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梅花易数会很难学吗怎样才能学得又好又快。
梅花易数学习的人多是因为大家都觉得梅花入门简单,不用像纳甲六爻那样记那么多的基础知识点,但是这也同样造成了梅花易数的难学之处:进来之后没有抓手,容易懵逼。很多人看梅花高手断卦,好像变魔术一样,轻轻松松就变出来一个神断,而且说的道理自己还能听明白,于是就产生了一种错觉:我上我也行。不就是体用生克吗?不就八个卦宫吗?不就本卦互卦变卦吗?就这些知识点,上来就能整!
基本上90%的人都是这样:看别人玩的6,自己上来真到了实战,也就是个6。只有六根棍子,仿佛看天书,能说出来的断语,也就只有“这事儿好/不好/吉/不吉/能成/不能成”。其他的基本上也出不来了。为啥呢?因为越是看似简单的东西,对复杂的基础要求越高。都不用说万物类象了,就网上百度出来的那几个象,没有点基础积累都不知道咋用。
如果想好好学习梅花易数,那么易半仙网或秘籍网所收藏整理的几百本梅花易数的古籍是一个非常不错的参考
梅花易数实际上是源自于心法,而所谓的心法就是灵动闪现给于的预兆,故古代的人早就已经相信潜意识里的灵动心法~了,只是后来的人”为了做归纳与传承,才给于各种各样的规则与改变,所以延传今,就P经造成各种不同的起方式,例如以人的时间起扑算法与现代人的起扑方式,甚至是变交卦的起卦的选定方法,其实这些起封的方式都已经脱离了原先心法的本意了。故如果要认真的探究梅花易数的起卦,还是要根本溯源的从心法上去起卦,不必纠结古代人或现代人的起封规则与方法。
目前所有梅花易数的起卦方式确实是太混乱了,古法起卦方式与现代的起卦方式确实是两种不同的起卦方法,尤其是在梅花里面的时间起卦法以及后天方位的上下起卦法中更是明显的不一样,在古法的起卦方式存在着很多是上下卦“是直接以先天八卦的顺序直接排列出上下卦,例如起卦演化后的上卦为震”,下卦为乾卦,则依照先天八卦的顺序,乾卦为1数,震卦为4数则,古法上采用上卦为乾卦,下卦为震卦,而现代的起卦法则不以八卦的顺序做依据,直接以上卦为震卦,下卦为乾卦,这种区别就直接影响到体卦与用卦的扑象互换
而且在上下卦上直接取变交卦也是不一样,现代的动交起“就是再加上时间的干支一起的总合数,再除以6,再取其余数为起动交卦的方式。而古代的动又卦”的取卦是直接从上下卦的先天八卦数“其相加的总合数除以6,取其余数为动交卦数"。至于何者是正确的取卦方式,那真的是莫衷是,各学派都相信自己的方法是对的。那是对梅花易数没有真正探究的人在便用的方式真正懂得梅花易数心经"的人基本上是不会去相信这些混乱的起卦方式,因为其本质已经脱离了梅方易数心经的本源了
至于正确的梅花易数心经起封法,应该是先有了潜意识的预兆现象,这个就是每个人必须要有自己的心灵感应念头,再来依照这个环境现象做为起封的方法,这才是真正的梅花易数心经起封法。所以要起梅花易数心经的卦象,有的要坚守一心灵感应一挂象,而不是随意的或任意的,如同无知识之人或游玩者的心态,或随意的说个数字就去请他人代为起卦,因为这些基本上都不是根源你个人的心灵预兆而来的心经法”,怎么可能会有准确性呢?也就是太多人的这种心态与想法,才造成梅花易数起扑后的不准确预测,而被一些既不研究梅花易数心经的人视之为鬼神或迷信,或被当做违反社会的江湖术士”的把戏。这种低层次的思维确实是造就了很多不懂中国传统文化国学的人,也是现代那些不尊重,不信任我国传统文化与国学的时代悲哀!
再举个例,如变又”的起卦,有的起卦方式却是上下卦象数总合数除以6的余数为变交卦数”,而也有人的起卦方式是便用所有“年”的千支数"与“月”数字与“日”数字加上“时”的干支数的总合数来取6的余数做起变卦的卦象数",而也有人是采用年月日时的所有干支数之总合去取6的余数做取变卦的卦象数。以至于,现在的梅花易数起卦方式都已经变调成为个人吹个人的号,完全脱离了梅花易数本源的心法起卦方式了。奉劝有心研究梅花易数的人还是回归梅花易数的心法本源才是下确之路
梅花易数卜卦思维方法初探
“辰年十二月十七日申时,康节先生偶观梅,见二雀争枝坠地。先生曰:‘不动不占,不因事不占。今二雀争枝坠地,怪也。’因占之。辰年五数,十二月十二数,十七日十七数,共三十四数,除四八三十二得二,属兑,为上卦。加申时九数,总得四十三数,五八除四十零得三数,为离做下卦。又上下总四十三数,以六除。六七除四十二,零一,为动爻。是为泽火革,初爻变咸,互见乾巽。
“先生据此断之‘明晚当有女子折花。园丁不知而逐之,女子失惊坠地,遂伤其股。’后果如此。”
这卦其实也就是著名的《梅花易数》的书名的由来。另有一说,《梅花易数》原名《康节梅花数》,盖梅花者,先春而蓓蕾,生意之早动也。占与几动之初,思虑方起而鬼神可知之时,故数以梅花名焉。
但《梅花易数》卷首的玩法篇中,已将梅花易数的精髓写了进去:其诗曰:
一物从来有一身,一身还有一乾坤。
能知万物备于我,肯把三才别立根。
天向一中分造化,人于心上起经纶。
现人亦有两般话,道不虚传只在人。
按照刘光本和荣益先生所译的〈梅花易数白话解〉,对此诗是如此解释的:
“每一物体从来都有一个物自身,每一物自身都包含有一个乾坤。人只要知道“万物备于我”的道理,就不要把天地人三才区别对立去追根求源。天地从混一的太极中分化出来创造和化育万物,人从自己的心中产生管理社会、人事的才能。即使是出世的仙人也有两般精神境界,〈易〉道不虚传,知识相对于所传授的人罢了。这首诗告诉人们天人合一、正传正授、用心学习的道理。”
这段话翻译得功夫也着实了得,翻译所要求的“信达雅”至少占到了信和雅,而达却没有。为什么?这首诗虽称玩法,却引出了易占的最大的概念:体和用!这点没有翻译出来。
“天向一中分造化,人于心上起经纶”,如果按照现代的思维,这肯定是典型的唯心主义!意识怎么能够决定物质呢?依我来说,真的不是这样的!古人的表述方法不同,这首诗实际上是唯心和唯物的完美结合。第一句话是“一物从来有一身,一身还有一乾坤”,这个身,可以是意识,也可以是物质。而第二句话“能知万物备于我,肯把三才别立根”又在说什么呢?身的存在,必然要受到外物的影响,这样结合起来看,物质的存在要受到意识的作用,意识的存在也要受到物质的作用!就好像同样是水,从自来水管道里接出来,可以洗脸,也可以饮用,不是由我们的意识在支配吗?而我们这个意识的形成,又是由当时是脸脏了,还是口渴了这样一个客观的物质存在所决定的。所以说“就不要把天地人三才区别对立去追根求源”。现代科学更讲究的是唯物,往根里说,接近于眼前利益,接近于功利主义,只承认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但看见摸着的东西就一定是真实的吗,读者自明,也所以才有“道不虚传只在人”的感叹了!
一切都是体,一切也都是用,就看处在什么样的时空条件下了!比如说我喝水,对于我来说,我是体,水是用,而对于水来说,则水是体,我是用。颠颠倒倒,自有深意。
在书中后面的一首著名的“诸事响应歌”里,是这样写的,也道出了梅花易名称的由来和梅花易判断的大法则:
“混沌开辟立人极,吉凶响应尤难避。
先贤遗下预知音,皇极观梅出周易。
玄微浩瀚总无涯,各述繁言人莫记。
大抵体宜用卦生,旺相谋为终有益。
比和为吉克为凶,生用亦为凶兆矣。”
大致理解了上述的意思后,回过头我们再看观梅这卦,我其实从第一次读到的时候,就一直心存疑虑。为何康节先生看两只麻雀打架,就能知道第二天晚上有个女孩子从树上掉下来?任谁去想,这样的思维跨度也未免有些太大了吧!
现代混沌学有“蝴蝶效应”的说法——一只在亚洲振翅的蝴蝶,很有可能引起北美的大风暴。但这只是现代科学的假设,我们如何能活生生地把麻雀和女孩子坠地联系起来呢?在后文中,又有“体一百用”和“外应”,以及“用互”为兑的说法,在当时的时空下,一定只有女孩子坠地来与此卦联系,如果换一个时空,也是见两只麻雀打架,也得同样的卦,也能推断出相同的结果吗,自然不是。这就引出我们什么样的思考呢?体是相同的,而用不同。在梅花易数的思维方法里,对体产生最大影响的用,有两种,一个是衰旺,一个是外应,即使旺衰也同,外应不可能相同吧。体一百用,体决定了,身边无数的用究竟取哪个呢,一般情况下是取最大的旺衰和外应,当然结合上别的用也更好,但只要抓住主要矛盾,一个预测结果一般不会太离谱。
我们必须明白,《梅花易数》是一部伟大的著作,是描述世间万有联系的观点,是描述人与自然协调适应的观点的,康节先生被称做中国易学的巅峰,地位至今无人可比。虽然梅花易是其后人所辑,但提出的思想是易的“简易不易变易”的灵魂,是易占的真正的高度,是更贴近于上古易的思维的。
《系辞》中有一段是这样写的:
“易与天地准,故能弥纶天地之道。仰以观于天文,俯以察于地理,是故知幽明之故,原始反终,故知死生之说。精气为物,游魂为变,是故知鬼神之情状。与天地相似,故不违。知周乎万物而道济天下,故不过。旁行而不流,乐天知命,故不忧。安土敦乎仁,故能爱。范围天地之化而曲成万物而不遗,通乎昼夜之道而知,故神无方而易无体。”
很明显,这段话讲了易经四个纲领性的思想:一:易是模拟阐释天地运行规律的;二:易是通过仰观俯察来得出天地运行规律的;三:天地运行的规律是能量流动的规律;四:易无思也无为也,简易不易为体,变易为用。
而梅花易数灵动的思维、灵动的起卦和预测方式,是与此段话严丝合缝地吻合的。
其实,不只是梅花易数,任何一门周易预测方法也都必须与这四个纲领性思想来吻合。有悖于此的,则不是易占,或者,不是可靠的易占或完备的易占。
您还可以点击底部客服官网给您的宝宝起名,赐子千金不如赐子好名,很多家长都关注了我们,我们会根据宝宝出生年月日,为宝宝起一个带着一生好运的好名字:
《梅花易数》是迷信还是科学
闲来翻阅北宋邵雍的《梅花易数》,虽是“占卜算卦”的易学著作,但也不是怪力乱神的迷信传说,堪称逻辑严谨,数据详实,例证清晰,推演缜密的“学术著作”,它理解的世界观是一个数字化的世界观,声音,方位,主体性别及状态,颜色等各种形态都可以转换成数字和八卦,按照五行相生相克的逻辑再进结合当时的环境去分析预测未来发展,当然当真有诸多细节我是资质愚钝还不能明了,比如体用之分,但是对于此前不了解的事情就主观臆断的无知判断起了很好自我反省作用,对于占卜就是迷信的误解有所改观,至于占卜预测是否百分之正确其实可以暂放一边,占卜是在信息不充分是无法决策时的一种参考,与其僵持不下,踌躇不决,贻误时机,不如采取一种预测方式做一种积极心理暗示,这是中国人骨子里的世界观,所以邵雍关于占卜也是提出来三不占,不动不占,,无事不占,无意向不占,如果事情充分确定,其实并不需要占卜来定,民间有常说什么算卦占卜,不能占卜自己这应该算是为了防止“客户”反怼而故意打的预防针,邵雍则认识当然可以自己为自己而占。
邵雍与张载,二程,周敦颐合称为“北宋五子”,其他几位都是大儒,都是在政治领域都很大影响力,唯独邵雍一无功名,又拒绝皇帝邀请,二也没广收学徒,但是其余四位对他却也推崇备至,易学多更近与道家思想,却又是大儒,这个有点不好理解,但是邵雍的世界观是客观唯心的世界观,不同于其他道家玄学,比如东晋时期的葛洪,虽然也懂医药,技术,但是都是宣传的是成道,成仙的思想,养生之道,除了《肘后备急方》这样医学著作也写有《神仙传》这类神怪传说,而邵雍认为的世界观是一个宇宙运行客观规律的世界观,没有人格化的神仙,鬼怪,在操控世界,而是把它数据化,假定先天八卦的对于客观事物,去推算规律,预测对于分析思维训练的诸多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