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封神演义》故事说起梅花易数,外应理论是个什么梗吗
话说西伯侯姬昌被商纣王囚禁,关在羑里,每天闲来无事,把伏羲八卦,推演变为八八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也算是无上的功业。
这一天,姬昌正在弹琴,猛然听到弦声不祥,隐隐有杀声,惊怕之下,连忙拿出工具占了一卦(原著说的是用钱币,《封神演义》成书于明朝,“金钱卦”是明清流行的算法,被作者“以今度之,想当然耳”,那么在商周那会儿,实际用的不知道是什么,也只好说是“工具”吧!)。
这才知道,自己的长子伯邑考来朝歌搭救他,被妲己陷害,已被纣王剁成了肉酱,还做成肉饼要给自己送来。为了掩饰自己有神机妙算的本事,避免召来杀身之祸,姬昌只好佯装不知,吃了使者送来的肉饼,算是又逃过一劫。
第二个故事,说的是商周两军对垒,姜子牙坐在大殿上,忽然一阵大风刮来,把周武王车子上的大旗,吹得一折两段。姜子牙大惊,赶紧点上香,起卦求解。原来是有遁地术的土行孙,当天晚上要搞地道战,前来行刺周武王。于是预先准备,把土行孙捉了个正着。
这两个故事中,琴声,断旗,都是一种外部的信号。这种信号不是卦象,但却包含了吉凶的信息,可以被卦象所预测,被事实所验证。
这种外部的信号,也就是梅花易数很重视的“外应”。
我们前面说过,按照宇宙全息论,时时都是卦,事事都是卦,随手拈来,都可以测吉凶。但在上面的两个例子中,我们发现,外应之所以为“外应”,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条件——
比如姬昌听到弦声一惊,姜子牙看到断旗大惊,是外在的感官刺激,触发了内在的心理活动。
反过来说,倘若你视而不见、充耳不闻,不曾“心血来潮”、没有“心念一动”,那这所谓的“外应”也就无效了。
外应应该如何转换成卦象,又进一步显露吉凶呢?这一点,《封神演义》里头却是没说,可以看看《梅花易数》的几个例子。
先看面带忧色占。
一天,康节先生看见一个老人,面带忧色,往东南方向走,便问他,有什么事不开心吗?老人说没有。先生感觉很奇怪——注意,这就是心中有感了——于是就起卦测算。
老人为乾,东南方为巽位,因此取乾上巽下,为天风姤卦。
当时的时间为卯时,卯在十二地支排位是四,再加上先天卦数乾一、巽五,得十。十除以六,余四,因此取四爻为动爻。
{!-- PGC_COLUMN--}
在此,康节先生参考了大衍筮法查阅爻辞的做法,天风姤四爻爻辞是“包无鱼,凶”,因此来看,这一卦的结果很可能不好。
再看卦象,动爻在外,因此内卦为体,外卦为用。乾金克巽木,是为用克体,不吉利。天风姤的互卦是乾为天,内外都是金,重重来克体,所以大凶,一点生机也没有。
更凶险的是,这个外应,出现在旅途行走之中,则卦的结果也会跟着加速应验。这一卦的总数是十,既然加速应验,那么就取一半为五。于是康节告诉老人家,最近五天,一定要谨慎小心,不然会有重大的灾害!
果然,就是第五天,老人出席一场喜宴,因为吃鱼卡到了刺,居然就死去了。这也应验了天风姤爻辞里的“鱼”和“凶”。
由此,康节也提出一个观点——
看外应时,如果对象在运动中,如走路、行车、跑步,则应验也迅速,可以将卦数斩半,来预测应期;对象静止不动,比如人在坐、卧当中,则应验就会减缓,可以考虑把卦数加倍,来预测应期。
这里也要通变,比如前面说的牡丹占,当天就应验了。因为如果机械的测算天数,恐怕花期早就过去了,还有谁来摘花呢?
再说一个案例,断扇占,吼吼……这个听来可能有些“污”。
说是一个女子,因为丈夫长期出门在外,求问情况如何。
刚好,这位大师有事不在家,只有儿子接待她。女子正在求问中,却见手中扇子的扇面脱落在地下,只剩下光秃秃的扇骨把在手里。
大师的儿子见此外应,断道,这是骨肉分离的征兆,你丈夫在外情况不妙,你们恐怕再也见不了面了!
女子于是哭着回家了,路上恰好遇见大师回来。大师听后,却不以为然,夫妻又不是父女,没有血缘关系,哪里来的“骨肉分离”?况且,所谓“穿衣见父、脱衣见夫”,这丈夫久出未归,到了家见了媳妇,最想干的事是什么?这个不好说……当然是要脱衣服的喽!
这落扇面是脱衣服的征兆。而且此种事请,大白天的不方便,多在晚上做得,因此断定,今天晚上,丈夫就会回来。
当天晚上,丈夫果然回来了,只是不知,这后头的征兆应验了没有……
占卜需要通变,这中间奇妙精微之处,尽在大师父子二人的判断之中了
医护人员信命吗
医护人员,有信命的,但是不是迷信的那种,而是生死有命,特别是那些见惯了生死的医护人员,更是如此。看淡了,也看开了。对于他们来说,尽人事,顺天命……珍惜当下的日子,才是最重要的。
2017年34岁的广东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消化科在读女博士,在家猝死;38岁的临沂市平邑县中医院外一科副主任彭英雨,突发疾病猝死……
对于医护人员来说,他们要见证的,不仅是病人的生老病死,还有自己内部系统人员的死去。特别是在医护人员无法得到及时补充,但是患病人数越来越多的情况下,工作时间长、工作强度大、休息时间少等问题长期存在。一个在医院做护士的朋友就说,她们医院每年都有身体检查,但是往往检查结果,却是身为医护人员的她们,身体健康情况却堪忧……六成人健康体检不合格,而且除了身体方面的素质差,而心理方面,她们也有着抑郁、焦虑等压力症状……
这是他们学医的时候,就知道的使命,这是他们必须要承受的。
如果想要改变,只能转行。企图医疗制度改革,有更多的医护人员来帮忙,医患关系得到改善,只能是想想……
以广东医患纠纷为例,每个月平均就有21.5宗医闹……想一想,一个持刀上门砍医生的时代,这样让医护人员如何放心工作?
而经历过大大小小的各种病例,很多医护人员也是看开了。医生的天职是救死扶伤,但是医生也不是万能的,也有救不回的病人……
朋友她是急救科的护士,有时候值夜班,一个夜班就要接好几单病人,而一般夜班值班的人并不多,遇到病人多的情况下,一个人忙不过来她也要苦撑着,只要了能够及时救助病人,做好工作。而且交接工作的时候,还必须做到非常细致,不能有一丝一毫的马虎。这就导致了本来应该交班的时候,她可能还在工作岗位上。
她曾说,记得她第一次亲眼看到自己接到的病人,进了急救室手术之后,没有抢救过来,失去了生命,第一次的时候,非常难过,甚至出了手术室,哭得比病人的家属还伤心,不知道的还以为是出了什么事情,她跟病人有什么特殊关系。
实际上她跟病人并不认识,她只是觉得,医生要见证生命的逝去,要忍受着自己无力挽救别人的生命,是非常痛苦的……
后来,慢慢地适应了科室的情况,见识多了更多的病例,也见过了手术后几天就活蹦乱跳的,也见过手术后也不过是延长生命苟延残喘的,还见过无法支撑到手术就逝去的……
她就开始信命了。但是不是认命,而是惜命。把更多时间花在工作上,提高医护技能,提高救命的能力,用她的话说,就是我努力了,就剩下的,就交给命运给安排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