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桃市公安局陈场派出所更改户口本姓名要办什么手续
凡因户口登记部门工作失误造成公民姓名差错的,由造成差错的派出所出具证明,经现户
口登记地派出所所长批准后,给予更正。
2
未满十八周岁的公民,要求变更姓名的,由本人或
监护人写出书面申请,在校学生由学校出具证明,经派出所所长批准后,给予变更。被收养或被认
领的的人,年龄较大的需征得本人同意。
3
原冠夫姓的妇女申请去掉夫姓,或称氏改为姓名的,以及僧、道、尼由法名改为俗名的,经派出所所长批准后,给予变更。
4
申请人向户籍所在地派出所提交书面报告(填写《申请书》),等待审核;
仙桃市名的来历
仙桃市名的来历与历史有关。
古时候汉水的南边有一条支流叫做“锦瑞河”。河由老矶头处入口,绕龙华山的延脚南流后而向东,形成“凤颈分流”的两河三岸三角洲的龙华山。
三角尖端,劈江分水,减缓汉江流速,使水上过往舟楫渔船在此停泊,形成码头,由此得名“尖刀嘴”,传扬于千里汉江。
嘉靖十年(1531年),沔阳州府派官驻此统领船运事务。嘉靖四十三年(1564年)驻军防匪。自此商贾云集,日渐繁荣。
明末,李自成起义军逼近沔阳,官府增兵驻守布防,该地取名为“仙镇哨”,继而设行政机构于此,命名为“仙镇公署”,形成统一镇区。后将该地方命名为“仙桃市镇”,一直沿袭至今。
1952年,沔阳县治所迁入仙桃市镇。1986年,撤县建市,以县治地名为市名。
扩展资料:
嘉靖十年(1531年),沔阳州改属承天府。天启元年(1621年),沔阳州降为散州,无领县。
清顺治三年(1646年),沔阳州改属安陆府,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改属汉阳府,分州南境置文泉县,县治新堤镇,北境沔阳州,州治沔阳城。三十年(1765年),废文泉县,并入沔阳州。
民国元年(1912年),改沔阳州为沔阳县,县治沔城,属湖北省江汉道,直属湖北省。
民国十六年(1927年)撤销道制,直属湖北省。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属湖北省第六督察区。二十五年改属第四行政督察区,
民国三十八年(1949年)6月,在彭场镇建立沔阳县人民民主政府。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沔阳县人民民主政府改为沔阳县人民政府。建国初期设沔阳专署。
1951年时沔阳隶属荆州地区,分沔阳南部置洪湖县(今洪湖市)。1986年5月27日,经国务院批准,撤销沔阳县,设立仙桃市。
1994年10月,经湖北省人民政府审议批准,仙桃市列为省直管市(副地级)。
2000年3月,经湖北省政府批准,仙桃市将29个乡、镇、办事处合并为15个镇、3个市属街道办事处,10个市属农林牧渔场。
仙桃名字 是怎么来的
仙桃的由来有六种:
一、唐代贞观年间,云南回纥使臣缅伯高,奉国王命令,携一只仙鹅到唐朝进贡,途径沔阳境内,不料仙鹅展翅逃遁。仓促间,缅伯高只抓住一片鹅毛。无奈,他只好硬着头皮将鹅毛进贡唐太宗,并奏曰:"仙鹅贡唐朝,山高路远遥。沔阳鹅逃遁,倒地哭嚎啕。上奏唐天子,请饶缅伯高。礼轻人意重,千里送鹅毛,并回赠了一些中原特产给缅伯高。后来,人们把仙鹅逃走的地方取名叫"仙鹅逃",又称"仙逃"。久之,就由"仙逃"变成了"仙桃"。
二、明代时,因仙桃地处汉江和锦瑞河之间,地势呈桃形,故取名"仙桃"。
三、古时,仙桃名"尖刀咀"。后人嫌"尖刀咀"不雅,取"尖刀"诣音为"仙桃"。
四、清代,有一老者装了一船桃子来此地出售,因质次价高,买者甚少,老者一气之下,将桃子掀入河中,此地帮名"掀桃",后改为"仙桃"。
五、传说孙悟空大闹蟠桃会时,将王母娘娘那五百年开花、五百年结果的仙桃饱食一顿后,还带了一些下凡,不慎失落一个在仙桃境内,这里就长出了一片桃林,结的桃子又红、又大、又香、又甜,人们吃了可以廷年益寿。"仙桃"由此而得名。
六、有一仙女路过沔阳一个小镇,只见这里景色秀丽,人杰地灵,就想试试这里的人心如何,于是挑了一担桃子在此叫卖。买者甚多。她问:"你们买桃子给谁吃?"青年人说:"孝敬老人的。"老年人说:"是给小孩的。"仙女一听,连声称赞这里的人都具有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她为了让更多的人能吃上桃子,便将没有卖完的桃子往地上一掀,顿时这里就长出了十里桃林,随之开花、结桃。人们见了都高兴地说:"这是仙人仙法长仙树,仙桃仙花结仙桃。"大家除把树上的桃子摘下来分给每家每户外,还赠送给过往行人。从此,这个地方就取名叫"仙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