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丈夫顶天立地,行不改名,坐不改姓”出自哪里
元·无名氏《盆儿鬼》第一折:“行不更名,坐不改姓,自家盆罐赵的便是。”
释义:指任何情况下都不隐瞒自己的真实姓名。形容为人处事光明磊落。“坐”是指连坐,古时诛灭宗族之时,不因为被连坐而改姓求免。
例句:行不更名,坐不改姓。某宋江哥哥手下第十二个头领,金枪教手徐宁是也。
扩展资料:
盆儿鬼叙述小商人杨国用出外经商,回家时寄宿“盆罐赵”家里;赵夫妻图财害命,杀死杨国用后,把他的尸首烧成灰,制成瓦盆。后“盆罐赵”把这个瓦盆给了退休差吏张□古。
瓦盆“玎玎__”说话,恳求张带他到开封府包拯处告状申冤。包拯提来“盆罐赵”夫妇,审问具实,将二人斩首,重赏张□古。
“行不更名,坐不改姓。”坐字何解
“行不更名,坐不改姓”中的“坐”,应该是“连坐”的意思,“连坐”是指中国古代的一种刑法,也就是把犯罪的人和与他有关系的人一同治罪。
“行不更名,坐不改姓”最早出自元代杂剧《盆儿鬼》,在第一折中,就有“行不更名,坐不改姓,自家盆罐赵的便是”。施耐庵在《水浒传》第二十七回中武松自报家门时,也写到,“我行不更名,坐不改姓,都头武松的便是。”《盆儿鬼》讲述的是一件鬼怪之事,后来人们将这个故事多次改编,著名的京剧剧目《乌盆记》也就是取材于这个故事。
“行不更名,坐不改姓”中的“行”字很好理解,也就是行走天下的意思,但是对于“坐”这个字,很多人却会有错误的理解,会认为是“坐下”或“坐着”的意思,其实,这句话中的“坐”,应该理解为“连坐”的意思。
“连坐”,是古代的一种刑法,指的是一个人犯罪后自身和与自己有关系的人都会受到惩罚。“连坐”的提出者是历史上著名的卫鞅,他来到秦国后辅佐秦孝公,然后积极实行变法,使秦国迅速富裕强大起来,这也就是著名的“商鞅变法”。
商鞅变法中规定,十家为伍,有问题时就要互相检举揭发,否则就会连坐;如不告奸,腰斩;匿奸与降敌同罪。这种连坐法的实施的目的,也就是希望百姓能互相监督互相揭发,一人有罪,五人连坐。
“连坐”也称相坐、随坐、从坐,其实和古代的“灭三族”“诛九族”很像,这句话的意思也就是说,大丈夫行走天下,绝不会因为害怕被连坐而用改名换姓。这句话也能显出大丈夫坦坦荡荡的豪迈之气。
行不更名坐不改姓是什么意思
行不更名坐不改姓的意思是:表示自己是个硬汉,对别人毫无隐瞒。
行不更名,坐不改姓。指任何情况下都不隐瞒自己的真实姓名。形容为人处事光明磊落。“坐”是指连坐,古时诛灭宗族之时,不因为被连坐而改姓求免。
清祝顺昌面对圣上道:我行不更名,坐不改姓。乾隆无奈,只好取消祝顺昌状元功名。指任何情况下都不隐瞒自己的真实姓名。形容为人处世光明磊落。
行:指外出。坐:指在家。元明戏剧小说中的熟语。意谓不论在什么情况下都不会改名换姓。表示办事堂堂正正,敢于负责。语出元无名氏《争报恩》一折:“行不更名,坐不改姓,某宋江哥哥手下第十二个头领,金枪手徐宁是也。”
元·无名氏《殊砂担》一折:“行不更名,坐不改姓,自家铁幡竿白正的便是。”《儿女英雄传》五回:“你听着,我也不是你什么大师傅,老爷行不更名,坐不改姓,有名的赤面虎黑风大王的便是。”
鲁迅《伪自由书·后记》:“较关紧要的问题,是姊妹嫁作大商人为妾者是谁?但这事须问行不改名,坐不改姓的好汉张资平本人才知道。”也引作〔坐不改名,行不改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