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兰为什么改名 荷兰改名尼德兰的原因
荷兰政府决定改名为尼德兰,这一决定并非一时兴起,而是深思熟虑后的举措,旨在提升国际形象、纠正对荷兰的认知局限以及推动旅游业均衡发展。以下是改名背后的主要原因:
荷兰政府希望通过改名“尼德兰”来纠正国际社会对荷兰的误解,原来荷兰的名字仅涵盖了南荷兰省和北荷兰省,这两个省份在19世纪经济发达,导致“荷兰”这一名字广为人知,而忽略了其他10个省份。改名有助于强调整个国家的地理范围,包括其他省份,如莱茵河、马斯河等低洼地区。
旅游业是改名计划的重要考量。南北荷兰省,特别是阿姆斯特丹,每年吸引了大量游客,而其他省份则相对冷清。通过统一使用“NL”作为国家标识,政府旨在引导游客探索荷兰的其他地区,减少对主要城市的依赖,实现旅游业的均衡发展。
改名还与荷兰政府的宣传策略相关。他们计划通过新标识和名称,提高国家在国际舞台上的辨识度,吸引更多的投资,并推动“更具可持续性、更具尊重”的旅行方式,减少对环境的压力。
“荷兰”这个名字源于15世纪,指的是“尼德兰王国”,而“尼德兰”本身是指低地地区,包括现今的荷兰、比利时、卢森堡和部分法国地区。尽管“荷兰”在历史上因两个省份的繁荣而闻名,但改名旨在纠正这种历史偏见,展示荷兰王国的完整版图和多元性。
荷兰改名为尼德兰,是出于提升国家形象、纠正认知偏差以及促进旅游业均衡发展的长远考虑。这一改变将有助于荷兰在全球范围内更准确地被认知,并为所有省份带来发展机会。
荷兰为什么要改名
荷兰改名为了尼德兰,但是荷兰这个国家长期以来的官方名字一直都是尼兰德,也不存在改名这一说,只不过是纠正了人们的错误混淆,更改为了原来正确的这一说法。
事实上许多人都不知道荷兰的真正国家名叫做尼德兰,所以才会有“荷兰为什么改名成了尼德兰?”这一疑问,荷兰政府估计也为这个事情很困惑苦恼吧,他们决定正式宣布,国家将不再使用“Holland”,也就是荷兰这个名称,而改为“Netherlands”,就是我们翻译过来的尼德兰。
那我们为什么会混淆荷兰和尼德兰这两个名称呢,这要从荷兰的历史上说起。荷兰位于北欧,是一个地势低洼,大部分土地面积都低于海平线的国家,但是荷兰靠海,尼德兰是莱茵河的入海口,它连接着国内外的水上运输,使得交通非常便利,也是凭借着尼德兰,在资本主义萌芽时期,荷兰的贸易逐渐发展起来,最后荷兰凭借着商业富裕起来。
后来在历史上,荷兰和许多国家爆发过战争,先后被西班牙、比利时以及法国占领,这时候就出现了许多文化的差异,包括不同时期统治荷兰的领导人,对他的称谓都不一样。最先被西班牙统治的时候,荷兰是被称作“西班牙尼德兰”的,但是经过战争,荷兰再次易主,在独立的革命时候,荷兰省长的省被推举执政,荷兰的称呼也因此变成了“荷兰共和国”。
之后荷兰还经过许多次战争,但是一直以来荷兰的官方名字一直都是“尼德兰”,只不过这许多年以来还有一些国家称呼它为荷兰,但是到2020年,政府正式宣布官方名称改为“尼德兰”,也请以后所有的机构都称呼荷兰为尼德兰。
荷兰改名尼德兰的原因
荷兰政府宣布自2020年1月起,该国正式将国名从“荷兰”(Holland)更改为“尼德兰”(Netherlands)。这并不意味着荷兰在2020年1月1日突然停止使用“荷兰”这一名称。而是从该日起,荷兰政府机构、外交使团、高等教育机构以及展会等活动将采用新的标志,这项举措旨在重塑荷兰的国际形象,并促进全球对荷兰的深入了解。荷兰政府发布了包括英语、简体中文、日语等在内的八种语言的新标志版本。
荷兰更换标志的原因主要有两点:荷兰的中文译名存在不统一的情况,类似于我国有“中国”、“中华”、“华夏”等多种称呼。为了规范名称,荷兰决定统一使用“尼德兰”。传统的“荷兰”一词仅指代荷兰的北荷兰省和南荷兰省这两个地区,这两个省份在19世纪是荷兰的经济中心,因此整个国家便以此命名。“尼德兰”才是对荷兰全国12个省份的正确指称。
荷兰旅游及会展委员会之前使用的宣传标志是一束橙色郁金香搭配“Holland”字样,现在统一改为大写的“NL”,即“尼德兰”的缩写。这一变化被认为将有助于出口和吸引投资。荷兰政府正在努力对 visiting tourists进行“引流”。2018年,共有1800万游客访问荷兰,这一数字超过了该国的1700万人口。预测显示,到2030年,荷兰每年将吸引4200万游客。
荷兰国家旅游会议促进局的相关负责人表示,荷兰国家改名实际上是官方机构将标志从原来的郁金香和“Holland”字样更新为“Netherlands”,以更广泛地推广和展示荷兰的全国各地。对于中文翻译而言,Netherlands和Holland都被翻译为“荷兰”,在中国并没有特别区分这两个英文名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