、体贴入微、抑强扶弱、急公好义、嘘寒问暖、
67描写态度和蔼的:平易近人、和蔼可亲、合声细语、笑容可掬、笑容满面
68含有两个数字的成语:三心二意、五湖四海、五花八门、一心一意、横七竖八、七嘴八舌
69表示悔过自新的:幡然悔悟、迷途知返、弃旧图新、浪子回头、洗心革面、改恶从善
70描写花的成语:万紫千红、姹紫嫣红、五颜六色、含苞欲放、百花齐放、花团锦簇
地主之谊地主之谊是什么生肖
1、地主之谊的意思2、地主之谊还是地主之宜?3、地主之谊的拼音4、“地主之谊”是什么意思?地主之谊的意思
问题一:什么叫尽地主之谊阿?您所要查询的成语是:[地主之谊]
此成语的详细解释是:地主:当地的主人。对来往客人而言。谊:情谊地主之谊,友谊。指当地的主人对外来的客人接待的礼节和饮食馈赠等情谊。亦作“地主之仪”。
问题二:地主之谊还是地主之宜地主之谊?地主之仪
见“地主之谊”
地主之谊
《左传·哀公十二年》:“子服景伯谓子财曰:‘夫诸侯之会地主之谊,事既毕矣,侯伯致礼,地主归饩,以相辞也。’”杜预注:“侯伯致礼以礼宾也。地主,所会主人也。饩,生物。”孔颖达疏:“致礼礼宾,当谓有以礼之,或设饮食与之宴也。”后因以“地主之谊”谓当地的主人对来客接待的礼节和饮食馈赠等情谊
问题三:以表地主之谊是什么意思【解释】:地主:当地的主人;谊:义务。住在本地的人对外地客人的招待义务。
问题四:敬地主之谊什么意思尽地主之谊,汉语成语,指尽本地主人应尽的义务,指招待外地来客。
问题五:尽地主之谊是什么意思以主人的立场,做好接人待物!
问题六:地主之谊什么意思【解释】:地主:当地的主人;谊:义务。住在本地的人对外地客人的招待义务。
问题七:进地主之谊什么意思【解释】:地主:当地的主人;谊:义务。住在本地的人对外地客人的招待义务。
问题八:献一下地主之谊什么意思献一下?和尽一下应该差不多吧?就是说招待来访的客人或是朋友嘛
地主之谊还是地主之宜?是地主之谊地主之谊,地主之谊是一个汉语成语,是指一个区域地主之谊的人对另一个区域的客人进行招待的义务。亦作地主之仪。如: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三十三回:“孝公感宋之德,亦颇尽地主之礼。”
作宾语;用于接待外地朋友
对外地来客的盛情款待
亦作“地主之仪”。
扩展资料:
地主之谊出处:
出自《左传·哀公十二年》:“子服景伯谓子财曰:‘夫诸侯之会,事既毕矣,侯伯致礼,地主归饩,以相辞也。’”杜预注:“侯伯致礼以礼宾也。地主,所会主人也。饩,生物。”孔颖达疏:“致礼礼宾,当谓有以礼之,或设饮食与之宴也。”后因以“地主之谊”谓当地的主人对来客接待的礼节和饮食馈赠等情谊。
白话译文:子服景伯对子财说:‘那诸侯的会见,事情完了,侯伯致礼,地主把食物,以相理由。杜预注’”:“诸侯祭祀用礼宾的。地主,所以在主人的。食物,生物。”孔颖达疏:“致礼招待主宾,当对有以礼貌的,有的摆设宴席宴请了。”后就用“地主的情谊”对该地的主人回答来宾接待的礼节和饮食送赠等情谊。
地主之谊的拼音地主之谊的拼音为: dìzhǔzhīyì。[do the duties of the host]地主,当地的主人。“谊”通“义”。本地主人应尽的义务,指招待外地来客。晚生得蒙青目,一日地主之谊也不曾尽得,如何便要去。——《儒林外史》
一、地主之谊解释:
【解释】地主:当地的主人;谊:义务。住在本地的人对外地客人的招待义务。
【出处】《左传·哀公十二年》:“子服景伯谓子财曰:‘夫诸侯之会,事既毕矣,侯伯致礼,地主归饩,以相辞也。’”
【示例】晚生得蒙青目,一日~也不曾尽得,如何便要去?◎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二十二回
【近义词】东道之宜
【语法】偏正式;作宾语;含褒义
二、地主之谊网络解释
地主之谊是一个汉语成语,读音是dì zhǔ zhī yì,意思是指一个区域的人对另一个区域的客人进行招待的义务。
三、地主之谊造句
1、请仁兄将我带来的衣服换上,到我家中小坐,略备薄酒小菜,让兄弟尽地主之谊
2、波臣来都来了金某的客人也都被吓跑了既然这样何不到陋舍让我尽地主之谊吃一顿便饭再走”六这顿饭对蓝宣来说应该也算是断头饭了
3、打的票,这些你付,人家来了,咱要尽尽地主之谊,可宴请他们两次,规格适当高一些
4、8月7日,唐坤和公司的几个员工到青岛出差,邓丹尽地主之谊热情地招待了他们
5、云兄弟,我们几人出来也有些时日了,现在准备回琼霄城,你有机会一定要去琼霄城走上一番,让我们尽尽地主之谊,以抱兄弟再生之恩。
“地主之谊”是什么意思?“地主之谊”的意思是指一个区域的人对另一个区域的客人进行招待的义务。
【成语】地主之谊:地主之谊
【拼音】: dì zhǔ zhī yì
【出处】:“地主之谊”出自两处。
一处是《左传·哀公十二年》:"子服景伯谓子财曰:'夫诸侯之会地主之谊,事既毕矣,侯伯致礼,地主归饩,以相辞也。'",《左传》全称《春秋左氏传》,儒家十三经之一。《左传》既是古代汉族史学名著,也是文学名著。《左传》是中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史著作,相传是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根据鲁国国史《春秋》编成,记叙范围起自鲁隐公元年(前722年),迄于鲁哀公二十七年(前468年)。
另一处是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二十二回:"晚生得蒙青目,一日地主之谊也不曾尽得,如何便要去?"。这本书是长篇小说,清代吴敬梓作。五十六回。成书于1749年(乾隆十四年)或稍前,先以抄本传世,初刻于1803年(嘉庆八年)。以写实主义描绘各类人士对于"功名富贵"的不同表现,一方面真实的揭示人性被腐蚀的过程和原因,从而对当时吏治的腐败、科举的弊端礼教的虚伪等进行了深刻的批判和嘲讽;一方面热情地歌颂了少数人物以坚持自我的方式所作的对于人性的守护,从而寄寓了作者的理想。白话的运用已趋纯熟自如,人物性格的刻画也颇为深入细腻,尤其是采用高超的讽刺手法,使该书成为中国古典讽刺文学的佳作。该书代表着中国古代讽刺小说的高峰,它开创了以小说直接评价现实生活的范例。
【近义词】:东道之谊东道之宜地主之仪情礼兼到扫榻以迎
【反义词】:倨傲无礼没上没下豕交兽畜爱答不理漠然处之
参考资料
汉辞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