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北新桥改名了吗
1 浏览人数
171
-
梁启超故居的北京故居
性质:1986年6月梁启超故居被列为东城区文物保护单位。
梁启超故居北沟沿胡同属东城区北新桥地区,在东直门南小街迤西。胡同自北向南沟通大菊胡同和东四十四条,长300多米。明代,称“学房胡同”;清乾隆时称“官学胡同”,宣统时称“北沟沿”,因胡同临近水沟而得名;1949年称“北沟沿胡同”,“文化大革命”中一度改称“红都胡同”,后复称“北沟沿胡同”。现胡同西侧与新太仓二巷相通,东侧有两条支巷通往小菊胡同。
北沟沿胡同23号,旧时的门牌是北沟沿13号,在胡同南段西侧,占地面积3752平方米,街门朝东。街门是被称作“西洋门”的屋宇式街门,街门内外各有一座““一字影壁”,显示出主人非同一般的身份。虽然从建筑学角度讲,大门外对面的“影壁”,亦称“照壁”,既有遮挡大门对面零乱的墙面檐口的作用,也有作为宅门对景的作用。在胡同的另一侧建影壁,或是依托别人的宅基,或是占用胡同的公共用地,岂能想建就建!现在在北京城里所能见到的门外建有“一字影壁”的宅院,当年或是王府、或是衙署、或是官邸,是“官”姓人家,不是平民住宅。汉字是表义的,“框中有人”念“囚”;“吾居行(hang),道路)中”便是“衙”。既然,门外的影壁是宅门的对景;门前的这段道路自然与宅院产生了领属关系。门外的影壁分明地在警示行人:在此门前不许停留,更不许喧哗。梁启超任过北洋政府的司法总长和财政总长,其政府大员的身份与这座宅院的规格是相称的。
据1951年房屋调查登记显示:该院主体建筑集中在南半部,是东、西并列的两个三进院落,东部为住宅,西部是花厅;北半部约占整个院落的五分之二,是花园式的后院,院内树木繁盛,有假山,有凉亭;后院开有朝东的穿墙门,是整个院落的后门。该院共有房屋和亭、轩等建筑129间,建筑面积为1535平方米,其中包括带抄手廊的瓦房47间、敞轩3间、游廊21间、地窨子4间、防空洞1个、凉亭1座。该院具体格局是:宅门北侧是一拉溜儿东房,共11间,应是回事房(传达室)、车库和警卫、杂役用房,从南往北的第三间东房的后墙开有临街券门,是“车库门”。
该院的具体格局是:进入宅门,迎面是一座“一字影壁”,往北经过坐西朝东的“垂花门”便进入了东院的一进院;一进院有带抄手廊的南房、北房各5间,北房为腰厅,即:中间一间为连接前、后院的通道;东院的二进院均为带抄手廊的瓦房,有正房3间、耳房两间,东、西厢房各3间;东院的三进院只有7间后罩房。与东院并列的西院是休闲区,习惯称为“西花厅”,亦是三进院落;从南往北依次是:由假山叠石与3间敞轩构成的一进院,由3间敞轩和3间正房构成,并有转圈游廊连接的二进院和由两间东、西厢房与平顶外廊构成的三进院。
北沟沿胡同23号现在是单位宿舍,当年院内的主要建筑尚存,只是残破不堪而已;由于为解决职工住房而进行的改、扩建工程和住户见缝插针的自建房屋,致使该院已难寻昔日风采。
梁启超故居:位于东城区北沟沿23号。故居为坐西朝东的三进四合院,大门1扇,院内有影壁、垂花门及正房、花厅等建筑。院内各屋均由走廊相连,西部是花园,有土山、花厅和山石等。整个房屋由砖墙围起,主要建筑尚存。另尚有大门对面梁启超书斋和南边的马厩存焉。梁启超故居为东城区重点保护文物。
北沟沿胡同,原称官学胡同,后因昔日从东直门北小街至北京站是一条排水沟,该胡同在水沟边上,故改名为北沟沿。这条名字不太好听名气也不算大的胡同中,却藏着一个名望极高的文化家族大宅门,这就是梁启超和他的一家。当初也曾5年一大修,3年一小修
崔大妈(已在这座宅院内居住30多年)
解放之后,这座故居就分给了铁道部,之后转到了铁路局,最后又分给了分局,所以这里面现在住的绝大部分都是铁路职工,我本人也是。当初我们刚来的时候,院子还非常宽敞,所有这些小砖房都没有。地上的草有半人高,空旷得天黑了以后我们都不敢乱走,而记忆最深刻的是,孩子们白天就在空地上踢足球,可见其大。曲曲折折的廊子则可以通到院子里的任何一处,下雨天完全不用打伞。还有两座假山,假山上有藤萝树木,有喷泉石雕,都是我亲眼见过的,非常美丽。最初的时候保护也非常到位,一般5年一大修,3年一小修,维修得很好。可惜现在院子已经完全变样了。
小房子比野草长得还快
赵大爷(已在这座宅院内居住了近30年)
现在所有的这些小房子差不多都是私搭乱建那时候盖起来的。原本哪有人敢在这里头乱盖房子?后来一地震,就没人管了,小房子比野草长得还快。原先后花园里有两座假山,现在其中一座已经被铲平,山石全被当了地基,另外一座土山上密密地盖了3间房。土山下面原先还有5间水牢,现在全被填了起来。梁启超的故居应该得到保护,我盼着这座宅子里的违章建筑都能被拆除,恢复原来的样子。家族文化的熏陶有利于后代成长
张颐武(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
问:提起梁启超,人们最多的印象还是关于百日维新、戊戌变法,关于他其他方面的了解就很寥寥。您能介绍一下梁启超在变法失败后的一些活动情况吗?
答:梁启超在变法失败后流亡日本,后来因为辛亥革命的胜利而回国。最初回国时,他仍然积极从政,在北洋政府的政权中扮演着一个很重要的角色,经历了从拥袁到倒袁的整个过程。在北洋政府任职期间,他反对帝制,提倡立宪,有积极的政治影响。直到上个世纪20年代后,梁启超才淡出政坛,出任清华国学院导师,专心于学术研究。他在中国近代政治史和文化史上均有重要贡献。
问:学术界提出了文化名门世家的概念,您认为此概念的提出有何意义?
答:以前,我们常常讲到家族传承往往指的是某种工艺美术或绝活绝技,比如京剧,但在文化方面,也存在这么一个规律,就是家族文化传统。当然也有例外,但在一个家族文化氛围的熏陶下,能更好地促进下一代的成长,从而实现在某个文化领域的卓越成就。
据东城区文物局资料记载,现北沟沿胡同23号梁启超故居的建筑属于民国时期建筑,往上无从考。但正是这所年岁不大的宅院却见证了一代巨人梁启超两次被历史所开的玩笑。第一个玩笑有关中国近代最伟大的一场革命-辛亥革命。梁启超最初主张立宪保皇,反对革命,却因戊戌变法失败被迫亡命东瀛,而最后使他得以结束流亡生活的原因恰恰是他之前极力反对的辛亥革命的胜利。回国后,梁启超住进了这所在之前的历史风云变幻中毫不起眼的宅院,不知当时他的心情怎样。颇富政治头脑的梁启超在此审时度势,认定袁世凯才是真正的强者,于是决定助袁组建内阁。但不久后袁的独裁面目便公然暴露,梁启超又不得不挥泪举起反袁大旗,这是历史跟梁启超开的第二个玩笑。而北沟沿胡同23号宅院也因为见证了历史和巨人之间的这两个玩笑而被载入历史画卷。
在随后的岁月中,宅院目睹了梁启超以心血打造一代文化名门世家的整个过程,其中最惹世人注目的无疑是其长子梁思成的诞生,未来的中国现代建筑学奠基人在此受到了最精心的教育和栽培,直到成年后才离开这座老宅远渡重洋。而其他子女也在梁启超深厚的齐家之道的熏陶下各自成长为出色的学者、专家。至此,这座宅门已与这个令人瞩目的文化世家血脉相连,休戚与共了。乘24路车到海运仓站下车,向北路西,北沟沿胡同内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北沟沿23号
北京一些地名的来历
只写两个吧,我知道的:
高梁桥
地点:海淀区西直门外,高梁桥斜街
源自《高亮赶水》的故事。话说当初明朝的时候,北京可苦了。那时,北京是一片苦海,人们都管它叫“苦海幽州”。老百姓们没法子,只好住在西面和北面的山上,把这片苦海让给了龙王。于是,龙王和龙母就带着儿子、儿媳妇、孙子和孙女占据了苦海。躲到山上去过日子的人苦到什么份上呢?苦到用泥做锅,用斗量柴的地步。也不知道过了多少年代,苦海幽州来了一个穿着红袄短裤的小孩,名字叫哪吒。哪吒一到,就跟龙王、龙子打起来了。整整打了九九八十一天,最后哪吒拿住了龙王、龙母,放跑了龙子、龙孙。这龙王、龙母被拿住以后,水就平下去了,慢慢地露出了陆地。接着哪吒又封闭了各处的海眼,把龙王、龙母关在一处大的海眼里,上面砌了一座大白塔,叫龙王、龙母永久地看守白塔。从此,这个地方就不叫苦海了,光叫幽州。
后来,慢慢地有人在这里盖房子安家,于是就有了人家,有了村子,有有了镇子。日子一年一年地过去了,逃跑了的龙子这时已成为了龙公,他和龙婆带着儿子、闺女躲在西山脚下一个海眼里,一声不响地过日子。他们看着幽州的人家一天比一天多,十分生气,总想出来发水捣乱,淹没这早已不叫“苦海”的幽州。
这一天,龙公听到一个消息:人们要在幽州盖北京城。他更生气了,心想:你们把我们的龙宫给平了不算,还要在这里盖城,真是欺人太甚!紧又传来一个消息:说是刘泊温跟姚广孝,背对背画了八臂哪吒城图,并且已经破土动工,着手修建了。于是,他就跟龙婆说:“幽州这地方,要是修起八臂哪吒北京城,咱们就甭想再翻身啦!”龙婆说:“算了吧,他盖他的城,咱们住咱们的海眼龙宫,别找麻烦了。”龙公一跺脚,生气地说:“这叫什么话?我不能瞧着他们过好日子!我要趁八臂哪吒城还没盖起来的时候,把城里头的水都收回来,叫他们活活地渴死!”龙婆情知拦也拦不住,就只好由她丈夫的意了。
龙公、龙婆算计好了主意。第二天一清早,龙公扮作乡下人进城卖菜的模样,推着小车;龙婆拉着小绊儿,车上装满了青菜;龙儿、龙女在后面跟着。就这样混进了京城。
龙公推着车子进了北京城,他哪有心思卖菜?他找了个僻静的地方,把一车青菜全都倒在了地上。龙公和龙婆带着龙儿、龙女,在城里转了个圈儿,按照事先合计好的办法,龙儿把城里所有的甜水都给喝干了;龙女则把城里所有的苦水都给喝净了。随后,龙儿、龙女变成了两只鱼鳞水篓,一边一个躺在车子上。龙公推着车子,龙婆拉着小绊儿,出了西直门,扬长而去。
刘泊温修造好了八臂哪吒城,正带着监工官、管工官们修皇宫呢,忽然有人满头大汗地跑来报告:“禀报大军师,大事不好!现在北京城里大大小小的水井全都干了,请大军师赶紧拿主意!”刘泊温一听,也着了慌,他心里琢磨:准是这座八臂哪吒城招了龙王一家子的嫉恨。
刘泊温便赶紧派人分头到各城门查问门领官,今天有没有什么模样特别的人出入城门。许多人奉了大军师的分派,骑着快马到各城门盘问。不大工夫,人都回来了,说是其它各门都没有异样的人出城,只是在西直门看见一个罗锅儿老头,推着一辆独轮车,前边还有一个老婆婆拉着小绊儿,车上放着两只水淋淋的鱼鳞水篓,在前一个时辰,出西直门去啦。门领官还说:那两只鱼篓很特别,看着分量不大,可那老汉推着车子显得挺费劲呢!刘泊温听了,点了点头,说:“好一个狠毒的孽龙!现在只有派人赶紧把水追回来。”监工官说:“怎么个追法呢?”刘泊温说:“追水这件事也难办也好办:难的是追水的人如果被孽龙看出来,就会被他放出来的水给淹死!说好办呢,只要两枪扎破鱼鳞水篓,不管后面有什么响动,千万不要回头,径直往回跑,到了西直门就平安无事了。”大伙听后都摇头说:“真不容易!”刘泊温急得直跺脚,说:“这事儿可紧急啊,如果孽龙把水送进海眼里,就再也追不回来了!哪位敢去?”大官、小官你瞧着我,我瞧着你,谁也不搭腔,可把大军师急坏了!只听一声清脆响亮的答话声:“大军师,我愿意去追孽龙,扎破他的鱼鳞水篓,把水追回来!”
刘泊温一瞧,是一个20多岁的年轻工匠,大眼珠子,脸上透着精神。刘泊温高兴了,就问:“你叫什么名字?”这人回答:“我叫高亮,是修皇宫的瓦匠。”刘泊温点了点头,马上打兵器架上拿起一条红缨枪,递给了高亮,说:“你一切要小心,我带着人在西直门城上给你助威。”高亮接过了红缨枪,答应了一声:“军师请放心吧!”骑上马,头也不回地出了西直门。
出了西直门,高亮可为难了:往北是北关,是通西北的大道,可以到玉泉山;往西是西关,是通西南的大道,可以到西山、八大处;往南是南关,是通正南的大道,可以到西直门南边的阜成门。到底往哪儿追呢?这可是打闪认针的时间啊!他忽然想起:军师不是说了吗,孽龙打算把水送进海眼里去,海眼只有玉泉山有。对!往西北追!高亮赶紧往西北就追下去了。高亮托着红缨枪,追了没有多大工夫,眼前出现了一道夹沟子,两旁高高的土坡,中间一道窄窄的夹沟,只能通过一辆小车,连马拉的大车都过不去。旁边还有两条路,孽龙走的是哪一条呢?
土坡上有几个种地的农民正在说话,一个人说:“这两只水篓子很特别,怎么一闪一闪的象龙鳞哪?”另个人说:“我真纳闷,玉泉山那边有多少甜水啊,为什么老头儿一个劲儿地推着两个水篓子往西北跑?”这一个说:“真难为这老头儿、老太太,推着两篓子水,这么快就过了咱们这车道沟,那么大岁数还真有把子力气啊!”
高亮听了这话,情知孽龙是过了车道沟往西北去了,他一声不响,托着红缨枪就穿过了夹沟子,往西北一直追了下去。追了不多远,眼前又出现了一大片柳树林子,树林子把路给岔成了两股小道,高亮不知道孽龙往哪条道儿上去了。正在发楞的时候,柳树林子里有小孩子说了话:“喂,拿大扎枪的哥哥,你给我们练一趟呀!”高亮一瞧,大树底下有几个小孩子,拍着手朝他乐呢!高亮心里一动,马上高了兴,说:“小兄弟们,我回头给你们练枪,请你们先告诉我,有一个老大爷和一个老大娘推着水车子,打这儿往哪条道儿去了?”几个小孩子抢着说:“往西边那条道儿去了!”高亮说了声“劳驾”,就往小孩儿指的这条道儿赶下去了。后来,这个地方就叫了“大柳树”。
高亮往前追着追着,发现了一片没水的泥塘,泥塘中间有水车印儿。高亮端详了一下,心里明白了:原先这一定是个池塘,孽龙车子从这儿路过,他连这点水都不肯留,也给取走了。好狠毒的孽龙啊!后来这个地方就叫“南坞”。
高亮飞马越过了池塘。为了追回城里的水源,不顾一切地追了下去,不大工夫,又碰见了这么一处泥塘——这个地方后来叫“中坞”——车子印儿也深了,脚印也多了。高亮知道:孽龙一定是劳乏了,不然哪会踩这么多,这么深的脚印儿,趁这时候快追,一定能追得上。
高亮使足了劲,往前直追。不久,就追到了玉泉山前。高亮手搭凉棚仔细一瞧,远处果然有个装着鱼鳞水篓的小车,一个罗锅老头儿跟一个老婆婆正坐在地上擦汗呢,不用说,这就是龙公、龙婆,他们一定是累乏了。高亮心里是又高兴又紧张,他哈着身子,钻进了高粱地,绕到龙公、龙婆的后面,猛然一挺身子,举枪就扎,一枪就扎破了一只鱼鳞水篓,水哗的一下就流了出来。高亮举枪要扎第二个,可哪里还有水篓,只见一个腆着肚子的小伙子,滋溜一下就钻进玉泉山海眼里去了。这时老龙婆抱起扎破的水篓,跃过北面的山头,奔向了黑龙潭。
这些事几乎是同时发生的,那速度真是快如闪电。高亮心想:扎破一个篓子,怎么交差呀?这时就听龙公大喝一声:“坏我大事的臭小子,你还想走吗?”高亮打了一个激灵,转身提枪就跑,后面象涨潮一样的大水就追下来了。高亮紧跑,水紧追;慢跑,水慢追。眼看就到西直门了,他看见城墙上的刘泊温了,心里一高兴,没留神回头看了一眼,不想就被无情的大水给卷走了。
打这儿,北京城里的井又有了水,可大部分是苦水。甜水呢?甜水叫龙子给带到玉泉山海眼里去啦。龙公呢?“北新桥”的故事里咱们再讲。后来,人们在高亮死的地方修了一座桥,就叫“高亮桥”,现在也称“高梁桥”。
铸钟厂
地点:西城区德胜门内,鼓楼西大街
源自《铸钟娘娘》的故事。话说明永乐帝要铸造一口大钟,放在北京钟楼之上,但当时的铸造技术还不高,从全国各地招来的许多铸钟大师都无法铸造成功。他们当中的很多人都因此丢了性命,后来又一个老者被皇帝抓来铸钟,铸造的地点就是鼓楼西侧的铸钟厂。老者每天都在铸钟,却还是不成功,99天过去了,如果明天再铸不成就要被砍头。这时他的女儿过来了,她看着铸钟炉里熊熊的大火,想起爹爹明天就要砍头,心里伤心过度,一气之下纵身跳入了铸钟炉,等老者发现的时候,姑娘早已化成了灰烬。奇迹出现了,第二天一早,一口大钟铸造成功了!这就是著名的“永乐大钟”。
北京外城墙什么时候拆的九门还在吗
要说起北京的文化,几乎是个人都知道,那叫“皇城文化”。“皇城”这个“皇”字,自然指的是皇家宫阙,帝王威严,那是自打元代就定了格儿的;可这“城”字儿……新北京建设得日新月异,旧都市风物一去千里,就连这北京城的城门,现在都没剩下几座了。小一辈儿的人们也确实没法儿想象出老北京城的样子。
北京的老人们都知道,关于北京的城门有句俗话儿,叫“内九外七皇城四,九门八点一口钟”,说的就是北京城内外进出的城门。今儿个,咱就聊聊北京的老城门文化。
内九外七皇城四
北京人老话儿说的“内九外七皇城四”指的是内城、外城和皇城的城门。其中的“内九”,指的是东边儿的东直门、朝阳门;西边儿的西直门和阜成门;北边儿的德胜门、安定门;南边儿的崇文门、正阳门(前门)和宣武门。
“外七”是指明世宗为加强城防,在嘉靖三十二年增修的外城城门。与最北边和内城的“前三门”平行的是东便门和西便门,东西两边儿分别是广渠门和广安门,南边则是左安门、右安门和直通正阳门的永定门。
皇城四门:东有东安门(现东华门),南有天安门,西有西安门,北有地安门。
不过呢,要我说,光是知道这几个城门,还不能算是了解北京的老城门。您想想,要说北京的文化就是这么几个城门楼子,搁谁也不信呐!北京的文化,那是咱祖祖辈辈多少北京人所创造的物质精神财富的总集合。
先一个,城门什么样儿?
您要是说,城门就是电影电视里那么一个大门洞子,那您可真就大错而特错了。城门,它门没错,可是它又不同于咱们家里的屋门儿或者宅门儿,它是城市之门、城墙之门。北京的城门和咱们中国古代的城门一样,除了作为出入城市的通道之外,更重要的是它的对外防御功能。
一说到城门,其实就是一组防御设施建筑的总称。它包括这么几个组成部分:
城楼。建筑在城台的上面。城楼下面和城墙连成一体的部分叫城台,城台比相邻的城墙稍微高那么一点,宽那么一点,城台的正中间儿开个门儿,称“城楼门”。这城楼门已经是城门防御的最后一道防线了。
瓮城。建在城楼前的一座小城堡。瓮城的墙体和城墙相连,您要是从天上往下看,瓮城又分方型、长方型和半圆形几种不同的形状。瓮城的作用是,把防御线从城楼外移,起到保护城楼的作用。
箭楼。建在瓮城的正中间儿,它正对着里面的城楼。箭楼分四面,面向城外的三面每层都有对外攻击的箭窗。箭楼下面的城台比瓮城的城墙稍高稍宽,并且和瓮城连为一体。如果要想看实物,就建议您直接去北京北边儿的德胜门,那儿的箭楼保存相对完好,您到了那儿一看啊,就全明白了。
闸楼。也是建在瓮城之上,或者在左,或者在右,也可能左右都有。它的形状就好比是小一号的箭楼。闸楼也是三面儿辟有箭窗,下面辟有门户。闸楼下面不设门扇,而装有由闸楼控制的可以吊起或放下的“千斤闸”。北京城的内城,各门的闸楼门一般是与相邻瓮城的闸楼门两两相对,唯一例外的是安定门,它的瓮城闸楼门没有按惯例辟在西边儿,而是开在了瓮城的东边儿。
这么几样东西归置到一块儿,才构成了一个完成的城门。
有人问了:哎,那故宫的城门怎么没看见什么箭楼啊、闸楼啊、瓮城呢?
人家皇城和紫禁城的城门主要是为了体现皇家威严,所以只建城门楼。而内外城这两重城墙的主要功能是防御外敌攻击,这十六个城门的设施可不是要一应俱全嘛。
在各门中,内城九门比较重要,也各自有各自的用途。用老北京的话儿来说,叫做“九门走九车”。
朝阳门——走粮车。朝阳门的城门洞顶上,刻着一个谷穗儿。粮食进了朝阳门,就存放在附近的粮仓之中。现在朝阳门内的地名还有“禄米仓”、“海运仓”、“新太仓”等,那都是当年存放官粮的仓库。
崇文门——走酒车。崇文门又名“哈德门”。城外是酒道,当年的美酒佳酿大多是从河北涿州等地运来,进北京自然要走南路。以前的崇文门外,东北方向有一只铁龟,造型很是古朴,据说这一段儿护城河的桥下有一个海眼,于是人们就用一只乌龟来镇住海眼,保护北京城的平安。
宣武门——走囚车。因为刑场设在宣武门外的菜市口。犯人经刑部审核确定,从宣武门出去,在菜市口问斩。宣武门的城门洞顶上刻着三个大字儿:“后悔迟”,可不是后悔迟嘛,都要问斩了,再后悔哪儿还来得及啊!
阜成门——走煤车。因为北京西面的门头沟一带是产煤之地,北京城所用的煤全是打那边儿运过来的。要不怎么老阜成门的门洞顶上刻了一枝梅花,特别是那梅枝,老干婆娑,颇有画意。“梅”与“煤”同音,就是表示这个地方走煤车的意思。
西直门——走水车。西直门的城门洞上面刻着水的波纹。过去的北京城里没有自来水,皇帝嫌城里水苦,不喝城里的水,专门喝城外西北玉泉山的水。您听听,玉泉山,这水听着就让人觉出一股子甜味儿来。乾隆皇帝曾夸北京玉泉山的泉是天下第一泉。这不是传说,现在科学进步了,人们专门把这的水送去鉴定,的确是杂质少,味道纯正。
外城的城门与传说
北京外城是明朝嘉靖三十二年修的,相对内城而称之为“外城”,因为外城位于北京城的前三门儿以南,又叫“南城”。南城东西比内城要长,而南北却只相当与内城的一半,形状上就像一个“凸”字;过去又因为它长得像顶帽子,所以又叫“帽子城”。
本来这外城,是准备修在内城之外,真正地环绕一圈儿的,可是在四十里内城外修一圈城墙,这得多少银子啊?花消太多,所以当时先修南边。南城的北墙包接内城的东南、西南角楼,周长二十八里,一共开了七个门,南面正中是永定门,东为左安门,西为右安门;东侧一门叫广渠门;西面一门,起初叫广宁门,后来为了避道光皇帝的名讳,改名为广安门。外城北边儿的东、西便门一看就跟别的门不一样:北京城所有城门,惟独两个便门脸朝北,别的都是脸儿冲南。
到了清代,“前三门”(祟文门、正阳门、宣武门),尤其是正阳门外一带特别繁荣。当官的上下朝多进出正阳门。正阳门外大街一带,店铺林立,喧嚣交易,商众云集,摩肩接踵,是清代北京最繁华的闹市区。六必居、同仁堂、都一处、合香楼等著名店铺林立,牌匾相望。珠宝店、绸布店、粮食店、杂货店林林总总,盛极一时。崇文门设有税关,门内往西有会同四译馆,买卖人多出入崇文门。东便门外通惠河至张家湾,由大运河运来的南方货物在这里集散。宣武门外有许多会馆,当时的文化人常出入宣武门。在前三门商业区中,还出现了以经营经史子集、文房四宝、碑帖字画和印玺古玩为特色的琉璃厂文化街。每年新春,厂甸有集市,书店和其他商贩都在此设摊,成为北京过年时的一大盛事。跟经济发展相对应的,南边的永定门是整个南城规模最大、最重要的城门。写着永定门字样的大匾现在存放在首都博物馆,有机会的话您不妨去瞧一瞧。
要在以前,您在广安门附近住,经常能看见一景儿,“拉骆驼跑城儿”。这是当时的一种日常社会现象。当时交通工具不发达,路面情况也不好,城里需要的建材、燃料还有山货,都要靠骆驼从山区往城里运。“拉骆驼”的“驼户”大多是京西、京南的专业户,他们利用骆驼易饲养、能负重、耐跋涉、性格温驯的特长,拉活儿搞运输,好养家糊口。要说起这骆驼的历史,那可就长了去了。打从元大都建设开始,骆驼队就有参与,要是算到50年代骆驼从北京的运输行业退役,在足足700多年里,骆驼为北京的建设和发展立下了汗马功劳。
左安门俗名叫“江擦门”。出左安门,往南偏东一点,不到三四里地,有一个地方叫“分钟寺”。早年,庙里有一口奇怪的钟,打起钟来,声音不像钟声,倒像有人在耳朵旁边说话一样。听钟的人,也是一个人听出一个样儿,如果是懒人听了,就是“下炕!下炕!”,要是勤快人听了,就是“不忙!不忙!”,小牧童听到的是“放羊!放羊!”,如果在春天听呢,就是“倒仓!倒仓!”,等到了麦秋时候,就是“扬场!扬场!”因为每个人听到的钟声都不一样,大伙儿就管这里的钟叫“分钟”,庙自然也就成了分钟寺。
对了,说了半天,打开始就提的“九门八点一口钟”还没跟您聊呢。
传说老龙王想把北京城的甜水全部偷走,就让龙婆和龙女拿大篓子把甜水装着出了西直门。甜水全没了,老百姓怎么过啊?大将高亮拎上长枪就追出了西直门,到河边赶上了龙婆和龙女,高亮提枪便刺,水篓扎漏了,水自然就留下来了,可高亮也被水给淹死了。人们为了纪念他,在西直门外修了座桥,叫高亮桥,后来就给叫成“高粱桥”了。龙婆和龙女没有用,老龙王就要亲自出马了,为了报复,他想把北京城整个淹掉,但是他的法术没有刘伯温大,被刘伯温抓住,用大铁链子给锁在东直门里北新桥的那口直通海眼儿的深井里。龙王被抓,龙子也不服了,于是就顺着崇文门桥下的海眼想拱出来—还是要淹北京城。刘伯温也不含糊,把他也给抓住,就镇在崇文门了。刘大军师留的有话:龙子要想翻身,得等崇文门上打点儿。可是,老百姓早就把崇文门上换成钟了,就是不打点儿,看你龙子怎么有机会翻身!于是,北京城人都说“九门八点一口钟”。
其实呢,以前的九门提督衙门就设在崇文门里头。当时的九门提督权力可不小,相当于卫戍区司令呀!内城里边儿其它的八座城门都挂的是云牌—“点”,惟独哈德门挂的是钟。九门八点一口钟嘛!九门提督衙门跟那儿哪!他那里一敲钟,其他的八个城门也就一个跟着一个敲点:“关城喽!”这钟起到的是给其他八个门发出关城门信号的作用。
说真格地,要论起老北京的文化,那可不仅仅是十几个老城门七八个传说,这一点您可得务必记住喽。
老一辈有老舍、萧乾,近代的有刘心武的《钟鼓楼》,刘一达的《人虫儿》,翁立的《北京的胡同》,您要是抽空瞧上这么几眼,肯定会有更多的感触,了解到更多关于老北京的传说。
推荐问答
更多-
回答做贼心虚打一生肖最佳答案是什么答案:生肖羊。属羊人在处理复杂问题时候很有一套,而且做事往往很有体系,不慌不忙。但是唯一一点不好的就是,总是难以容忍别人不完美的处理方式。往2025-07-28 1个回答
-
回答女孝留芳大名傅指的是什么生肖生肖马。女孝留芳大名傅是生肖马,因为留芳千古是属相马,午马,十二生肖之一,地支的第七位,马六畜之首,身体强悍,鬃毛亮丽,胆识高超,勇往直前,午2025-07-30 1个回答
-
回答农家傲是什么意思生肖农家傲,是指乡村人士对自身家乡、传统和生活方式的傲慢和自豪感。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农民一直是主体和灵魂,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农家傲无疑是中国的一2025-07-31 1个回答
-
回答僵持是什么动物僵持不下指的是生肖马、指的是生肖牛、指的是生肖鼠。僵持不下在十二生肖中代表的是马,牛,鼠生肖马生肖属马的人,他们做事刻苦努力,始终保持斗志昂扬,他们从来没有认输妥2025-08-01 1个回答
-
回答有儿女是什么生肖,有儿女解生肖有儿女是什么生肖文/1点星座有儿有女是许多人梦想中的幸福生活。许多夫妇都希望拥有一个女儿和一个儿子,这样的家庭常常令人羡慕。你有没有想过,如何才2025-08-01 1个回答
最新问答
更多-
回答有儿女是什么生肖,有儿女解生肖有儿女是什么生肖文/1点星座有儿有女是许多人梦想中的幸福生活。许多夫妇都希望拥有一个女儿和一个儿子,这样的家庭常常令人羡慕。你有没有想过,如何才2025-08-01 1个回答
-
回答僵持是什么动物僵持不下指的是生肖马、指的是生肖牛、指的是生肖鼠。僵持不下在十二生肖中代表的是马,牛,鼠生肖马生肖属马的人,他们做事刻苦努力,始终保持斗志昂扬,他们从来没有认输妥2025-08-01 1个回答
-
回答农家傲是什么意思生肖农家傲,是指乡村人士对自身家乡、传统和生活方式的傲慢和自豪感。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农民一直是主体和灵魂,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农家傲无疑是中国的一2025-07-31 1个回答
-
回答女孝留芳大名傅指的是什么生肖生肖马。女孝留芳大名傅是生肖马,因为留芳千古是属相马,午马,十二生肖之一,地支的第七位,马六畜之首,身体强悍,鬃毛亮丽,胆识高超,勇往直前,午2025-07-30 1个回答
-
回答做贼心虚打一生肖最佳答案是什么答案:生肖羊。属羊人在处理复杂问题时候很有一套,而且做事往往很有体系,不慌不忙。但是唯一一点不好的就是,总是难以容忍别人不完美的处理方式。往2025-07-28 1个回答
热门问答
更多-
回答妈妈的网名起什么好两个字的有哪些呢?妈妈的网名起什么好幸福的感觉呢?妈妈是世界上最伟大的人,她们无怨无悔的为我们付出,她们有自己的生活,平时忙碌完之后也会上网社交,作为儿2024-06-12 1个回答
-
回答瀚字一般人用不起吗?其实有些字在人的名字中很少出现,主要是这些字要不是命很合适的人用,根本就没办法震住,所以取名的时候一定要注意,了解完瀚字一般人用不起吗?再决定要不要用这2024-06-14 1个回答
-
回答1984年出生的属鼠人,聪明机智,适应能力强,但也会在某些年份面临特殊的挑战和困难。随着2024年的到来,这批属鼠人即将迎来他们的40岁。根据传统命局学,40岁是一个重要的转折点,特别是2024-07-12 1个回答
-
回答长生不死是什么生肖长生不死并不对应任何生肖。长生不死是一个成语,通常用来形容生命持久不衰,永远存在。在中华文化中,长生不死常常与神话、传说和道教等宗教信仰联系在一起,被视2024-09-19 1个回答
-
回答南浦舟中两玉人代表什么生肖南浦舟中两玉人代表生肖猴、生肖牛、生肖鸡。全诗如下:鹧鸪天·薛公肃家席上作·七之七【作者】陆游【朝代】宋南浦舟中两玉人。谁知重见楚江滨。凭教后苑2024-10-29 1个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