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将严格审批“学院”更名“大学”是怎么回事
小时候的说长大要上大学,后来上了学院,原来大学也是分很多种的。
教育部:将严格审批“学院”更名“大学”
教育部近日发布《关于“十三五”时期高等学校设置工作的意见》。文件明确规定,坚决纠正部分高等学校贪大求全,为了更名、升格盲目向综合性、多科性发展的倾向,严格依据标准审批“学院”更名“大学”,切实引导存量高等学校把精力和资源用于特色学科专业建设与内涵发展上来。同时明确,对接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支持在有条件的地区设立学科特色鲜明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
“十三五”时期,继续坚持中等职业学校原则上不升格为高等职业学校,也不与高等职业学校合并;高等职业学校原则上不升格为本科学校,不与本科学校合并,也不更名为高等专科学校的基本政策,努力建成一批高水平的职业学校和骨干专业。
此前,教育部教师工作司司长王定华明确表示,十三五期间,中国现有的181所师范院校一律不更名、不脱帽,聚焦教师培养主业。
“学院”为什么热衷于改成“大学”?
为啥教育部要严审“学院”更名“大学”,首先我们要了解“学院”为啥要改名。
据相关规定,“学院”升格“大学”,必须满足“主要培养本科及本科以上人才;在文科、政法、财经、教育、理科、工科、农林、医药等八个学科门类中;以三个以上不同学科为主要学科;全日制在校学生计划规模在五千人以上。”但很多学院其实无法满足这些条件。
学校改名的情况无非以下两种:
一是地方院校不再“偏居一隅”,名号从市到省,从省到华东、华中、华南;
二是高校层次不断升级,名号从“专科学校”到“学院”再到“大学”,名号也越来越“高端大气上档次”。
我们查看近些年来改过名字的高校就可以知道,很多学校是因为后者。
归结其改名原因,主要有两点:
然而“学院”升级“大学”,背后会牵扯更多因素,例如相关领导的行政级别会提升,在有些地方高校更名也是地方政绩……
有些高校所更校名极具迷惑性,比如原来一所名不见经传的高校,升格“包装”之后,可能摇身变为“**学院”,考生如不仔细研究学校“家底”,恐怕很难发现。
过去 20年有近一半改过名字
看看大家是怎么改的呢?改名的院校中,大部分是“学院”改成了“大学”,看看2011-2016年间改名的学校有哪些吧!(部分数据)
将学院改成大学后,学校叫起来立马高端大气上档次了有木有?
高校改名引发的“口水战”
近些年,引发争议的高校改名事件也不断。有的甚至惊动了教育部。
2015年,泸州医学院改名四川医科大学,四川大学(分数线,专业设置)随即向教育部发函抗议——川大下属的华西医学中心俗称“川医”,与泸州医学院改名后的简称相同,校友们此后自报家门可能会面临不小的尴尬。
在泸州医学院一方,微博上出现了#坚决捍卫四川医科大学#的话题:“2015.4
我校合理、合法、合规的更名为四川医科大学。新校名授牌仪式完成,四川大学华西医学中心一改最初恭喜祝贺的态度,强烈反对。6月 26
日全校学子在校内集体发起诉求:坚决捍卫四川医科大学!”
“学院”并不是水平低的代名词
叫“大学”就会比“”学院“好吗?有学者认为,学校规模变大,更容易丢掉办学特色。
在追逐更名的过程中,不少高校为达到更名条件,增设学科、专业。这也导致不少问题的出现,譬如办学者往往忽视增设的学科、专业是否符合本校的定位,能否办出高质量等。
“学院”也未必水平低,这些“学院”较“大学”特色明显,同时也是行业一流,比方说“外交学院”“中央音乐学院(分数线,专业设置)”、“国际关系学院”、“北京电影学院”、“北京服装学院”、“中原工学院”等。
未来:严格本科学校审批制度高校动态调整成常态
教育部文件确定,“十三五”时期,要坚持高等学校设置规划的严肃性,年度高等学校设置工作,包括高等学校的设立、分立、合并和变更等相关事项,均须严格按照规划有序实施,未纳入设置规划的高等学校原则上不予受理。
文件还规定,各地要根据存量高等学校的经费投入、办学条件、学生就业等因素,逐校核定办学规模。
引导高等学校逐步削减就业率较低、社会需求不足的学科专业招生规模。加大监管力度,探索建立高等学校动态调整机制。
有媒体认为,中国的大学重名分、重级别,跟几十年来养成的官本位意识有关,跟大学的行政化管理有关,跟教育资源分配体制有关;某种程度上说,也跟一些高校领导缺乏自信、疏于学术与研究管理有关。他们热衷于争资金、买地皮、建高楼、扩规模,热衷于挣
钱、变现、跑部、攀附。他们如此忙乎,花太多的精力去提升学校和自己的行政级别,争取更多的行政资源,哪里还有余力去提升学校的学术与研究能力?
中原工学院什么时候改名啊
中原工学院即将在明年正式改名为中原理工大学
原来河南的三所本科工学院中洛阳工学院成了河南科技大学,焦作工学院成了河南理工大学,就连最不咋样的郑州粮食学院也在合并了一所专科学校后成了河南工业大学,改名后以上几所原来生源都不如郑州纺院的学校生源都有了显著提高,中原工学院近几年引进大批人才,一百多名博士这两年入住中原工学院,使学校师资水平有了显著提高,在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中也被评为优,是河南省两所被评为优的院校之一,其这几年的飞速发展已引起了省里的高注关注,省里有一位高层领导说,中原工学院将是河南高校中继焦作工学院之后的又一匹黑马,其发展前景被一致认好,中原工学院有河南先进的工科,其服装与艺术学院以及纺织学院在全国都有很大名气,起服装表演专业是河南第一,全国第四
河南省即将更名的学校
河南省即将更名的学校如下:
1、信阳师范学院拟更名为信阳师范大学
信阳师范学院,是我国改革开放后河南省创办的第一所本科高校,是河南省特色骨干学科建设高校,也是河南省重点建设的两所师范大学之一;该校的前身,是创建于1975年的开封师范学院信阳分院;1978年,该校升格为本科建制,并改名为信阳师范学院;该校在1998年,就被批准为硕士学位授权单位。2018年,该校被河南批准为省十三五博士学位授权立项建设单位。
2、中原工学院拟更名为河南电子科技大学
中原工学院,位于河南省郑州市,是一所以工为主,以电子信息和纺织服装为特色优势的多学科协调发展的高校,也是河南省特色骨干学科建设高校;该校还是是第二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中俄交通大学联盟成员,河南省高校交通教育联盟理事长单位;2018年,学校被河南省确定为博士学位授予立项建设单位。
3、河南科技学院拟更名为河南农林科技大学
河南科技学院,河南省特色骨干学科建设高校,也是河南省博士学位授予重点立项培育单位;该校也是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入选高校,是卓越教师培养计划、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入选高校,同时也是全国重点建设职教师资培训基地。该校现在拥有20个二级学院,有70个本科专业。拥有学术型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2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13个。
4、新乡医学院拟更名为河南第一医科大学
是河南省独立建制的西医本科院校。是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支持高校、教育部“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建设高校;1962年,该校更名为豫北医学专科学校;1982年升格本科,定名新乡医学院;在1998年,该校就获得了硕士学位授予权;
2010年,该校成为首批河南省博士后研发基地;2021年,该校被确定为河南省博士学位授予单位重点立项建设高校。